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两句三年得 两句三年得 两句三年得-贾岛・《题诗后》,两句三年得-解释

两句三年得的作者是贾岛,这两句诗贾岛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

二句三年得_两句三年得 -贾岛・《题诗后》

贾岛两句三年得 两句三年得 两句三年得-贾岛・《题诗后》,两句三年得-解释

两句三年得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二句三年得_两句三年得 -解释

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贾岛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诗化出。

二句三年得_两句三年得 -其他信息


两句三年得贾岛诗歌的"瘦"与"硬"的艺术特色。“瘦”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具有审美意味的概括。古人评诗喜欢用抽象的概念来比拟,比如“飘逸”、“雄浑”之类,比如“寒”与“瘦”。在贾岛的诗中,的确有许多类似于“瘦”的意象。如《秋暮》:
北门杨柳叶,不觉已缤纷。
值鹤因临水,迎僧忽背云。
白须相并出,暗泪两行分。
默默空朝夕,苦吟谁喜闻。
诗人须发已白,科举考试仍不中,每天只以苦吟为事,境况的确很可悲。但即便在此境况中,他仍潜心于诗,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诗意:杨柳叶已飘落,只剩下枯瘦的枝条,河边与他为伴的,是一只高高的野鹤。境与意极为谐调。又如《重酬姚少府》中“茫然九州内,譬如一锥立”,也是此类意象。《寄胡遇》“萤从枯树出,蛩入破阶藏”,虽是写的琐细事物,但让人想到了“寒”,再联想到“瘦”。寒冬的景象都是萧条的,都是枯“瘦”的。这种诗似乎没有大的社会意义,却又能打动许多人。 贾岛以其独具特色的诗歌创作,在盛唐诗风向中晚唐诗风转换中自成一体,为后世树立起了一个学习借鉴的对象。北宋初有“晚唐体”诗人“九僧”、魏野、林逋等模仿贾岛诗风,颇有可读诗句,南宋又有“永嘉四灵”,做诗以贾姚为宗。韩愈曾有一首诗《赠贾岛》,对贾岛的诗歌成就做了充分肯定,诗曰: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70103/110062.html

更多阅读

贾岛诗中的佛学色彩 题诗后 贾岛

1 引言贾岛的诗非常的独特,个性鲜明,一直受到了诸多后代学者的关注。“衰飒”“瘦”“苦”“僻”同时他对于诗创作的执着与虔诚的态度也另人诧异,他自己也曾形容“一日不做诗,心源如废井”,“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

语文故事——《贾岛推敲》 贾岛推敲的意思

贾 岛 推 敲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他作诗时,非常讲究铸字炼句,反复苦吟思索,人们耳熟能详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就是他作的《寻隐者不遇》诗。有一天,他骑驴访问隐居的友人李凝,正好友人外出未归,他便在门

张爱玲简介与生平经历 贾岛 贾岛-人物简介,贾岛-生平经历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北京人。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本。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19岁云游,结识孟郊、韩愈等。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

贾岛推敲的诗 贾岛

贾岛 童童爱猫猫简介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

声明:《贾岛两句三年得 两句三年得 两句三年得-贾岛・《题诗后》,两句三年得-解释》为网友苹果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