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而后工”的两种含义
“穷而后工”出自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自从欧阳修提出“穷而后工”的观点以后,后代许多文人学者各抒己见,其中明代学者金实阐述较详,他在《觉非斋文集》里写到:“人穷诗乃工尔。”他认为“穷而通天地,自然之理”;正是因为“穷”,才使得创作者对于人生、社会有了全新的深刻的了解与体验。穷困之后,文人首先体验到的是自己的坎坷,然后推己及人,体悟人生遭遇,感悟天地真诚,从而领会了生活的本质,进而将所有以前从未有过的心灵的经历自然表现出来,就产生了“一发于诗而后诗始工”、“读之令人瞿然起敬”的艺术效果。清代赵翼对“穷而后工”是以诗的形式来阐述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清代学者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也说:“诗以穷而后工,依声亦然。”
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许多的学者文人对于“穷而后工”的理解基本一致,大多偏执于客观环境,特指物质生活境况,像恶劣的生活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坎坷的仕途等等。我认为“穷而后工”当有另一层含义,即是对于文章写作能够做到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力争把文理字义推究到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
细细品味,从古到今,能够传世的文学作品,大多以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去感动人、吸引人,几乎都是通过“穷而后工”的创作得来的。文学作品精深的哲理性,来自于屡遭磨难、历经坎坷的人生;文学作品精湛的艺术性,则来自于作者创作上的“推究极致”。
说到创作上达到“穷而后工”,自然会使我们想到唐代诗人贾岛。史料记载,贾岛初次到京城,一天,他构思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骑着毛驴来到郊外在驴背上反复吟诵,不停地做着推与敲的动作。当时身为朝廷命官的韩愈正带领车马出巡,贾岛骑驴不知不觉走到韩愈的仪仗队里,仍然在驴背上不停地做推敲手势,附近围观的人见状感到十分惊讶。仪仗队官员把贾岛从毛驴上拖下来,推搡到韩愈面前。贾岛对韩愈说,因为酝酿诗句,用“推”还是用“敲”没有确定,所以才没有来得及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片刻,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驴马来到韩愈府上,一同谈论作诗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韩愈因此跟一介布衣的贾岛结下了深厚友谊。贾岛有名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成了对自己创作态度的生动写照。宋代王安石创作历来讲究严谨完善。他曾经写过一首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他最初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改“到”为“过”,继而改“过”为“入”,最后又改作“满”。前后修改了十多个字,最终才确定为“绿”字。( 文章阅读网:www.www.AihuAu.com.net )
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好了,新闻文化工作者当然也就没有“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的慨叹了。但是,要想使自己的新闻文学作品少有瑕疵,尽量趋于完美,“穷而后工”,仍然是新闻与文学创作所要追求的严谨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