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克林顿 希拉里・克林顿 希拉里・克林顿-简介,希拉里・克林顿-早年生活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1947年10月26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美国第67任国务卿,前联邦参议员,律师、政治家,美国第42届总统比尔・克林顿的妻子,美国前第一夫人。威廉・杰斐逊・克林顿卸任后,她参加了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并曾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初选中大幅度领先,但最终败给了伊利诺伊州的联邦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奥巴马成功当选后,提名她出任国务卿,并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3位女性国务卿。她的政治立场偏向自由主义,在政界的影响力也不俗。舆论普遍认为她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实权的第一夫人。美国媒体报道,希拉克将于美国时间2015年4月12日在微博客网站“推特”上发布消息,宣布参选。然后,她将发布一段视频和电子邮件声明,接着动身前往艾奥瓦州。2016年3月15日,希拉里在佛罗里达、俄亥俄和北卡罗莱纳3个州胜出。

希拉里克林顿_希拉里・克林顿 -简介


希拉里・克林顿(点击查看更多)

希拉里是一位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2000年,希拉里在纽约州联邦参议员选举中胜出,成为该州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联邦参议员,更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公职的第一夫人,并在6年任期满后以大幅度的领先优势获得连任。

希拉里还参加了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并曾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初选中大幅度领先,但最终败给了伊利诺伊州的联邦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虽然她并非首位参与联邦总统大选的女候选人,但却被普遍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位的确很有可能当选的。最后奥巴马成功当选后,提名她出任国务卿,得到参议院批准后,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3位女性国务卿。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在联邦政府总统内阁中任职的前第一夫人。

希拉里・克林顿入围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年度最具权势女性排行榜

希拉里克林顿_希拉里・克林顿 -早年生活


希拉里・克林顿

希拉里生于伊利诺伊州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共和党人休伊・E・罗德姆,母亲是多萝西・豪厄尔・罗德姆。她从小就对各种领导职位表现出极大兴趣,是学校和社团中的活跃分子。1969年大学本科毕业时,希拉里・罗德姆成为第一个在维斯理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的学生,而她富有争议的演讲也引起了全国的注意。

1973年,希拉里从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开始了律师生涯。随后,她搬迁到阿肯色州并加入国会水门事件弹劾调查小组。

希拉里开始是共和党的支持者。在1960年代,先后在多次总统选举中为共和党出力,成绩喜忧参半,但到1968年因为不满尼克松,很快转而投靠民主党。她借此机会发展人脉,结识了很多名流政要,为实现自己日后的远大目标奠定了基础。

在1979年至1981年和1983年至1992年担任阿肯色州第一夫人12年期间,希拉里活跃于关注儿童福利的组织中,并担任了沃尔玛及其它一些公司的董事。

1979年,她成为罗斯律师事务所(RoseLawFirm)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合伙人。希拉里在1988年和1991年被评为“全美100位最具影响力律师”。

希拉里克林顿_希拉里・克林顿 -美国第一夫人


希拉里・克林顿

作为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在白宫政策事务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舆论普遍认为她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实权的第一夫人。

1994年,她力主推行的克林顿保健计划未能获得国会通过,但1997年,她还是协助通过了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保险计划和领养与安全家庭法案。

1996年,希拉里因白水事件而在联邦大陪审团前作证,成为迄今唯一一位被传唤的第一夫人。

1998年莱温斯基事件轰动全球后,希拉里与克林顿的婚姻状态一度成为全球焦点。许多支持者敦促希拉里同克林顿离婚,但她最后选择忍让妥协。她的决定捍卫了她自己和比尔・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但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她一向积极提倡的女权主义理想。当时有报道指希拉里在担任纽约州参议员时因为丈夫比尔・克林顿风流作风依旧而打算离婚,甚至连离婚文件都已准备好,但因政治原因而最后不了了之。

希拉里克林顿_希拉里・克林顿 -参议员生涯


希拉里・克林顿

2000年,希拉里搬迁到纽约并当选美国参议院议员,成为第一位获得公职的第一夫人和纽约州第一位女性参议员。她的竞选策略和丈夫克林顿相似,即以满足选民的实际物质利益为主要手段,同时更加偏重于健康、儿童、社区等妇女关心的话题。就任参议员以来,希拉里一面维持自由派选民的支持,一面在争夺中间选民上面颇下苦心,包括投票支持伊拉克战争。随着伊拉克战争局面的持续恶化,希拉里又转变态度,开始反对布什政府的内政外交,这也为她后来的总统竞选留下了把柄。

在2006年11月7日进行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希拉里以绝对优势连任纽约州参议员,得票中以女性选民居多。

希拉里克林顿_希拉里・克林顿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

作为美国政治中的重要人物,希拉里愿意更上一层楼的打算是比较明显的,舆论普遍认为她已为竞选总统私下筹备多年。2007年1月20日希拉里在她的个人网站的一项宣布中说,她正组建一个竞选总统研究委员会,明确表示加入2008年总统职位的角逐。

在初选开始之前,她的情况是诸多参选人中最为乐观的,在民意调查和获得资金两方面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在2007年8月,由于徐咏芫政治献金丑闻,她的声誉蒙上一层阴影。9月,她的竞选团队退还了所有徐咏芫拉来的赞助,基本平息了风波。

2008年全国党内初选,希拉里一开始在全国民意调查中大幅领先其他候选人,且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超级党代表支持,政治评论员都预料希拉里将代表民主党参加总统大选,但是政治的不可预测性在本次初选中表露无疑。民主党政坛新秀非裔美国人贝拉克・奥巴马参议员异军突起,与希拉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奥巴马在艾奥瓦州的全国第一个党团投票中胜出,震撼选情。其后,奥巴马和希拉里在长达六个月的初选中互有斩获,各居胜场,难解难分。6月3日,最后两场初选完成投票,奥巴马最终获得足够的票数赢得提名,但事实上希拉里在初选中总共获得了约1800万张普选票,在普选票上超过奥巴马17万票,因民主党特殊的比例分配制度导致代表票落后。希拉里在当日对奥巴马表示祝贺,但直到7日才正式承认竞选失败。

希拉里克林顿_希拉里・克林顿 -美国国务卿

2008年12月1日,美国总统当选人奥巴马提名希拉里出任美国国务卿,并于2009年1月21日正式就职。就职期间,希拉里已经出访了112个国家,有超过400天是在飞机上度过,是美国史上出访次数最多的国务卿。

2012年9月11日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遇袭,造成四名美国人死亡(包括驻利比亚大使),希拉里在事件中的角色备受质疑,一直受到共和党的批评。

2012年12月底,希拉里因之前在家中晕倒导致轻微脑震荡,并于30日因出现血栓而入院治疗。而早在2011年3月,希拉里就曾表示自己不会再担任下一届国务卿。总统奥巴马于2012年12月21日提名约翰・克里继任。

希拉里克林顿_希拉里・克林顿 -再次参选

2015年4月12日,希拉里正式宣布参选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这将是她第二度逐鹿白宫宝座。
2015年6月13日,已经宣布竞选总统的美国前国务卿、民主党人希拉里・克林顿在纽约罗斯福岛发表首场重要演讲。
2016年2月2日,美国大选民主党候选人票数颇为接近,希拉里最终得票率为49.9%险胜得票率为49.6%的桑德斯。
2016年2月27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民主党初选结果,希拉里大胜佛蒙特州联邦参议员桑德斯,进一步扩大党内领先优势。此前希拉里已取得艾奥瓦州和内华达州两站的初选胜利,但在新罕布什尔州初选中败于桑德斯。
2016年3月1日,希拉里在阿拉巴马、阿肯色、乔治亚、马萨诸塞、田纳西、得克萨斯和维吉尼亚这7个州得票领先,在党内处于领先地位。
2016年3月8日,希拉里・克林顿赢得密西西比州初选,却意外输掉密歇根。
2016年3月15日,希拉里在佛罗里达、俄亥俄和北卡罗莱纳3个州胜出。不过在密苏里州,希拉里落后桑德斯。而在伊利诺伊州,希拉里同样落后给桑德斯。

希拉里克林顿_希拉里・克林顿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希拉里开始是共和党的支持者。在60年代到70年代,先后在多次总统选举中为共和党出力,成绩喜忧参半。
但她借此机会发展人脉,结识了很多名人政要,为实现自己日后的远大目标奠定了基础。
1975年,希拉里与比尔・克林顿结婚,由于丈夫和自己的政治需要,很快转而投靠美国民主党。结婚初时,希拉里拒绝改从丈夫姓氏,仍坚持自称“希拉里・罗德姆”。在当时普遍保守的阿肯色州,此举明显过于激进,被认为是缺乏传统家庭观念的表现,也对比尔・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产生了负面影响。权衡利弊之后,希拉里最终让步,从此真正成为了“希拉里・克林顿”。
1998年莱温斯基事件揭露后,希拉里与比尔・克林顿的婚姻状态一度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不少支持者敦促希拉里同克林顿离婚,但她最后选择妥协。她的决定保护了她自己和比尔・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她一向提倡的女权主义理想。

荣升为外婆

2014年9月26日晚,希拉里的女儿切尔西在社交网络上公布自己的女儿夏洛特降生了。新晋为外婆的希拉里在“推特”账号上转发这一喜讯。

身体状况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发言人菲利普・莱因斯15日说,希拉里当天早些时候因病晕倒,撞到头部,造成脑震荡。她眼下正在家中休息康复,下周将在家办公。莱因斯在一份声明中说,希拉里因胃部病毒感染脱水晕倒,撞到头部造成脑震荡。
美国杂志《国民问询报》2013年1月15日惊爆秘闻,在遭遇了胃病、晕倒、脑震荡、脑血栓一连串严重健康问题后,内幕人士披露,现年65岁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头部的血栓可能会对她的视神经造成“灾难性的损害”,从而导致她彻底失明。

希拉里克林顿 希拉里・克林顿 希拉里・克林顿-简介,希拉里・克林顿-早年生活

希拉里克林顿_希拉里・克林顿 -政治主张


希拉里・克林顿夫妇

重返亚洲

2009年7月,希拉里在泰国首都曼谷高调宣布“美国回来了”。从此至今,美国“重返亚洲”就成为最普遍的国际政治语言。而每当听到有人说,美国“重返亚洲”的说法不对,因为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亚洲的时候,我就会提醒他,这是希拉里说的。
2011年10月,希拉里在太平洋正中央的夏威夷宣布,欧洲中心的时代结束了,美国在中东的力量要继续撤离。美国要建立的是一个“太平洋世纪”。一个好的亚太政策,既能使美国分享与亚洲国家经济合作所带来的长远好处,又能从政治上制约对其构成安全威胁的国家。
2010年7月,在第17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希拉里称南海的争议事关美国国家利益。南海局势从此升级。自那以后,希拉里多次在与东盟国家的交往中挑起南海议题,发起对中国的攻势。
2011年11月,希拉里在美国援助菲律宾的舰艇上公开宣称“美国将与菲律宾‘站在一起’,与菲律宾‘一起战斗’”,从而增加了菲律宾挑衅中国的气焰。在钓鱼岛问题上,希拉里也以微妙的态度,适时地为日本“打气”,甚至表态称钓鱼岛问题适用于《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第五条。除此之外,在伊朗问题、叙利亚问题和中非关系等问题上,希拉里也多次敲打中国,制造国际舆论,抹黑中国的形象。要搭建好亚太的战略框架、控制好中国问题,希拉里必须挖掘出更多的“巧实力”。除了进一步巩固亚太地区的盟友关系,希拉里还不辞辛劳、穿针引线,竭力拉拢曾经的“离心力量”。
2011年11月,希拉里实现了对缅甸的访问,这是50年来美国国务卿首次到访缅甸,美缅关系就此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撬动了东南亚地区中美影响力的微妙变化。2012年7月,在希拉里最长的一次外交出访中,她曾绕着中国兜了一圈,实现了其任内第三次访问越南,同时她还访问了蒙古、老挝这两个此前从未去过的国家。在蒙古,希拉里称美国是蒙古的第三邻国,希望进一步扩大双边合作,并称赞蒙古是民主政治的楷模。在老挝,希拉里与高级官员们讨论“湄公河下游计划”和东盟一体化的努力。而越南和美国在军事上的突然亲热,是自越战结束以来难以想象的变化。希拉里的这一系列“破冰之旅”被视为美国“重返亚洲”的重要战略步骤。

中东风暴

2010年年末,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的民众运动突然爆发,美国从中东收缩力量的大战略,在巨大的变局面前出现了犹豫和争议。口头上支持中东民众运动、鼓吹“民主、自由、人权”倒没有什么争议,眼看着穆巴拉克、阿里等一批长期的朋友下台时的纠结也可以忍受,毕竟沙特、巴林等盟国的局势还可以维持。但当革命的野火燃烧到利比亚、叙利亚这样的国家之时,美国犹豫了:需不需要投入力量、添一把火,趁机除掉美国的肉中钉呢?
在利比亚问题上,希拉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等人对美国介入利比亚表示谨慎的时候,希拉里成了坚定的主战派。《纽约时报》说,这是“两个女人”主导的战争。一个是希拉里,一个是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苏珊・赖斯。奥巴马接受了希拉里的看法。利比亚的烈火就此被彻底点燃了。而这场火最终也以难以预料的方式,烧到了点燃它的两个女人身上。
2012年9月11日,美国的飞机早已经撤走,留下利比亚日渐一日地陷入一片混乱。这天,美国驻利比亚领事馆的建筑和车辆被纵火焚烧,大使史蒂文斯遭遇武装袭击暴尸街头。而事件发生的地点,正是美国支持的“利比亚革命”的发源地班加西。与此同时,围绕着一部名不见经传的美国电影,埃及、也门、伊朗等多个国家爆发了持续的反美暴力抗议。美国突然发现,人民革命后的中东尽是反美主义的浪潮。
班加西事件的惨状深刻地震撼了美国人。希拉里陷入了上任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她不得不为此道歉。她用痛苦的语调问道:“今天许多美国人都在问,实际上我也问我自己,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这怎么会发生在一个我们帮助解放的国家,在一个我们帮助免遭摧毁的城市?”

对华政策

2007年,希拉里不失时机地在11月/12月一期的《外交》杂志双月刊(提前出版)上撰文,集中阐述外交政策主张。美国媒体认为,希拉里这篇名为《21世纪的安全与机遇》的文章基本上反映了当前美国民主党关于对外政策的主流观点。其主要观点为:同时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与敌人谈判并加强与盟友的关系;处理贫穷和疾病等威胁国际体系稳定的问题;重视实务而非意识形态等。
希拉里非常重视中美关系,在文中多次提到中国,并主张采取对华接触政策。在开篇谈到美国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时,她说,“一个高速发展的中国必须融入国际体系”。在专述中国的段落中,希拉里认为:“美中关系将成为本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她说,尽管美国和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系极大不同,在一些问题上分歧很深,但美中合作的空间很大。
希拉里说,美国必须通过经营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和缩小分歧的方式,说服中国加入国际机构和支持国际规则。她还着重谈到了中美之间的环保合作问题。她认为,美国应与中国及日本发起一个联合项目,以发展新的清洁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希拉里还谈到了中国将给美国带来的一些“挑战”,比如非洲。她宣称,在资源领域,“美国在非洲面临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大国的竞争。”
总体而言,希拉里在这篇文章里谈及中国时,调子是积极的,讲合作多于讲矛盾。但从她以往的讲话来看,她对中国问题的表态反复多变,有“忽冷忽热”的感觉。
在中美关系当中十分敏感的台湾问题上,希拉里给人的感觉也是态度不明、摇摆不定。
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上,希拉里支持钓鱼岛在《美日安保条约》范围内,但对南海问题上不持特定立场,却又表态反对任何侵犯日本对钓鱼岛管辖权的单边行动,并承认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归日本,承认钓鱼岛属于日本行政管辖范围。
2013年1月18号,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华盛顿与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举行双边会晤。希拉里表示,虽然美国不在钓鱼岛主权归属上持有立场,但她强调,美国承认钓鱼岛属于日本行政管辖范围,美国反对任何侵害日本行政管辖权的单边行为。希拉里同时宣布,总统奥巴马邀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二月访美。即将卸任的希拉里在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的记者会上对钓鱼岛问题作出强硬表态。希拉里:“虽然美国不在钓鱼岛最终主权归属上持有立场,但美国承认钓鱼岛在日本行政管辖范围之内,美国反对任何侵害日本行政管辖权的单边行为。我们呼吁相关各方防止冲突,以和平的方式管理分歧。”岸田文雄表示日本决不会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退让。他同时也感谢美国对日本作出的承诺,美国将反对任何侵犯日本对钓鱼岛行政管辖权的单边行动。

希拉里克林顿_希拉里・克林顿 -成就荣誉

2012年8月23日是《福布斯》杂志第九次编制发布全球权势女性榜。希拉里・克林顿位居第二。希拉里・克林顿入围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年度最具权势女性排行榜福布斯发布2012全球最有权势15对眷侣,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和前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当选为2012年全球最有权势的一对夫妻。
2013年10月15日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受到埃尔顿・约翰艾滋病慈善基金会(EltonJohnAidsFoundation)颁发“创始人奖”的表彰。

希拉里克林顿_希拉里・克林顿 -社会活动

纪录片
2013年7月30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宣布,为美国前“第一夫人”、前国务卿希拉里拍摄纪录片。CNN称,将为希拉里拍摄一部纪录电影,以详实呈现她的职业生涯与人生。电影将由奥斯卡得奖导演兼制片人查尔斯・佛格森执导,2014年上映。电影院公开发行之后,CNN也会播出这部纪录片。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也宣布要以希拉里为主题,拍摄一部四小时长的影集,好莱坞影星黛安・莲恩将扮演希拉里,播出日期会在2016年总统选战前。
希拉里演说遭女子投掷物体成功闪避
2014年4月10日,美国废弃物回收协会(InstituteofScrapRecyclingIndustries)在曼德雷湾酒店及赌场(MandalayBay)举行会议,希拉里登台演说时,一名女子对她投掷物体遭到警方逮捕。希拉里成功闪避,沉着应对,还拿这次事件开玩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80103/113486.html

更多阅读

克林顿女儿世纪婚礼到底啥样图 克林顿的女儿

克林顿女儿切尔西的世纪婚礼。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和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爱女切尔西于31日举行了婚礼,400多位各界名流参加这场婚礼,但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并未受邀。美国媒体评论说,克林顿的千金切尔西出嫁,犹如美国举办了一场

《家人》:切尔西·克林顿:爱情长跑17年

在前第一女儿切尔西·克林顿眼里,再没有人比马克更了解她的需要:都是政客的孩子,同样有一个丑闻缠绕的父亲。更重要的是,这个男人陪切尔西走过了每一场失恋的伤痛。被拐14年,他要寻回的,不仅是那条指引他回家的路。文/刘艳7月31日,纽约

当希拉里爱上比尔·克林顿 比尔.克林顿私生子

自己有一本克林顿的回忆录《我的生活》,全书有很多精彩的段落,除了竞选之旅,还有白水案、琼斯案、以及全书一半再讨论的莱温斯基案外,最喜欢的却是希拉里与比尔·克林顿的相识与相爱过程。通过莱温斯基案可以很好地了解美国司法体系。文

克林顿和希拉里的故事_2482712535 希拉里克林顿年轻照

去美国探亲时听到了一些有关克林顿的故事。  据说克林顿的智商指数,是美国历届总统中最高的,达到210;高于145就算天才了,克林顿可算得上超天才了。然而,在他夫人希拉里的眼里如何呢?  克林顿和希拉里都是耶鲁大学毕业的。克林顿知道希

克林顿妻子 克林顿与妻子赚上亿美金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离开白宫后,克林顿夫妇赚了个“盆满钵满”。根据希拉里-克林顿总统竞选团队公布的收入纳税申报单显示,从2000年到2007年间,克林顿夫妇狂赚了1.09亿美元。     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争对手奥巴马的压力下

声明:《希拉里克林顿 希拉里・克林顿 希拉里・克林顿-简介,希拉里・克林顿-早年生活》为网友情绪在澎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