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读后感(篇1)
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巨流河》,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让人动情处很多,很难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觉得没有能力写读后感。简单介绍并摘抄若干,聊表敬意,希望更多的人喜爱这本书。
全书按照齐邦媛先生的一生经历为线索,叙述了她前半生在战火硝烟中的大陆颠簸流离,后半生在风雨飘摇的台湾潜心治学的经历。齐邦媛年少时跟随父母流亡,抗战时期在大后方完成学业,师从朱光潜,打下深厚的中英文学功底,也看尽国破家亡的苦难苍生。家庭背景让她更深刻直接地面对战争带来的变革和创伤,在作者的笔下,刚强的青年学生高歌中国有我,不亡,烈士遗孤张大飞投身空军义无反顾,每一章每一节都惊心动魄催人泪下。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动乱中仍然办杂志开书店,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育,生命不止,弦歌不辍使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不至于因时局动荡而断层,也传授了西方的文学艺术和先进科技,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复兴中华的中坚力量。
最让我以记忆深刻的还是齐先生写自己在抗日战争时期接受南开教育的那段史实,烽火烧得炽热,炸弹伴随我们的读书声。不跑警报的时候,埋首用功;跑警报时,课本仍然带着,准备明天的考试。……在那艰难的环境,我们每天吃得不好,穿得不好,晚上被臭虫咬,白天要跑警报,连有月亮的夜里也不放过。正因为如此,剩下的一点点时间就变得无比珍贵。
每天早上升旗典礼,老师们总会说些鼓励的话,南开给我们的这种敲打的教育,深深影响我们。在战火延烧的岁月,师长们联手守护这一方学习的净土,坚毅、勤勉,把我们从稚气孩童拉拔成懂事少年,在恶劣的环境里端正的成长,就像张伯苓校长说过:‘你不戴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来你是南开的。’
每当读到这样的描写,我的内心历时充溢着满腔激情,随同齐先生一起,感受着年轻学子们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境地如何读书报国,如何舍生取义。同时作者也用了很多笔墨向我们描述了朱光潜、吴宓等那一代文化大师的点滴风范,让我肃然起敬。
而读到当中国大陆正在土法炼钢,数百万人死于灾荒的那些年,台湾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一九七零年到一九八零年,国民中学的教育薪津是由全省的屠宰税支付的! 寸有所长,蒋介石打仗打不过毛泽东,但他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却远非毛所能比肩,当林语堂、钱穆等在阳明山书斋中专心论述时,陈寅恪、朱光潜他们又在干什么?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唉,赶得走侵略者却保不住江山,读书人一声长叹!
巨流河读后感(篇2)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这句名言,至今回响耳边。家庭的不幸,更是个人的悲剧,而在千年之间,人世的悲喜剧交叉上演,“你方唱罢我登潮,好不热闹。
面对宇宙亿万年的沧桑变化,人类文明其实只不过是历史中的一瞬。多少离合,多少聚散,多少挣扎,多少恩怨,都在这一瞬之间闪过,未留下片语唏嘘。我们在渺小的空间与刹那的时间里,为了利益而争相杀戮,为了虚荣而放弃尊严。与大自然的波澜壮阔相较下,人世的狭隘和局限被曝光殆荆
就在这历史洪流的循环往复中,人性光辉的星点闪烁,在后代看来,最是难得和动人。齐邦媛先生走过大半生,她的人生跌宕,不仅反映大时代下卑微生命的艰辛,也令我们对中国残酷的近代历史感到怜悯和哀恸。
齐邦媛是齐世英之女,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而时代对他们的捉弄,让齐家在东北三省都没有容身之地,从逃军阀的难,到逃日本的难,再逃共-党的难,落脚东南孤岛,了此一生。家乡一词,从他们心中苦涩的回忆,经历大半个中国的颠沛流离,最终消逝,变得麻木。在齐邦媛随全家逃难的半生中,生活的漂泊,亲人的哀叹,爱情的凋零, 友情的瞬变, 都与这个国家和社会的遭遇紧紧相连,成了历史的牺牲品。
我坐在车中,望着香港繁华都市的霓虹初上,眼前闪过一幅幅书中描绘的画面,它近在咫尺,近到我感觉这不仅仅是干枯的历史文字,而是用笔写出的现实与人生。它活在我们心里,我们活在它的当中。
这些天所见所闻,都不顺心。这一切变故虽在预料之中,但当它们扑面而来,还是让人眉头紧锁。但与齐先生一辈子的沧桑比,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有时我真想转过身,离开是非之地,背对着世界,拒绝它的虚伪、它的肮脏、它的沉重、它的无望。可是有时我又不得不对它美好的一面抱有一丝憧憬。生命可贵,不仅因为它的有限,也因为它可以承载世间的许多欢乐和悲凉。
当我们在已知的世界中,奔波又挣扎,几十年后暮然回首,会发现尘埃早已落定,一生的价值在年年岁岁中蹉跎耗荆 含泪读毕《巨流河》,掩卷长叹一声,犹如洗却了俗情,世态炎凉,已看得一清二楚。我收拾好行囊,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奔向前途,鼓起勇气去面对这个我宁愿背对的世界。
巨流河读后感(篇3)
80多岁见识过人的老人齐邦媛以迥然不同的视角,用温和而有力的语言阐述的这段历史,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另一种面目。一段时间内我心情难以平静,很想说些什么,但以自已一个80后刚出学校踏入社会的人来讲,实在没勇气谈论历史中一个国家的成败得失。只能说作者以亲身见证的从1927年到1937年这段战火蔓延,及后来抗战八年这段晦暗岁月里中国教育导师所走的执著教学,学生们所走的执著求学之路,一次次让我眼眶酸涩,泪顺脸落淌。我也为此感叹相形之下,我们这些立身在和平年代的孩子缺少的正是一种艰苦对我们的磨砺。正因如此,我也反复想:如果我就将追求定位在平淡生活中找寻快乐,那么看了《巨流河》我是否可以将那个战争、动荡的年代里的人热爱知识、渴求中华文学不断的奋斗史,作为自己的激励呢?
作者齐邦媛老师的父亲在东北失陷后,于北平创立中国第一所国立中学“中山中学”。因华北局势动荡飘摇,后中山中学从北平迁往南京,然而这只是逃亡的开始。七七事变后2000余名学校师生从南京到汉口、从汉口到湘乡、从湘乡到挂林、从挂林到怀远到重庆,一路没车每个人破衣草鞋用脚一步步徒步逃亡,频临绝境,之中齐老师的妹妹死了,母亲死里逃生。也就在这战争、逃亡,头上随时有炸弹抛下的环境中,齐邦媛老师除生病治疗外,她的教学链一环都不断过。行胜于言,身教胜于言教,齐老师就是以亲身经历言传将《巨流河》变成了一本博大的教材,同样与齐老师描述的赶上烽火岁月经历失去家邦之痛,经历一路游离的人相比较,在那个教育背景下的学子是现代自主或被动学习的我们所无法企及的,也同样只有将心灵融入《巨流河》,我才能舍身处地找出自己的缺点,使自己不要沉沦于现代优越生活的迷茫,从浮躁的世界走出,善待周遭的一切。
战时失利,日军可能进犯四川时,齐邦媛老师已考到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教育部当时在最后紧急关头仍对各校师生承诺,安抚各校紧急时可往安全地区撤,并要求各校最后一日,弦歌不辍。齐老师在《巨流河》里说,当年几乎所有学校集会时校长和老师说的同一席话是:一个国家在困难当头,家园丧失的时候,保住了孩子们的书桌就是保住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前途。读到这里不由不让我敬意而感动。抗战期间,一个无意读书的孩子会被他父亲教导说:一个人不读书怎么能懂得世界上的事情,怎么晓得分辩对与不对?人对于问题的看法完全要靠他的脑筋来判断,而脑筋不经过读书怎么训练?现在历史上普遍承认,从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里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十年”,而那段时间出现了到目前为止各学科最好的学者,他们的各类论著在那个艰苦年代达到了巅峰,那个年代出生的学者不论功底还是知识与情怀修养俱是一流。这可以引导我跟着齐老师的求学路确认,不管历史的走向,从任何角度看待那些晦暗的时段,都是有德才兼备的导师,以关心国家命运胜于生命的行动启迪了学生一颗颗敏感的心灵,才促使中华文明经历烽烟仍得于传承一代又一代,直至5000年。
巨流河就是辽河,齐老师出生在辽宁,在她的记忆里巨流河是一个回不去的伤痛之乡,她把书名定为《巨流河》,我断章取义地讲齐老师是把巨流河当作了终其一生要实现的还乡梦。所以,她提对她而言知识重要,教育之重要。在《巨流河》里齐老师还讲了她在台湾的生活史,她出国、回国后的从职经历,但已不重要,因为读《巨流河》后,我已可以说出我最有幸是体会了我未经历但真切流满国恨家仇,壮怀激烈的历史,让我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年代理解在艰苦中奋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