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钻石(Solitaire),也叫单身贵族、中国称为孔明棋,是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之一,它指中国人发明的“华容道”,法国人发明的“独立钻石”和匈牙利人发明的“魔方”。独立钻石源于18世纪法国的宫廷贵族,是一种自我挑战的单人棋游戏,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游戏玩法似中国跳棋,但不能走步,只能跳。棋子只能跳过相邻的柜子到空位上,并且把被跳过的柜子吃掉。棋子可以沿格线横、纵方向跳,但是不能斜跳,剩下越少棋子越好。独立钻石受欢迎的程度更是智力游戏界的奇迹。
独立钻石_独立钻石 -游戏起源
独立钻石
在距今大约两百多年,法国大革命前夕,著名的巴士底狱关着一位叫让・诺的贵族,他独自一个人关在铁窗里,为了
打发时间, 就设计出一种能够自己玩的游戏,就是“独立钻石”(Peg Solitaire),又称“单身贵族棋”。这位贵族囚犯,每日沉迷于自己发明的游戏,后来更是在整个巴士底狱盛行,公元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攻破巴士底狱,而使得这个游戏在社会各阶层流传开来。 这个玩意在十八世纪末才传至英国,及后渐渐流行于世界各地。
在中国称为孔明棋,也有人叫它跳弹珠,或者叫它“Pegged”。关于孔明棋的流传,有许多的传说,有人说是三国时代诸葛亮所发明的益智棋,失传后辗转流传至日本、欧美,成为外国普及的益智游戏。
中国人发明的“华容道”,法国人发明的“独立钻石”和匈牙利人发明的“魔术方块”(简称“魔方”)被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都含有很深的数学原理。
独立钻石_独立钻石 -游戏规则
这游戏的棋盘有多种式样,不过最流行的式样,是一个圆形的板。板上有三行平行的小孔,和另外三
独立钻石
独立钻石
行平行的小孔,相交织成十字形。每行的孔数有七个,故此一共有33个小孔。而棋子一般是一些头略粗的木粒子或玻璃弹子。
游戏图片
游戏图片(11张)
玩法是在棋盘33孔中,每孔都放下一棋,但是取中心的一孔是空着的。玩的时候是像跳棋一样行子。一棋子依直线在平行或垂直(不能依斜线)的方向跳过一棋子,而放在此棋子之后的一个空格内。故此,棋子后必要有空的孔才可跳过。每次棋子跳去一个空孔,被跳过的棋便移离棋盘。这时棋盘上便少了一只棋子。如此一直玩下去,使剩下来的棋子越少越好。
独立钻石的棋盘有很多种变形,这个棋盘就是最初的样子,走法就是按照跳棋的走法,但是被跳过的棋子全部被吃掉,这样每跳一下棋盘上的棋子就会少一颗,而如果像跳棋那样连跳,每步就可能吃掉很多颗棋子。游戏的目的是要使棋盘上留下来的棋子越少越好。如果最后剩一子,而且正好位于棋盘正中心的第44号洞孔上,那就是最好的结果。此种局势称为"独立(粒)钻石"。之所以把这种游戏取上这一名称,是因为人们喜爱"金鸡独立",视为祥瑞之故。
独立钻石
(●代表棋子,○代表孔)
独立钻石_独立钻石 -游戏级别
独立钻石
最后剩下6只或以上棋子是“一般”;
最后剩下5只棋子是“颇好”;
剩下4只棋子是“很好”;
剩下3只棋子是“聪明”;
剩下2只棋子是“尖子”;
剩下1只棋子是“大师”;
最后剩下1只,而且在正中央是“天才”。
独立钻石_独立钻石 -游戏记录
独立钻石
1908年之前,人们认为要23步才可以得“天才”。
1908年,都丹尼将纪录变成19步就可以得“天才”。
1912年,布荷特创下18步可以这个纪录后来被英国剑桥大学的比斯尼教授证明为绝对的。即最少要18步才可以得“天才”。
1986年,上海举行的“独立钻石”征解赛中,一名中国女工万萍萍找到另一个18步得“天才”的方法。
后来,运用上海的计算机,发现只有两个18步得“天才”的方法,即是布荷特的和万萍萍的。
独立钻石_独立钻石 -游戏解难
独立钻石
天才也是分不同的等级的。由于连跳的存在,达到天才的步数也是不一样的,1908年,游戏大师刁丹尼曾提出一个19步的走法,他的记录后来被布荷特发现的18步所取代了,他还自信的说:18步是最少的步骤了,后来果然由剑桥大学的比斯尼证明了这个问题最少需要18步。
1986年,在上海举行的独立钻石征解赛中,中国女工万萍萍,找到另一种不同于布荷特的18步取得“天才”的方法。后来上海计算机研究所开动了大型的计算机,希望找出用18步取得“天才”的各种方法,结果得出令人惊异的答案:独立钻石以18步取得“天才”的方法只有两种,一种是布荷特的,另一种便是万萍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