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概况及历史沿革 西固区 西固区-基本概况,西固区-历史沿革

西固,兰州市辖区,位于兰州市西大门,是甘肃省和兰州市的核心工业区、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全区总面积385平方公里,辖2镇4乡41个行政村、9个街道78个社区。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67亿元,增长6.7% 西固区已成为西部地区生产要素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先后荣获“全国星火计划先进县区”、“全国科技进步县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甘肃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等称号。1。拼音:XiguQu。

西固区_西固区 -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3°19′至104°41′,北纬35°38′至36°13′之间。东与七里河区接壤,西与红古区交界,南与永靖县为邻,西北部与永登县毗邻。东北部以黄河为界与安宁区隔河相望。距兰州市政府驻地约18公里,总面积383平方公里,是市西郊中心区。


西固区

地形地貌;南北环山,中间为黄河谷地。南北由高渐低向中部黄河盆地倾斜,形成山、台、川三个阶段,黄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山区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平均海拔1800米。川区主要分布于黄河两岸,平均海拔1540米,地势平坦。

气候: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山区垂直性气温变化较显著。年平均气温8.5°C,最高36.1°C,最低-23.4°C。年均降雨量330毫米。无霜期169天。年平均日照2780小时。

资源:区内土地资源丰富,有耕地6.4万亩,其中山塬地4.14万亩,河谷川地1.26万亩。有果园1.17万亩。林地10.36万亩,草地27.32万亩,水域2万亩。未开发利用土地1.71万亩,水能资源富集,黄河纵贯全境,年径流量3459亿立方米。湟水在境内流经3公里汇入黄河,年径流量7亿立方米。黄河干流上游现已建成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水电厂。区内水电厂、火电厂装机容量48万千瓦。还有待开发的河口峡、柴家峡梯级电站。农副产品种类多,规模大,已建成粮食、蔬菜、瓜果、蛋奶、药材、渔业等10大农业生产基地。

区划人口:全区辖8个乡、50个村民委员会、9个街道办事处、157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0.09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2.70万人,农村人口7.39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82人。有汉、回、蒙、藏、东乡、苗、维吾尔、壮、俄罗斯、朝鲜等23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7.86%,其他民族占总人口的2.14%。

西固区_西固区 -历史沿革

西固,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大将立息在此筑“金城”起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悠悠岁月带走了朝朝代代争夺皇位的血雨腥风,卷卷史页里似乎可以听到战马的嘶鸣、将士的呐喊。在城头变换的无数个霸王旗中,鲜卑人乞伏国仁所建立的西秦王朝,与这里有段值得一提的情缘,因为其都城曾建在西固。


西固区

鲜卑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为东胡的一支。曹魏时,轲比能部强盛起来,建立起西自云中、五原,东抵辽水的部落军事王国。后来这个王国很快分化瓦解,代之而起的,在东部地区为慕容部、宇文部和段部,中部地区为拓拔部,西部地区为乞伏部等。魏晋时他们陆续内迁,主要分布于今辽东、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这一时期烽烟四起,战事不断,社会局势动荡不定。

公元388年6月,西秦苑川王乞伏国仁去世,因其子尚幼,百官推其弟乞伏乾归为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河南王。9月,乞伏乾归将都城由苑川迁往金城(今西固城北)。西固,历史上也称为西苑,是因为其地理位置在苑川以西。苑一般指林木茂盛、畜养禽兽的地方,也指皇家林苑。由此可见当时的西固境内自然环境非常好,足可供养一个拥有万众战膘的小王国扎根生息。

公元389年,前秦国王符登任命河南王乞伏乾归为大将军、大单于、封为金城王。五月,金城王袭击侯年部落,侯大败,从此秦州、凉州百姓以及鲜卑、羌人、胡人等大都归顺乞伏乾归。

公元431年,西秦王投降匈奴,自此西秦灭亡,历时47年。

西固区_西固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1月28日,西固区辖7个街道、2个镇、4个乡,71个社区居委会、49个村委会,283个村民小组。


西固区西固城街道辖牌坊路、兰棉厂、西固中路北、西固中路南、玉门街北、合水中路、合水北路、玉门街南、清水桥、兰炼厂前西10个社区居委会。
先锋路街道辖兰炼十一街区、兰炼十街区、兰炼九街区、兰炼八街区、兰炼十九街西区、兰炼十九街东区、三姓庄、省建四公司、庄浪东路东、庄浪东路西、兰平玻璃厂东、兰平玻璃厂西、公园路东、花园小区、兰化17街区15个社区居委会。
福利路街道辖公园路西、兰铝、山丹街中路、山丹街西路、兰化26街区、兰化25街区、兰化22街区、红星、庄浪西路、工农村、天鹅湖、福二街、福三街、福利西路14个社区居委会。

西固区四季青街道辖桃园、合水南路、西固巷3个社区居委会,西固、四季青、桃园、杏胡台、马耳山、光月山6个村委会。
陈坪街道辖西固中路、兰炼厂前、陈官营、福利东路4个社区居委会,陈官营、新滩、东湾、小坪、范坪、孟家山6个村委会。
西柳沟街道辖清水北街、小平房、西柳沟、化工街南、化工街北、月牙桥、古浪路、钟家河8个社区居委会,张家大坪、柴家台2个村委会。
临洮街街道辖康乐路、清水街、临洮街北街、临洮街后街、临洮街中街、临洮街前街6个社区居委会,寺儿沟1个村委会。
东川镇辖新安路东街、新安路北街、新安路南街、新和路、东川5个社区居委会,东河湾、下车、马泉、坡底下、梁家湾、龙爪山6个村委会。
新城镇辖河口南、新维路、新冶路、新城街4个社区居委会,下川、园艺、新联、新合、青春、青石台6个村委会。
金沟乡辖小金沟、杨家咀、熊子湾、马家山4个村委会。
达川乡辖达川1个社区居委会,岔路、河嘴、吊庄、幸福、上车5个村委会。
河口乡辖河口1个社区居委会,河口、八盘、青杨、石圈、岗镇、汗水川、大滩、张家台8个村委会。
柳泉乡辖中坪、东坪、西坪、岸门、墁坡头5个村委会。

西固区_西固区 -资源环境

气候条件


西固区

西固区地处甘肃省中部半干旱地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山地垂直性气候变化比较显著,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昼热夜凉,秋季多雨湿润,冬季寒冷少雪,而且春旱春寒严重。年平均气温8.5℃,年日照时数2781小时,年降水量在291-500毫米之间,年蒸发量为1316.3毫米。降水量由于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变率大,地域差异较大,季节分配不均,北少南多,从南部的金沟乡关山地区的500毫米向北递减到河口乡北部山区的291毫米。盛夏初秋多雨,8月份最多,汛期常出现在7、8、9三个月,这三个月的降雨量之和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8%,这一时期降雨多以中、大雷阵雨的形式出现。春冬初夏少雨(雪),12月和元月最少,6月是相对少雨期。

土地资源

哈尼族概况及历史沿革 西固区 西固区-基本概况,西固区-历史沿革

全区共有总土地面积3737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066.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88%,园地面积938.69共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1%,林地面积1200.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1%,牧草地面积4666.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49%,居民点及工矿地面积4628.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38%,交通用地面积490.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2%。地貌为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小地形以河谷地形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土壤主要以灰钙土、黄绵土为主,质地为中、轻壤质,土层深厚(大于2米),土壤含盐量0.06%左右,有机质含量0.7%左右。土壤容重1.43-1.51克/立方厘米,总体而言,土壤易于耕作,孔隙发达,通气透水性能好,但保水保肥性能较差,土壤养分含量低。

生态资源

农作物资源主要有粮食、蔬菜、油料、果树、瓜类等5大类。粮食作物以小麦、洋芋为主等65个品种,蔬菜有茄子、辣椒、莲花菜、番茄等112个品种,水果有苹果、梨、杏、枣等76个品种,油料作物有油菜、胡麻,果类有西甜瓜,土特产有冬果梨、百合、油桃、红枣等。天然林、人工林主要树种为杨树、槐树、松树等;人工草种主要有紫花苜蓿。从现有植被状况看,林草稀少,覆盖率底,整体防护功能有限,人工林地种类单一,品种退化严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不高。

西固区_西固区 -经济发展

西固区过去以农业为主。"一五"期间,国家在西固投资建设石油、化工等重点项目,奠定了雄厚的工业基础,成为全国第一个大型石化工业基地。区内现有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兰州黄河铝业有限公司、兰州第三毛纺厂、兰州棉纺织厂、兰州维尼纶厂、西固热电厂、兰州自来水厂、西北合成药厂等中央、省、市大中型企业。


西固区

农业:经过40多年的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现有梯田、条田、砂田2.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8万亩。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商品生产初具规模。1999年,粮食总产0.59万吨。

工业:全区有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00家,其中隶属中央企业7家,省属企业10家,市属企业17家,区属乡以上企业136家。主要有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轻纺、机械、建材、制药、电力等行业。共有职工11.46万人。工业总产值69.27亿元。

商贸: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建成了西固商厦、五金大楼、西固东路百货商场、友乐商场、天乐商场等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各类集贸性商场、市场发展到40多处,规模较大的有西部市场、西固综合市场、西固陶瓷批发市场、西固建材家俱市场、贸易商场、五O四厂市场等"六大市场",以及西固巷、西固中街等"八大商业街"。

财政金融:1995年,全区财政预算内收入15115万元。区内有各种金融机构近100个。

城市建设:现有沥青道路53条,总长82公里,总面积100万平方米。小街巷沥青公路35条,总长15公里,总面积7万平方米。建成公园3处,在建公园1处。城市绿化面积489.80万平方米,其中花草绿地44.2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9.95%。

西固区_西固区 -社会发展

交通邮电:兰新、兰青铁路横贯全境。往返兰州城区的市郊列车环行西固。有23条铁路专用线进入各大企业。工业区环行铁路绕区一周。有省级以上公路3条,甘新、甘青国道穿越东西,中川公路、刘兰公路、盐锅峡公路在此与甘新公路相接。乡村公路四通八达。距本区20公里的中川机场,已开辟国内外50多条航线。全区市话总装容量3.7万门,用户可直接拨通国内2000多个城市、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线寻呼、移动通讯及邮政特快专递等现代化通讯设施齐全。


西固区

教育:全区现有职业大学5所,教职工600多人,学生1700多人;中等职业技校4所,教职工170人,学生760人;普通中学24所,教职工1826人,学生2549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合格率为96%;有幼儿园28所,教职工932人,入园幼儿9534人,入园率80%.

科技:全区现有石油、化工、医学、水文地质、电子、农技等大中型科研单位30多家,拥有科技人才逾万人。有医、工农等学(协)会16个,农、林、牧、渔等科技试验站(所)20个,科技示范户1152户。区属单位有科技人员210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7人,中级职称的462人,初级职称的1141人。1988年3月被国家科委确定为全国20个星火科技密集区之一。

文化:全区共有各类文化艺术机构51个,其中文化宫(馆)8处,工人俱乐部5处,农村文化站6个,城市文化站7个,新华书店1个,小型图书馆7个,厂办闭路电视台9座,有线电视台一座,卫星地面接受站8座,电视覆盖率98%。有农村有线广播站8个,广播喇叭入户率80%。全区有舞厅、卡拉OK厅、录像放映厅、游艺厅284处,电影放映单位28家。有文学、书、画、摄影团1个,会员450人,文化专业人员650人。

体育:有田径、武术、棋类、信鸽、国际标准舞、门球等6个单项体育协会,25个企事业单位职工体育协会,3所业余体校。体育工作者共243名,各类体育场馆120多处。

西固区_西固区 -节庆活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西固区_西固区 -民风民俗

灯会


灯会

清末,境内新城、河口一带,每逢春节由专人筹办元宵灯会,制做各种花灯,到正月十三在檐下悬灯,拉开元宵观灯的序幕。新城街每隔5米悬挂一盏花灯,沿街有灯300余盏,为折叠式四方形或六角形纱灯。灯面彩绘《岳飞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故事及民间传说。元宵灯会达到高潮,东自梁家湾,西至姚家璇,观灯者络绎不绝。河口地区,花灯绚丽,引人注目。西街的纱灯为《三国演义》,南街为《十二刘秀跑南阳》,北街为《西游记》和《香山传》;东街为《封神演义》。普济寺灯火通明,点燃的塔式"菩提灯"上,布满小铜灯盏(俗称"立灯子"),层层"灯花"闪烁,吸引观灯者转动"铁灯",别有一番情趣。

1986年起,由区政府统一组织和协调,驻区企业筹措经费,选调技术工人和文化艺术人才,自行设计、制做、安装彩灯。迎春灯会约10天左右,灯区位于福利路繁华地段,长约5公里。大型灯组有以虎为造型的"威震四方",还有嫦娥奔月、反弹琵琶、童话世界、儿童乐园和长城、嘉峪关、九龙壁、兰州水车及雄狮群等;凌空有成队飞翔的天鹅及腾云蛟龙;地面有沙漠驼队、骏马奔驰;树上挂满迎春腊梅;花丛中孔雀开屏、长颈鹿嘴衔树叶,道旁千盏宫灯镶边,路中间果型灯棚遮顶,并点缀唐僧取经、八仙过海等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彩灯。

第一届:1986年(虎年),灯区呈工字形,有6000多盏灯,展期9天,观灯者35万人(次),其中来自兰州城关、七里河、安宁地区的观众10万多人(次)。

第二届:1987年(兔年),灯区呈工字形,6000多盏灯,展期8天,观灯者50多万人(次),其中区境外观众10多万人(次)。

第三届:1988年(龙年),灯区呈王字形,6000多盏灯,展期9天,观灯者增至70多万人(次),其中外省、市及永登县、红古区和城关、七里河、安宁地区前来观灯的30多万人(次)。

第四届:1991年(羊年),灯区呈王字形,100130多盏灯,展期9天,观灯者70多万人(次)。

地区举办的历届大型灯会,集观灯、娱乐为一体,大型灯组可供人们娱乐:观灯者争相骑"骆驼"、"骏马"、"老虎"和"大象";上"城楼"、登"长城"、倚"莲池"、憩"廊亭",拍照留影;"儿童乐园"、"童话世界"吸引少年儿童流连忘返。

社火


社火

清顺治、康熙年间(1644年至1722年),柴家台村盛行春节闹社火,打太平鼓。当时,西固川的社火简单而粗犷,富有情趣,有舞龙灯、耍狮子、跑旱船以及高跷、竹马、推车、跑驴、大头舞、铁芯子等表演。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每逢春节农村盛行闹社火,走乡串村舞龙、舞狮,演唱太平歌,为节日增添欢乐。"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社火受到冲击,一度中断。80年代初,各乡恢复社火队,规模逐年扩大,参与者千人以上。陈坪、西固、柳泉乡注重形式多样,既有戏曲、舞蹈,也有武术、太平鼓乃至模特队之类,均编人社火队。从此各乡、村社火队每年从正月初四起上街表演,并向境内有关单位和职工群众拜年,祝贺新春快乐。今年参加市上文化活动表演赛,每年用30多辆汽车送往兰州城表演。

西固方言

西固方言是兰州方言的一个分支,除个别字音、词语略有差异外,与兰州城关、七里河方言没多大区别。

就西固方言而论,大致分为三个语言片。西固片:含陈坪乡、西固乡、柳泉乡、东川乡、新城镇的绝大部分及金沟乡的前山部分。南山片:含金沟乡的大库沱、小库沱、长岭子、小弯子、杨家咀五个自然村,还包括柳泉乡的漫坡头和大湾村、西固乡杏胡台村的一部分。此片内人们的话语接近临夏口音。河口片:含河口乡、达川乡和新城镇的青春村。该片因受临夏、永登、红古话的影响,方言较为独特。

大官--喀尔巴锅巴--刮刮

婶母--姨娘大雁--咕噜雁

嫂子--新姐蝼蛄--地狗子

幼儿--尕渣渣蚊子--瞎门子

莲花菜--疙瘩菜蜘蛛--周周

番瓜--菜瓜山羊--轱辘

洋芋--山药摩托车--电奔子

葵花--千子手电筒--电把子

甜馍馍--甜巴露留声机--洋戏匣子

水桶--拉子结婚新房--尕房

毽子--赞子棉衣--主腰子

冰雹--蛋蛋挨批评--吃刮子

骨髓--素素迟巴候--最近一个时期

上梁请贵人

本地乡村盖房子是有讲究的,上梁要请贵人。事先选择好上梁的黄道吉日,然后再计划垫地工、砌地基,着手木活。墙砌好了,门窗木活也搞出来了,就等吉日子一到上梁。

上梁的日子得找风水先生看,时刻赶早不赶晚。若是12点钟上梁,11点人们便吆喝开始忙碌。用尺二红布包住大梁的正中,呈十字状,在梁正中凿两个小坑称为"左仓"、''右库"。过去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显露自己的富贵,常常把金银珠宝之类放置于内。

一般人家则放粮食。大梁红布上横别一双红漆筷子,两头约5公分人布内,中间袒露。以筷子为正中吊上五色彩条布,代表五方五地。缝一个长约2寸,宽约1寸的布袋,内装大麦、小麦、糜、谷、青稞称之为五谷粮食,代表农家宝,别在梁上,寓意五谷丰登。

上梁时贴上“文曲星在此上梁大吉”或“太公在此上梁大吉”之类的红纸贴,在屋檐柱前贴上对联:“左青龙抱定玉柱,右白虎扶起金梁”。还要请两位儿女双全、家道和顺、合上梁时刻生肖的贵人。人们拴绳拉起大梁,贵人站在大梁的两旁,梁上搭着红绸小被面来酬谢木匠,若两名木匠就得搭两条被面。

这时,鞭炮响得噼哩啪啦,大梁在众人的吆喝、喜笑声中徐徐上升。下面的人赶紧在梁下放一堆火,意为火烧财门开。待梁正中放稳,木匠还要"跑梁"。与此同时,木匠提起茶壶向上升的大梁浇清水,称之谓浇梁(本地人认为在上梁时,天若能下几滴雨,此乃大吉);另一名本家人手托盘子,抓起花卷、枣、核桃、小硬币、水果、糖等向上抛去。下面跑来跑去捡东西的多为儿童。

炮响过了,梁上稳了,人们开始钉椽子、铺纤子,压草上房泥。房子的雏形出来了,剩下的抹灰上瓦是后话。于是东家七碟子、八碗子的招呼大家,猜拳行令声不断,院内是一片上梁后的喜悦气氛。

西固区_西固区 -美食娱乐

主食

解放前以糜、谷、荞、豆类等杂粮为主,吃细粮次数有限。招待亲友烙烫面油饼,春、冬有卤面、臊子面;夏、秋为凉面、浆水面。解放后,农民生活逐年改善,饮食花样增多。60年代后,经济作物社、队随供应细粮(小麦粉)比例30%-40%的调整,也注重饮食品种的调剂,主食有馒头、花卷、大饼、包子、水饺及面条。改革开放后,富裕户饮食讲求营养、质量。早餐喝鲜奶、油茶,吃荷包蛋、羊肉泡馍;午、晚餐有炒菜、米饭、包子、水饺,擀"百刀"、切棋花面、揪面片、拉条子成为家常便饭。即使有些农户吃杂粮面食,也是调剂生活,改换口味而已。

60年代至70年代,城区居民喝玉米面糊糊,吃窝窝头、杂粮发糕和"钢丝面"(机制玉米粉面条)。80年代后,早餐除大米稀饭、馒头、咸菜外,还有油茶、牛奶、面包、芝麻糊、方便面等;午、晚餐有米饭、馒头、捞面、包子、水饺及应时炒菜。80年代末,双职工为图省时在外就餐者增多。

甜醅子


甜醅子

将玉麦或小麦、青稞去皮,煮八成熟,捞出晾温,拌适量曲子人坛封口,控温在32℃-35℃之间,待发酵三天后即可食用。其味醇香、甘甜,为夏日佳酿。

酿皮子

用食碱或蓬灰水和白面精揉,置凉水中搓洗,洗出面筋及淀粉浆。将面筋上笼摊平蒸为蜂窝状;在镀锌铁皮所制平底圆盘内抹清油,盛0.5厘米厚的淀粉浆,置沸水锅烫或上笼蒸熟,凉后切条,加面筋块、凉粉、蒜泥、芝麻酱、辣椒油、芥末调醋即食。也可不洗面筋直接调面糊蒸熟,称高担酿皮,食时加凉拌绿豆芽。

灰豆子

将豌豆泡软炒熟,置砂锅内加入蓬灰或食用碱及红枣,温火煮烂,冬热食,夏凉喝。

热冬果


热冬果

将冬果梨放人砂锅文火煮熟,汤甜肉软。也可去果柄掏内核,加入冰糖、花椒,煮熟食用。

热晶糕

将糯米用水烫透,捞人软布或棕叶上,铺3层米、两层枣,然后包紧用绳捆扎入锅,加水煮熟,冷却后切块撒白砂糖。

洋芋角角子

将洋芋煮熟去皮捣碎作馅,加入葱末、花椒粉、盐搅拌后,用发酵白面擀皮包成10厘米大小的饺子,入沸油炸熟。60年代,传人南方糯米甜食、糕团。80年代以来,街头摊点卖新疆烤羊肉串、四川麻辣烫,陕西擀面皮、烙馅饼等小吃。

西固区_西固区 -旅游文化

建国前的西固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

提起羊皮筏子,人们就会自然想起流传于兰州地区的“羊皮筏子赛军舰”那首民谣。

羊皮筏子,俗叫羊皮胎筏子,由羊皮胎绑扎于筏架而成。与其它水上运输工具(牛皮筏、木排筏)相比,具有小巧灵活,轻便快捷的特点,是黄河水运中最古老的工具。《旧唐书》中有记载,宋史中也有“羊皮为囊,吹孙气实而浮于水”的表述。兴盛于清代,停运于新中国50年代中期。

建国前,西固境内水上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是羊皮筏子,西固段的筏运又是兰州黄河水运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西固是新疆;青海、临夏(古河州)通往兰州的交通要道,水路运输居中上游位置。黄河流境全长37.5公里,沿岸有焦家河沿(也叫达家河沿)、小寺沟河沿(又称达家盐坊滩河沿)、青石关(古青石津)、新城河沿、柴家峡口、岸门口、柳沟岸、钟家河等渡口,水上筏运占很大比重。

羊皮筏子的制作主要有两大环节。

扎皮胎:先将成年羊(多是山羊)宰杀,完整地剥下皮成筒状,用盐水脱毛。在皮筒内放人食盐半斤、胡麻油半斤、水少许,将脖颈、三肢破口处扎紧,留另一肢向内吹足气扎紧,成鼓圆的皮胎。接着在外皮涂以清油,置于地上曝晒,每天滚动数次,使里面的油、盐、水混合物变成胶汁状,目的是让它把皮胎里皮的毛孔堵塞。数日后见皮胎通体发黄,羊皮胎即成可用。这些鞣制处理工序,能使皮胎变得密闭柔软,起到防裂、防腐、防水作用。

扎筏子:先扎筏架。筏架是羊皮筏子的骨架,所用木杆也叫龙骨,一般采用木质韧柔的木料。整体用5根竖杆(较粗直径约6公分)、18―20根横杆(也叫排杆子、直径约4公分)纵横结扎,形成长约3米,宽约2米的长方形筏架,空档处以成人不陷下脚为宜。最后一道工序是将羊皮胎扎于筏架,前后各4个,中间5个,一共用13个(也有用12个的)。至此,一个完整的羊皮筏子就制作成了,配一划桨板子(长1.6米左右)就能投入使用。自重约50公斤,载重500公斤左右。

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固境内有羊皮筏户400多户,一般都是各户单独经营,没有筏运组织。他们农忙务农,农闲搞筏运。其中也有常年专营筏运的,一家生计全维系于“一叶扁舟”。搬筏人不但要身强力壮,胆子大,还要识水性、会游泳。因为黄河水流速快,暗礁多,急流中形成的旋涡、巨浪很多,如不慎失手,羊皮筏子颠翻覆没的事也时有发生。所以,老练的筏工对险要水段铭记在心,倍加慎重。紧要关口跪在筏头,奋力拼搏,避开漩涡,战胜惊涛骇浪。从上游达家川算起,漩涡、险浪有:大漩尖子、红崖浪、八盘浪、梁家湾浪、岸门浪、柳沟浪,柳沟大漩涡(这一带水域有100多处漩涡)等。这些漩涡险浪只有心神不乱、沉稳排险的人才能安然渡过。据当地老年人讲,有些虔诚的筏工在上水前还要去龙王庙燃香许愿,祈祷平安;有的忌带小动物上筏,尤忌带尖嘴子(禽类),认为“尖嘴子”上筏很不吉利。

筏运可分对岸摆渡和长途水运两种。对岸摆渡水途短、风险小,多为载人(8―10人)或载脚户牲口、货物过河,每天往返于河沿两渡口之间,次数不等。过河后,乘筏人依据所带物品情况付给筏工“水钱”,筏工月收入微薄。长途筏运分市内、省内、省外三类,其特点是运输线长,负载量大面宽。市内段达家川至雷滩河(工人文化官一带);省内段达家川至靖远一带;省外段远至内蒙包头。市内筏运货物以农产品为主,如达川、河口、柴川的红枣,新城的绿菸,梁家湾的冬果梨,伍地川的粮食、绿菸、棉花、西瓜、蔬菜等。或乘人可从上游直达兰州,筏工当日扛筏徒步返回。若筏运远至靖远,可将小筏联扎成大筏,或单制成20多个皮胎的大筏,这样既能增加负载量,又能安全渡过沿途的漩涡、恶浪。最多时有100个羊皮胎扎成的大筏,满载货物,直达包头。

抗日战争时期,西固的羊皮筏子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当时,兰州成立了防空运输汽车总队,同时组织七里河、安宁、西固、河口等地的羊皮筏户,成立民筏运输队,接受水上运输任务,支援前线抗战。

50年代中期,随着铁路、公路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小军舰”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自行“退役”。今天,在大力发展社会旅游业的热潮中,它又展显在人们的面前,黄河风情线上又增添了一个新的亮点。羊皮筏子勾引起我们对远古母亲河风貌的追忆和呼唤、筏工们那淳朴而悠扬的民谣声,仿佛又缭绕于我们的耳畔。

彭泽撰写西古城碑

在兰州古代历史人物中,彭泽算是最显赫的一位了。由彭泽撰写的西古城碑文,更让世人细酌深思,领略回味。

彭泽(1459―1530年),兰州西园人,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40103/9908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哈尼族概况及历史沿革 西固区 西固区-基本概况,西固区-历史沿革》为网友线断情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