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明的监督催生信任危机
不少学者认为,郭美美事件的“汹涌舆情”正是指向了利用慈善名义而谋取不当暴利的商业组织,同时还有不透明、不规范的慈善机构与慈善行为。
据了解,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主要职责是备灾救灾、卫生救护、卫生关怀及人道救助,而筹资工作则主要通过短信募捐、网上募捐、邮局汇款、银行转账等多种途径开展。但多年来,因为善款流向及慈善机构本身行政支出不透明,不少人对捐款的信心不大。因此,一旦出现“天价餐”、“万元帐篷”以及“郭美美”等“突发丑闻”传出时,人们更多的是投不信任票。
不仅是中国红十字会,经过多方了解,南方日报记者得知,在中国以往的慈善募捐活动中,并没有形成信息公开制度。在过去20多年,中国公益慈善组织主要瞄准受益人的需求,对捐赠人的需求、动机、内心感受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捐赠人常常被忽略,知情权、监督权被剥夺。善款的使用情况,大部分捐赠人无从知晓。
记者在国家审计署的公告中发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为中央财政一级预算单位”。国家审计署负责监督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财务,各地红十字会的财务也都由同一级的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对于境外捐赠的款物还要接受国际红十字组织的监督、审计。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法》,红十字会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每年要向红十字会理事会报告,同时接受人民政府的检查监督。
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表示,由此规定可见,红十字会的财务监督与普通基金会组织完全不同,但中国红十字会是一个人道援助机构,同时应该接受社会道德约束和民众监督。
“应对红十字会进行体制改革”
“郭美美”事件已经热了不短的时间,但更多的人认为这不该仅是一个“炒作”,而应该看成一个“规范公开程序,建立绿色慈善”的契机。
为什么善款公开机制一直以来难以建立?广东省青基会有关负责人剖析了三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国民间慈善事业层次还比较低,慈善组织缺乏人才,管理欠规范,而许多欧美发达国家慈善早已进入成熟阶段。“国际上通行的是政府购买NGO服务,但中国却正好相反,慈善组织公募之后,将善款交由政府统筹使用。”该负责人说,政府体系庞大,善款进入财政后,往往模糊了每笔钱的具体来源。因此民众所希望透明的“每一元钱到哪去了”存在现实障碍。
其次,在慈善立法上,国内目前也处于“真空”的状态,“国家仍无专门的法律明确要求善款流向必须公开”。
再次,尽管人们对善款流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强烈的行动意识仍很匮乏。公民缺乏“刨根问底”的精神,很多捐赠人放弃追问善款去向,对慈善机构构成的倒逼作用还比较小“此次事件是一个契机。”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教授也举例说,目前的红十字会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NGO,而是一个由财政部门单立设账号、在政协占有席位、享有参政议政权的一个人民团体。其人事由组织部门负责,这也就决定了是“对上负责”;而公众、捐赠人对红十字会的要求是在资产运作、管理等方面完全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做到“对下负责”。“因此,只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进行修改,对红十字会进行体制改革,把改革目标定位健全、公开、透明的社会组织,才能够摆脱信任危机。”
邓国胜表示,我国目前对公益慈善机构的监督容易流于形式,比如对公益机构的年度检查报告,发挥的作用很有限,难以建立信心和引导公众捐款。而从国外经验来看,更多的是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来发挥引导的作用。“但目前中国纯民间的评估机构还没出现,有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多是些民政部门发起或以民政部门主导的,带有官方背景,其最大缺陷就是行政干预”,所以还是希望有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能出现。
“任何一个国家的公益组织都不可能完全避免丑闻,不能一件丑闻而完全丧失对公益慈善机构的信心。”邓国胜表示,中国的慈善事业还得继续向前,前进的力量,来自社会的理性和热情。目前网络对公益慈善组织的监督作用越来越大,但大家不应因少数不良个案丧失对慈善的信心,把慈善机构一棒子打死,而是继续给予支持,积极参与,推动慈善事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郭美美事件相关评论”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