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FRUCTUS VITITCIS。别名: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的果实。生于海边、河湖沙滩上。主产山东、江西、浙江、福建。
蔓荆子_蔓荆子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罕为小乔木,高1.5-5米,有香味;小枝四棱形,密生细柔毛。通常三出复叶,有时在侧枝上可有单叶,叶柄长1-3厘米;小叶片卵形、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5-9厘米,宽1-3厘米,顶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绿色,无毛或被微柔毛,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侧脉约8对,两面稍隆起,小叶无柄或有时中间小叶基部下延成短柄。
圆锥花序顶生,长3-15厘米,花序梗密被灰白色绒毛;花萼钟形,顶端5浅裂,外面有绒毛;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长6-10毫米,外面及喉部有毛,花冠管内有较密的长柔毛,顶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间裂片较大;雄蕊4,伸出花冠外;子房无毛,密生腺点;花柱无毛,柱头2裂。
核果近圆形,径约5毫米,成熟时黑色;果萼宿存,外被灰白色绒毛。花期7月,果期9-11月。
蔓荆子_蔓荆子 -生长环境
适应性较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但喜温暖湿润,土壤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较好。耐盐碱,在酸性土壤上生长不良。
蔓荆子_蔓荆子 -分布情况
主产山东、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
蔓荆子_蔓荆子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可采用播种、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繁殖,但以扦插繁殖为主。
繁殖技术
蔓荆子
扦插繁殖:春、秋均可进行,但以春季扦插为好。在3月下旬或9月下旬,剪取一二年生健壮枝条,取其中段,截成长20-30cm带有2-3个节的插穗;按株行距6cm×15cm插入苗床;育苗期应经常浇水,保持苗床湿润,并适当追肥。秋季扦插的翌年春4月上旬移栽;春季扦插的当年秋季定植。
种子繁殖:在秋季采收成熟时实,与2倍湿细沙拌匀,堆放阴凉通风的室内,翌年4月上、中旬播种,将果实搓去外壳,用35-40℃温水浸泡1昼夜,捞出稍晾后,与混合粪肥的火灰拌匀,条播于苗床,第1hm2播种75-105kg,苗期注意浇水,适当追肥,当年春季育苗,幼苗当年高30-40cm,秋后定植。
压条繁殖:5-6月间,选一二年生的健壮长枝,用波状压条法,每隔40-50cm埋入土中,深约15cm,压实。待长出不定根后,分段栽断,带根定植。
分株繁殖:在4月上旬或7月旬,随挖随栽。定植在秋季或春季,植株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按株行距1m×1.3m开穴,施土杂肥与土壤混匀,每穴栽2-3株,填土压实,浇透水。
田间管理
蔓荆子
定植后1-2年,在春季萌芽前,6月和生产关系了落叶后各中耕除草1次,冬季中耕结合培土。追肥在定植后的前2年以施人畜粪水为主,第3、4年开花结果后,应增施堆肥和磷肥,每年施肥2次,第1次在开花前,第2次在修剪后,在花期可喷施1%过磷酸钙水溶液1-2次。在地势低洼的地段,雨季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冬季休眠期,应剪除枯枝、老弱枝,病虫枝及徙长枝,对生长多年长势衰退的植株应进行更新,即在离地面30cm处将老枝全部剪除,增施肥料,促进多发健壮新枝。在新枝长至1m多高时,要及时打顶,太高的枝要进行弯枝,均可促其多发新枝,多结果实。
采集加工
种子繁殖的栽培后3-4年结果,扦插繁殖的栽后2-3年结果,在7月上旬至10月下旬果实陆续成熟,应边成熟边采摘,先在室内堆放3-4d,然后摊开晒或烘干,筛去枝梗,扬净杂质即成。
蔓荆子_蔓荆子 -主要作用
药用
药理作用
1. 降血压作用 蔓荆子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其降压作用与兴奋中枢诱导的副交感神经系统有关.实验证明: 单叶蔓荆水提取物有降低兔血压的作用, 该作用可被阿托品、氯异吲哚胺(Chlorisondamine)对抗, 被毒扁豆碱增强, 甜菜甙元(Betanidine)稍加强之, 但不受心得安或赛庚啶(Cyproheptadine)的影响。
蔓荆子
2. 镇痛、抗炎作用 单叶蔓荆果实的甲醇提取物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亦能提高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及大鼠角叉菜胶炎症疼痛的痛阈;给小鼠灌胃,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其他作用 蔓荆子水煎浸膏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孤儿病毒亦有抑制作用.蔓荆子提取物有强抗凝作用, 在体外能显着延长牛凝血酶凝聚人体纤维蛋白原时间.蔓荆子的祛痰作用优于牡荆油;亦有明显的平喘作用和增强小鼠体质的作用。
临床应用
1、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头风。本品辛能散风,微寒清热,轻浮上行,主散头面之邪,有祛风止痛之效,用治外感风热,头痛头晕,常与菊花、薄荷等同用,头痛头风常与白蒺藜、川芎、钩藤等同用。治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常与菊花、川芎、决明子等配伍应用。
蔓荆子用于风热引起的头痛,;对于头风头痛病症,本品又可与藁本、川芎等配伍应用。
蔓荆子-性状
2、用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本品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故可用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目昏多泪,常配菊花、蝉蜕、龙胆草等同用;本品药性升发,清利头目,与黄芪、党参、白芍等同用,还可用治清阳不升,目生翳障,耳鸣耳聋等症,如益气聪明汤。
3、治疗慢性气管炎:用银白杨叶制成不同剂型于不同季节共观察1115例,平均有效率在88%左右,显效率为52%左右。对咳、痰、喘均有疗效,但平喘作用稍差;生效时间多在服药后3~5天。对虚寒型疗效较好,肺燥型次之,痰热型较差。疗程长者疗效较高。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剂型及用法:一1:2糖浆剂一日服3次,每次10毫升。二注射剂一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1毫升(含生药2克)。三浸膏丸一每次10粒,日服3次(每日总量相当生药25克);部分病例同时并用注射剂或加服百蕊草(每次5钱,冲泡后分3次服)。初步观察,各种剂型的疗效无明显差别。
副作用:无严重副作用,仅少数患者有胃部不适,口干、腹泻、面部轻度浮肿等反应,个别出现皮疹;一般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
适合人群
胃虚体衰者慎服。
蔓荆子
蔓荆子食疗作用:
1、味辛、苦,性微寒。归肺、膀胱、肝经。轻浮升散。
2、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除湿处关节。主治外感头痛,偏正头风,昏晕目暗,赤眼多泪,目睛内痛,齿龈肿痛,湿痹拘挛。
食用
酒
配方:蔓荆子200克,醇酒500克。
蔓荆子制法:将上药捣碎,用酒浸于净瓶中,7日后,去渣备用。
主治:外感风热所致头昏头痛及偏头痛。
用法:每次徐饮10-15毫升,每日3次。
其他
枕头
规格:70*45,填充物:蔓荆子100%, 面料:100%棉布。
保健原理: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使用注意:
1、长期坚持每晚枕用,保健效果更佳。
2、枕巾和枕套要常洗,晒,换。
3、枕心不可洗不可暴晒,可晾干。
蔓荆子_蔓荆子 -食用方法
蔓荆子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蔓荆子用药禁忌:
血虚有火之头痛目眩及胃虚者慎服蔓荆子。
1、胃虚入不可服蔓荆子,恐生痰。《医学启源》
2、头目痛不因风邪,而由于血虚有火者忌蔓荆子。《本草经疏》
3、蔓荆子恶乌头、石膏。《本草经集注》
4、痿痹拘挛不由风湿之邪,而由于阳虚血涸筋衰者勿用也;寒疝脚气不由阴湿外感,而由于肝脾羸败者亦勿用也。《本草汇言》
蔓荆子面条
功效:本方具有镇静神经和增强大脑活动及视力、听力之功效。
材料:猪肉200g、面条500g、蔓荆子15g、绿豆芽50g、海带丝50g、葱l0g、淀粉l0g、姜l0g,调味料适量。
制法:将蔓荆子加水煎取药汁50毫升,锅里入植物油30g烧热,入葱、姜、猪肉、绿豆芽、海带丝煸炒再加水适量烧开放入调料,勾芡淀粉做成面卤,倒人蔓荆子汁搅匀;
人参蔓荆子汤
功效:主治眼棱紧急,以致倒睫拳毛,损睛生翳,及上下睑赤烂,羞涩难开,眵泪稠粘。
组成:黄耆人参各3克黄连柴胡各2.1克蔓荆子当归葛根防风各1.5克生草3克细辛叶0.9克
用法: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服。
各家论述:肺气虚,黄耆、人参实之,为君;心受邪,黄连除之,肝受邪,柴胡除之,小肠受邪,蔓荆子除之,为臣;当归和血,葛根解除为佐;防风疗风散滞,生甘草大泻热火,细辛利九窍,用叶者,取其升上之意为使也。
来源:《原机启微》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