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钟寺原名觉生寺。位于海淀区北三环路联想桥北侧,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今山门高悬一块青石匾额,上刻9条穿云飞龙,正中为雍正帝御笔"敕建觉生寺"。因内藏明永乐大钟,故名大钟寺。
大钟寺_大钟寺 -简介
大钟寺
大钟寺规模宏大,是清代雍正皇帝下令建造。有山门、天王殿、正殿、后殿、藏经楼、大钟殿、配殿建筑,原是皇帝祈雨和信徒朝圣的场所。
寺内大钟名为华严钟,通高6.75米,外径3.3米,重约46.5吨,是中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巨钟,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素有“钟王”之称。钟内外铸满佛教经咒17种,总计22万7千余字。相传为明初书法家沈度的手笔,是明初馆阁体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内容为永乐帝御制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为主的8种经。文字摆布得严丝合缝,字面清晰。字形恭楷端正,古朴遒劲,相传为明书法家沈度手笔,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难得的国宝。大钟铸造精致,造型奇特,铜质乌亮美观,轻击钟声圆润深沉,重击浑厚宏亮,音波起伏,节奏明快幽雅,尾音长达2分钟以上,远达18-40公里,体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冶炼技术。
这样"魁梧"的大钟当初是怎样挂到钟架上去的呢?原来大钟铸好后。待到冬天,先每隔500米挖一口井,再沿路挖沟引水,泼水结冰,大钟在冰上滑行至觉生寺的冰土堆上。然后建钟楼,钟挂于楼顶,春暖解冻后取土而钟悬。
大钟寺_大钟寺 -历史沿革
清代,这里"长林佳茂",是"右隔城市之嚣,左绕山川之胜"的"寂静清修之地"。雍正十一年(1733)在此建觉生寺。为了悬挂万寿寺遗落的大钟,按阴阳家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