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雨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雨_雨[自然现象] -形成过程
雨雨的成因多种多样,它的表现形态也各具特色,有毛毛细雨,有连绵不断的阴雨,还有倾盆而下的阵雨。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这些小水滴是怎样使自己的体积增长到100多万倍的呢?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并增大。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如果云体内的水气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但有时云内的水气含量有限,在同一块云里,水气往往供不应求,这样就不可能使每个云滴都增大为较大的雨滴,有些较小的云滴只好归并到较大的云滴中去。如果云内出现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况,那么,这种凝结和凝华增大过程将大大加快。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雨_分类
雨
1.按照降水的成因分:
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台风雨(气旋雨)2.按照降水量的大小分: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3.按照降水的形式分:
降雪、降雨、冰雹等
注:雨量等级划分标准是:日降水量在0-10毫米之间为小雨;在10-25毫米之间为中雨;在25-50毫米之间为大雨;在50-100毫米之间为暴雨;100-200毫米之间为大暴雨、大于200毫米的为特大暴雨。
雨[自然现象] -数据
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26461毫米),南极洲的平均降雨量最少,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曾经91年没有下雨。
雨_雨[自然现象] -利与害
雨的好处
1.雨,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
2.雨可以灌溉农作物,利于植树造林
3.雨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能够降低气温
4.下雨利于水库蓄水,可以补充地下水,可以补充河流水量利于发电和航运
5.下雨了可以隔绝嘈杂的世界营造安宁的环境,可以催眠,可以洗刷街道
雨的坏处
1.雨下多了会影响植物生长。
2.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逢梅雨季节,就会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百物极易获潮霉烂。
3.雷阵雨来时,往往会出现狂风大作、雷雨交加的天气现象。大风来时飞沙走石,掀翻屋顶吹倒墙。风雨之中,街上的东西随风起舞,飞到处都是,甚至还会连根拔起大树。
4.持续的雨天也会影响人的情绪,使人觉得烦闷、压抑。
5.雨下多了会导致交通堵塞,物价上涨。
6.雨或多或少侵蚀着许多建筑物。
雨_雨[自然现象] -灾害
暴雨:泛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可以使河水暴涨,从而形成洪水、泥石流;甚至导致水土流失。暴雨形成的原因很多,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环境破坏导致的。比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温室效应”被认为是暴雨的成因。
暴雨我国气象部门规定:
1、1小时内的雨量为16毫米或以上的雨;
2、24小时内的雨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3.暴雨具有“集中性”和“强度大”的特征,出现时雨势倾盆,短时内会造成洼地积水,径流陡增,河水猛涨等现象,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4.由于我国季风明显,全年雨量多集中在5-9月,因此次期间被定为“汛期”。“汛期”是气象部门预报服务工作中最紧张、最关键的时段。
雨_雨[自然现象] -有关暴雨诗词
风云变(一)
闲云无宿处,人间竞风流。
野渡独孤岛,遍化满江湖。
风云变(二)
风云变
近江脱龙体,攀枝现凤形。
隔山千途变,连空万鸟啼。
风云变(三)
冥雷惊天地,阴云起清风,
斩锁飞虎豹,插翅走神龙。
风云变(四)之骤雨
骤雨哗啦,自天而下。精彩枝头,醒却人家。
骤雨急打,潇潇洒洒。不见山野,遍地泥巴?
风云变(五)
冥雷惊恐震四方,千秋波浪泄苍茫!
为济人间成绝唱,敢啸江湖且嚣张!
风云变(六)
知是自然无拘束,莫道自然也无常!
等驾神龙驱云散,会啄天际吐金光!
注:时值暴风雨,雷声响彻,阴云压境!其势之猛非风云突变不能概括之!故而名曰:“风云变”是也!
1.2004年7月10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的袭击,造成城区内大部分道路积水,交通几乎陷入全面瘫痪状态。
房屋倒塌
2.房山区银狐洞景区,公路冲成乱石沟。一场持续近6小时的暴雨将房山区银狐洞景区一条长约2公里的路面完全冲垮。路基也被雨水冲成一条乱石沟,水有半米多深,水流湍急。山上的三个村子、五个煤窑交通运输全部中断。
3.2004年07月,台风带来的持续暴雨,致使台湾中南部地区多处发生泥石流和山洪,当地灾情加重。造成21人死亡、9人失踪,农业灾害总损失超过23亿元台币。渔业设施损失超过7000万元台币。洪灾造成中南部地区21万户居民停电,经抢修,至4日深夜尚有1.3万余户停电,其中8000余户因道路塌方及桥梁断裂而无法进行抢修。供水方面,未恢复正常供水的有20万户。洪灾造成中南部地区公路塌方94处,尚有50处没有抢修开通。铁路部分路段因路基受损停驶。
4.雨灾给伊犁州直造成严重损失。2004年7月18日―20日,伊犁州直境内突降暴雨(降雨量103毫米),导致22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2449公倾,绝收面积15414公倾,死亡大小牲畜268头(只),倒塌民房3596户6816间;形成危房13508户25423间,漏雨房屋67246间,共造成经济损失6385万元(其中农业损失942万元)。11月1日至3日降雨持续三天,居民住房普遍漏雨,有相当数量的房屋已成危房。据统计:州直10308户41233人受灾,倒塌房屋3344间,有15430间民宅漏雨、裂缝变成危房倒塌棚圈368座,此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1871万元。
5.04年09月,四川省,发生在川东、川北地区的暴雨灾害,已造成19人死亡,21人失踪,40人重伤。24小时降雨量达253.2毫米,江河水位陡涨,并引发山洪暴发及多处泥石流、山体滑坡,目前全县有60个乡镇、10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人,失踪7人,重伤37人。直接经济损失1.56亿元。
6.广东省,西江、北江、珠三角高水位运行状态还将持续数日,暴雨浸泡多日江河湖库,排水后,水灾造成广东54人死亡24亿元损失。
7.2004年4月湖南衡阳市城区及衡阳县、衡南县突遭暴风雨袭击,风力最大达9级,最大风速达23米/秒。百年古树连根拔起,瓦片乱飞,冰雹足有半个拳头大,街道广告牌被暴风卷起后訇然倒地。此次暴风雨灾害已造成7人死亡,207人受伤。倒塌房屋2430间,其中居民住房1800间,700户农民无家可归。灾区22条高压电全部瘫痪,衡阳县全境停电。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106公顷,其中农作物绝收面积366.9公倾,受灾人口约40万。
8.05年6月中旬以来台湾南部地区遭遇强降雨,已造成农业损失逾21.77亿元,创下了台湾农业雨害损失金额的最高纪录......
雨多带来许多的山泥倾泻:
山泥倾泻
1.2005年08月,香港广泛地区持续下大雨。至少二十四宗水浸、二十宗山泥倾泻和三十宗大树倒塌的报告。大屿山交通受山泥倾泻影响,严重受阻。受到连场暴雨的影响,大屿山多处山泥倾泻。大屿山两条主要干道,路面受到多处山泥泻影响需要封闭。二百多名游客在大屿山昂平天坛大佛游览后,被大雨所困。有的地方还水浸,水深一米多。还发生撞车事故,1人受伤。
2.印度金融都市孟买连续两日受热带暴风雨的袭击,六十余人死于暴风雨引致的山泥倾泻和洪水泛滥。大多数孟买死者是山边棚户区的居民,很多人是全家同遭活埋。暴雨造成一些地方交通受阻,电力供应和通讯联络中断。孟买市一千二百万人口中,有六成居住在贫民区。孟买市的学校均已停课,校园被用作临时避难所,收容无家可归的灾民。
3.2003年12月,菲律宾中部及南部的暴雨及山泥倾泻,死亡人数已经增加到至少151人,多人仍然失踪。地天气持续恶劣,道路受阻,电力供应和对外通讯中断,令救援工作非常困难,不少灾民就徒手挖掘,搜索失踪的家人。
干旱雨少也会造成旱灾:
干旱:干旱是一种长期无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也是我国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如果干旱还伴随着破坏性的人类活动,则会引起一系列更为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在我国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干旱引起水资源持续减少,水危机日益突出;二是湖泊水位因干旱而降低,水面缩小甚至干涸;三是干旱导致沙漠化土地明显扩展。
1.03年非洲大部分地区遭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36个国家约1.5亿人口面临饥饿的威胁。仅1983年就有1600万人死于饥饿和与营养不良有关的疾病。
2、2004年2月,江西遭遇150年来最大的旱灾,连续一星期森林火险等级高达五级。2月中旬以来,江西天气连晴,气温显著偏高,持续的高温造成江西各地火险等级居高不下,火灾频繁发生。
3.2005年08月,受降雨严重偏少影响,自六月中旬开始,湖南湘西自治州出现旱情。随着晴热高温天气持续近二个月,该州旱情进一步加剧。该州有二百一十八个乡镇、二千五百多个村、一百八十六万人口受灾,近二百四十万亩农作物和果林因旱受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十一亿多元。持续旱灾还造成该州部分地区农作物绝收和居民饮水困难。在受灾严重的古丈县断龙山乡,四千五百亩水稻因灾绝收。受持续旱灾影响,七百多人口出现饮水困难。
4.2003年3月,内蒙古又遭受春夏连旱。干旱最严重的赤峰市、锡林郭勒盟持续干旱达380天,是1957年有气象记载以来从未有过的。严重的干旱使内蒙古部分地区粮食严重减产。全区有400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占总播面积的65%,其中因旱未播面积480万亩,播后未出苗的280万亩,减产三至五成的1500万亩。再加上调整种植结构减少粮田面积约500万亩,因此,粮食减产已成定局。特大干旱使全区畜牧业损失严重。严重的旱灾还给农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困难。全区有211万人发生饮水困难。全区不同程度缺粮人口达500万人,缺粮总数达10亿公斤。严重的旱灾还对以后的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酸雨
酸雨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pH值是表征酸碱度强弱的数值,pH值为7时是中性;大于7时表现为碱性,pH值越高碱性越强;反之,pH值小于7时表现为酸性,pH指越低,酸性越强。
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因最早引起注意的是酸性的降雨,所以习惯上统称为酸雨。
酸雨正式的名称应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在环保署研究报告中,已统一雨水酸碱值达5.0以下时,正式定义为“酸雨”。
酸雨的发现
近代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锅炉烧煤,产生蒸汽,推动机器;而后火力电厂星罗齐布,燃煤数量日益猛增。
遗憾地是,煤含杂质硫,约百分之一,在燃烧中将排放酸性气体SO2;燃烧产生的高温尚能促使助燃的空气发生部分化学变化,氧气与氮气化合,也排放酸性气体NOx。它们在高空中为雨雪冲刷,溶解,雨成为了酸雨;这些酸性气体成为雨水中杂质硫酸根、硝酸根和铵离子。1872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伦顿市雨水成份,发现它呈酸性,且农村雨水中含碳酸铵,酸性不大;郊区雨水含硫酸铵,略呈酸性;市区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盐,呈酸性。于是史密斯首先在他的着作《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出“酸雨”这一专有名词。酸雨的形成
形成
一般酸水化学组成中,较重要的物种包括Cl-、NO3-、SO42-、NH4 、K 、Na 、Ca2 及Mg2 等九种。其来源包括自然来源及人为来源。一般而言,NO3-及SO42-为主要的致酸物质,它们是由硫氧化物(SO2)与氮氧化物(NO,NO2)转化而来。在人为污染排放方面,前者与使用化石燃料、火力发电厂、燃烧含硫有机物有关,后者主要来自工厂高温燃烧过程、交通工具排放等因素。Ca2 及NH4 为主要的中和(致碱)物质。
SO42-来源:石化工业、火力电厂、燃烧
Na ,Cl-,Mg2 来源:海洋的海水飞沫
NO3-来源:工厂高温燃烧过程、交通工具排放
Ca2 、K 来源:尘土
NH4 来源:农药喷洒
在此厘清一个观念,雨水pH值之高低与否,并不必然代表其中人为污染物的多寡。除了上述酸性离子外,亦存在其他如铵根、钙、镁等碱性离子,以中和其酸性。雨水酸碱值则为以上离子平衡后之氢离子所计算得来。换言之,雨水中若有高浓度之硫酸根与硝酸根离子,但因有其他碱性离子中和之,那么雨水未必呈现酸性反应(即低酸碱值),反之亦然。雨水酸碱值无疑地可以作为一项先期指标,但更重要的是必须进一步进行雨水化学成份分析,了解其污染物来源,并计算随雨水沉降至地表的污染物通量(即所谓沉降量,以公斤/公顷/年为单位),进而制定控制策略以改善之。
酸雨形成的影响因素
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转换条件
一般说来,某地SO2污染越严重,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就越高,导致ph值越低。
酸雨漫画2.大气中的氨
大气中的氨(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氨是大气中唯一的常见气态碱。由于它的水溶性,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大气中氨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分解和农田施用的氮肥的挥发。土壤的氨的挥发量随着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大。京津地区土壤pH值为7~8以上,而重庆、贵阳地区则一般为5~6,这是大气氨水平北高南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偏酸性的地方,风沙扬尘的缓冲能力低。这两个因素合在一起,至少在目前可以解释我国酸雨多发生在南方的分布状况。
3.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
大气中的污染物除酸性气体SO2和NO2外,还有一个重要成员――颗粒物。颗粒物的来源很复杂。主要有煤尘和风沙扬尘。后者在北方约占一半,在南方估计约占三分之一。颗粒物对酸雨的形成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所含的催化金属促使SO2氧化成酸;二是对酸起中和作用。但如果颗粒物本身是酸性的,就不能起中和作用,而且还会成为酸的来源之一。目前我国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普遍很高,为国外的几倍到十几倍,在酸雨研究中自然是不能忽视的。
4.天气形势的影响
如果气象条件和地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则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降低,酸雨就减弱,反之则加重(如逆温现象)。
企鹅遭受酸雨危害
酸雨的危害
这个世界上真正可怕的雨是酸雨,我们国家酸雨最多的地方是贵阳,它到底有那些危害呢?
1.危害人体健康
酸雨刺激人的眼角膜和呼吸道黏膜,容易导致红眼病和支气管炎,还能诱发肺病。另一方面,它使农田土壤酸化后,使本来固定在土壤矿化物中的有害重金属,如汞、镉、铅等,再溶出,继而为粮食,蔬菜吸收和富集,人类摄取后,中毒,得病。这是酸雨对人体健康的间接影响。
2.破坏文物
酸雨能使一些珍贵文物面目皆非。碑林文字模糊;佛像眼睛、鼻子、耳朵等剥蚀严重,面目皆非;碑林、石刻大都由石灰岩雕成,遇到酸雨立即起化学反应,酸碱中和,马上被腐蚀。
3.动物的天敌
酸雨降落到湖里会引起湖泊酸化,湖里的藻类减少、鱼类死亡、虾类甚至灭绝。酸雨引起的酸雾,还会使鸟类受到伤害。
4.破坏环境
酸雨会引起森林衰退、湖泊酸化、土壤贫瘠、粮菜减产、建筑物腐蚀……严重破坏着我们的家
园。
雨_雨[自然现象] -文化
雨中美景
科学家认为,地球的初期非常炽热,正因为雨的降临,才使地球降温,最终导致生命的出现。因此雨也被誉为生命。
肯尼基《在雨中》是萨克斯曲中脍炙人口的作品,莎士比亚曾经创作戏剧《暴风雨》。
汉民族认为龙王是主管兴云布雨的神,但祈雨仪式并非统一,晴天娃娃是一种祈求止雨的布偶。
在古中国,雨被认为一种很重要的自然资源,因此雨又被称为“甘霖、甘澍”,二十四节气中有“谷雨”一节气。人们也可以根据雨前的变化判断雨的来临。有俗语:“燕子低飞麻雀叫;蚂蚁搬家蛇过道;水缸穿裙山带帽(指水蒸气凝结在水缸上和积雨云);就是大雨要来到。”
细雨可以使人温馨(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也可以使人感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豪雨令人感到绝望。在诗歌或影视中、雨可以使人产生爱恋,但并非有科学依据。美国著名电影《雨中情》拍摄于1946年,其主题曲《Singing In The Rain》自今仍是经典的作品。
雨_雨[自然现象] -雨量
雨量是以雨量计来计算,以在平面收集到的雨水深度表示,准确程度至0.25毫米或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