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行政区划图 祁阳县 祁阳县-基本概况,祁阳县-行政区划

祁阳,文化底蕴深厚,因地处祁山之南而得名,因有浯溪而闻名,是一个邑县,始建于三国时期,至今有1800多年历史。祁阳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故乡,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之一,也是湖南省招商引资重点县。祁阳县,隶属于湖南省永州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中上游,永州市东北部。西接永州市零陵区和冷水滩区,东抵常宁市,南临新田县、宁远县、双牌县和桂阳县,北连祁东县。地处东经110°35′-112°14′,北纬26°02′-26°51′。祁阳东西横跨64.5公里,南北纵长90.5公里,总面积2538平方千米,下辖20镇、8乡、3街道,总人口106.56万人(2012年)。2013年,祁阳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4.3亿元,比上年增长9.5%。祁阳县拥有国家AAAA风景区―浯溪碑林和“亚洲第一漂”―金洞漂流等旅游资源。

湖南省祁阳县_祁阳县 -基本概况

祁阳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人口94、7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故乡,是国务院批准的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境内自然条件优越,资源得天独厚,开发潜力巨大。


祁阳县



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祁阳从三国时期开始置县,至今已有1730多年历史。全县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铁、锰、锑、锌、大理石、石灰石、耐火泥、重晶石等于20多种,其中烟煤储量度1.03亿吨,是湖南省重点产煤县;现有用材林6.4万公顷,林木蓄积量200多万立方米,有“湘南亚森”之称;水能蕴藏量达到21万千瓦。

祁阳名胜众多,风景宜人。位于县城南郊湘江南畔的全国第二大碑林――浯溪,以其丰富的文化古迹和秀丽的自然风光蜚声海内外。碑林保存了自唐代以来历代名人诗词书画摩崖石刻505方,其中,唐代诗人元结撰文,书法家颜真卿大字正书的《大唐中兴颂》石刻,因文奇、字奇、石奇而称“三绝”,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陶铸同志铜像及其革命事迹陈列馆建于浯溪,为语溪更添一景。文昌塔、紫萝峡、江村石林、万卷书岩、梅花洞、坦里岩等胜迹迷人。


交通便捷,设施完备。祁阳处于衡阳、桂林之间,是内地的前沿,沿海的内地。湘桂铁路、322国道、三南公路贯穿全境,湘江从县境中心穿过。祁阳火车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县级站,站房建设标准位居全国各三级站前列,年货物吞吐量达成150万吨。湘江终年通航,可直抵长沙、武汉、上海。县内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程控电话容量达3万多门。境内有大小发电站84外。年发电量2亿千瓦时,输变电线路1700公里,110千伏电站3个,全县形成了水火电并举,大小电网相联的供电体系,是全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先进县。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6.8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达394.8公顷,人世间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2平方米,先后荣获“全国住房解危解困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绿化达标县城”等称号,县城人民路被评为“省级文明街道”。
祁阳县

经济发达,社会进步。农业建成优质稻、水果、生猪、渔业、蔬菜、油菜六大基地、六大主导产业,是全国粮食大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瘦肉型生猪基地县、水果生产重点、畜牧生产百强县、模式化稻田养鱼示范县。工业形成了建材、机电、冶金、轻化、食品五大支柱产业。是湖南省乡镇企业十强县。祁黎乡镇工业小区是“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和“湖南省星火技术密集区”,目前,区内拥有上规模工业企业128个,其中年生产能力亿元以上的企业4个,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7个,1000―5000万元的企业12个,中外合资、“三来一补”、东西合作企业共有37个。1999年全县乡镇企业达33000多家,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73.6亿元。全县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普法”先进县、全省“双文明”建设先进县、初级卫生保健合格县、计划生育一类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健康发展。

湖南省祁阳县_祁阳县 -行政区划


祁阳县祁阳县辖21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浯溪镇、观音滩镇、茅竹镇、大忠桥镇、三口塘镇、肖家村镇、八宝镇、白水镇、黄泥塘镇、进宝塘镇、潘市镇、梅溪镇、羊角塘镇、下马渡镇、七里桥镇、大村甸镇、黎家坪镇、文富市镇、文明镇、龚家坪镇、金洞镇、小金洞乡、晒北滩瑶族乡、凤凰乡、白果市乡、石鼓源乡、上司源乡。

湖南省祁阳县_祁阳县 -历史沿革

三国时吴宝鼎元年(266)始置祁阳县,因县治位于祁山之南而得名。


祁阳县祁阳从三国时期(266年)开始置县,至今已是一个1730多年的古县。
祁阳在秦代属长沙郡地,西汉为泉陵侯国地,东汉属泉陵县地。
三国时吴宝鼎元年(266)始置祁阳县,因县治位于祁山之南而得名。
隋并入零陵县。
唐武德四年(621)恢复县建制。

湖南省祁阳县_祁阳县 -自然地理

串风坳 位于肖家村镇南部,海拔1431米,是县内最高点。山间风大温度低,传“要过串风坳,六月穿裘袍”,故名。
摸天岭 位于白果市乡南部,海拔1196米。山高入云,可伸手摸天,故名。
灯盏坳 位于白果市乡南部,海拔1196米。山中林木高大茂密,远看如灯盏立地,故名。
红日山 位于白果市乡南部,海拔1066米。因东西向均无大山,山朝阳迎暮,金色披山,故名。相传有“南枕双峰,金莲映日;北山积雪,梨花伴月”之景。
羊角山 位于金洞镇南部与白果市乡交界处,海拔1327.2米。山之两峰对峙,形如羊角,故名。

湘江

湖南省最大的河流。从大村甸镇的崇山村入境,穿经茅竹、浯溪、七里桥、观音滩、潘市、白水、进宝塘、黄泥塘等镇并会祁水、白水两大一级支流及其它一、二、三级支流于梅溪镇龟山村左岸转入祁东县境,右岸从黄泥塘镇转入常宁市境。县境内总长100.8公里,控制流域总面积23238.5平方公里。

白水河


祁阳县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阳明山麓桂阳县的白水镇白水洞,经常宁市蒲竹源瑶族乡,于晒北滩瑶族乡枧下村的白竹背入境。沿途合猛江河、茶陵河、西江、三钗河、东安水、大黄系河、江口水、下司口水、上古河、下古河、钗江河、银子源水、牛栏柱水、潮水观水、岭上院水、杨家坝水、昌木套河、黄溪河。流长117公里,流域总面积1810平方公里,其中境内流长78.1公里,集雨总面积1071.6平方公里,由东南向西北,经晒北滩、小金洞、金洞、八宝、肖家村、白水6个乡镇,于白水镇白水大桥下游1公里处汇入湘江。据清同治《祁阳县志》载:“白水山峰直插云天,两岸夹崎……左岭有白泥塘,方三四丈,泥为白粉。相传何仙姑洗粉于此。”昔有诗:“飞琼曾驾碧云车,飞向瑶池研玉华。染白峰头一掬水,到今流注遍湘涯。”白水河因而得名。

祁水

祁水是湘江一级支流,原名东江、小东江,发源于邵阳县米罗山水龙坳,经祁东县太和堂、城连圩、包圣殿、砖塘4个镇从祁阳县文明铺镇左家岭村进入,流经文明铺、文富市、黎家坪、下马渡、浯溪5个镇。沿途纳白地水、培子湾水、车壁塘水、杨名山水、泉塘水、汤家岭水、老屋冲水、枫树岭水、竹茶冲水、九龙寺水、朝主山水、排林水、马嘶坪水、南河岭水、清太水、成家台水、双星水、无名支流、大福桥水、鹅婆凼水、青云水、栗山水、祁山水、白毛水、长益水、长滩桥水至东江桥南汇入湘江。河长118公里,集雨总面积1685平方公里,境内河长67.2公里,流域总面积568.2平方公里。因其盘绕祁山而得名。

清江

清江是湘江二级支流,源于祁东县大兴乡刘家岭村早曦岭东麓,从祁东、祁阳交界的羊角塘镇石井村进入,从清溪坪村流入祁东县归阳镇红光村后入湘江。沿途合泥鳅水、兰桥水、白塘水、谢家嘴水,流长41公里,流域总面积282平方公里,在祁阳县境内流长18公里,流域总面积148平方公里。因江水清沏而得名清江。

黄溪河

黄溪河又名黄花河,白水支流。源头为祁阳县串风坳西南歇马庵,从大忠桥镇入境,经大忠桥镇、白水镇,在白水镇廖塘汇入白水河,在境内流长23.5公里。因上游水流湍急、浑浊而得名。

大黄司河

白水主源流,发源于宁远县荒塘瑶族乡,从县内下入境,经晒北滩、小金洞两乡,于小金洞乡白沙凼汇入白水河,境内长40公里。

内下水库

水库大坝位于县境南端晒北滩瑶族乡内下村的朽木滩,距县城97公里。水库容量68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300公顷,能调节枯水发电115天。1989年始建,1997年建成,工程含大坝1座,输水隧洞1条,有高山渡槽压力前池和输水竖井。兼有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功能。因库址地名而得名。
祁阳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源充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煤、石灰石、铁、锰、锑、锌等20多种,享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林木有杉、松、樟、楠等,经济林以油茶为主,兼有油桐、乌桕;药材主要有白果、乌梅、杜仲、淮山、丹皮、白芍、香附、乌药、蛇胆等100余种。其中烟煤储量1亿吨;用材林6.4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200万立方米;油茶林40万亩;以柑桔为主的水果28万亩;水资源总量25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21万千瓦。

湖南省祁阳县_祁阳县 -经济概况

祁阳农业方面,商品粮、瘦肉型生猪成为全国基地县,水果是全省基地县,油茶产量居全省第二,沟函模式化稻田养鱼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广项目。工业上祁阳工业小区内八大主要产品批量大,品质好,形成了轻化、冶金、机电、食品、建材五大支柱产业。乡镇企业区域化发展,祁黎工业小区被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和“湖南省星火技术密集区”。
祁阳县2005年上半年,全县镇域生产总值达到22.6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69%;镇财政收入5330万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48%。镇域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祁阳县

祁阳县农村优质稻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粮经比例由去年的57:43调整为52.5:47.5,农产品优质率达42%,提高3.4个百分点。养殖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例进一步增大。上半年,各建制镇共出栏生猪54.68万头,发展牛、羊、兔等草食动物10.81万头(只),出栏家禽427.1万羽,水产品起水量1.496万吨,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工业结构进一步改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的优势逐步显现,以生产微电机产品为主的科力公司快速成长,上半年实现产值1.1亿元,成为全县首家半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增强。茅竹、七里桥的钓鱼基地、休闲农业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各镇区的餐饮、通信、运输、家电维修服务等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县20个中心镇,都有自己的独家功夫、单打冠军。盛产烟花爆竹的羊角塘镇,上半年新增爆竹企业7个,比去年同期增长40%,带动了梅溪镇新增爆竹企业5个,潘市镇新增4个,形成了烟花爆竹走廊。大村甸镇将分散经营的26家玻璃企业集中到工业园,形成规模效应、集约效应,进一步提升了主打产品的竞争力。七里桥镇做大做强竹木加工企业,以旺源竹棒厂、龙口源卫生竹筷厂、吊楼湾楠竹加工厂三大企业为龙头,带动大大小小的竹木加工厂107个,逐步打造成竹木加工城。茅竹镇利用毗邻县城、322国道过境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餐饮业,形成休闲、餐饮、旅游一条龙式产业群。农业资源丰富的大忠桥、观音滩、七里桥、文明铺、肖家、下马渡等镇坚持以发展工业的思路谋划镇域农业,上半年,分别建成了优质稻、油茶、楠竹、瘦肉型生猪、烤烟、蔬菜等六个万亩农业生产基地。

全县民营企业成长迅速,经济发展后劲增强。规模民营企业机电、食品加工、纺织、烟花爆竹等行业生产增幅都在38%以上,33户重点骨干企业完成产值73861万元,增长49%,占全县7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80%,其中金浩植物油、天龙米业、银利来米业、科力电机、鑫利冶炼、五洲药包、钜荣鞋业、神怡米业等8户骨干企业完成的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48%。规模民营企业对财政增收的贡献增大。1―6月份,74家规模民营企业共上交税金1950万元,占镇级财政收入的55%,比去年同比增长13.6%。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各镇把营造最佳发展环境作为发展镇域经济的头等大事来抓,全力为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全县新建、改建水泥路18公里,油路10.3公里,乡砂石路42公里,目前祁下公路陶大段、祁羊路梅溪段、沙滩河至横江桥公路正在水泥硬化,大坪铺至龙江桥水库公路也正在进行标准砂石改造;通讯建设完成投资1550万元,新建移动、联通基站6个,新增手机用户8500户,固定电话用户3200户;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1.1亿元,各建制镇“六个一”工程共动工项目7个,竣工3个。

湖南省祁阳县_祁阳县 -风土人情

自古以来,祁阳就是舜文化、楚文化、湖湘文化的要地,浯溪文化的发祥地,祁剧的源头。自宋至清,祁阳人中进士的有126人,明清中举的有129人,例省市前茅。解放后考上大中专学校的不下三万人,获硕士、博士及留学


祁阳县人员不计其数。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者层出不穷:三国蜀相蒋琬,北宋榜眼路振由此及彼朝户部尚书陈荐,清朝兵部、吏部尚书陈大受,抗法名将欧阳利见,民国文学巨匠黄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陶铸,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周玉成、刘金轩,以及在全国各地、各个行业卓有建树的大有人在。

旧时的“祁阳八景”――祁山叠翠、白鹤云屏、熊岭朝暾、雷洞灵湫、湘水环清、书岩霁月、紫霄霞绮、燕冈阴雨。“学宫(城关)八景”――龙山秀霭、泮沼回澜、甘泉荷雨、濂阁书声、湘楼钟韵、虹桥步月、春城花雾、天马骧云等,风景依然,令人神往。更有“浯溪名久播遐荒”,百尺摩崖,五百碑刻,历1200多年风雨,至今流光溢彩,乃全国所仅见,成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游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四百多年前的文昌宝塔,耸立于万卷书岩之上,其结构之奇巧,气势之雄伟,世所罕见,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祁阳可以挂榜山避暑,金洞漂流,内下、大江水库的泛舟,赏瑶山风情,八角岭凌云观日、石洞源听松风林涛,羊角塘游溶洞群

湖南省祁阳县_祁阳县 -特产

祁阳石

祁阳石产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该石质不甚坚,温润细腻,多呈紫红色,石色匀净,常见浅绿色石脉。色佳者有山水日月人物之象,尤以紫花者稍胜,大者制屏亦雅。祁阳石质地细滑而沉,可用于琢制砚台,成砚称“祁阳石砚”或“祁阳砚”,肌理莹彻,云委波襄。
祁阳砚作为国内名砚、湖南顶级石砚,在《湖南通志》、《祁阳县志》、《浯溪考》、《祁阳石镜铭》(吴儆)、《後浯溪铭》(王邕)、《墨史》等中有清楚记载。祁阳石的品特色、生产和销售等等在祁阳石官方网站上均有详细介绍。
祁阳石有两大类,一类为浅绿色,另一类,称“紫袍玉带”。此外,还有黄褐、深褐、朱紫、橄榄绿、乳白色、黑色等,祁阳石雕琢成砚,是价值不菲的石砚精品。
由于历史原因,祁阳石在民国时期几乎开采殆尽,祁阳石资源奇缺,祁阳石砚存世不多,故有“祁阳石孰为难得,今已绝迹。”之说,祁阳石古砚在国内、国际文物拍卖中往往取得不俗的价位。

祁阳文明米粉

文明米粉是祁阳的传统风味,因其明末清初始创于该县文明铺镇而得名。
文明米粉在原料选用、粉丝制作和粉汤配制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技巧和讲究。用来榨粉的原料,必须是优质稻米,以新谷新米为佳。祁阳文明米粉流传甚广。
祁阳油茶
油茶,又名茶籽树,属山茶科山茶属,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种之一,油茶种子榨出的油称茶油,是优质木本食用油。油茶果从开花到成熟,历经十三个月,有花果同期“抱子怀胎”之奇观,其含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之王者气象,令人叹为观止。而茶籽更是以其极低的出油率,极高的营养价值成为油中珍品。

祁阳草席

祁阳草席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湖南有名的土特产品之一。主要有睡席、壁席等品种,既是床上用品,也可作为装饰品。祁阳草席织造精细,平展舒适,图案美观,色泽光亮,柔软耐磨,吸汗力强,畅销国内各地和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草席主要原料是席革、棉纱、苎麻。祁阳出产的席草色鲜、皮厚、质软,草芯有弹性,根条均匀,长短整齐。加工的方法是:将收割的席草拌上草木灰晒两天,使其呈宝蓝色,经过精制、精选,才能土机编织。织好的草席再经过日晒或烘烤、排、擦、整边、印花、高温熏蒸,再出厂。祁阳草席的印花图案十分精致,有名山胜水、历史古迹、人物故事、花鸟走兽,还有外国风光、民族风情等。除普通席外,还(有提花席、间花席。新近还发展了桌席、地毯席、窗帘等多种草织品。这种古老的用品,正放射出新的光彩。

祁阳笔鱼

祁阳笔鱼,产于湖南祁阳地区的浯溪一带,形似毛笔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席上珍品”之称。用笔鱼和辣椒煸烧而成。成菜肉质细嫩,油而不腻,香味浓郁,鲜甘可口。据说这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关。苏东坡有次途经祁阳,被当地山水奇景所吸引,祁阳知县特邀其夜游浯溪,并在船上设宴相待,苏东坡异常兴奋,当他正要挥毫作诗时,毛笔突然被一股旋风卷走,落在江中,立刻变成无数形似笔杆、色泽鲜艳的鱼。古人诗曰:“天意东坡不留字,神笔化作席上珍。”祁阳笔鱼便由此得名。

湖南省祁阳县_祁阳县 -祁阳乌梅

已有四百年的历史,种植在睦关头、云盘甸、太白山、赤塘等乡之低矮丘陵山地上。五月中旬果实未成熟时,将青梅采摘回家,用杉木炭灰拌匀后,炭火烤干即成乌梅。它有止渴、解热、镇吐、止咳、生津、驱虫等功能。故将乌梅列入珍贵稀有药物一类。经济价值很高,每百市斤价达180元。祁阳乌梅有青梅和红梅两大类:青梅类分桃梅和药梅,果实未成熟时幸免为青色,完全成熟时仍为青黄色。

湖南省祁阳县_祁阳县 -文化教育

祁阳师范、祁阳职业中专、祁阳一中、祁阳二中、(陶铸中学)祁阳三中、祁阳四中、祁阳六中(现潘市镇第一中学)、祁阳七中(已经取消)、哈佛实验初级中学、浯溪镇一中、浯溪镇二中,云龙中学

祁阳一中

古老的校门
祁阳县第一中学创办于

公元

1912年,是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原名省重点中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占地180余亩,建筑面积67000平方米。校内古樟参天,芳草成茵,风景秀美宜人。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38人,授课教师175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56人,一级教师85人。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各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均能全部分组进行,多媒体教室、宽带网、有线电视网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
学校创建之初,名为“祁阳县立中学堂”,校址设城北九塘冲延寿寺,是祁阳县创办最早的中学。1989年9月,学校被定为“湖南省实验中学”。1995年12月学校挂牌“湖南省重点中学”。1999年2月,学校取得“英国剑桥大学商务英语(BEC)培训中心”资格证。1999年10月,被聘为“湖南省CAI课件开发协作单位”。2000年10月,被教育部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素以学风严谨著称,多年来会考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优秀率达80%左右,高考成绩居湖南省领先
现代化的综合楼
地位。师生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1000余篇,获省级以上奖励1000项,承担国家教育科研重点课题5项。
祁阳一中办学业绩突出。作为三湘百年名校,祁阳一中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了教育质量。2003年湖南省重点中学教育督导评估,学校名列永州市第一。2009年湖南省示范性高中督导评估,被评为全省十所优秀学校之一。特别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综合办学水平雄居全市第一,已进入全省十强行列。其中2010年高考本科二批以上上线678人,一本上线218人,上线率名列永州市第一、全省第二,高二学考全科合格率达99.8%。学校先后获评“湖南省重点中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文明单位”等68项省级以上殊荣。湖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以《古城祁阳话一中》为题,中国教育报以《湘南高中特区》曾分别对祁阳一中进行了专题报道。
祁阳一中尤其在推行新课改以来重视学科建设,2010年高考,文理8个学科校平成绩均居全市第一名,其中语、数、英三个基础学科具有无可企及的明显优势,学校受到省教育厅表扬,获评“永州市优秀学校”。
21世纪,学校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创新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力争跻身于湖南省A类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和全国示范高中行列。

祁阳二中

祁阳二中校门
祁阳二中原名重华中学,创建于1943年,是全县最早的完全中学之一,素以校风正、学风好、师资强、质量高闻名遐迩。自1998年停止初中招生以来,学校连年扩大高中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硬件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现已发展成永州市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拥有全县一流的师资队伍,近几年来,学校以普通中学的生源,连续保持高考应届生本科上线人数稳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一...
祁阳二中的特长是培养专业生,其专业生位居全县第一。

陶铸中学

陶铸中学北校门
原名祁阳三中,1988年为纪念陶铸同志诞辰80周年,更名为陶铸中学。陶铸中学已有65年办学历史,先后培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大响、著名诗人毛梦溪等众多杰出人才的陶铸中学于2003年开始由增城市松田实业有限公司投资改建,实行“民有民办”。首创的“宏志班”已家喻户晓,成为了祁阳高中教育的品牌。

祁阳四中

祁阳四中祁阳县第四中学曾经是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原名省重点中学)2011年底被摘牌。永州市首批重点中学。
祁阳县第四中学位于永州市北大门――黎家坪镇。祁阳四中的前身是保麓乡小学,1956年由黎家坪附中始创为祁阳四中。1978年定为省属重点中学,1980年调整省属重点中学时改为地区重点中学,即永州市重点中学。2003年,学校被定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5年12月通过省示范性高中检查组验收。
学校占地面积150亩,近几年来投资千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硬软件环境的改造。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是省园林式单位。学校现有教学班47个,学生3500多名,教职员工213人。
祁阳四中形成了文科见强的办学特色。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学校为高等院校输送了6700多名合格的新生。在全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中,祁阳四中连续四年位居永州市市属重点中学的前列。特别是文科,近几年共有7名县文科状元出自四中。近几年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既抓住了理科大头,又突出了文科的特色,使老字号的文科品牌再放异彩。
四中人不只是注重学生的分数,更看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主动发展,弘扬个性。多年来,学校通过配备师资,按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时计划开足课时,同时还组建了音、体、美、艺特长班,开设了现代信息技术课,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和《新叶》文学社等,在素质教育的征途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各种竞赛中,分别有8人次、47人次、178人次获奖。在体育竞赛中,破省纪录的12人次,破市纪录28人次。1991年,陶阳波同学在全国中学生钢笔书法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其后来加入了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等专业书法家组织,被评为“中国百杰青年书法家”。
祁阳四中曾被授予“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振兴中华,为人师表读书活动’先进集体”、“湖南省广播体操竞赛先进集体”、“湖南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湖南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扶贫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治安模范单位”、“湖南省一级档案室”、“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实验室工作先进单位”、“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市首批绿色学校”等称号。

祁阳七中

祁阳七中原为祁阳县第七初级中学,源于1956年白水完小附设初中,1959年正式立名为祁阳县第七初级中学。1969年,学校在“村办小学、公社办初中、区办高中”的大形势下,学校更名为白水区中学。1980年4月,学校恢复祁阳县第七中学。1986年,学校升为副局级单位,1989年学校升格正局级单位。
1956年至1958年学校每年招2个初中班,共招6个班(初一班至初6班)。1959年至1968年,学校共招17个初中班(初9班至初26班)。1969年至1979年,学校共招27个高中班(高一班至高27班)、6个初中班、一个农技班(1975年)、一个机电班(1975年)。1980年至1989年,共招33个高中班(高28班至高60班),两个技工班(1982年)。1989年至今学校共招162个高中班(高61班至222班)、9个初中班(1990年至1996年每年招1个班,1997年每年2个班)。

湖南省祁阳县_祁阳县 -历史名人

自古以来,祁阳就是舜文化、楚文化、湖湘文化的要地,浯溪文化的发祥地,祁剧的源头。自宋至清,祁阳人中进士的有126人,明清中举的有129人,列省市前茅。解放后考上大中专学校的不下三万人,获硕士、博士学位的及留学人员不计其数。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者层出不穷:三国蜀相蒋琬,北宋榜眼路振由此及彼朝户部尚书陈荐,清朝兵部、吏部尚书陈大受,抗法名将欧阳利见,民国文学巨匠黄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陶铸,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周玉成、刘金轩,以及在全国各地、各个行业卓有建树的大有人在。
陶铸
陶铸(190801.16-196911.30),又名陶际华,号剑寒,化名陶磊。1908年1月16日出生于湖南省衡永郴桂道祁阳县石洞源榔树村(今祁阳县潘市镇石洞源陶家湾村)。
陶铸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久经考验的忠诚的革命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军队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一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人民群众熟悉和爱戴的革命前辈

湖南省祁阳县_祁阳县 -曲艺之乡

祁阳是著名的曲艺之乡,旧有“唱不过祁阳”之说,这反映了祁阳一带戏曲艺术的繁荣,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经感叹:“祁阳子弟满天下”。发源于祁阳的曲艺有祁剧、祁阳小调、祁阳渔鼓、祁阳花鼓灯、祁阳木偶戏等,其中祁剧和祁阳小调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祁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剧发祥于祁阳,旧称“大戏”、“祁阳戏”、“祁阳班子”、“楚南戏”等。新中国成立后,始定名祁剧。
明代中叶,江西“弋阳腔”目莲戏传入祁阳,与祁阳地方语言、音乐、祭祀、风俗、民情相结合,逐步演变为祁剧高腔。以后昆、弹腔相继传入,成为祁剧三大声腔。明嘉靖年间,祁剧已初具规模。此后,逐步流传到湘

祁阳体育文化(31张)南、湘西、湘中、粤北、赣南、闽西、广西、黔东一带,有“祁阳弟子遍天下”之称。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造成剧目、唱腔、脸谱、服饰、应工、表演风格的差异,形成两大流派:以祁阳、永州为中心的湘南各地祁剧叫永河派,以邵阳为中心的湘中、湘西各地祁剧叫宝河派。4
祁剧戏班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清康熙年间的老春华班。此后到清咸丰、同治年间,永州所属县有老天元、老四喜、福禄祥,郴州所属县有吉祥班、祥泰班、清华班,邵阳所属县有天庆班、天福班等8个著名祁剧科班。宣统时期,永州所属县有四喜班、荣庆班、老永和、天仙园等4个著名科班。这些祁剧科班的相继成立与科班之间的互相交流和竞争,极大地推动了祁剧艺术的发展,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著名的祁剧表演人才。清代,永州各县的著名祁剧艺人有:咸丰年间胜利班・吕字科的生角段世泄、刘洪喜,小生谢洪春,花脸胡洪贵,鼓师刘洪远;同治年间永庆班・永字科的生角张永发、张永胜,花脸桂永寿,丑角张永彩;光绪年间宝华班・玉字科的唐玉明、唐玉时、唐玉庆,文字科班的朱文才、萧文雅,永升班・荣字科的生角李荣祯、旦角苏荣兰、丑角李荣富;民国时期汉字科班的生角蒋丽臣、小生蒋汉柏、花脸邓汉葵,桃仁小社・柱字科生角桂柱禄,大舞台班的生角何观品、赵喜雄、胡玉禄、小生何翠福、张仙品、旦角苏荣兰、刘福满、正旦周品梅、老旦廖锦彩、花脸唐三雄、夏福洪、丑角张合年,洮阳小社生角田连禄,东华班吴字科生角郑浯滨、傅传滔、王浯洪,发舞台生角颜云瑞、小生张仙洪、旦角筱玉梅、正旦段炳南、老旦费雨生、丑角费相臣等等。这些名角,都在当时名噪一时,长久不衰,为祁剧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长期演出实践中,祁剧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在剧目上,高腔以《目莲》为主,内容主要是忠孝节义、因果报应;人物是人、鬼、神、佛同台;场景是天堂、地狱、人间交错。昆腔多为歌舞升平戏或才子佳人爱情戏,文辞典雅、表演细腻,唱腔婉转,优美动听。弹腔多演历史故事,褒忠贬奸,扬善惩恶,人物性格生动鲜明,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表演手法千姿百态。在语言上,祁剧道白以祁阳话为基础,结合中原音韵、湖广音韵等自成体系,演出范围广但观众都能听懂,尤其是小丑道白生动而丰富。在音乐方面,声腔分高、昆曲牌体和弹腔(南路和北路)板腔体;伴奏乐器主要有祁胡、月琴、三弦、曲笛、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高音战鼓、大小锣、钹等打击乐器。在服装方面,原为短袖平靴,后为适应舞台造型,旦角加长了水袖,生、净改用了高底靴。在脸谱方面,使用红、黑、白3种基本颜色,交替配合,神态百出。
祁剧的传统剧目和现代编创剧目共有1000余个,其中弹腔剧目约占剧目总数的80%。主要传统剧目有:《目莲传》、《精忠传》、《观音戏》、《西游记》、《天官赐福》、《卸甲封王》、《二度梅》、《三天香》、《四国齐》、《阴阳树》、《混元盒》、《瑞罗帐》、《薛家将》、《粉哀庄楼》、《柳刚打井》、《合凤裙》、《作文过江》、《断桥》、《孟丽君》等;现代编创剧目有:《包公坐监》、《选贤记》、《范进卖鸡》、《草塘春秋》、《小河九道弯》、《海外来信》、《金银花》等。

祁阳小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阳小调流行于湖南祁阳、祁东、零陵、衡阳一带,据清代祁阳县志记载,在明、清之际该曲种已流行民间。早先以流经祁阳县境的湘江为界分为南北两派,湘江以南有演唱丝弦小调为主的南派,风格细腻;湘江以北有演唱花灯小调为主的北派,风格粗犷。后来在互相交流影响的过程中融合一起。
祁阳小调早期只唱不说,以后逐步发展成以唱为主、说唱结合的形式。一般是一人演唱,一人伴奏,也有男女对唱、坐唱、走唱和边舞边唱等演唱形式。祁阳小调现存300多个曲调,各有牌名,经常演唱并为群众喜爱的有[三杯酒]、[讨学钱]、[采茶调]、[龙灯调]、[一匹绸]等。
唱词一般是七字句,四句一节:也有五字句和长短句的唱词。过去演唱时每个曲目只用一种曲调,为了适应思想内容与感情表现的需要,出现了一个曲目使用几种曲调的曲牌联套体。伴奏乐器有二胡、月琴、三弦、扬琴、琵琶等弦乐器和演唱者自行击节的碟子、盅子,有时也使用笛子、唢呐和一些打击乐器。新编曲目有《兄妹生产》等。
2010年,湖南省祁阳县的“祁阳小调”,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艺项目类别,序号12。

祁阳木偶戏

木偶戏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在祁阳一带,元、明时期已有木偶戏演出。清嘉庆、道光年间,祁阳木偶戏已很盛行,遍布于文明铺和潘家埠一带。到了咸丰年间,有名木偶剧团首推祁阳文明铺李陶儿家的“仁和班”。民国时期,祁阳有半职业、职业木偶剧团108个,艺人500余人。著名艺人有刘光奎、王连生、唐耀、刘玉生等人。
新中国成立后,王连生等人被邀至北京传授木偶艺术两个多月。1954年,祁阳“仁和班”被邵阳文工团接走,成立邵阳木偶剧团。1956年,邵阳木偶剧团与长沙皮影剧团合并,成立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团,曾到苏联、蒙古等国家访问。1958年赴京演出,刘玉生饰《追鱼记》中的鲤鱼精,毛泽东观看后,与演员合影。同年12月在汉口演出,受到陈毅副总理和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称赞,并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版厂拍成电影。1961年至“文化大革命”,祁阳县创办木偶剧团1个,接收民间艺人18人,青年学徒7人,“文化大革命”中被解散。

祁阳渔鼓

民国年间,祁阳渔鼓的演唱遍及祁阳,以单人渔鼓和群口渔鼓的形式在城乡传唱,祁阳渔鼓曾广泛流传于祁阳、衡阳、耒阳、郴州一带,但是近年来已近衰微。不过祁阳渔鼓的一支祁东渔鼓却蓬勃发展,如今,祁东有渔鼓艺人400多人,有60多支演出队伍,活跃在祁阳、祁东等地广大农村、乡镇。
旧时一位叫刘贤忠的烧瓦匠捧着一个两尺竹筒拍筒敲打,演唱历朝趣闻和民间俚事,引得老百姓观看。邹祖溪(艺名懂乃积))拜其为师,是祁阳渔鼓的创始人。他把祁阳渔鼓带入丧堂,又让其走出丧堂,搭台演唱,每每为死者超度亡灵唱完夜歌后,便怀抱渔鼓筒,敲动简板边说边唱,把三皇五帝、才子佳人的故事,从古至今娓娓道来,一直唱到天亮。从此,丧堂成了渔鼓根植的土壤;在1952年中南戏曲观摩会演上,邹祖溪老先生演唱了祁阳渔鼓《廖仁福的互助组》,首次把渔鼓带进了大雅之堂。从那以后,“祁阳渔鼓”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艺人,艺人各具风格的唱腔兴旺了渔鼓艺术
祁阳渔鼓的演唱主要风格为:无本可循、无曲可依,通俗易懂、伸缩自如,演唱方法有对唱、表演唱、渔鼓小品、戏剧演唱等多种演唱方法,演唱极其灵活,除某些较短的曲段有固定曲词外,长篇均无固定唱本,只有四字一句的“桥路本”,记录故事情节概要,演唱时靠艺人临场发挥,随口编唱,对情节与人物逐一进行深刻细致的描绘,增加浓墨重彩的渲染,以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演唱方式较为简便,演出者一人多角,进进出出,更换角色,甚至可以从角色中跳出来进入解说状态,使得演出更让观众理解。舞台语言为“祁东土话”,渔鼓唱腔是由道士腔发展演变而来,因情节变化而派生出“道情”、“正腔”、“悲腔”、“垛板”、“散板”等几种唱腔,按字行腔,字少音多,唱词不同,行腔亦异,唱腔古朴、深沉、优美。祁东渔鼓大胆汲取祁剧、花鼓戏及祁阳小调的艺术精华,生、旦、净、丑各显本色,唱、拉、念、做随机应变,连服装道具、舞台、布景等都充分运用到渔鼓演出之中。演出作品内容和形式上,不仅有传统的渔鼓大书,还有大量新编的渔鼓小品等等,主要的演奏乐器为“渔鼓筒”,以及二胡,胡琴,月琴,电声乐等乐器。
祁阳渔鼓代表曲目有:《陶铸付款》、《乾隆下江南》、《好丑媳妇》、《玉镯冤》等。
渔鼓艺人代表人物有:刘兴国、邹华春、邹华山、邹昆山等。

湖南省祁阳县_祁阳县 -旅游资源

祁阳县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处,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处。

祁阳县行政区划图 祁阳县 祁阳县-基本概况,祁阳县-行政区划

浯溪碑林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十大文化遗产、百姓喜爱的“湖南省景”、湖南新“潇湘八景”。2009年2月1日,被国家批准为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位于县城西南的湘江西岸,此地山水秀美,苍崖石壁连绵78米。

文昌塔

祁阳文昌塔,矗立在“万卷书崖”之上,坐落在祁阳县城东区的湘江之滨、祁阳师范西侧;与浯溪碑林遥相对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祁阳文昌塔

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坐落于县城
祁阳县天主教堂
浯溪镇九塘冲,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旁,1936年建成,欧洲哥特式建筑。是湖南省现有最古老、保存完好的天主教堂。1995年被定为湖南省重点宗教活动场所,200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溪古民居

龙溪李家大院及周边古民居位于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
祁阳县龙溪李家大院
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衡昆高速公路出口1500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家大院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历经80余年陆续营建至万历十年(1583)才全部建成。

三圣湖

三圣湖旅游区位于祁阳县南面的大江林场和肖家村镇辖区内,区内有瑶、汉居民1068人,距县城45公里,是一个利用黄沙河与大江水库、八庙温泉等景点进行漂流、探险、观光、温泉洗浴、休闲、娱乐的旅游项目。

八庙温泉

又称暖水渡温泉,位于祁阳县城东40公里的肖家村镇八庙村,毗邻芭蕉村风景区和肖家中心小学。故名八庙温泉。该温泉属天然地质热泉水源,有泉眼18处,面积40多亩,水温均衡,恒温为37℃。

石洞源景区

石洞源风景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
祁阳县

石洞源

风景区
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故乡。景区内现有

陶公亭、松风亭、陶母墓、铁铮图书馆。

金洞漂流

被称为“亚洲第一漂”的金洞漂流,惊险、刺激、安全,野趣横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位于金洞国家森林公园,有“流金的仙人洞”之称。

潇湘楼

潇湘楼位于湖南省祁阳县城浯溪镇祁水(小东江)与湘江交汇处突兀的石山上,因傍古城墙潇湘门而得名。

潇湘楼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现楼系民国初年重建,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面积一百余平方米。


潇湘楼潇湘楼

陶铸广场

陶铸广场位于湖南祁阳城西,为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诞辰100周年而修建,2008年建成。北面正对祁阳行政中心,西临祁阳大道,是金盆路、中兴路、银岭路、复兴路的合围区域,面积20万平方米


陶铸广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60103/104180.html

更多阅读

元朝行政区划图及各行省地图 元朝行政区划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定都大都(北京市)。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随后又逐步消灭金朝、西夏、大理等国,1276

中国行政区划图省份 中国行政区划地图

中国行政区划的划分: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83个地级市、1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853个市辖区、370个县级市、

原创:真实的武汉分乡镇行政区划图

武汉的全区化在全国领先,现在在消灭乡镇上又走在前头。武汉现在仅有几个乡、镇:洪山区天兴乡,蔡甸区索河镇、玉贤镇、消泗乡,黄陂区木兰乡,和新洲区辛冲镇、徐古镇、凤凰镇,合计三乡五镇。在行政区划意义上,武汉有13个区,一团和气。 这是理

声明:《祁阳县行政区划图 祁阳县 祁阳县-基本概况,祁阳县-行政区划》为网友丑化小丑不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