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行政村隶属五华区沙朗乡,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15公里。东邻桃园村委会,西邻大村村委会,北邻厂口乡。辖东村、北村、磨刀箐、母格等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41户,有乡村人口2802人,其中农业人口2802人,劳动力156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50人。
东村_东村 -简介
全村国土面积20.01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1100 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677.38 亩,人均耕地0.6 亩,林地19193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17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5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二、三产业为主。
东村_东村 -自然资源
丰收在望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677.38亩(其中:田1106.38亩,地 571 亩),人均耕地 0.6 亩,主要种植 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拥有林地19193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61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9亩,主要种植桃、梨、油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00亩,其中养殖面积100 亩;其他面积 9045.62亩。有石灰岩等资源。
东村_东村 -基础设施
卫生所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741户通自来水,有82户饮用井水,有60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81%)。有741户通电,有69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9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4%和 9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9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97户(分别占总数的94%和94 %)。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柏油、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拥有汽车81辆,拖拉机43辆,摩托车75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1319.28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1319.2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7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7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94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7户。全村有10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0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0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0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0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0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有22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4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东村_东村 -农村经济
南瓜丰收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5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85万元;畜牧业收入403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981头,肉牛82头,肉羊105头);渔业收入18万元;林业收入27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780万元;工资性收入2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85元,农民收入以二、三产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1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935人,在省内务工930人,到省外务工5人。
东村_东村 -特色产业
大棚花卉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蔬菜、林果、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48万元。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种植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产业。拥有企业2个。
东村_东村 -人文地理
白族建筑风格 东村村委会位于沙朗坝子东北部,境内山清水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白族民居的主要特征。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的火把节,是沙朗白族人民传统的节日,白族群众汇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庆美好的生活,祈求来年的丰收;白族村民至今仍保留着跳霸王鞭的传统习俗,歌舞刚毅矫健,婀娜多姿;白族群众还有杀年猪的习俗,每年春节临近家家户户杀猪宰羊,杀猪饭中的肝生、血灌肠、凉白肉是到沙朗必尝的白族三道菜。沙朗人有赶晚集的习惯。每逢1和6的日子(即每月1日、6日、11日、16日、21日、26日)是赶集日,宝泉路商品云集,琳琅满目,从街头到街尾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电力科技园、没底坑水库环境清幽,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东村_东村 -新农村建设
有线电视
2006年以来,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区工作安排部署,东村人民群众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为主线,以产业结构调整和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全面深入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其中:磨刀箐自然村被立为区级试点,投入资金50多万元,其中群众人均集资100元,通过一年多的建设 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全村硬化村内道路,整治河道,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素质有了较大提升,呈现出一派社会稳定和谐的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