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坐火车要钱吗?
印度火车给穷人是免费的
在多伦多大学餐馆打工的时候,有一次不知出于什么缘由,我跟同事奥比吉特谈论起了春运,奥比吉特是个肤色黝黑的印度人,温文尔雅。工作的时候,无论是谁的错,他的“对不起”时常挂在嘴边,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关于火车运输这个话题,他笑眯眯地跟我说:我们印度的火车是免费的!
“什么?我不会听错了吧?不可能!”我竖起了眉毛。
“没错,是免费的。”奥比吉特慢条斯理地跟我讲开了。
在印度,火车分很多等级,高等的火车是收费的,但是也有一种低等火车,可以免费。所谓可以免费,并不是真正的完全免费。其规定是,穷人可以免费,富人必须付票。但是,怎么区分所谓富人和穷人呢?这可是个高难度的技术问题,好在并不需要其他证据,比如单位证明、居委会证明、银行存折什么的,只要看外在打扮就可以了。奥比吉特说:“我穿着比较差,坐在座位上,检票员路过问我,‘票呢?’我回答说:‘没钱买!’那么他就不再追问,继续往下检票。但是如果我衣冠楚楚,颇为考究,却也回答说,‘没钱买!’那检票员就会一把揪住我,要我补票或罚款。瞧,就这么简单!”
“不会有人冒充穷人吗?”我问。
“怎么?难道有人会冒充穷人?侵占穷人的福利?”他有些不解,“他们不觉得可耻吗?”我变得有些支支吾吾,只好换了个话题,谈论起别的什么了。然而,我倒真心希望,经济学家能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来平衡贫富现状,让每个人都能食有鱼、出有车、住有房,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看来,火车免费少计多少GDP啊!
我在印度坐火车
今日闲来无事,趁着大好阳光,以及窗外的薄薄白雪,我决定蓬头垢面读一读许崧的《印度走着瞧》,昨天豆瓣上看了一下,觉得还是不错。看了正文,果然不错!
我刚刚看完第一篇,他们乘车去瓦拉纳西的经历。里面的很多场景都勾起了我对印度这个多元国度的回忆。当然,尤其要提的就是乘火车的经历。
我第一次去印度是2010年的11月份。我逗留了两周左右,乘火车去了阿格拉看泰姬玛哈陵(来回都是火车,从新德里到阿格拉的往返);还有一次是从大宝一个亲戚家乘火车回大宝家。两次经历迥然不同。当然,还是泰姬陵一行比较惊险。
大宝的家离首都开车一个小时的样子,他的邻居某大哥在新德里一个大学任教,每天都是自己开车上下班。当然,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还是搭乘的当地的巴士,嘿嘿,在印度坐巴士的情景,我还是留待下一次跟大家说吧。我这次主要跟大家描述一下坐火车的冒险经历。
话说,我们俩安全抵达了新德里的一个巴士站,大宝叫来了一个人力三轮,当地话大概叫“瑞克夏”的车子。这个车子把我俩送到德里火车站。话说,在离车站200米开外(这个我一点不夸张,要是我夸张的话,肯定会说10公里开外)就闻到一股浓烈的尿味,真的!
话说,我本人虽然不是什么旅游达人,但是当年从西南奔赴东北上学的4年,好歹也去过不少火车站,无论是北京西客站,还是哈尔滨的车站或者是安康的一个小车站,都有一股中国火车站特有的味道――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混杂着大小行李包的味道。但是,在中国的火车站,哪怕是只有绿皮火车这样的车站,我也没有在200米开外闻到强烈的尿味(当然,你要是走在公共厕所附近就另当别论了)。
咱们回过头来,说说德里的火车站,除了老远的尿味,当然就是人群了。我觉得要是我一个人或者我就跟一群女孩子一起,准会被这个阵势吓得扭头就走。好在大宝是当地人,他对此见怪不惊,拖着我就往车站里走。
对了,忘记交代车票的事情了,许崧在书中写了很多他们买车票难的事情。一来,不了解国情;二来,不懂当地语言,看不懂标语。我倒是没有这方面问题,大宝提前已经买好了车票。这里要表扬一下印度的铁路系统,咱们实话实说。人家在多年前已经实行了网上购票系统,只要在网上购好票,将确认信息打印出来,到了火车站(我记得貌似都不用取票),你只需要走到你要乘的车厢,你会看到车厢外贴着该箱旅客姓名的名单。我看大宝找了半天找到了我们的名字,完了根本就没有列车员在上车的时候检票啥的,你直接进去就是。话说,他们的火车站也没有检票口,大家都说一股脑儿往里钻。我当时颇为诧异:你们怎么可能比我们还先进呢,很有不服的意味。我们也就是在2012年才实行网上购票,而且还要去车票取票啥的,我觉得要是咱们的铁路部门能跟印度学习学习,乘客就省心多了。
咱又回来说,我们俩进了车站里面,哇塞,那可完全不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可以形容的。作为一个四川人,走哪儿都能遇到一大拨老乡,春运的时候无论是成都还是重庆方向永远都是那么挤。所以说,我对于“挤”的极致应该早有准备,可是到了印度,完全颠覆了。因为这里的人乘火车近似于搬家。一般都是一家子,铺盖棉絮、锅碗瓢盆都带齐了(当然,一路上要吃的饭菜一般都会提前准备好的哦)。他们完全没有所谓的候车室,因为根本也不用检票,无论是送人的还是坐车的,大家都窝在月台上。家什就堆在旁边,一般都是妈妈带着一群孩子看守着,爸爸可能就不知去向了。
大宝显然也是因为有我这个拖油瓶,或者是因为他自己也多年未乘火车,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怎么走。嘿嘿,在咱们中国习惯了井然有序(相对的哈),到了自己的家乡完全不适应了。
说实话,车站里还是有很多人会说英语的。大宝把我放在一个角落,叮嘱我千万别乱动,定在那里最好了。他去窗口打听一下。我跟你说,卖票大厅里面全是人,全是不知所措的人。完全找不到一个穿制服的人问。大宝跑到卖票窗口好像也没有捞到什么有价值的消息。
那有什么,跟着大部队走就是了。我俩扛着也不算太轻的行李,跟随着人流上上下下楼梯,完全是无头苍蝇状。
好不容易走到那种看起来像通向月台的通道,又发现有一大拨人面朝我们的方向走来。难道月台还有另一个方向,我俩又是丈二和尚状了。这里要说一下,就算是走这种通道,印度貌似也有像上海电梯“左行右立”的规矩,那就是男女分开走。大宝让我跟他并排,但是跟着女性的队伍。不要混到男人那一栏去了。我顿时觉得很诡异。看到前面有一个慈眉善目的阿姨,四五十岁的样子,我就问了一下是不是通向月台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跟着走就好了。
话说,印度人头顶扛东西的本领真不小,我俩走这一段,经常看到男男女女头顶一个大包,呼啸而过,这时候我就要赶紧低头,免得大包的边边角角一掌拍过来。
对了,还要交代的是,印度的火车站里面,有水龙头,当地人有的就直接嘴凑上去就喝了。不过在此提醒大家可千万别学那样,保不定1分钟立马拉肚子。
大宝赶紧去小卖部买了瓶装水,我也不敢喝太多,我可不敢在印度上公共厕所。
我俩因为是短途,差不多4、5个小时就到了,就买了座位。我们俩上车找到了我们的座位,不过已经被人占领了。4、5个中年男人,酒鬼!他们不是乘车的,只是在车开之前,找个地方喝酒发疯。这还真是吓着我了。要是在中国,我才不甩,直接上去就让他们滚蛋,但是在印度这个地方,我觉得还是低调点比较保险,再说,大宝那个身材,也根本不是人家对手(这个时候,我真的迫切希望我是跆拳道高手)。我们俩只好找了旁边空座坐下来,等那些人走(我还真没敢想,他们要是不走该怎么办)。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说脏话(虽然我听不懂,但是凭直觉应该猜得出来)。我那时候真是大气都不敢出,想象自己在中国,何曾如此窝囊过。
好不容易,车站喇叭宣布车要开了,那群酒鬼酒骂骂桑桑地下车了。谢天谢地!
不过,我觉得这也是我们阿格拉之行一个很不好的开端。我好长一段时间没和大宝说话,早知道这么些人,还不如买个更好的车厢呢。
不过,除了这点小插曲,别的倒没有什么了。我们身边坐的人都还是正派人士,有对夫妇,抱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我一看到孩子就觉得有希望了,至少身边不会有什么太坏的人了)。还有一个女大学生,背着一个背包,从上车到下车,除了别人问话,基本不开腔。旁边还有一个叔叔,时不时会递一杯牛奶给那个新生宝宝。我们这间后面那一间,可能是一些年轻的学生还是啥的,男女都有,一会儿就开始有说有笑,或者在玩什么游戏也说不定。反正很吵吵。我们对面的新生儿他爹,一只耳朵戴着耳环,看起来很像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似的,刚开始对后面那群人表示不屑,后来发现噪音影响了他家宝宝休息,直接跑过去对着那些年轻人咆哮了一阵,后面就没声儿了。
我当时的体会就是,难道这就是种姓制度的体现?这个人难道是个婆罗门啥的?
火车的速度其实也不慢,外面渐渐天黑了,外面路过了一个有一个车站,没有传说中的每个站要停很久什么的。不过,每到一个大一点的站,都会有人上车兜售吃的。我记忆很深刻的是,一个青年男子,扛着一个小桶,边走边喊:柴,柴!这就是“茶”的意思。跟咱们中文差不多吧!:)要是有人喝酒拿出一个一次性杯子,倒上一杯,大概几卢比的样子吧,反正不贵(不过味道应该也不会怎么样)。我是不敢吃外面的东西,所以也没有买。
此外,还有一些人,跟咱们火车站一样,胸前挂一个可以自由开关的篮子,里面大概也就是装些个干脆面之类的东西哄小孩子。反正我没有看到类似中国的有的火车站,卖鸡腿啥的,要是真有,我还真想买一个呢。
这些人浩浩荡荡地上下车,着实也让我看了回热闹。
火车外的车站,一如既往地荒凉,到了晚上,路出一星半点的光,或者就只有一个老头在值班也说不定。铁轨旁边零碎地躺着些垃圾。傍晚时分,偶尔能看到一些放学走过的学生。
另外还有两件事情,我必须要提一下。一个是打扫卫生的老头。我很奇怪,印度的火车上没有乘务员,可是,如何维持秩序,保持列车干净整洁呢?一会儿,答案就出来了。我也不知道,火车开到哪里了,来了一个老头,用膝盖爬着到了我们车厢,手里拿着一块抹布,比垃圾还脏的一块抹布,把我们脚下的地板抹了一遍,然后,就双手合十,对着我们每一个人。只见大宝以及旁边好些个乘客(包括女大学生),这时候就自动打开钱包,递出一些钱给他。估计10卢比左右吧。他再次合十,就离开了。我当时在想,难道印度铁路局把打扫卫生这项工作也外包了,不用付钱给清洁工,因为车上的乘客每人给点,就差不多了。这个理念也太先进了吧。
清洁工走后不久,又来了一群人,这个就比较奇特了。女子打扮,穿着艳丽的莎莉,照例走到每个人面前,双手合十“哪嘛拾得”。我看大宝和其他乘客又开始掏钱,而且这次给的数额还比清洁工更多,我估计有30-50卢比之多。那女人收了钱,手举着钱在额头上碰了一下,再鞠躬,走了!
我就问大宝,这又是神马情况,难道是什么寺庙要募捐?答案很出人意料。这个人,不是女人,也不是男人。大宝找了一个词:middleman,大概就是介于男女之间。我问是不是人妖,就是后天变成的。答曰:不是,这些人生下来就是一半男人一半女人,当然,这类人也肯定是不可能有什么正式工作的。所以,就靠在火车站这类地方要钱为生。我不能说“乞讨”二字,因为他们完全不像乞丐一样,会说:可怜可怜我吧,我残废了,上有老下有小之类的话。他们就是默默地走到你面前,双手合十,你就得乖乖掏钱,而且还不能太少。真是霸气外露型!
我当时就想,这些人到底是怎样的呢?一半男一半女,那都是科幻小说里出现的。反正已经超越我的经验了!
我们去阿格拉的路上,大概就是这么些企稳轶事!
下面就是我们俩从大宝一个亲戚家乘火车回大宝家的事情。
这个火车站比较小,大宝的一个表哥送我们去车站的。我们到了车站才买票的,铁定应该没坐。好在是短途。我俩上车,就在车门旁边找了一个座位。有一对年轻小夫妻,看到我上车了,男的示意我坐在他老婆边上。嘿嘿,我就坐下了。后来,我问大宝,为什么要选那个地方。大宝说他看到上铺有两个和尚,反正我也不知道什么教的,到了印度,反正被他们的各种宗教搞糊涂了。那俩和尚,老爷爷了,穿着黄色的袍子,坐在上铺,脚就空吊着,几乎直接落在下铺人的头上。大宝也在我对面捡了个位置坐下。一会儿,旁边乘客就开始吃东西。
关于这一点,我又要跟大家说一说我见到的。在印度,无论是坐大巴还是坐火车,很多人都会自己带吃的。因为当地天气炎热,所以丝毫不存在热饭的问题。一般来说,他们不会带米饭,而是带北部居民喜欢吃的薄饼(“落提”,roti,一种纯面粉烙的饼,无馅的)或者另一种有馅的prata(馅儿一般是土豆,他们叫alu prata,alu就是土豆的意思,我最早学会的印度语单词),饭盒一般有两层,一层放饼,另一层是蔬菜(一般也是土豆花菜或者各种豆子什么的)。
后来,我问了大宝他们家亲戚,为什么印度人乘车会自己带吃的,干嘛不在车站买呢。答曰:主要是省钱,还有就是很多时候,车站不会卖正餐要吃的东西,反正火车上我就没有看到卖米饭和菜什么的。更别提有什么餐车的存在了。或许,更高级的车厢有的。
不过,我到了印度,我的胃就很为我着想,一般来说,一天不吃不喝也不饿,这样也不用上厕所了。
上这里的公共厕所,需要的不仅是勇气!
嘿嘿,自打我们去阿格拉遇到了酒鬼,后来我很抵触坐火车,所以第二次去的时候,就没有坐过一次火车!
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够有机会坐坐短途,长途就算了,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