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简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合

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PUMC),本部坐落在北京王府井地区,从1915年起在北京东城区开始筹建,1917年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资,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为蓝本建立,1921年举行落成典礼并正式命名的中国第一所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院。1985年后,一度改名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医科大学的校训“严谨、博精、创新、奉献”是由江泽民主席在1997年亲笔提写。北京协和医学院在中国近代医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推动了西方医学在中国的发展,而且对中国的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协和医科大学_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简介


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是中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医科大学,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前身,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中国医学科学院(下称医科院)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合一的管理体制,医科院为协和医大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协和医大为医科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教研相长。院校设有18个研究所(以及2个分所)、5所分院、7所临床医院(含与北京市共建的天坛医院)、5所学院。

2007年5月18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鉴于与清华大学紧密合作办学的需要,同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名称,接受教育部、卫生部双重领导,其原有的隶属领导关系、资产关系和经费管理体制保持不变。"北京协和医学院"仍为独立法人,对人事、财务和资产行使独立法人权利及承担独立法人责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两所大学并未合并,北京协和医学院和清华大学是两所大学。

协和医科大学_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合作与界线


北京协和医学院挂牌

2007年5月18日,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共建协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清华大学关于落实两部协议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的通知》以及《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英文名称为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鉴于与清华大学紧密合作办学的需要,同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名称。更名后,北京协和医学院仍为独立法人单位,原隶属关系、人员编制、资产关系和经费管理体制保持不变。更名后的名称及相应印章自2007年5月18日正式启用。“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以及英文名称为Peking Union MedicalCollege, Tsinghua Uninversity”的名字为协议文件中的历史产物,从未有正式注册和使用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但两校并未合并。“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的“北京协和医学院”部分来自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的“清华大学医学部”部分来自清华大学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不是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医学院最终将成为清华大学医学部,届时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大学医学部作为两个实体进行合作,共同建设“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不属于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只有临床专业与清华大学合作,护理专业、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基地和其它均属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的药学专业、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基地和其它均属于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盖“清华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两个公章。北京协和医学院非临床医学的学生和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盖“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公章。清华大学医学院非临床医学的学生和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盖“清华大学”的公章。"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英文名称为"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Tsinghua University”,不是"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of Tsinghua University",也不是"Tsinghua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体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大学医学部作为两个实体的合作关系。

协和医科大学_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更名的公告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简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合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共建协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清华大学关于落实两部协议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的通知》以及《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鉴于我校与清华大学紧密合作办学的需要,同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名称。更名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仍为独立法人单位,原隶属关系、人员编制、资产关系和经费管理体制保持不变。
更名后的名称及相应印章自2007年5月18日正式启用。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根据《清华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关于落实两部协议的实施意见》:
(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英文名称为“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Tsinghua University”,接受教育部、卫生部双重领导,其原有的隶属领导关系、资产关系和经费管理体制保持不变。“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仍为独立法人,对人事、财务和资产行使独立法人权利及承担独立法人责任。
(2)在卫生部、教育部的共同支持下,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优化整合医学教育资源,根据充分酝酿、积极准备、稳健推进的原则,将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原清华大学医学院逐步整合成为一个一流的医学院,清华大学不再另办医学院。
(3)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学科建设由清华大学纳入“211工程”和“985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整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计划之中,在政策和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4)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和清华大学共同制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生招生培养计划,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生具有“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和“清华大学”两校学籍。学籍管理和日常管理根据教学需要分阶段在不同校区执行,将责任落实到校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盖“清华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两个公章。
(5)清华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共同负责《实施意见》的具体操作,分步加以实施。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将有关医学院统计数据报卫生部,各项办学指标由清华大学统计汇总报教育部。

2006年9月5日,“教育部、卫生部共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协和医科大学_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创办史


洛克菲勒

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PUMC)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旧又译:罗氏基金会)在中国最大、最著名,也是它最得意的一项投资,北京协和医学院从1915年起开始筹建,1916年选址动工,1921年举行落成典礼并正式命名。它将美国当时最先进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教学计划和办学经验移植到中国来,把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人才作为办学宗旨,形成一整套独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教学制度和方法。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进入,许多西方商人、传教士和医生来到中国,很多人纷纷设立医疗机构,扩大西方文明在华影响。到20世纪初期,许多背景为英美等国的医院和医学校已陆续建立起来了。义和团运动时,一名原先在内蒙行医的英国伦敦会医生科克伦,逃到北京开设诊所。后来通过行医关系,科克伦博得了慈禧太后及其亲信太监李莲英的好感,并得到了慈禧捐助的白银一万两。1906年,伦敦会与英国、美国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这就是协和医学院的前身。

辛亥革命前后是中国近代教育体制重大转变的时期,封建科举制度被废除,近代西方教育制度被引入,就医学教育而言,国家、地方、及私人开办的新式医学校陆续建立,教会及外人办的医学校在调整和扩充。正值此时,远在大洋彼此岸的一位美国石油大王也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商业巨头洛克菲勒。当时,洛克菲勒正在美国拨巨款兴办医学事业,作为慈善投资。不久,他对中国这个最后向世界开放的人口众多的大国发生了兴趣,愿意投资于传教、慈善事业和医学教育。为此,在1909年、1914年和1915年,洛克菲勒曾三次派出考察团到中国进行广泛的考察,其考察内容包括社会状况、教育、卫生、医学校和医院。最终,考察团建议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创办一所高水平的医学院。根据这一建议,洛克菲勒于1914年拨款设立中华医学基金会全力支持这一事业。

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以20万美元从伦敦会购得原协和医学堂的全部产业,又以12.5万美元购得东单三条胡同原豫王府全部房地产。随后,洛克菲勒基金会投入巨资进行新校的建设。新校和医院房屋的设计建筑都由美国人负责,从1917年到1921年,建筑工程进行了4年之久。原预算为100万至150万美元,结果共耗资750万美元。学校全部建筑外部造型为宫殿式,画栋雕梁,琉璃瓦顶,均为高级建筑材料。而内部则为现代化装备,病房、教室、实验室等均符合实用需要。学校有独立的完整的动力系统,电力、水暖、冷冻、煤气、自来水、压缩空气系统等一应俱全。除学校建筑群之外,还在附近外交部街及北极阁两处建有小楼30余座,供高级教职员居住,并有学生宿舍,共55幢建筑。此外,洛克菲勒基金会还为新校物色了一批教学人员,他们多数来自英、美、加拿大,其中也有一部分中国人。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质量。从接办到1921年期间,共聘请了151名高级人员,其中外国人共123名,中国人中有25名曾在国外接受教育。

1921年9月,当新校建筑完成之后,协和医学院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典礼。除本校教职员工学生外,参加的还有洛克菲勒基金会和中华医学基金会的代表、中国政府的代表和社会名流,以及世界各国的一些著名大学校长、教授和医学团体负责人。


洛克菲勒基金会会址

协和医学院步入正轨后,由于受当时美国医学教育改革潮流的影响,其办学模式基本上是以美国著名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等为榜样。为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该校实行八年学制,包括三年医预科。在培养医本科人才的同时,还开办了高级护士学校。在人员的选拔方面,协和医学院的要求极为严格。在强调重质量而不重数量原则的指导下,该校每年招收医学生和护士学生均不超过30人。因为学校当初的设计规模仅为每年25名,最多不超过50名。医学生入学后还有严格的淘汰制度,特别是在第一、二学年,由于学习成绩差或健康等原因而留级或转他校者,往往占入学人数的三分之一或更多;学生的录取不仅凭入学考试的分数,还要参考其医预科的学习成绩和推荐情况。学生每一门学科的学习亦不单凭一次大考,而要参考平时经常性的测验和教师对学生学习和工作态度的观察。可以说,无论是考入协和还是在这里完成学业,都是非常艰苦的。不过这也是与其身价相匹配的,因为协和是在美国纽约州立案的,其毕业生的羊皮文凭上有纽约州长的亲笔签名。

在教学方面,协和从开办之初即明确要用英文教学,其理由是英文可以直接吸收世界医学知识,也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必要工具。另外,该校强调启发式教学,理论结合实践。学生从本科一年级起,就有机会得到关于科学实验研究的初步训练,如生理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科,均安排学生做一些实验室研究和动物试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查阅文献、写综述、独立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资料,写出英文论文,目的是使学生对科学研究工作有初步的认识。更难得的是,为了培养专才,协和每年都会有计划地派遣一些已有数年工作经验的优秀青年医师、教师和护士到欧美各国进修深造,一切费用均由学校负担,一般为期一年或两年,期满返校继续任职。这种制度为青年医师和教师提供了提高业务水平和更新知识的良好机会。


图片1930年,协和医学院获中华民国教育部认可立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美日处于战争状态,其医学院、医院和护士学校相继停办。1942年初,协和医学院被日军占领而被迫关闭,但中华医学基金会仍一直为协和医学院图书馆订购所有外文有关科技期刊杂志,并继续支持内迁至成都办学的护校。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华医学基金会与协和医学院校董事会派代表从日军手中收回全部校产,重建协和医学院。医学院于1947年复校。医学院设医本科,五年制。学院设有解剖学系、生物化学系、生理学系、药物学系、病理学系、细菌学免疫学系、内科学系、小儿科、皮肤科、梅毒科、神经精神病科、外科学系、产科学系、眼科学系、放射学系、公共卫生学系及一个中文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校由中央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1957年,并入中国医学科学院。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协和医学院基础上成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两部领导签署了清华大学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紧密合作,共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协议。………2006年9月5日,“教育部、卫生部共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由中国教育部和卫生部双重领导,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设有19个研究所、6个医院、4个教育学院、1个研究生院及实验动物学部。

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作为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一个部分,成立于1914年,1928年改为独立法人,主要是向北京协和医学院提供资助。1951年起停止资助,1980年后重新支持中国医学教育。除协和医学院外,洛克菲勒基金会及其中华医学基金会还对湘雅医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校、上海医学院等学校给予过经济资助。也援助过芜湖总医院、南京大学医院、苏州医院、上海红十字会总医院等医疗机构。还支援了中国某些学校和医院的人员到协和医院或到国外进修的机会,通过赠予中国教会医学会(博医会)和中华医学会经费,支援医学名词委员会统一医学名词、翻译医学文献及出版工作。中华医学基金会还支援过定县的农村卫生事业和在周口店开展的古生物学研究工作等,可见中华医学基金会已渗透到中国医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对中国近代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协和医科大学_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校徽校训


中国医学科学院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院校徽中国医学科学院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院校徽为璧形,寓意为中西合璧,其绿色和白色象征生命的常新与永恒。徽章的内容为盾牌、殿堂、长卷、训辞和院校中英文名称。徽章上方的“协和盾牌”象征抵御疾病、护佑生命。其中蛇杖源于希腊传说中可以起死回生的风神赫耳墨斯神杖。这是国际公认的医用标志。其造型取自校名中的“和”,与“U”形盾边中西互补、内外成趣。蛇杖下是翻开的书本,寓意为开卷有益,其左右记载的“1917”、“1956”分别是校奠基和院命名的时间。盾徽既可做为正徽――璧徽的组成部分在正式场合使用,也可做为副微独立使用于平时。院校徽章从整体上体现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团结奋进的精神。

校训:1997年,江泽民主席亲笔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题写了“严谨、博精、创新、奉献”的校训。

协和医科大学_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综述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是中国唯一的一所历史悠久设有八年制医学教育和高等护理教育的重点医科大学,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4年创办。中国医学科学院(简称医科院)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唯一直属高校(2002年9月后由教育部、卫生部共建),与医科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医科院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北京协和医学院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医学科学人才,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教研相长,共同发展。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以小规模、高层次、高质量为宗旨,以培养八年制医学博士为重点。自建校以来,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坚持实行小规模、严要求,预科、本科分段教学,导师制等独特的培养模式,在中国医学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高等护理教育创办于1920年,培养了一大批高级护理人才,她们已先后成为中国护理界的领导和中坚力量,中国第一个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就出自协和医大。1995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学校建立了全国首家护理学院,使护理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当前,护理教育已形成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和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学校具有雄厚而系统的科研实力及诊治疑难重症的临床医疗能力,学科领域广泛,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以及与医药学科相关的生物、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院校设有18个研究所(以及2个分所)、5所分院、7所临床医院(含与北京市共建的天坛医院)、5所学院;现有18个国家重点学科,18个国家级工业试验基地及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现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4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52个。建校以来科研成果显著,已取得1,66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9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59项。1992-2000年发表由SCI收录的论文计1,114篇,位于全国医学院校之首。

图片院校拥有一大批在医学卫生领域内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并做出杰出贡献的著名专家、教授。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其中1人兼两院院士),国家级和部委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2人,院校特聘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335人,硕士生导师540人。学校的基础医学院学科门类齐全,主要承担国家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医学的教学。现有基础医学各学科教研室和研究室15个,开展高水平、多学科的学术研究,并与教学密切结合,每年承担科研项目逾百项。学校的临床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是闻名国内外的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国家卫生部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技术指导中心”之一,并承担着大量的外宾和高干医疗保健任务。作为协和医大临床教学和实习的基地,医疗、教学、科研的力量雄厚,设有31个临床和医技科室,70多个研究实验室,11个中外合作研究中心,每年承担国家级和部委级科研项目百余项。此外,医院还保存有数百万份病案,是总结临床经验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无价之宝。学校所属的肿瘤、心血管、血液病、皮肤病和整形外科医院是全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专科医院,它们和协和医院一起是培养硕士生、博士生的临床训练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54年,文革期间中断,1978年重新恢复。自1981年国家实行学位制度以来,学校研究生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研究生教育实行以培养博士生为主的方针,目前在校的博士、硕士比例为1:1.04。1984年学校成立了夜大学,1998年更名为成人教育学院,现有本科、专科两个层次的多种学历教育体系,旨在为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多种途径。学校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与数十个国家(或地区)的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科技、教育、医疗合作关系,已有200余名国外专家、学者被授予协和医大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称号。自1985年以来,学校相继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签订了校际交流的协议,互相交换高年级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短期临床学习。为加强国际间的交流,扩大该校在国际上的声誉,自1993年起学校获准招收外国自费留学生,1997年起又获准招收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学生,先后有美国、加拿大、新西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英国和台湾、澳门地区的学生来校学习。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中国医学教育领域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社会影响力,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使其在教学上以高标准、严要求而著称,以培养具有真才实学、学风严谨、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教研复合型人才而闻名。几十年来,学校培养和吸纳优秀人才,创造和凝聚现代科学思想,造就了象张孝骞、林巧稚、吴宪、汤非凡、诸福棠、黄家驷、钟惠澜、胡传揆、陈敏章、聂毓婵、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80103/11248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医科大学排名 医科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1.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卫生部直属)2. 北京大学(原卫生部直属)3. 复旦大学(原卫生部直属)4. 上海交通大学(原卫生部直属)5. 中山大学(原卫生部直属)6. 华中科技大学(原卫生部直属)7. 四川大学(原卫生部直属)8. 中南大学(原卫生部直属)9. 首都医科大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官网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位于珠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岭南滨水城市和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的顺德区(原顺德市)。校区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园林特色。学校大门照壁《顺德新园记》载:顺德新园,幽雅俊美,格局别致。北揽容桂山水,南拥书馆

声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简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合》为网友蓝天下的迷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