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或异氰酸酯基(-NCO)的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分为多异氰酸酯和聚氨酯两大类。多异氰酸酯分子链中含有异氰基(-NCO)和氨基甲酸酯基(-NH-COO-),故聚氨酯胶粘剂表现出高度的活性与极性。与含有活泼氢的基材,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以及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都有优良的化学粘接力。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低VOC含量、低或无环境污染、不燃等特点,是聚氨酯胶粘剂的重点发展方向。
聚氨酯胶粘剂_聚氨酯胶粘剂 -发展历史
1940年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三苯基甲烷一4,。4',_4’-三异氰酸酯可粘接金属与丁钠橡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到坦克履带上。20世纪50年代以后,Bayer公司开发了【)esmorhurs系列(二异氰酸酯和多异氰酸酯)和I)esmophens系列(低分子量端羟基聚酯多元醇)。按一定量的【)esmbd甜和【)esmopl~en可配制成:Polystal系列商品(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
美国于1953年引进了聚氨酯胶粘剂技术,同时开发以蓖麻油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的聚氨酯胶黏剂、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胶黏剂。1968年开发了无溶剂型聚氨酯结构胶黏剂,成功地应用于汽车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部件的粘接。1978年又开发了单组分湿固化型聚氨酯胶黏剂,并开始在汽车工业与建筑部门应用。1984年美国市场上又出觋了反应型热熔聚氨酯胶黏剂,解决了聚氨酯胶黏剂使用时的公害问题。
日本于1954年引进德国和美国技术,1960年生产聚氨酯材料,1966年开始生产聚氨酯胶黏剂,开发成功乙烯类聚氨酯水性胶黏剂,并予1981年投入工业化生产。目前日本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与生产十分活跃,并与美国、西欧一起成为聚氨酯生产、出口大国。
我国于1956_年研制并生产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列克纳胶),很快又生产了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11966年后眭l上海新光化工厂将铁锚~10l聚氨酯胶黏剂投入生产,至今仍为我国,聚氨酯胶黏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从国外引进许多先进的生产线和产品,其中需要大量进口的聚氨酯胶黏剂与其配套,因此,促进了国内研究单位加速聚氨酯胶黏剂的开发,特别是在1986年以后,我国聚氨酯工业进入迅速发展时期:1994年国家正式批准成立“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下设“聚氨酯胶黏剂委员会”,该委员会业已成为全国聚氨酯胶黏剂技术与信息交流的中心。
聚氨酯胶粘剂_聚氨酯胶粘剂 -原理
无论哪种聚氨酯胶粘剂,都是体系中的异氰酸酯基团与体系内或者体系外含活泼氢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聚氨酯基团或者聚脲,从而使得体系强度大大提高而实现粘接的目的。
聚氨酯胶粘剂_聚氨酯胶粘剂 -聚氨酯胶粘剂特点
高性能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以下特点:
(1)耐水、耐介质性好。
(2)粘接强度高,初粘力大。
(3)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4)耐冻融,耐较高温度。
(5)干燥速度较快,低环境温度下成膜性良好。
(6)施工工艺佳。
要达到以上几点,除合成高性能水性聚氨酯外,配膜助剂的选择也尤为重要。
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原料主要是低聚物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低聚物多元醇通常分为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两类,由聚醚多元醇制得的预聚体有良好的水解稳定性,较好的柔韧性和延伸性,且耐低温性能好;而聚酯多元醇型预聚体内聚力大,粘接强度高.
聚氨酯胶粘剂使用方法
恪诺化工聚氨酯胶粘剂具有高固体含量、低粘度、工艺适用性好、粘合力强、无毒等优点是适用于铝箔(OPA),预处理过的聚乙烯(HDPE,LDPE)、聚丙烯(OPP,CPP)、聚酯(PET)、聚酰胺(PA,ONY)薄膜,喷涂金属的薄膜,玻璃纸之间复合的双组份溶剂型聚氨酯类粘合剂。
主要规格:
双组份溶剂型聚氨酯类胶粘剂 主剂 固化剂
外观 黄色透明液体 黄色透明液体
固含量 75±2% 60±2%
粘度 3000±500厘泊 2500±500厘泊
溶剂 醋酸乙酯 醋酸乙酯
比重 1.15 1.2
特点:本产品粘度低有很好的经济性,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和润湿性能,复合后初粘效果特别明显,有良好的透明度和弹性,耐老化,无气味。 使用说明:(重量)5份主剂配:1份固化剂:醋酸乙酯6-8-10(根据涂膜厚度)
1、溶剂适合用醋酸乙酯、丙酮,溶剂中含水量不得超过300PPM, 不适用芳香族、甲苯类、醇类溶剂。
2、稀释方法:必须按要求的固体含量往主剂中加入溶剂,进行搅拌后,再将固化剂加入到稀释好的主剂中,并充分搅拌。
配方:
固含量
% 主剂
KG 固化剂
KG 稀释剂
KG 粘度Ford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