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简介,附子理中汤-用法

附子理中汤是一种中药。附子理中汤来源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由大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组成,主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

附子理中汤_附子理中汤 -简介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各二钱;炙甘草,一钱。
附子理中汤
【功能与主治】治中寒中湿,呕逆虚弱。
【用法与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前服。如血少加当归(一钱),同煎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附子理中汤_附子理中汤 -用法

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煎取16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简介,附子理中汤-用法

附子理中汤_附子理中汤 -主治

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下焦虚寒,火不生土,脘腹冷痛,呕逆泄泻。

附子理中汤_附子理中汤 -其他方剂

附子理中汤加减
【主症】久病不愈,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便中夹杂有黏液,泻后则安,形寒肢冷,面色眺白,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熟附子9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补骨脂15g,肉豆蔻6g,五味子,吴茱萸3g,厚朴10g,山药30g,干姜6g,砂仁6g,黄柏炭9g,陈皮10g,甘草6g。
【方解】方中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予取四神丸之意,温肾暖脾,涩肠止泻;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与温中暖肠胃的熟附子、干姜、吴茱萸配合,运脾土,振奋中阳,中阳振复,升发运转,可使清升浊降,肠胃功能恢复正常;陈皮、砂仁理气健脾开胃;厚朴调气导滞;黄柏炭清化湿热毒邪,又苦以坚阴;甘草、大枣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上药合用,脾肾两补,温中寓涩,调气导滞,兼能清化湿热毒邪,使肠胃功能协调,溃疡性结肠炎自可逐渐康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50103/101006.html

更多阅读

白术附子汤--含胡希恕医案 胡希恕医案

黄煌经方一百首之84、白术附子汤(转载)发表者:赵东奇(访问人次:252)[组成用法]白术40~60g、制附子20~50g、生姜15~30g、大枣12~20枚、甘草10~20g。先煎附子,再入余药同煎,分2~3次温服。[方证]1.身体疼痛、肢节不利、纳少、身重、便秘、尿量少、

附子理中丸的功效及作用 附子理中丸的新功效

作者:龙梅附子理中丸具有温阳散寒,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升降功能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寒邪伤到脾胃或脾胃虚寒所导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发冷的病症。现代研究表明,附子理中丸可明显增强胃张力及胃蠕动,加快胃排空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和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 临床剂量

大爱中成药之四——附子理中丸一、出处附子理中丸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是由医圣张仲景的两个方剂四逆汤和理中汤合组而成,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见呕吐泻利,脘腹绞痛,心下逆满,手足厥寒,腹中雷鸣,饮食不进,及霍乱转筋等症的方子。二、方

附子理中丸应用 华为5c

三七网养生学习(1)1、早上起来,口中异味,口苦?怎么办,多年了! 我26岁单身!而且经常牙龈出血.-------阳虚不能镇摄浊阴,附子理中丸四盒,早七时服二丸。2、我28岁,吃完饭后不久就会很饿,然后就想吃东西。不爱吃油大的东西,但爱吃辣的。由于

声明:《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简介,附子理中汤-用法》为网友九夏微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