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岚山》诗碑,是周恩来总理年轻时为寻求救国道理曾来日本,在一次游岚山时,他吟出了《雨中岚山》,上个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有识之士、部分日中友好团体发起筹建周恩来诗碑的倡议,以纪念他为日中友好事业呕心沥血的伟绩,诗碑建在半山腰,由基座和本体两部分组成。基座是由数块未经丝毫打磨的大石头砌成,而石头与石头之间似乎也未使用任何粘合材料。
雨中岚山_《雨中岚山》诗碑 -概述
《雨中岚山》诗碑《雨中岚山》诗碑,风光绮丽的岚山,座落在日本京都府西北的嵯峨野,山脚下龟山公园里,有一幽静的所在,婆娑树影掩映着一座硕大的石碑,石碑上醒目篆刻着周恩来总理的诗《风雨岚山》。每当各国人来到这里,都会肃然起敬。这是周总理1919年4月5日作于日本京都岚山的一首诗。1978年廖承志亲笔书写的《雨中岚山》诗碑。从此纪念碑就一直矗立在日本岚山,接受各国人民的瞻仰。
雨中岚山_《雨中岚山》诗碑 -创作意境
这首诗是周总理来日本留学(1917年9月―1919年4月)回国前写的,京都是与奈良齐名的日本另一个著名古都,岚山就在它的近郊。奈良的唐招提寺和东大寺的名字连着中国的一位高僧,而京都岚山的名字却连着中国的一位伟人。岚山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仿佛注定要产生一首千古绝唱,自从伟人游过此山并赋诗一首、一座镌刻这首诗的诗碑在此山立起之后,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从此不再默默无闻。这位伟人就是已故周恩来总理,诗的名字叫《雨中岚山》。雨中岚山_《雨中岚山》诗碑 -诗词内容
《雨中岚山》诗碑.雨中岚山
周恩来
1919年4月5日
雨中二次游岚山
两岸苍松
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
突见一山高
流出泉水绿如许
绕石照人
潇潇雨雾蒙浓
一线阳光穿云出
愈见娇妍
人间的万象真理
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
真愈觉娇妍
雨中岚山_《雨中岚山》诗碑 -日本留学
1、早在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为探寻中国富强之路,东渡日本,在东京求学的一年半时间里,他不仅了解日本上层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矛盾,也认清日本军国主义的嘴脸,他和日本人民结下深厚友谊。2、在归国前夕,冒雨游览京都岚山,他漫步在山坡上,在蒙蒙春雨中,看见太阳偶尔从云缝中射出一线光芒,使眼前的山水显得格外秀丽娇研,不由使他联想到自己接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多像这穿云破雾的阳光啊,所以他兴奋、喜悦之情全部挥洒溢满在《雨中岚山》的诗中。
3、70年代,在周总理付出和努力下,终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在总理去世后,1978年8月12日,他生前极大关注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终于缔造。同年11月,邓小平访日,陪同出访的全国人大常委员会副委员长、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与日本人民共同立下这座具有伟大意义的诗碑。这雨中岚山,也正是总理生前所希望的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下去。
4、重读总理《雨中岚山》,又想起总理生前一句话;“中国与日本都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都是勤劳勇敢的人民,中日两国应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也许矗立的岚山能作证,诗碑能作证,总理生前为发展中日友好作出非凡的贡献。如果周总理地下有知,面对目前中日的形式,恐怕他也会坚持让日本承认历史的。
雨中岚山_《雨中岚山》诗碑 -友好石碑
《雨中岚山》诗碑.1、周恩来总理年轻时,为寻求救国道理曾来日本,在一次游岚山时,他吟出了《雨中岚山》。在这首诗里,他借景生情,抒发了振兴中华的伟大抱负。上个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有识之士、部分日中友好团体发起筹建周恩来诗碑的倡议,以纪念他为日中友好事业呕心沥血的伟绩。
2、诗碑建成后,邓颖超同志还曾亲赴日本,为诗碑落成揭幕。诗碑建在半山腰,由基座和本体两部分组成。基座是由数块未经丝毫打磨的大石头砌成,而石头与石头之间似乎也未使用任何粘合材料。
3、诗碑本体也是未经打磨的一整块赭石色鞍马石,正面镌刻着《雨中岚山》,背面是诗碑发起人名单。整个诗碑的外观及结构,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纪念碑的高大华美,没有考究的雕刻工艺,没有对称悦目的立体几何图形。它的朴实无华,令人感到一种伟大深含其中,就像诗的作者,虽平易近人却让亿万人万分敬仰一样。
雨中岚山_《雨中岚山》诗碑 -遭遇喷漆
周恩来《雨中岚山》诗碑被喷漆1、位于日本京都岚山的周恩来诗碑今日遭到破坏,上面有周恩来留学时曾注的一首《雨中岚山》的诗。
2、周恩来诗碑的解释文被人喷上了黄色的油漆。诗碑管理部门刚刚用纸板将被喷漆的诗碑解释文掩盖了起来。
3、日本媒体称,由于诗碑位于一处僻静的公园内,行人较少,因此目前“还不清楚谁干下如此恶劣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