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明月刀太白定位 太白穴 太白穴-太白,太白穴-定位

太白,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输(土)、原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布有隐神经及腓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痛。直刺0.5-0.8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太白穴_太白穴 -太白

太白,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于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属输穴,原穴。


太白穴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布有隐神经及腓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太白穴_太白穴 -定位

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太白穴_太白穴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展肌→短屈肌。浅层布有隐神经,浅静脉网。深层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足底内侧有神经的分支。

太白穴_太白穴 -功效

扶脾土,和中焦,调气机,助运化。

太白穴_太白穴 -主治

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

古代记述:热病先头颜痛,满闷不得卧,腹满,两颔痛,食不化,胸肋胀,肠鸣切痛,胃心痛,呕吐,霍乱逆冷,大便难,泄泻脓血,痔漏,鼓胀,腰痛不可俯仰,身重骨酸,脚气红肿。

近人报道:糖尿病。

太白穴_太白穴 -操作

直刺0.5~1.0寸

太白穴_太白穴 -配伍

配中脘、足三里治胃痛。

太白穴_太白穴 -方例

腹胀食不化、鼓胀腹中气大满:太白、公孙。

肠鸣:太白、公孙、大肠俞、三焦俞。

肠痈痛:太白、陷谷、大肠俞。

腹胀:太白、复溜、足三里。

太白穴_太白穴 -名解

太白穴名意指脾经

1)太白穴。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名太白穴。大白名意与太白穴同,大,通太。

(2)脾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化为阳气蒸升于更高的天部层次,为脾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穴,故为脾经俞穴。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的气血变化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蒸升,表现出脾土对肺金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足太阴原穴

原,本原也。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而本穴的蒸升之气同合于足太阴脾经的气血特性,且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故为足太阴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由天之下部上行于天之上部。

〖功能作用〗生发肺性阳气。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太白穴_太白穴 -文献摘录

《针灸甲乙经》:“在足内侧核骨下陷者中”;
《神应经》:“大都后一寸,下一寸”;
《循经考穴编》:“当是足大指本节骨后,内侧贴骨陷中赤白肉际。”
《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核骨在大指本节之后,然骨之前高骨是也。”

《甲乙经》:“身重骨萎不相知,太白主之。”

天涯明月刀太白定位 太白穴 太白穴-太白,太白穴-定位

《医宗金鉴》:太白,丰隆“二穴应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黄,舌强而疼,腹满时时作痛,或吐或泻,善饥而不欲食,皆脾胃经病也。”

太白穴_太白穴 -现代报道摘录

脾虚腹泻

取太白、足三里,针刺得气,留针30-4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儿童不留针。

矫正胎位

艾条太白穴可使腹部松弛,胎动活跃,有利转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60103/105974.html

更多阅读

《天涯明月刀》新浪发码活动汇总 新浪天涯明月刀

小伙伴们,你们期待已久的《天涯明月刀》终于要在5月28日正式迎来不删档测试!世界很大,天涯不远。想与你的伙伴一起浪迹天涯吗?如何才能获得不删档激活码呢?新浪天涯明月刀发码活动已开启,在此献上几大获取天刀不删档激活码的方式。抢码

天涯 插刀教8 天涯明月刀太白pk教学

【插播八荣八耻】——————————插刀教八荣八耻  以道听途说为荣 以兼听则明为耻  以幸灾乐祸为荣 以厚道善良为耻  以插一儆百为荣 以以身作则为耻  以智商低下为荣 以高考满分为耻  以抱团群操为荣 以修身养性为

声明:《天涯明月刀太白定位 太白穴 太白穴-太白,太白穴-定位》为网友到此为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