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又称《四美图》是金代以来,流传在平阳以古代人物为题材,新春期间在房舍厅堂张贴为主的、民间年画性质木版雕刻画,它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木版年画。它上书“平阳姬家雕印”,表明作品出自平阳(今临汾)姬家(金殿村),画幅的上方刻有《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横披标题,图中集汉、晋两代的王昭君、班姬、赵飞燕、绿珠四个历史人物于同一画面,后人把这幅画称谓《四美图》。
四美图_《四美图》 -概述
山西晋南一带汉族流行的民间木版年画。主要产于山西临汾。临汾在金元时期称“平阳”,雕版印刷业和书坊极盛,时有“平阳版”之称。本世纪初在甘肃发现了二幅平阳版画:“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俗称“四美图)和“义勇武安王位”,可谓平阳木版画的珍贵作品。明末清初之间,晋南年画发展又呈鼎盛之态,所出作品的题材以戏曲场景、人物故事最具特色。画幅形式有中堂、屏条、大小贡笺、三裁、四裁、大小横坡、大小斗方、挂笺、拂尘纸、桌围、窗傍、灶画、箱画、“福”字灯,锦地纹春联等。敷色热烈大胆,墨线粗旷有力。有的画面配以诗句,构图讲求对称,均衡,是其特色。四美图_《四美图》 -名称由来
(金)《四美图》.
为何把此版画称为《四美图》呢?这是因为画中人物系四位美女和以画幅标题顾名思义而得。窈窕,旧时用来形容女子美好的姿态,也指宫室而言,《全唐诗》乔知之《秋闺》中有:“窈窕九重闺,寂寞十年啼”之句,即指美女居于宫室;倾国,指全国人都佩服、爱慕。《汉书・外戚传》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后人便用“倾城倾国”来形容绝色的女子。美女,也称美人,美人是汉代妃嫔的称号,自唐至明,皆有美人名号。所谓“呈芳容”,就是说把容貌绝美,才华出众的女子,形象地显露出来。这样说来,《四美图》的人物,当是各朝代宫室中的美女(或妃嫔),从四位人物身份来看,也正是如此。所以,把这幅画称谓“四美图”,就是这个缘故。
四美图_《四美图》 -艺术特色
《四美图》是我国版画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唐代以来,由于受宗教艺术的渗透和影响,宗教题材的壁画,如释加、观音、老君、玄奘、火神的形象以及妖魔鬼怪、牛头马面等,充斥着寺庙、道观,淹没了反映历史现实和人民思想、平民生活的艺术。对当时的木雕版画,触动很大。到了宋代,壁画逐渐转向民间艺人操作,内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版画艺人的思想,率先冲破了唯心主义的束缚,进入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境界,毫无顾忌地摆脱了宗教题材,转向反映社会生活,寓教于乐的民问年画新领域,《四美图》可谓代表作。
《四美图》古朴典雅,装饰性强,繁而不杂,别具风韵。其体裁、布局、格式,与主题融洽和谐,富有当时、当地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生活气息。表现程式,带有唐代风味。线条舒展自如,流畅劲健,笔势园转,服饰飘举;褶纹稠叠不乱,衣带紧窄潇洒,颇有“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之妙。人物丰肌厚体,优柔健美,分明是受了唐代妇女形象的影响。其造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姿态咄咄逼人,个性鲜明。把王昭君忧国忧民的感情,班姬惨遭折磨的神态,赵飞燕羞愧难当的面色和绿珠缠绵悱恻的情状,都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显示了作者传神写照的杰出本领。画中还十分注意道具的运用,如班姬手持团扇,这是因为她作有闻名的《团扇歌》,并避免与东汉的班昭混淆。
四美图_《四美图》 -中国第一幅年画
年画《四美图》从形式到内容,都和当地的民俗相连,是一种与“年”、“节”相联系的风俗画。自古以来,平阳一带民宅,多系瓦房,粉壁彩窗,高大宽敞,人们喜欢装饰、点缀。特别是农民在冬末春初紧紧相连的几个节日里,如冬至、腊日、立春、除夕和过年以后的元宵、添仓等,村社进行丰富多彩的文艺联欢活动,各种艺术都以自己独特的形式活跃起来。广大群众不仅需要点缀节日的装饰品,还需要用年画来表达自己浓厚的风土岁序,表达自己的希望、理想和祝愿。宋代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中说:“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版、桃符及财门纯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吴自牧撰写的《梦梁录》中也有类似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鹿马等,馈与主顾……于市扑买锡打春幡胜、百事吉斛儿,以备元旦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岁’。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这里不仅记载着买年画的盛况,也描绘了贴年画的盛景。这种古老而淳厚的民俗,迄今在平阳(临汾市)一带,仍盛行不衰。由此而见,《四美图》是民间传统风俗中的艺术产品。古时候喜庆时,也有挂画的习俗,如蒲剧《挂画》,就是表现元末少女含嫣装饰洞房、梳妆、挂画,迎接爱慕已久,乔装改扮的花云,进府相会的喜悦情景。《四美图》画幅中的“鸾凤”、“牡丹”、“万字不断头”等,既装饰了画面,适合当地群众欣赏口味,又和平阳人祈求美满姻缘、富贵长春、万寿无疆的愿望相呼应着,所以,《四美图》,是具有浓郁乡土气息、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木版雕刻年画。
四美图_《四美图》 -历史渊源
《四美图》渊源《四美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在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由俄国柯基洛夫在我国甘肃额济纳旗黑城镇,西夏黑水城遗址,于一古塔中,和一张《义勇武安王位图》(俗称关公图),一本金代平阳刻印的《刘知远诸宫调》唱本同时发现的。为何平阳版画会流落在千里迢迢的黑水城呢?不妨看看西夏国的历史。西夏国是宋时党项羌族建立的政权,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占据今宁夏、陕西、甘肃西北、青海东北及内蒙部分地区,最盛时割二十二州。同辽金先后成为与宋鼎峙的政权,与宋经济文化联系极为密切,茶、麻、盐、铁交易频繁,部分政治制度仿宋,汉文典籍也广为流传。由此看来,宋金时代雕版印刷中心出版的《四美图》等版画和《刘知远诸宫调》很有可能随着汉文典籍的流传而散落在西夏国。
柯基洛夫将《四美图》盗走之后,藏于当时俄罗斯亚历山大三世博物馆。1914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狩猎直喜博士,到欧州旅游考察,途经俄国时,看到了这幅作品,认为是稀世珍品,承彼得堡大学意洼洛夫教授的允许,获得了影印件。持归日本后,便在日本大正五年三月号的《艺文》杂志上发表出来,标明是宋金时代的中国版画,引起了东方学者的普遍注意。日本另一学者那波利贞,又在《支那学》杂志(昭和四年三月第五卷第一号)上,以《柯基洛夫氏发现南宋时代版画图考》为题,发表了论文,更引起世界学者的重视。那波利贞在论文中推测《四美图》的创作时间说:“看画幅中栏杆外西太湖石的排置,又好象是北宋(徽宗)宣和时代,最迟在南宋或更早一些。”这两位专家的潜心分析,是无可非议的。
我国当代美术专家们认为,《四美图》具有宋金时代的特色,从人物的风度和线条结构、特征来看,显然有北宋时代人物画的画风。健美潇洒、风姿婉丽的人物形象,简练生动、流利畅达的笔法,与现存的北宋时代白描人物画《八十七神仙图卷》(《朝元仙仗图》),极为相似。“四美图”横标式的画面题款,在我国宋、元前后,较为普遍,。如洪洞广胜寺元代戏剧壁画“散乐演出图”,上面就是《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的大幅横标题款。这种对比的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更比较可靠。
民间版画,在封建社会往往被官府轻视,难以载人史册,无据可考,只是靠分析、判断、对比、推测。综上所述,《四美图》源于宋金时代,根据还是充分的。
令人遗憾地是,这件难得的艺术珍品,作者姓氏却被埋没了,其实,版画本身就是一座丰碑,见画如见其人,作者的头脑如同此画一样的精巧,作者的风格,也许如同此画一样的淳厚与古朴。更可惜的是这幅中华民族的千古名作,却在我国人民无权的时代,被人盗去,藏在异国的博物馆。原作已失,后人只好临作。愿终有一天,出世于宋金时代的《四美图》原作珍品,重归家园!
四美图_《四美图》 -宋 无款 《四美图》
(宋)《四美图》
【名称】宋四美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美国私人藏
【简介】
佚名,斗方,绢本,设色。 纵:24.1厘米,横:20.3厘米
此图精心描绘了四个盛装的仕女。人物皆身着襦裙,头戴花冠,肩有披帛,手执绣物,细腰纤手,体态婀娜。仕女形象、衣饰都仿唐制,与周文矩《宫中图》人物造型有相似之处,但人物少了一些丰腴艳肥的唐人体态,而且椭圆型面颊及发髻花冠式样,又具宋代特色。用笔精工秀丽,设色鲜妍。面部采用额、鼻、颊的“三白”烘染法,别具特色。此图描绘了四个盛装的仕女。画家的技法相当出色,笔法活脱,线条流畅,造型准确,形象生动。线条的组织尤为出色,随人物形体动态的变化而增减疏密,依裙袖拂动而舒展长短,既恰当地表现了人体结构,又充分显示了笔法功力。四美人皆窈窕柔弱而体态婀娜。
四美图_《四美图》 -唐伯虎之《王蜀宫妓图》
《王蜀宫妓图》
“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画面上,四位美艳宫女头戴金莲花冠,身着云霞道服,手持酒壶,端着馔盘,正欲前往侍宴。她们体态丰润,面容娟秀,情态端庄又不失妩媚。能画出如此工笔重彩的传统仕女图者,正是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
这幅画《王蜀宫妓图》俗称《四美图》,从唐寅的落款题跋来看,是为了暗喻前蜀后主王衍荒淫腐败的宫廷生活。王衍是五代四川前蜀国王建之子,他在位时荒淫无度,日夜酣饮,委政宦官,民不聊生,不久即为后唐所灭,本人及宗族亦皆被杀,为亡国之君。因此这幅画具有鲜明的讽刺意味。画家用细致流畅的琴弦描法画出宫女们有着柔软质感的衣纹,用浓艳且对比强烈的冷暖色彩描绘宫女首饰衣料的精致绚丽,宫女们微倾的头部、攀连的手臂,使画面生动而富有情趣。最为值得注意的是宫女们的脸部,唐寅用了“三白”法,即在女子面部的额、鼻、颌三处涂上白粉,这是唐代仕女画表现面部立体感的一种技法,涂白以示部位的凸起,并显现浓妆艳抹的华贵气质。此图上的仕女,不仅具有唐代仕女的造型特色,又体现了明代仕女清秀娟美的审美标准。
1937年,张伯驹先生从古玩商郭葆昌那里欲以20万元购买三希之《中秋》、《伯远》两帖,以及李白《上阳台帖》、王时敏《山水图》、蒋廷锡《瑞蔬图》与唐寅《王蜀宫妓图》。无奈因战事,金融封锁,首付6万元后余款不能结清,只得退还二帖,留下包括此图在内的其余四幅书画。1953年,国家文物局拨交唐寅《王蜀宫妓图》轴归故宫博物院收藏。
四美图_《四美图》 -延续与发展
《四美图》
后现代《四美图》通常是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为题材的内容。
1、西施浣纱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於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於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西施与杨贵妃、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2、昭君出塞
汉宣帝时匈奴贵族争夺权力,势渐衰落,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韩邪单于,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i)单于打败。呼韩邪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他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 (音shi)即位,就是汉元帝。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杀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西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和亲。元帝许。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ang),号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元帝逐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使汉宫为之生色。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封「宁胡阏氏」,希望她能为匈奴带来安宁和平,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难能可贵的是,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又「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阏氏的长子,虽然这和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但她从大局出发,珍惜汉与匈奴的友谊。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书没有记载。
3、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在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京剧有《凤仪亭》就是叙述这段故事的。
4、贵妃醉酒
杨贵妃,719~756年,唐代蒲州永乐人(陕西华阴县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於路祠。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四大美女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故事:
西施:浣纱--沉鱼: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别号,在附近流传开来。
王昭君:出塞--落雁: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貂蝉:拜月--闭月: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杨玉环:贵妃醉酒--羞花: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到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由此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