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谦老婆王薇
王薇: 从“刘益谦夫人”到美术馆馆长
王薇越来越自信,她身上有了新的标签:美术馆馆长、红色题材艺术品国内最大收藏家。而“刘益谦夫人”这样的标签以后可能将会退居二线。
12月18日,王薇创办的龙美术馆在上海浦东开幕,这个耗资达三亿、规模最大的私人美术馆彰显着他们夫妇的资本实力:接近17000平米的展示空间,墙上挂满了近些年他们从各家拍卖行买得的艺术品真迹。在当代艺术、红色经典这块的艺术品收藏,国内藏家几乎无出其右者。
初识王薇,那是在2009年春拍,那一年她的夫君刘益谦在艺术品拍卖市场声名鹊起,一年就投入10亿元人民币,把当年许多艺术品拍卖“标王”揽入怀中。出于好奇,我们应邀来到浦东他们的别墅家中做客,房内堆积着各个拍卖行结束拍卖送过来的艺术品:走廊里放着陈逸飞的《踱步》――他们当时刚从保利春拍以4043.2万元人民币价格拍下,客厅里挂着陈逸飞的另一名作《长笛手》,书房里则是各种价值上亿元石渠宝笈的珍品。
而彼时的王薇,仍然作为“刘益谦夫人”为人熟知,尽管她也会投拍一些当代艺术、红色经典,但出手仍然谨慎细微。她小心地说服刘益谦,指着那些拍卖行送来画册上打着褶皱的作品,是多么打动她的芳心。她像一个孩子一样撒娇。
相比刘益谦标准的“资本猎豹”模式――他习惯于市场化定价,喜欢在拍卖场里对别的收藏家“横刀夺爱”的感觉,在他的商业逻辑中,有人争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
王薇则不,恰恰相反,她对于那时关注度还并不太高的革命题材、红色经典类格外热衷,尽管这些往往从各种学校教育读本中常能看见的画作,但囿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从艺术本位上来看并不属于艺术家真心的创作。
此后几年,王薇和刘益谦在拍卖场上“各走各路”:刘益谦在中国书画、瓷器古董拍场依旧让闻者风声鹤唳,而王薇则喜欢那些老油画或当代艺术,更多单纯是从审美的角度。201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我坐在旁边,看她举牌买刘野的作品,她眼神里已经充满坚定。
在这个以中老年男人所把持的艺术品拍卖的“品味”中,王薇是鲜有的现象,她渴望被认同,被鼓励,她显得单纯而不谙世道――事实上,需要这些男人去赞赏她的收藏,那本就是一件困难的事。她的野心在当时很渺小,除了金钱和美丽,她希望获得更多而非空洞的评价。
再往后,王薇开始更多去往美术馆、画廊的艺术展览活动,往往一身红衣显得夺目,但她独自一人,在其他人端起酒杯的觥筹交错中,她默默去观赏那些当代艺术品。自此,她是单纯地喜欢这些艺术品,它们的颜色、题材,它们对光线的那一秒钟情,都可能触及王薇的心底。
于是,收藏家王薇的形象,便慢慢浮出水面。
《21世纪》:您做私人美术馆,把自己拥有的收藏公之于众的动力是什么?
王薇:对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我们已经有钱了,精神生活比较重要。我今年五十了,大家都说王薇你很年轻,是不是吃了什么保健品。我什么保健品都不吃,连燕窝都送人,我觉得女人心里充实很重要,热爱艺术使我尝到了甜头,我觉得很自信,心里的充实度带到脸上我就觉得自己年轻了,没有什么美容。每个人在每个阶段慢慢发挥他的美丽,我觉得这就是自信。我说不要把两条皱纹打得和我女儿一样,我还是让我们自然一点慢慢老去。但艺术品不会,它们是永恒的。今年刘益谦已经五十岁了,能再活五十年吗,所以我们希望把收藏给大家共享,在上海我觉得尽管有很多美术馆,但是真正能够起到教育作用的也不多。我们这里有一个特色是红色金典,这在全中国都比较稀少,我们收藏里有几幅特殊的画是国家美术馆都没有的作品。所以我们今后主打的革命题材在我们美术馆是比较特殊的。
《21世纪》:你目前对你的收藏做何评价?
王薇:我收藏油画十一年,但是我和我先生从收藏开始将近二十年,但是油画我收藏的还算可以,我这点还算有自信的,从民国时期的油画,到革命题材,到当代艺术,到21世纪的作品,这四个题材我觉得我选的还是很棒的,无论从各个方面还是很充实的,有更好的再填进去,当然这四个架构我很自信。
《21世纪》:以前你的收藏可能是一个野蛮收藏的状态,全凭个人情绪和爱好来买,做了龙美术馆可能是一个转折,是不是以后的收藏会从更加专业化方面发展?
王薇:因为在大概三年前我就走到专业收藏的道路了,因为当时库房没有人整理,库房如果整理要调动十个人来搬画,我自己本人也没有这个精力,所以每年就开一下空调。因为我这次整理七个库房,大概有一百多幅没有进上海,那么到了上海以后明年五月份慢慢把库房整理了,比如说有的版画有重复的,因为当时我脑子晕晕乎乎的,买了这版画下次一套里面又买到了,那么我就需要梳理,那么有的多余的我今后可能再给摆出来,就把收藏体系每个部落全都整理一遍,有的不要的,该清理的就清理,该更换的作品就更换,比如说我十幅换一幅。那我觉得这样整理库房是非常好的,对我本人十一二年的油画收藏做一个总结和清理。
《21世纪》:最初开始收藏时,是什么样的状态?
王薇:我三十二岁做了拍卖公司经理开始热爱艺术,在这之前四五年我跟我老公一直在买艺术品,当时也不是很专业的,但是做了拍卖这三年给我学到很多知识,关于艺术各种方面的知识,我就觉得我现在这四个主题和我的收藏跟我当时拍卖公司的感悟是分不开的。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喜欢革命题材,我说因为我看了卢浮宫,到了法国第一次看了卢浮宫我觉得很感慨的是,因为他们的历史画都在国家美术馆里面,中国因为当时特有的历史环境导致很多作品都流落在外面,我现在展出的革命题材后面都是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当时我设定这个,刘益谦问我你怎么喜欢这个题材,我说大家现在都在推崇当代艺术,我是比较看好传统的,因为没有传统就没有当代艺术,当然当代艺术也是这个时期需要的产物,革命题材包括留法留苏的那些艺术家,老一辈艺术家也必须的,没有这一拨老艺术家的作品也不会有当代艺术,所以我觉得还是从传统开始吧。
《21世纪》:今年秋拍你们夫妇有没有像往年一样出手?
王薇:参与了一点,去了香港苏富比,拍了几幅老油画,我先生拍了蔡国强的作品,我这次挺高兴的是我先生他说蔡国强很好,我说你对当代艺术终于有感觉了。因为当代艺术这块以前是我一个人在弄。我买的还是时候,价格还没有起来。以前他和我可能还有些分歧,现在的话基本上没有。秋拍前开始也没预算,但是本来想买更少一点,考虑到新馆的建设,但后来我们两个人一商量,只要他喜欢,七弄八弄就又多拍了两三千万,我觉得没关系,反正我们可以再调节一下。
《21世纪》:对目前的市场形势有何看法?
王薇:这种调整是必须的,我一直觉得现在的作品不怎么顶尖,顶尖的作品一分都没少,你看我今年秋天买的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四百多万港币,加上佣金五百万港币,这种优秀的作品在北京市场上也能卖到四百万,中间部位真是没人买,所以优秀的作品你出来我照买不误。今年我落拍了一幅作品,现在都有点后悔。说到这里,我觉得一个美术馆并不是知名度越大,越有意义,开美术馆的想法和收藏想法应该不同,中国有这么多艺术家,一类二类三类,他们的鼎力之作都可以在美术馆里跟大家分享,所以跟个人的收藏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里面学术很重要。
刘益谦王薇夫妇:不会走尤伦斯老路
几年前,刘益谦夫妇因为在拍场豪掷购买艺术品,而进入了艺术圈的视野,当时,书画的多件亿元级别作品,都是被刘益谦拿下,从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到1.6亿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到齐白石的《可惜无声》册页等。而与刘益谦共进退的王薇,则把战场开辟在油画和当代艺术领域,在市场不景气的那一段时间里,油画拍场几乎成了王薇一个人在战斗。他们夫妇俩在拍场掀起风生水起的同时,也成了艺术圈的风头人物。这让他们2、3年前开始筹备建设的龙美术馆从一开始就成了艺术圈关注的话题。
今年的12月18日,筹备多时的龙美术馆终于要隆重登场。为了给自己一手操持的美术馆做推广,刘益谦夫妇终于也卷入了微博的潮流,在新浪收藏主持下,和网友互动,进行了一次妙趣横生的微访谈。在微访谈的过程中,刘益谦夫妇谈到了他们买艺术品的经验、对当代艺术的看法、是否会重复尤伦斯的老路、龙美术馆将怎样运作等问题。
我们把这次微访谈的精彩亮点整理了出来,呈现给大家,相信大家看了之后,在了解龙美术馆的各种细节的同时,也能感觉这一对怀揣着美术馆梦想的有血有肉的藏家夫妇。
买艺术品要把自己20年市场经济的经验结合起来
有网友问:在艺术品投资方面你们是如何把握艺术和价值之间的平衡?刘益谦回答:我们有20年的收藏经验,同时也有20多年参与市场经济的经验,所以我在区分一件艺术品的艺术性和价值的时候,我会将两种经验结合起来进行判断。同时,刘益谦表示自己买艺术品的初衷是收藏而不是投资,说到这里,刘益谦还不忘调侃,“我没卖过几件藏品,大家很关注的齐白石的大老鹰,至今也没收到钱。所以就艺术品投资来说,我是失败的[抓狂]。”
刘益谦:对当代艺术也开始感兴趣
王薇longmuseum在访谈中,多次提到,会更多关注年轻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而刘益谦也提到,自己从最初介入书画收藏,慢慢的也开始更多去了解当代艺术,他说:我个人认为中国的传统书画是承祖的,是一种中国儒家思想传承的载体,当代艺术是全球艺术,所以我个人在关心中国传统艺术的同时,也会接受当代世界艺术的方向,两者都会兼顾。
在谈到对年轻艺术家最关注的点是什么,他说:我感觉青年艺术家还是要看作品的原创性,我认为一个艺术家的原创性是成功的关键。目前龙美术馆已经收藏了10多位80后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在市场上的接受不错,同时我也希望有好的年轻艺术家出现。今后龙美术馆会展出80后年轻艺术家的作品。
会避免走尤伦斯的老路
有网友问刘益谦夫妇,是否会重复走尤伦斯的路子?王薇回答: 谢谢你善意的提醒,我努力经营我的企业,努力赚钱,尽可能的不走尤伦斯的老路。我也相信尤伦斯的路在我这里走不通。在被问到对尤伦斯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那段经历怎么看的时候,刘益谦回答:一个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当然时代不同了,他不是白求恩,但尤伦斯先生在传播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方面起了推动作用。
刘益谦:仍有看不懂艺术的苦恼
有网友提到自己也挺喜欢艺术品,但是有些看不太懂,只有一些很肤浅的感受,为此很苦恼,请问你们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吗?是怎么克服的?刘益谦回答:你的这种苦恼我现在还有,现在我也一样,很多艺术品的真伪我看不懂,这个问题我纠结了20年,但是这个问题也是可以简单化解决的。在艺术品市场,我的优势是有钱,弱势是没有专业眼光,所以我只要把我的优势发挥出来,买贵的藏品,就成功了一半。王薇说:我最初接触艺术收藏也有过类似的经历,32岁那年自荐做了拍卖公司的经理,这当中得到了很多专业的知识。多学习,多感受,多与专业人士交流,会有帮助。
不亏损是美术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有网友问:在当下这个艺术环境下,作好一个私立美术馆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刘益谦说: 解决的是美术馆的运营平衡问题。目前私人美术馆都是亏损的,能把美术馆经营下去,一直呈现在公众面前,最重要的是解决收支平衡的问题。这也是我未来努力解决的问题,我们开馆以后会在艺术衍生品的角度多做挖掘,通过衍生品的开发会是美术馆收入的来源之一。
要向古根海姆、MOMA看齐
在访谈中,王薇介绍了龙美术馆和即将登场的开幕展:12月18号的开幕展主要展出4个部分,是我们夫妻收藏的一部分,在未来还会进行藏品的轮换展示,还会把现在已经购买的和未来购买的作品进行展示;我们每年会计划推出4个左右的收藏大展。除了常设展之外,还有三个展厅可举办对外的展览。在公共教育部分,我们也有详细的规划。比如明年年初,我们计划开办面向女性、老人、孩子的艺术教育课程。龙美术馆包含三个部分的藏品,一层是现当代艺术,二层是红色经典艺术,三层是古代艺术,没有明显的主次。在保管方面,我们有严格安全的保安系统;很专业的艺术品保养设备和方式,包括恒温恒湿的库房和展厅,还具备老油画修复等功能。我们一定是打算长久办下去的,龙美术馆的英文是LONG MUSEUM, “LONG” 这个词的一个意思就是长远长久,绝不是短期行为。王薇说:我去纽约看了很多优秀的美术馆,包括古根海姆、MOMA,大都会博物馆等,学到很多。我希望我们的美术馆今后可以向这些美术馆看齐,成为上海新的艺术地标。
龙美术馆,终身事业?
有网友问:文化推广和文化传播将是你们终身的事业吗?刘益谦说: 首先我不敢说开美术馆是在推广文化或文化传播,我只是尽自己的能力把我的藏品展示给社会公众,我也说不清楚这个行为会不会是我的终身事业,这个过程中我努力付出,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他说:一切都有可能,我一天也只有24小时,我尽力。一切在于做,而不在于说。我努力做好每件事情。
刘益谦的成功之道
有网友问:刘总,现在这样的时代,80后要像你这样成功,你觉得还有没有机会,机会在哪儿?刘益谦回答:其实我和80后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时代,很难说像我这样的人在现在这个时代还能成功。我感觉年轻人首先要有的是勤劳刻苦,要有努力奋斗的精神,其次是更多的在社会上磨练,积累经验,这样成功的概率可能会大一点。
夫妇俩秀恩爱,已生育四个孩子
有网友问刘益谦王薇夫妇是否有孩子,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何见解?刘益谦说,我跟王薇生了四个孩子,喜欢小孩是我的天性,我的最大财富和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我的四个孩子。今后龙美术馆会向中小学生们免费开放。
如果不是富翁,会搞收藏吗?
有网友很好奇的提问:刘总,如果你不是富翁,你还会喜欢收藏吗?刘益谦回答铿锵有力:人生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