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学报 《宇航学报》 《宇航学报》-刊物历史,《宇航学报》-刊物定位

《宇航学报》是中国航天科技领域的最高级综合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宇航学报》的主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庄逢甘。本刊立足于反映中国宇航界在理论、技术和前瞻性研究中所取得的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培养科技人才,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

宇航学报_《宇航学报》 -刊物历史

宇航学报 《宇航学报》 《宇航学报》-刊物历史,《宇航学报》-刊物定位
《宇航学报》创刊于1980年。
《宇航学报》是中国航天科技领域的最高级综合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宇航学报》的主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庄逢甘。本刊立足于反映中国宇航界在理论、技术和前瞻性研究中所取得的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培养科技人才,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
近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神舟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进入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这一时期,宇航学报及时突出报道了我国在航天高科技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宇航学报所刊登的文章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本刊已先后加入以下国际著名检索机构: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Aerospace Abstracts)、及美国工程索引EiCompendex数据库。
出版周期:月刊
出刊日期:每月30日
邮发代号:2-167
单价:60.00元
国内统一刊号:CN11-2053/V

宇航学报_《宇航学报》 -刊物定位


《宇航学报》《宇航学报》立足于反映中国宇航界在理论、技术和前瞻性研究中所取得的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培养科技人才,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 内容主要刊登飞行理论、航天器系统、导弹系统、空气动力学、测量与信息传输、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能源、遥测遥感、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惯性技术、推进技术、计算机应用、材料与工艺、结构强度、航天医学工程、计量与测试、质量与可靠性等专业的稿件。包括:在理论上、实践上或两者结合上有创新的学术论文;科研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前瞻性研究成果及反映当前先进科技水平的技术报告;对某学科的科研发展所作的高学术水平综述、评述等。本刊欢迎获国家各级基金资助的作者投稿,目前,本刊此类文章已占60%以上。

宇航学报_《宇航学报》 -读者对象

《宇航学报》的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

宇航学报_《宇航学报》 -办刊宗旨

促进航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不断提高航天科技人才素质。

宇航学报_《宇航学报》 -发展成就


《宇航学报》获得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评选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宇航学报》已先后加入以下国际著名检索机构: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Aerospace Abstracts)、及美国工程索引EiCompendex 数据库。

2008年所获部分奖项:
1.获得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评选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获得“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一篇,二等奖两篇

2007年所获部分奖项:
1.“2006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
2.“第四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
3. 入选2007年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

宇航学报_《宇航学报》 -涉及领域

《宇航学报》内容主要刊登飞行理论、航天器系统、导弹系统、空气动力学、测量与信息传输、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能源、遥测遥感、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惯性技术、推进技术、计算机应用、材料与工艺、结构强度、航天医学工程、计量与测试、质量与可靠性等专业的稿件。包括:在理论上、实践上或两者结合上有创新的学术论文;科研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前瞻性研究成果及反映当前先进科技水平的技术报告;对某学科的科研发展所作的高学术水平综述、评述等。《宇航学报》欢迎获国家各级基金资助的作者投稿,目前,《宇航学报》此类文章已占60%以上。

宇航学报_《宇航学报》 -人员队伍

《宇航学报》编委会由中国宇航科技界的知名学者和专家组成,其中包括8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是:庄逢甘(主编)、屠善澄、张履谦、余梦伦、杜善义、张贵田、吴宏鑫和黄培康。编委会成员主要负责制定办刊方针,选题计划,稿件评审和组稿,并在《宇航学报》上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

主任委员(主编):庄逢甘

副主任委员(副主编):
马兴瑞 屠善澄 张履谦 余梦伦常显奇杨俊华黄培康 陈念生

常务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杜善义 关世义 李俊峰 李相荣 李素循 潘增富 孙连举 吴德隆 吴宏鑫 叶定友 张丽辉 张贵田 张育林 周荫清 朱宁昌

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安复兴蔡国飙曹金祥曹志刚 曹宗胜常伯浚常显奇 陈熙 陈念生 陈汝训 陈善广 崔平远崔乃刚丁明跃丁赤飚杜善义邓益元范士明方丁酉方方 费从宇葛志强关世义郭吉丰胡德文胡平信洪嘉振黄培康 姜斌 李俊峰 李素循 李相荣林来兴刘健 刘建业 刘良栋 刘利生 刘一武 刘林梁德旺卢满宏 黎义 鲁国林 马兴瑞 潘增富 潘科炎邱吉宝曲广吉阮颖铮苏康 孙连举 孙毅俊 沈毅 谈和平 谭吉春 滕云鹤 屠善澄 王从庆 王凤翔王怀义王庆超王先荣 王永平 王占林王正志王正中 王志刚 王巍 吴德隆 吴宏鑫 肖业伦徐福荣薛敦伟 解永春 杨俊华 杨光松 杨维廉杨莘元叶定友 于丹 于景元于志坚余金宝 余梦伦 袁建平 张尔扬 张贵田 张洪华 张丽辉 张履谦 张育林 张克 赵军 赵金才郑钢铁郑耀 周军 周伟江 周孝宽 周荫清 朱宁昌 庄逢甘

宇航学报_《宇航学报》 -投稿须知

I.投稿方式:
网络投稿,通过本站网络系统注册、投稿(英文稿件请务必附上中文摘要)
请作者注册过程中提供详细的通信地址,电话或者E-mail。为方便专家审稿,请注意英文稿件务必附上中文摘要,有中文全文译文亦可。
II.来稿要求
1.专业领域:基于《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在航天相关科研和工程应用背景下,学报栏目设置范围包括综述,飞行器设计与力学,制导、导航与控制,推进技术与动力,电子信息,材料、结构与制造,飞行器试验与发射,其他
2.书写格式:
文章的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称,摘要和关键词要求用中、英文写出。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结果、结论,并层次清晰、简明。中文摘要德编写应客观真实,不掺杂作者的主观见解,忌发空洞评语,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要求结构严谨,语意确切,采用规范化名词术语,充分反映文章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为宜;英文摘要要求文章主题一定要表述明确,要求语意表达准确,评写、语法正确,语句通顺,方法、过程用过去时态,结果用现在时态,英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为宜;关键词参照GB/T3860-1995和航天情报研究所制定的《航空航天主题词表》标注。
III.稿件流程
1.编辑部将在三个工作日内,通过站内信息或者Email给予回复,作出进一步审理或者退稿决定,纸质稿件编辑部不做退回。
2.稿件审理周期三个月,超过三个月未有答复,作者可以自行处理,但请务必通知编辑部。
3.文章录用之后,编辑部将通过站内信息和Email发送录用通知。作者如需书面录用通知,请来信告知,编辑部将在一周内寄出。
为了扩大学报审稿专家队伍,提高审稿质量、缩短审稿时间,编辑部要求作者推荐2名相关专业的审稿专家,请下载附件审稿专家推荐表.doc,Email至编辑部yhxb@vip.163.co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60103/10546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宇航学报 《宇航学报》 《宇航学报》-刊物历史,《宇航学报》-刊物定位》为网友四两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