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诗歌 骚体诗 骚体诗-起源,骚体诗-骚体诗与屈原以前的诗歌形式的不同

骚体,亦称楚辞体。骚体诗,就是指《离骚》一类的诗。《惜诵》是屈原突破四言体式而创造的第一首“骚体诗”。为此,屈原一面从《诗经》中那些已经突破了抒情短章体制的诗歌吸取成功的经验,一面又将战国以来纵横家们铺陈排比、恣肆不羁,非把所思所虑说得云诡波谲、淋漓尽致才罢的游说之辞的特点,运用到抒情诗的创作中来,从而把旧诗的体制大大扩展,造出了一种气势宏伟、有着极大容量的长篇体制。在《怀沙》以及《抽思》、《涉江》的“乱词”中,屈原又采用了四字一顿、句末加兮的短句句式(××××,××××兮),节奏短促相承,语气劲捷有力,表现出强烈感情的突然迸发。

屈原的诗歌 骚体诗 骚体诗-起源,骚体诗-骚体诗与屈原以前的诗歌形式的不同

骚体_骚体诗 -起源

它起于战国时的楚国,是屈原?创立的。屈原以及其他诗人用这种文体写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较自由,句尾多带“兮”字。这也就是骚体诗的基本特征。

骚体_骚体诗 -骚体诗与屈原以前的诗歌形式的不同

一是句式上的突破

屈原以前的诗歌句式,基本上是四言体。这种句式,比起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传说中尧舜时代的三言句式,无疑是一大进步。就它所具有的艺术表现力来说,《诗经》特别是其中的国风民歌,可以说是达到了它的高峰①。

但是,这种四言句式,毕竟节奏短促、单调呆板,容量也有限。在表现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时,它的束缚和局限,就突出地显露出来了。倒是国风中的那些杂言体,如《伐檀》、《行露》等,以及楚国、吴越民间流传的《徐人歌》、《越人歌》、《沧浪歌》等,由于字句参差、节奏自由,在抒发思想感情上显出了长处。

屈原在早期写作《橘颂》时,所采用的还是这种四言体。但到了他受谗被逐,胸中积满了悲愤和痛苦,想要将它化为诗涛喷注的时候,他就再也不能忍受这种四言体的束缚了。他大胆地学习民间的“俗歌俚句”“不拘于四言”②的经验,有意识地采用民歌中常常出现的五言、六言、七言的新句式,保留咏唱中的语气词“兮”,创造了一种以六言为主、掺进了五、七言的大体整齐而又参差灵活的长句句式。《惜诵》就是屈原突破四言体式而创造的第一首“骚体诗”。

初看起来,“骚体”句式只比四言句式多了二、三个字,但它的作用却是小看不得。这二、三字的增加,使全句的容量一下扩大了许多。而且正如前人在分析七言长于五言时说的那样,由于“每句多两字,故转折而不迫促”,更适宜于“言情出韵”③。因此,屈原“骚体”长句句式的创造,实在是对四言体的一个重大突破。

二是章法上的革新

屈原以前的诗歌,如《诗经》里的国风,一般都采用分章叠唱、反复咏叹的形式;许多诗,只在每章中变动几个字,来表现场景的推移或感情的递进(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60103/104631.html

更多阅读

余光中写屈原的诗歌7首 余光中诗歌朗诵 乡愁

秭归祭屈原余光中莽莽草木,滔滔仲夏日在毕宿,人在三峡大江东去,烈士淘不尽遗恨又是剑挂菖蒲,香飘角黍鼓声将起,龙舟待发翼然欲飞,两舷的排桨只等令旗一挥,就破波泼浪去迎接远去的孤臣还乡秭归秭归,之子不归行吟泽畔,颜色憔悴江湖遍

关于屈原的诗歌 关于屈原的现代诗歌

篇一:致屈原作者:白石细琢两千多年前的纵身一跃,溅湿了汩罗江畔的斑竹,哀思顺江而下。两千多年中的每一句离骚,在粽子的飘香中吟诵,拧一把艾叶飘在水中,与挂在脖颈的香囊,一起飘香。端一碗雄黄酒,与您对饮,静静的汩罗江,端阳高照。篇二:哭屈原作

光棍节诗句 关于光棍节的诗歌 光棍诗

1、单身的日子一人吃饱肚,全家饿不着。独占整床被,―――冻爆!2、水调歌头.女友几时有女友几时有把酒问群僚不知群里姑娘可有男朋友我欲离群而去又恐进群不易夜难眠不应有醉何时才能把梦圆女有黑白美丑男有高矮肥瘦此事古难全但愿群长

声明:《屈原的诗歌 骚体诗 骚体诗-起源,骚体诗-骚体诗与屈原以前的诗歌形式的不同》为网友路尽隐香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