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概述 漏芦 漏芦-概述,漏芦-药品简述

漏芦,英文名:RADIX RHAPONTICI ,为菊科植物祁州漏Rhaponticum uni-florum(L.) DC.或禹州漏芦Echinps latifolius Tausch.的根。性味苦,寒,归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的作用。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

漏芦_漏芦 -概述


禹州漏芦

漏芦出自《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凡使漏芦,勿用独漏,缘似漏芦,只是味苦酸,误服令人吐不止,须细验。《别录》:漏芦,生乔山山谷。八月采根,阴干。陶弘景:漏芦,今近道亦有。市人皆取苗用之,俗中取根名鹿骊。《唐本草》:漏芦,俗名荚蒿,茎叶似白蒿,花黄,生荚长似细麻,如箸许,有四、五瓣。七月、八月后皆黑,异于众草,蒿之类也。常用其茎叶及子,未见用根。其鹿骊,山南谓之木黎芦,有毒,非漏声也。《本草拾遗》:按漏芦南人用苗,北土多用根。树生如茱萸树,高二、三尺。《蜀本草》:《图经》云,漏芦,叶似角蒿,今曹、兖州下湿地最多。六月、七月采茎,日干之,黑于众草。《日华子本草》:漏芦,花、苗并同用,形并气味似干牛蒡,头上有白花子。《开宝本草》:《别本注》云:漏芦,茎箸大,高四、五尺,子房似油麻房而小。江东人取其苗用,胜于根,江宁及上党者佳。陶注云,根容鹿骊,《唐(本草)注》云,山南人名木黎芦,皆非也,漏芦自别尔。


1、祁州漏芦多年生草本,高(-6)30-100cm。根状茎粗厚,主根圆柱形,直径1-2cm,上部密被残存叶柄。茎直立,不分枝,簇生或单生,有条纹,具白色绵毛或短毛。基生叶有长柄,叶柄长6-20cm,被厚绵毛;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全为椭圆形,长12-25cm,贡5-10cm,羽状全裂呈琴形,裂片常再羽状深裂或深裂,两面均被蛛丝状毛或粗糙毛茸;中部及上部叶较小,有短柄或无柄。头状花序,单生茎顶,直径约5cm;总苞宽钟状,基部凹;总苞片多层,具干膜质附片,外层短,卵形,中层附片宽,成掌状分裂,内层披针形,先端尖锐;花冠淡紫色,长约2.5cm,下部条形,上部稍扩张成圆筒形,先端5裂;雄蕊5,花药聚合;子房下位,花柱伸出,柱头2裂,紫色。瘦果,倒圆锥形,长5-6mm,棕褐色,具四棱;冠毛刚毛状,具羽产太短毛。花期5-7月,果期6-8月。


2、禹州漏芦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直立,不分枝或少分枝,上部密生白绵毛,下部疏生蛛丝状毛。叶二回羽状分裂或深裂,上面疏生蛛丝状毛或无毛,下面密生白绵毛,边缘短刺;基生叶有长柄,叶生矩圆状倒卵形,长约20cm;上部叶渐小,长椭圆形至卵形,长10-20cm,基部抱茎。复头状花序,集合成圆球形,直径约4cm;头状花序长近2cm,外总苞片刚毛状,基部联合;内总苞片外层的匙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篦状睫毛;内层的狭鞭形至矩圆形,先端尖锐,中部以上有睫毛;花冠筒状,裂片5,条形,淡蓝色,筒部白色;雄蕊5,花药聚合;子房倒钟形,被茸毛,柱头2裂。瘦果,圆形,密生黄褐色柔毛;冠毛长约1mm,下部连合花期7-9月,果期10月。

漏芦_漏芦 -药品简述


漏芦

药名:漏芦
汉语拼音:loulu
英文名:UniflowerSwisscentauryRoot,RootofBroadleafGlobethistl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Stemmacanthauniflorum(L.)DitTCMLIBich[CnicusuniflorusL.;Rhaponticumuniflorum(L.)DC.]
2、EchinopslatifoliusTausch.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菊科。
别名:野兰、鹿骊、鬼油麻、和尚头、大头翁、独花山牛蒡、祁漏芦、禹漏芦、龙葱根、毛头。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胃经;大肠经;肝经。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乳。
主治:疮疖肿毒;乳痈;肋腺炎;淋马结结核;痔瘘;疥癣痒疹;目赤肿痛;痢疾;蛔早腹痛;风湿痹痛;闪腰岔气;跌打损伤;产后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或鲜品捣敷。


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390-2700m的山坡丘陵地、松林下或桦木林下。
2、生于林缘、干燥山坡、草丛向阳处。


资源分布:
1、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江南、四川等地。
2、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或禹州漏芦的根。
采收储藏:秋后采收,除去泥土,鲜用或晒干。
炮制方法:拣净杂质,去毛,洗净,润透,切片晒干。《雷公炮炙论》:凡使漏芦,细锉,拌生甘草相对蒸,从巳至中,去甘草净拣用。

漏芦_漏芦 -用药禁忌

1、气虚、疮疡平塌不起及孕妇忌服。
2、《日华子本草》:连翘为使。
3、《本草经疏》:疮疡阴症,平塌不起发者,非所宜投。妊娠禁用。
4、《得配本草》:气虚者禁用。

漏芦_漏芦 -中药化学成分


漏芦

1、祁州漏芦含挥发油。


2、华东蓝刺头根含挥发油,已分离出24种成分:柠檬烯(limonene),薄荷酮(menthone),异薄荷酮(isomenthone),胡薄荷酮(pulegone),ξ-愈创木烯(ξ-guaiene),α-及β-檀香萜烯(santa-lene),

简述 概述 漏芦 漏芦-概述,漏芦-药品简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60103/105786.html

更多阅读

简述 概述 藤三七 藤三七-概述,藤三七-药品简述

藤三七,是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蔓生植物。又称洋落葵,属于落葵科多年蔓生植物,原产于巴西,在中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其栽培容易,病虫害发生少且营养高、口味好,含有丰富的Va和Vc,具有滋补、壮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

简述 概述 玳玳花 玳玳花-概述,玳玳花-药品简述

玳玳花,别名回青橙、枳壳花、酸橙花,拉丁文名Citrus aurantium常绿灌木,枝楞、细长,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春夏(4~5)月开白花,香气浓郁,果实扁球形,当年冬季为橙红色,翌年夏季又变青,故称:"回青橙",因有果实数代同生一树习性,亦称"公孙桔"。玳玳花是香

简述 概述 雷丸 雷丸-概述,雷丸-药品简述

雷丸,为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春、秋、冬皆可采收,但以秋季为多,选枝叶枯黄的病竹,挖取根部菌核。采收后洗净,晒干。含水分6.5%,灰分4.0%,醚浸出物0.6%,醇浸出物22%。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酶称雷丸素,含量约3%,为驱绦虫有效成分,加热失效。此酶在

简述 概述 吴茱萸 吴茱萸-概述,吴茱萸-药品简述

吴茱萸(学名Tetradium ruticarpum,原名Euodia ruticarpa),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吴茱萸及其变种的接近成熟的果实为常用中药。其性热味苦寒,有

简述 概述 瘪桃干 瘪桃干-概述,瘪桃干-药品简述

瘪_瘪桃干 -概述桃树瘪桃干出自《饮片新参》;《雷公炮炙论》:用鬼髑髅勿使干桃子,其鬼髑髅只是千叶桃花结子在树上不落者,于十一月内采得,妙。《别录》:桃枭是(桃)实著树不落,实中者。正月采之。1、桃落叶小乔木,高达3-8m。小枝绿色或半边

声明:《简述 概述 漏芦 漏芦-概述,漏芦-药品简述》为网友罒鉮聖灬霸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