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阵图原文 《笔阵图》 《笔阵图》-简介,《笔阵图》-原文

《笔阵图》--中国古代书法论著,传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所著。

笔阵图原文 《笔阵图》 《笔阵图》-简介,《笔阵图》-原文

笔阵图_《笔阵图》 -简介

《笔阵图》是论述写字笔划的著作,阐述执笔、用笔的方法,并列举七种基本笔划的写法。旧题卫夫人撰,后众说纷纭,或疑为王羲之撰,或疑为六朝人伪托。因其流传很广,此姑存旧说,仍列为卫夫人作。《笔阵图》中一个突出的观点,是认为书道的精微奥妙,是难以明言的,所以文章开头便说:“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把书法用笔之妙,列在“三端”之先;笔势遒劲有力如银钩,重于“六艺”奥妙之上。这和钟繇提出“用笔者天也”,通过用笔来体现天道是一个道理,远非凡庸所能明知的。 卫夫人提出“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她与蔡邕、钟繇一样,提倡“取万类之象”,如文中所谈的七种笔画,好有所象。《笔阵图》中一个最为突出的观点,就是讲笔力。她说:“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并进一步论定:“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这一书法美学观念,与钟繇的一样,强调笔力与筋骨,为后世书论所广泛运用。

笔阵图_《笔阵图》 -原文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喑於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毛,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前涸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庐册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一[横]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撇] 陆断犀象。
乙[折] 百钧弩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40103/99387.html

更多阅读

五代画家黄筌之《写生珍禽图》赏析 五代画家

五代画家黄筌之《写生珍禽图》赏析黄筌(公元十世纪)字要叔,成都人,任西蜀画院“翰林侍诏”,并主持画院。花鸟、山水、人物俱精,尤以花鸟为最。他师习光胤、孙位等,转益多师而自成一家。画史传说他画六鹤于殿壁,竟引来真鹤与之为伍。这个故

徐渭《五月莲花图》赏读 徐渭绘画作品欣赏

徐渭《五月莲花图》赏读文齐雪五月莲花图是徐渭的代表作之一,水墨淋漓,运笔生风,给人以骤雨飘风之感,体现了徐渭的典型画风。画上方题诗是徐渭诗作中的精品,暗示了画作的初衷

《神鬼八阵图》之千家庄庄主——千魁 庄庄实业

我之所以喜欢《神鬼八阵图》中千魁这个角色的由来,在前篇《武林外史》之快活王——柴玉关中已经提到过了,除此之外,其实角色本身的魅力更是打动了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好巧啊,笑面阎罗千魁喜欢的人是朱玉婵,曾为人妻;快活王柴玉

明代 居节 题唐寅《溪山渔隐图》 苕溪渔隐

居节题唐寅《溪山渔隐图》,行书。居节(约1524-1585后),字士贞,一作贞士,号商谷、西昌逸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时从文嘉学画,文徵明见其运笔,惊喜之余,遂授以法,为文徵明高足弟子。所作山水意象简远,有来人韵致,字与诗亦自师门

郭熙《树色平远图》 郭熙 窠石平远图

《树色平远图》,宋代,郭熙,绢本水墨,纵32.4厘米,横104.8厘米,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郭熙(约1000-约1080),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人。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游于方外,以画闻名。熙宁元年召入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山

声明:《笔阵图原文 《笔阵图》 《笔阵图》-简介,《笔阵图》-原文》为网友苏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