颚口线虫是线形动物门、旋尾目、颚口科的一个属,其前端呈头球状,其上布满小棘,其余体表也布满小棘,体前部小棘呈鳞片状。颚口线虫成虫寄生于哺乳类动物的胃、食道、肝脏和肾脏等部位,引起颚口线虫病,该病人畜共患。主要分布于亚洲,人体感染以日本和泰国最为多见,中国很少有感染颚口线虫的病例报告,1957年至2005年,全国仅报告病例37例。2011年,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从2008年开始收治近百例颚口线虫病。
颚口线虫_颚口线虫 -概述
颚口线虫虫卵
颚口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Nematoda)旋尾目(Spirurida)颚口科(Gnathostomatiidae)颚口属(Gnathostoma),已确定的共有12种,其中在东南亚报道5种,在中国发现的有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spinigerum)、刚棘颚口线虫(G.hispidium)和杜氏颚口线虫(G.doloresi)。
颚口线虫成虫寄生于哺乳类动物的胃、食道、肝脏和肾脏,有的种类颚口线虫幼虫可寄生于人体,引起人体皮肤和内脏颚口线虫病(gnathostomiasis)。人体颚口线虫病在东南亚尤其是泰国十分普遍。中国报告的病例多数由棘颚口线虫引起。
颚口线虫_颚口线虫 -形态特征
刚刺颚口线虫
颚口线虫
寄生于猪胃内。新鲜虫体呈淡红色,表皮薄,可透见体内白色生殖器官。头端呈球形膨大,其上有11横列小棘。全身都有小棘排列成环;体前部的棘较大,呈三角形,排列较稀疏;体后部的棘较细,形状如针,排列紧密。雄虫长15-25mm,有交合刺1对,不等长。雌虫长22-45mm。虫卵呈椭圆形,黄褐色,一端有帽状结构。
陶氏颚口线虫
寄生于猪胃内。雄虫长20-38mm,雌虫长27-52mm。虫卵两端各具一个透明突起。有棘颚口线虫寄生于猫、犬、貂等肉食性动物的胃内。雄虫长10-25mm,雌虫长9-31mm。
棘颚口线虫
1、成虫棘颚口线虫成虫短粗,活时呈鲜红色,稍透明。两端稍向腹面弯曲,头端呈球形膨大,上有8~11环小钩,颈部狭窄,体前半部和近尾端处被有很多体棘,体棘的形态与大小因部位而异,有分类学意义。雄虫长11mm~25mm,雌虫长25mm~54mm。雄虫尾端有4对大的具柄乳突和4对小乳突,交合刺1对,不等长。
2.虫卵椭圆形,大小为38.5mm~69.3mm,表面粗糙不平,一端有帽状透明塞,内含1~2个卵细胞。
3.幼虫幼虫发育至第三期盘曲呈“6”字形,长约4mm,头顶部具唇,头球上都具4环小钩,其数目和形状有重要的虫种鉴别意义。全身被有200列以上的环列体棘,体前部的棘长10mm,往后逐渐变小,变稀。在体前1/4体内有4个肌质的管状颈囊,各自开口于头球内的气室中,内含浆液,这四个构造对头球的膨胀和收缩有重要作用。食管棒状,分为肌性和腺性两部分。
颚口线虫_颚口线虫 -分布情况
颚口线虫主要分布于亚洲,日本、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均有人体感染的报道。此外,澳大利亚、墨西哥和喀麦隆也有此虫或疑似此虫的病例报道。
颚口线虫_颚口线虫 -生活特性
颚口线虫生活史
棘颚口线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和终宿主。终宿主主要是犬、猫或野生动物虎、豹等,第一中间宿主主要是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主要是淡水鱼类(如乌鳢、黄鳝、泥鳅等)。成虫寄生于终宿主胃壁肿块中,肿块破溃后虫卵落入胃肠腔道并随粪便排出。虫卵排出后,5天后发育为含第一期幼虫的卵,7天后幼虫孵出。在水中孵出的第一期幼虫被剑水蚤吞食后,脱去鞘膜,钻入胃壁到达体腔,经7~10天发育为第二期幼虫。当含第二期幼虫的剑水蚤又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类吞食后,大部分移行至肌肉,1个月后发育为第三期幼虫,这一期幼虫对猫、犬等终宿主即具有感染性。终宿主食入含第三期幼虫的淡水鱼类后,幼虫在胃内脱囊,并穿过肠壁移行至肝、肌肉或结缔组织,最后进入胃壁,在黏膜下形成特殊的肿块,幼虫逐渐发育为成虫,一个肿块中常有1至数条成虫寄生。
有些动物如蛙、蛇、鸡、猪、鸭及多种灵长类动物食入已被感染的鱼后,其体内的幼虫不能进一步发育,但可长期存活,这类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人亦非本虫的适宜宿主,感染后在人体组织内寄生的虫体仍停留在第三期幼虫或性未成熟的成虫早期阶段,幼虫在人体内可存活数年,长者可达10年以上。
颚口线虫_颚口线虫 -感染疾病
颚口线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通过食用、接触及母婴间的胎盘传播,对动物和人类健康均有较大危害,严重时可导致癫痫、肢体瘫痪和脑疝。
颚口线虫
牲畜感染
感染途径
猪感染颚口线虫主要是由于食物的污染。食物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含有幼虫的肉类和青饲料。猪的感染主要为成虫感染,成虫寄生于猪胃中,影响猪的消化功能。
症状
猪颚口线虫病的临床症状为经常性呕吐、食欲减退、消瘦和体重减轻,早期血检嗜酸性细胞增高。
受损器官:本病的主要致病器官是胃和肝脏。胃的主要病变是胃底布满虫洞、粘膜增厚、发炎和溃疡,肝的病变是结缔组织增生、虫道出血、肝细胞索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萎缩和坏死。
感染率
猪颚口线虫的感染在各地也较为普遍。猪刚刺颚口线虫感染率为5%,陶氏颚口线虫在家猪和野猪的感染率分别为4%和60.3%。浦城县是刚刺颚口线虫病散发性流行区,猪的感染率为4%,野猪感染率高达75%。
中间宿主
鳝鱼是刚刺颚口线虫的重要第二中间宿主,也是主要传病媒介,三明地区鳝鱼的感染率为11.3%。四川省名山和峨边县为陶氏颚口线虫典型流行区,猪的感染率为5.6%和18.6%;在流行区新发现4种蛙和1种蟾蜍为本虫的第二中间宿主。
感染源
野猪是本病的重要感染源,感染率高达68.2%。而鼠类和家鸡、鸭为本虫的适宜转续缩主。
人类感染
感染率
颚口线虫在皮下游走的痕迹
人体颚口线虫的感染主要是由有棘颚口线虫引起的,少数病例为刚棘颚口线虫感染。人体感染以日本和泰国最为多见,日本和泰国有食鱼生的习惯,人体感染较为严重。在日本某些地区乌鳢的感染率高达80.4%,人感染率3.2%。
中国很少有感染颚口线虫的病例报告,1957年至2005年,全国仅报告病例37例,其中浙江省仅1957年、1981年、2002年各报告一例。中国江苏洪泽湖区淡水鱼感染此虫较为严重,当地居民又有“快炒乌鱼片”的饮食习惯,是人体感染此虫的重要因素之一。
症状
颚口线虫可以在人体内存活好几年,而且会全身游走,游到哪里,就会对哪里的组织器官带来损伤――除了由于虫体游走带来的机械损伤,还有它分泌的毒素会带来病害。如果到消化道,就会表现出腹痛、腹泻、便秘等;到胸部,可引起胸膜炎;到肺部可产生咳嗽和胸痛等症状;到喉部可导致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到唇舌可引起说话困难;到耳部可引起听力障碍;到膀胱系统可出现血尿、痒痛等;到子宫可引起慢性宫颈炎。如果是到眼睛,可能失明。如果钻到大脑里或心脏,就会导致死亡。
感染途径
经口感染,但也有经皮肤或经胎盘感染的病例报道。在泰国和日本,患者大多是因生食或食入未熟含有早期第三期幼虫的鱼、鸡肉、鸭肉和猪肉所致。
另有报道用含有早期第三期幼虫的剑水蚤可感染灵长类实验动物,因此专家提出人也有通过饮入不洁水源而感染的可能。第三期幼虫自皮肤感染后,大部分在皮下组织和附近肌肉移行,在侵入肝脏,少数侵入隔肌、腹肌和背肌。经皮肤感染的幼虫侵入胃壁后发育为成熟成虫,个别则成为未成熟幼虫。人体并非颚口线虫的适宜宿主,除个别病例外,多数见到的是第三期幼虫或未成熟幼虫。在人体中的寄生方式可分为静止型和移行型。
人体感染颚口线虫除了上述的被动途径外,还有部分主动行为感染者。民间有食入猪胃虫(颚口线虫)治胃病的说法,个别病例就是因此而感染并引起严重的颚口线虫病。浙江省宁海县岔路镇大楼村一农民因患慢性胃炎,误信民间习俗食野猪"胃虫"能治胃病,于2002年5月3日晨从猎来的野猪胃中获线虫(最后鉴定为杜氏颚口线虫)11条,裹在麦饼中活吞食,数小时后感到腹痛不止,当天下午多次呕血,并引发出血性休克,当夜10时许送县医院抢救。
致病部位
广泛,几乎遍及全身各处。由皮肤侵入的幼虫,多数情况下会在身体的个部位发生皮肤肿块。由于幼虫的游走性,在皮肤的表皮和真皮间或皮下组织形成隧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此虫可在各脏器内寄居,肺、气管、胃肠道、尿道、子宫、阴茎、眼、耳、脑和脊髓中都有虫体发现的报道。虫体在人体内可以存活数年乃至十几年。
颚口线虫_颚口线虫 -预防控制
颚口线虫
颚口线虫病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食生的或半生鱼类、禽鸟类、两栖类,爬形类和哺乳类动物等肉类。保持环境卫生,对有可能感染颚口线虫的食物进行加热处理,避免传染源的传入。此外,在加工或处理生肉时,应注意自我保护,由于颚口线虫幼虫可穿透皮肤进入体内,因此在处理疑含有本虫的肉类时,应带手套,防止经皮肤感染。此外饮水卫生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流行区未经处理的水,特别是取自浅井或地表蓄水池的水,因有机会受到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的污染,应避免直接接触。
在发现淡水鱼自然感染本虫的地区,应加强对犬、猫、猪等的普查和管理。动物颚口线虫病的控制主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首先要控制和消灭感染源,原则上应进行定期预防性驱虫,丙硫咪唑、氟化钠铵、阿苯哒唑、甲苯咪唑及复方伊维菌素等广谱驱虫药对成虫有较好的疗效。其次要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尽可能地减少与感染源的接触机会,避免到水边吃到剑水蚤,防止吃入生或半生的鱼类及转续宿主等。
颚口线虫_颚口线虫 -治疗方法
人体颚口线虫病的防治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服用泼尼松龙或硫酸奎宁可使移行性肿块消退;阿苯达唑有一定疗效,可预防虫体反复移行性肿胀的发生,但不能控制急性症状。如果寄生部位明确,特别是皮肤型棘颚口线虫病,外科手术取出虫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要注意因幼虫在皮下的移行速度较快,可能会导致手术失败,可用止血带绑于虫体两侧,而避免虫体提前逃避。
颚口线虫_颚口线虫 -相关事件
检测2011年5月17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宣布,连续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进口黄鳝中检出9批次致病颚口线虫。上海口岸已建议国家质检总局停止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对华输出黄鳝,暂停受理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输华黄鳝的检疫审批。这是中国口岸首次从进口黄鳝中检出颚口线虫。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从2008年开始收治近百例颚口线虫病,其中2011年前十个月就接待了六七十个,其中浙江患者有二三十个。经研究发现,在市场购买的黄鳝中,每10斤黄鳝有250条颚口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