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经由沪东造船厂下属的柴油机事业部和上海船厂下属的造机事业部重组和改制设立的。其股票中国船舶(代码600150)于1998年5月20日上市。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英文简称CSSC,简称中船集团公司)组建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由中央直接管理。截至2013年底,中船集团共拥有近50家下属企事业单位、3家上市公司,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江西、安徽、广西、香港等地,在美国、俄罗斯、泰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驻外机构。
中国船舶馆_中国船舶 -公司简介
《辉煌的航程――新中国船舶工业六十年成就展》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英文简称CSSC,简称中船集团公司)组建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CSSC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共有约60家独资和持股企事业单位。1998年5月,公司是由沪东造船厂下属的柴油机事业部和上海船厂下属的造机事业部,经重组和改制设立的中船集团旗下有三间上市公司,包括中国船舶工业股份A股(上交所:600015)、广船国际A股及H股,以及江南重工A股。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是中船集团的核心子公司,前身为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在1998年在上海成立及上市。2007年,沪东重机股份改称“中国船舶工业股份”,实现集团的民用船舶业务整体上市。
沪东造船厂和上海船厂是中国最早生产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的生产企业,曾在1958年联合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2000马力43/82型大功率低速柴油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主要的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生产基地。特别是从1978年开始,公司先后从丹麦的MAN-B&W公司和瑞士的NEW SULZER公司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船用柴油机专利技术以后,开始生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功率柴油机,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均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满足了沪东和上船及国内其他主要造船厂承接出口船比例逐年增加的需要。
公司产品曾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新产品奖和质量奖,沪东造船厂柴油机事业部还于1997年1月获得国际著名的挪威DNV船级社对柴油机产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上海船厂造机事业部于1997年6月获得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公司的产品船用大功率柴油机主要用于配套沪东、上船及国内其他各大造船厂,大部分随船出口国外,还有部分整机产品直接出口。
中国船舶(600150),是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整合了中船集团旗下大型造船、修船及船用主机三大业务板块的具有完整船舶行业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公司总股本6.6255亿股,中船集团持有4.0458亿股,占61.06%;宝钢集团公司持有0.3763亿股,占5.68%,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持有0.3264亿股,占4.92%;其他投资者持有1. 8771亿股,占28.34%。
公司的宗旨:根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整合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借助资本市场的窗口作用及资源优势,打造全球一流的船舶行业上市公司。
公司的经营范围:船舶行业和柴油机生产行业内的投资;民用船舶销售、船舶专用设备、机电设备的制造、安装、销售;船舶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自有设备租赁。(以上经营范围涉及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
中国船舶馆_中国船舶 -发展历程
旗下企业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从事造船及修船(包括军船及民船)、船舶装备、船舶技术开发、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等。公司总部设在上海。由于公司主营于中国长江以南,所以俗称“南船”,与主营中国长江以北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分庭抗礼。
造船是CSSC的主业。在军船方面,CSSC研制的产品几乎涵盖了中国海军所有主战舰艇和军辅船装备,是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骨干力量。在民船方面。CSSC能够建造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适航于任一海区的现代船舶。产品种类从普通油船、散货船到具有当代国际水平的化学品船、客滚船、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气船、大型自卸船、高速船、液化天然气船、超大型油船(VLCC)及海洋工程等各类民用船舶与设施,船舶产品已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新的世纪,CSSC提出了“五三一”奋斗目标,即在2005、2010年分别进入世界造船集团“五强”、“三强”的基础上,再经过5年的努力,到2015年力争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从而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为实现这一目标,CSSC将重点建设好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和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到2015年,造船能力将由现在的400万吨提高到1400万吨,产品涵盖液化天然气(LNG)船、豪华游船等高技术船舶。
在做大做强造船主业的同时,CSSC积极发展壮大修船业、船用配套以及钢结构等非船业务。目前,CSSC已进入航运、航天、建筑、电力、石化、水利、环保、冶金、铁路、轻工等二十多个行业,形成集装箱、大型钢结构、冶金设备、陆用柴油机组、压力容器、B超等一批重点产品。CSSC多元化经营的领域,已涉及贸易、航运、金融、房地产、桥梁建设等领域,已发展成为在中国造船行业独占鳌头,在多个行业领域内快速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在世界贸易复苏缓慢,船企面临“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困境的大背景下,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再度“携手”,将继续在海洋工程用钢、LNG船船板等中高端领域深度合作。2010年7月24日,中船集团和华菱湘钢在中国船舶馆举行第二届战略合作高端峰会。
中国船舶馆_中国船舶 -标志建筑
中国船舶馆
2009年11月30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16个企业馆之一的中国船舶馆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成功实现整体封顶。这标志着该馆的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将全面进入展示制作阶段,为该馆的按期完工和开馆打下良好基础。
自今年2月12日开工以来,中国船舶馆的建设工程稳步按计划推进。11月份以来,随着中国船舶馆的“龙之脊”、屋面膜、主展馆金属幕墙相继完工,完整的“航行的船”的形象逐步在世博园区展现。
据介绍,金属幕墙安装工程是中国船舶馆建设的关键节点。经过江南造船博览馆管理公司、中船九院工程公司项目部的共同协调,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的努力下,安装工程11月底全部完成。体现中国造船人精神、形似船的龙骨的181根“龙之脊”,由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和安装,也提前10天完成施工。“龙之脊”紧紧依附在中国船舶馆主体结构――刚劲挺拔的老厂房两侧,给人一种独特的力度感和时尚感,充分展现了造船工业之美。屋面膜采用先进的PTFE(聚四氟乙烯)膜材料,重量轻,寿命长,环保性高。目前,屋面膜已完工验收。从远处看,中国船舶馆顶部如同大海波涛滚滚,气势宏伟。
中国船舶馆_中国船舶 -旗下公司
中国船舶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1865年清朝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她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是中国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的先驱。
公司自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各类产品,创汇成绩斐然。公司建造的“远望”号科考船和我国海军最先进的舰艇,为航天工业及国防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世博会临近,公司将搬迁至长兴岛。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将建设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中国第一造船大厂。产品:导弹驱逐艇、常规潜艇、航天测量船、自卸船、液化气船、化学品船、VLCC等。发展:中国本世纪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化造船企业。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五大造船中心之一,特大型国有企业,产品远销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备年造船200万吨的能力。
主要产品:1、LNG船、大中型集装箱船、LPG船、化学品船、滚装船、浮式储油轮、成品油轮、原油轮、散货轮、客船、特种工作船、军舰和军辅船等国内外各类军民用船舶。
2、大型钢结构、桥梁、陆用电站、压力容器、机械、冶金设备等。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出资组建,是一家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多元投资的现代化大型船舶总装厂。
公司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长江口南港河段南岸,现有面积146万平方米,岸线长1569米。一期工程总投资32.14亿人民币,于1999年10月开工建设,2001年11月投入使用,2003年10月竣工验收,年造船总量120万载重吨以上。二期工程总投资12亿人民币,于2005年3月开工,计划于2008年3月竣工,届时年造船总量将达到260万载重吨以上的规模。
2001年以来,公司先后与日本、比利时、美国、希腊、土耳其、意大利以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国内外著名航运公司签订了船舶建造合同。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绿色环保型17.5万吨、17.7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10.5万吨阿芙拉型原油轮、15万吨、17万吨和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正在研发的主要产品有,30万吨VLCC、钻井平台、大型集装箱船等。
公司已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和“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已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审核认证,在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船舶)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麾下的大型骨干企业。公司位于长江下游的江阴市境内,毗邻上海、南通、张家港等港口城市,水陆交通便捷。
公司现有员工2500人,其中各类专业人员800余人;生产区域面积77万平方米,沿江岸线2000多米。公司拥有岸壁式舾装码头1630米(码头前沿水域深8~14米,主航道深30米);配有30吨、25吨门式起重机,1600吨、100吨、60吨浮吊;17万吨级、10万吨级、8万吨级、3万吨级的浮船坞各1座;5万吨级船台1座,并配有150吨、120吨、40吨门式起重机及100吨龙门吊,以及完善的修造船配套设施。钢结构制造场地3.6万平方米,喷涂房9078平方米,并拥有精良的钢结构制造设备。
公司主要从事船舶修理、船舶制造、钢结构件制造及海洋工程修造、机电设备修造。具有年修理、改装30万吨以下船舶200艘;年建造5万吨级船舶10艘;年产钢结构件6万吨的能力。
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主要灵便型原油轮和化学品、成品油轮制造厂家;海军在中国南方的重要装备基地以造船为核心业务,现具有年造船14艘/40万载重吨船舶的能力。灵便型液货船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世界第四!
广东省20家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中国品牌500强A级企业、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和广东省100强企业。
中船龙穴造修船基地
中船龙穴造船基地位于珠江入海口处的广州南沙龙穴岛东岸北部,岸线长达4.5公里,腹地纵深1.3公里,邻近港澳,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中船集团公司与广州市政府达成的协议,中船龙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将投资45亿元,在2008年形成200万吨以上的造船能力,届时将成为华南最大、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造修船基地。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旗下――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简称CSTC)创建于1982年,注册地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乙56号方圆大厦,成立伊始就成为中国船舶工业走向世界的开拓者。CSTC一直活跃于竞争激烈的世界造船市场、船用设备与技术市场和海军装备市场,并发展壮大为中国造船业最有影响力和最具实力的贸易公司,成为联结船厂及相关企业与国际市场的桥梁。
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发起,以其下属的钢结构机械工程事业部为主体,通过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上市公司。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大型纲结构、成套机械工程制造基地,具有建设部颁发的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公司以大型钢结构工程、重型港口机械、特种压力容器等三大拳头产品为主导,不断占领市场,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拥有设计制造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座导弹发射架、第一台过江和地铁用隧道盾构掘进机、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迭合梁结构双索面斜拉桥、第一套大型三联供煤气气化炉等众多国内“第一”,承担了许多国民经济与市政建设重点项目的开发研制,大型钢结构产品有国家重点工程葛洲坝船闸、长江三峡工程永久通航船闸、国家大剧院等;上海市标志性建筑有上海大剧院、卢浦大桥、上海F1国际赛车场、东海大桥、八万人体育场与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工程;全国还承接制作了一大批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及会展中心等。成套工程机械产品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第四代码头装卸机、40。5T集装箱桥吊、1200T/H卸船机、600T龙门吊等。值得公司骄傲的是作为我国唯一生产大型液化气船船用液罐的企业,本公司已具有并掌握当代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用液化气液罐的生产制造技术,船用液罐产品已成系列,并正在积极转化为陆用产品。
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浦东新区,占地20.9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700余名,于1998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是中国目前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开发能力最强的船用大功率中、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1998年至2005年连续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于五十年代初开始研制船用大功率柴油机。1958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船用大功率柴油机;1965年自行设计制造中国首台万匹机。改革开放以来,公司又引进船用中、低速大功率柴油机专利技术,先后制造出MAN-B&W、SEMT、SULZER系列等多种机型的专利产品。其中1997年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5S50MC-C柴油机,并得到ABS、CCS、DNV、GL、LR等世界12家船级社的认可。截止到2005年8月份,公司累计制造柴油机已突破1000万马力;2006年预计将完工柴油机82台/150万马力。在保持柴油机主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又积极开发非柴油机产品,例如柴油机配件、地铁盾构和美国GE排气缸等等。
中国船舶工业第七○八研究所
中国船舶工业第七○八研究所(以下简称七○八研究所)是中国船舶行业内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成果最多的军辅船及小型战斗舰艇,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开发机构,是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九五"、"十五"国家高新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重大攻关项目的中坚力量。50余年来,本所为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七○八研究所组建于1950年。目前拥有一支专业门类齐全,具有丰富设计与研究开发经验的科研队伍。全所共有职工近10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800余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7名,研究员30名,高级工程师200余名,工程师、助理工程师380余名,覆盖了20多个专业,人才荟萃,技术创新力量雄厚,是国务院批准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船舶及海洋工程、船舶流体力学)。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船舶系统工程部
船舶系统工程部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骨干军工科研单位,成立于1970年4月,是我国较早以“系统工程”命名的国防科研机构,也是国内最早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进行军工项目研究与开发的单位之一。
多年来,船舶系统工程部主要承担了舰船发展战略研究、舰艇作战系统、武器电子系统等研究与开发。30余年的舰船科研实践和20余年的市场磨炼,不但培养了一支既有扎实的舰船专业知识、善经营、会管理的科技队伍,而且配备了各种现代精良的测试设备、精密的检测手段、仿真试验手段和一套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是一个高知识层次的技术密集型和人均投资高的资金密集型科研单位。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是面向全国船舶行业的综合性技术基础科研事业单位,在船舶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业务领域:高层决策支持和软科学研究;船舶工业科技和经济情报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研究;船舶标准化研究与技术管理;船舶质量与可靠性研究;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管理与研究;船舶科技成果管理与推广;国防科技实验室管理;国防基础科研项目管理;国内外展览及声像的设计与制作;干部培训与联合办学;《舰船知识》、《国际船艇》等刊物的编辑与出版等。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53年5月。五十年来,我院从百来人的设计单位,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大型设计研究单位。是全国勘察设计百强单位之一,也是国内船舶行业最具规模的设计科研单位。现有在职职工750多名,其中研究员31人,高级工程师250人,工程师230人;具有一级注册建筑师(40多人)、一级注册结构师(70多人)、注册造价工程师、国家监理工程师等具有执业资格的注册工程师共250余人。我院有造船工艺、机械制造工艺、热加工工艺、仪器仪表工艺、水工工艺、水工结构、工程设备、规划、建筑、结构、电气、通讯、自动化控制、给排水、动力工程、采暖通风、空气净化、制冷、工程经济、工程管理、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节能和计算机应用等30多个专业,是一个具有多专业组合、综合能力强的国家大型甲级设计研究院。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是一家以研究设计现代民用船舶为主的国有事业单位,成立于1964年,主要业务部门有研发部、船舶研究设计室、生产设计部。我院船舶研究设计产品有散货船、集装箱船、多用途船、油船、化学品船、滚装船、客船等各种运输船舶和拖船、救助船等港口作业船舶、海洋工程船及各种专用工作船。我院还可提供船舶设计咨询、研究论证、报价设计至生产设计等各阶段的技术服务。船院发展:近年来,船院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国内市场日益稳固,国际市场不断拓展,船院设计的船舶已经遍布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船舶设计领域享有很高的盛誉。
中国船舶馆_中国船舶 -领导简介
国际交流合作
谭作钧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总经理、党组副书记,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湖南茶陵人,法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199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1997年毕业于美国纽约TOURO法学院。2005年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大学毕业后,在江南造船厂锻炼,后在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工作。1998年任香港飞力船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2000年任香港华联船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2001年任中船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002年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2003年11月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兼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05年11月任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7月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李宏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党组书记、副总经理。1950年12月生,河北安国人,1967年3月入伍,196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1990年毕业于工程兵指挥学院政治专业,1993年毕业于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
入伍后,在南京军区五局和解放军某部服役。1970年起任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队队员、安徽省怀远县委办公室秘书。1974年起任解放军某部排长、连副指导员、连指导员、营副指导员、营教导员。1980年起任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团政委。1990年起任中央办公厅机要交通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94年起任中央办公厅机要交通局副局长、局长。1998年任中央办公厅人事局局长兼中央办公厅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1年任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06年任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2008年7月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路小彦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副总经理、党组成员。1952年12月出生,陕西西安人,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1976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外语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北京铁路分局、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从事翻译、教师、外贸工作。1995年后任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副处长,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际事业局局长助理。1999年7月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办公厅副主任。2000年3月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国际部主任。2000年7月兼任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2001年7月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国际部主任、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2002年8月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孙云飞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总会计师。1965年8月出生,安徽怀远人,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科学系,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沪东造船厂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1998年任沪东造船厂副总会计师。2000年任沪东造船集团总会计师。2001年任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财务总监。2002年任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财务总监兼党委副书记。2002年6月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兼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财务总监、党委副书记。2003年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兼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财务总监。2003年11月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兼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财务总监。
张兆本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1954年1月生,中共党员,山东诸城人,1973年参加工作,1982年入党。法学硕士,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1973年中专毕业后,在陕西省电管局石泉水电厂工作。1986年研究生毕业后,在中组部研究室工作。1988年任中组部研究室调研处副调研员(期间:1988-1989年挂职北京市大兴县委组织部副部长)。1990年任中组部研究室部刊处副处长。1992年任中组部研究室部刊处、新闻宣传处处长。1997年任中组部研究室副局级调研员。2000年任湖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2003年任湖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党组书记、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07年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2008年11月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中国船舶馆_中国船舶 -企业文化
中国船舶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集团持续稳定发展不竭的动力和灵魂。中船集团公司作为特大型军工企业,政治上要保证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能畅通无阻地执行,经济上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设卓越的军工企业文化,是中船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永恒的追求。
企业文化是根植于企业土壤,与企业共生共息的特有的一种产物。中船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大多数是历经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风雨的军工企业。长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新时期军工精神,铸就了中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基础。为适应集团公司的更大发展,自2001年起,集团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企业文化建设。目前,完成的阶段性工作如下:
(一)开展调研,推动集团文化建设
为建设富有生机和具有时代特色的集团企业文化,2001年,集团公司向所属的企事业单位下发“企业文化建设状况问卷调研提纲”。通过问卷调查,发掘出“不断创新是企业百年发展的灵魂”的江南核心价值观和“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沪东中华精神、“同舟共济,创造奉献”的广船精神以及“创业、奉献”的三线军工精神等。同时,集团公司组织企业文化建设课题调研组,先后赴宝钢集团、上海航天集团、上海汽车集团及青岛海尔集团等企业,实地学习考察这些企业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效果、经验,并就如何建设适应中船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企业文化,在上海组织了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党政领导参加的专题座谈会,研讨并提出了中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步框架。
(二)确立集团标识:CSSC
CSSC(ChinaStateShipbuildingCorporation缩写),即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简称。“CSSC”具备了醒目、简约、内炼的风格,同时,在国内外船东中已享有良好的信誉。中船集团公司成立后,明确CSSC为集团公司标识,并注册登记。目前CSSC成为所属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员工增强集团意识、增强全局意识的重要标志,深入人心。这为我们今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统一集团标识,抓好集团的“视觉识别系统”,展示集团的外观形象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确立“学习、创新、落实、提高”的集团文化理念
中船集团公司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在实践中总结提出了“学习、创新、落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八字方针”,不仅有效地推进了集团公司和下属企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同时,也使中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有了坚实的根基,为构筑统一的中船集团文化体系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中船集团公司正在逐步总结、提炼涵盖企业目标、企业环境、企业形象、企业管理、企业精神五个方面的集团文化体系。
(四)制订员工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提升企业形象
员工形象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建立规范的职业道德建设目标,是培养和树立良好员工形象的基础。中船集团公司根据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2002年初,制订下发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意见》,提出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基本要求、总体目标;明确“爱岗敬业,诚信协作,技能精湛,用户至上,奉献社会”中船集团公司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基本规范内容。基层单位按照集团公司的通知精神,引导广大员工积极践行集团公司职工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并抓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时机,把构建世界一流造船集团、推进本单位改革发展、构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几年来,各单位从职业道德建设入手,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培养第一造船集团的内在素质,建立了各工种的岗位规范、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有的企业还概括和提炼了岗位职业道德口号,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易记、易传的特点。广大员工积极参加各种职业道德建设活动,正在逐步形成良好的劳动、责任、诚信、合作、服务、效益、自立等意识,为提升集团公司的整体新形象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五)创新活动载体,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是特定的企业在长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受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影响和制约。建设优质的企业文化,适应中船集团公司更大的发展,当务之急是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总结基层企业文化经验,同时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健康高雅、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丰富企业文化内涵。1999年以来,中船集团公司京直单位和上海、广州、九江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因地制宜,开展了先进评比、岗位练兵、技能大赛、健身活动和文艺演出等活动,凝聚了人心,锻炼了队伍,进一步培育、塑造了新时期船舶工业员工的优良形象,为实现集团公司“531”发展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建立《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网、《船舶文化》网及《中国造船网》和各基层单位局域网,使宣传工作进入新的领域。更为重要的是各级干部和广大员工,在近年的改革和发展中,思想观念方面又有了新的转变,这种观念转变包含着观念创新,而观念创新又推动着管理创新、各项工作的创新,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中国船舶馆_中国船舶 -研究成果
中国船舶
2001年至2008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2项,国防科技奖励155项,省部级奖励59项。获奖项目均在各自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推动了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各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在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34000吨大湖型散货船开发、设计和建造,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等单位研制的35000吨级浅吃水肥大型散货船(上海型、广州型)的制,正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超大规格船用锚链制链成套设备获得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08所研制的16500立方米半冷半压式液化气船研究开发分别获得2000年和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合作完成的70000吨大型自卸船研究、开发项目获得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完成的上海卢浦大桥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获得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O八研究所、广州文冲船厂参与完成的先进疏浚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1800t冰区加强型化学品/成品油船是广船国际自主创新研发和建造的国内迄今最大吨位的冰区加强型油船,该船是专门针对气候寒冷的波罗的海和北海的特殊海况要求所设计,技术含量高,满足全球造船业所公认的高等级“瑞典一芬兰冰级1A*”要求。该船在1米的碎冰层中可来去自如,即使面对厚达250毫米的冰层,船身也可以实现自行航行。该船不仅在冰区航行有优异性能,同时在夏季航行也具有优越的经济性能。其特有的船体线型设计已申请我国及国外发明专利,其中我国知识产权专利局已授权。
该船的成功研制,为企业带来可观经济效益。首制船交付船东后,随即投入冰区营运,据船东反馈,冰区航行的船日租金比夏季运输高出2倍左右,为客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凭着本船优秀的综合性能,到目前已与来自瑞典、丹麦、意大利等三个船东签订了共12艘船建造合同。通过批量系列船效应,船型优势、客户化优势,提高广船国际的市场竞争力,为做全球造船行业灵便液货船市场领先者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为公司成功推出满足CSR共同规范的高性能50500t和39000t船型,迅速取得多个船东共30多艘船的合同订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