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2篇)

逍遥游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

2.把握《逍遥游》的基本思想及文章的结构。

3.文言词句积累。

二.过程与方法

分层次朗读与品味,学习本文说理的基本方法,进而体会《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和绝对自由思想,树立合乎规范的自由理念。

2.进行尊师爱生的文化教育。

重点难点:

一.重点:了解庄子想象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风格。

二.难点:正确理解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

一.安排3课时。

二.教法:朗读 设疑 点拨 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庄子思想及其作品,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位哲学家,临死前,心情很平静。然而弟子们想厚葬他,他却为弟子想法难过了。他对弟子们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为我送行,我的陪葬物品还不齐备吗?”

弟子们流泪了,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他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吃,地下有蝼蚁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这位勘破生死关的人就是庄子。

二.庄子其人及思想

1.庄子其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散文家。/他曾作过只一段时间的漆园吏,因此长期生活在贫困中:靠打草鞋营生,饿得面黄肌瘦;身穿补丁衣服;曾向监河侯借粮。/但是物质生活的困窘并没有使他低下高傲的头颅:他蔑视权贵,不愿为富贵利禄而苟且营求,曾拒绝楚王的千金聘相。/他热爱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2.庄子思想 庄子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神的主宰。庄子思想极为复杂,与儒、墨两家思想针锋相对。庄子建构的人生哲学体系有三个方面:

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2篇)

(1)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所谓自然,就是自在自为,不受外来干预的状态。他认为仁义礼乐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束缚。他主张人应当超越于社会规范之外。(分析端正提高:网络游戏的愉悦与满足规则的前提关系)

(2)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珍惜个体生命,避免伤生害性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但我们必须清楚他的“以无用为用”观点,即去除各种功利追求,既不对他人有益,也不求个人功名宝贵。(分析举例:人生愉悦的状态)

(3)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设计的途径:安命(庄子把现实中无法解释而又无法解脱的痛苦看作“命”);齐物(否定和抹煞事物间以及物我之间的差别,反对人为的价值判断)。

三.《庄子》著作及其风格

1.学生参看课文题注。

2.背景知识及风格印象。

故事回顾:《目无全牛》《踌躇满志》《游刃有余》《望洋兴叹》《螳臂当车》《东施效颦》《鹏程万里》《白驹过隙》《得鱼忘筌》。

庄子散文构思巧妙,想像力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且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幽默讽刺的的意味。《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也同样具有这样的风格。

四.自读课文《逍遥游》

1.指导朗读全文(或听录音两遍,形成语感,为加强理解服务)。

2. 通读课文注释,疏通课文重要词语或理解障碍。

3. 完成《步步高》的基本内容:字词注音;词义理解(通假/一词多义)

4. 整理阅读思路,按出现的事物整理,继而归纳课文结构(要求学生动笔,必要时让学生上讲台板书交流)。

5. 合作交流:

(1)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境界是怎样的?

(2)哪些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第一段、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北冥有鱼…………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学生完成下列内容(幻灯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 《齐谐》者,志怪者也。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区分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

①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也。

② 南冥者,天池也。

③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②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阅读并探讨:本层次主要描写了哪些对象?请指出它们活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明确并出示幻灯片:

鹏 鸟: 南徙 以六月息 抟扶摇高飞

野马 尘埃: 生物以息相吹的结果

4.学生齐读“且夫水之积也不厚……………之二虫又何知!”

5. 学生完成下列内容(幻灯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用法。

①置杯焉是胶,水浅而舟大也。

②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

(2)区分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翻译下列句子

①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②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③ 之二虫又何知!

6.探讨:本层次主要描写了哪些对象?请指出它们活动有什么特点?这种对象有何特殊表情?

蜩 学鸠: 决起而飞 枪榆枋而止 不至就控于地 ○笑

7.文中“之二虫又何知”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态度或道理?

讨论,明确:事物、目标无论大小,实现目标,都有外在条件的限制,有所依凭,不能随心所欲,总是心役于形,是不自由的,是不逍遥的。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3分钟。

2.区分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① 小年不及大年。

②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③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②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4.作者为了说明“此小大之辩也”这个道理,举也哪些例子?

学生阅读,发现,交流。明确:

例举的事物:朝菌、蟪蛄、冥灵、彭祖、与鲲鹏相较的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50103/101211.html

更多阅读

读译庄子之三:《庄子·逍遥游》之三《大用与无用之用》

●读译庄子之三:《庄子·逍遥游》之三大用与无用之用【关键词】大瓠;用大;不龟手之药;浮于江湖【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

庄子逍遥游解读 宋荣子犹然笑之

庄子逍遥游解读《逍遥游》是《庄子》中的名篇,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主旨。《庄子·天下》是一篇出自庄子后学的哲学史性质的论文,文中讲到庄子的思想时,说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

《逍遥游》公开课教案转载 逍遥游公开课实录

《逍遥游》公开课教案(转载)设计者:江宁区天印高级中学高二备课组 朱云峰授课时间:2008年9月27日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能不参照书翻译文章1~4节。

声明:《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2篇)》为网友岛心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