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400型潜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海军建造的一级潜艇。正式登录舰型名称为伊号第四百型潜水舰(いごうだいよんひゃくがたせんすいかん),通称潜特型(せんとっけい)。伊-400型是二战时期最大的也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核动力潜艇建成前最大的潜艇。伊400所携带的燃料足以绕地球航行一圈半,可装载3架晴岚强击机并可使其迅速投入战斗。
伊400_日本伊-400型大型载机潜水艇 -简介
日本伊-400型大型载机潜水艇伊400级潜艇,俗称“潜水空母”,是日本海军为秘密接近美国西岸及巴拿马运河作奇袭攻击而设计、建造的潜艇,搭载2架(后更改为3架)特殊水上攻击机“晴岚”。本舰为当时世界最大及拥有高续航距离,且能在无补给下到达世界上任何地点。但是其体型巨大(虽然以其大小而言已相当敏捷)、飞机库的耐压性等问题亦为战时建造下的很大负担,最后只是浪费了大量物资及时间。本舰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并企图于终战前攻击美国海军特遣部队泊地乌利西环礁,但攻击前夕时已经终战,在战后被美国俘获作海没处分。但是,本舰在战后成为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SSBN)的概念。
伊400_日本伊-400型大型载机潜水艇 -历史
研制背景
日本海军自20年代末期起,即进行了潜艇携带飞机作战的研究,到二战期间,世界各国海军中只有日本海军的大型潜艇较多携带艇载机,执行侦察或校正弹道任务。1942年11月,从潜艇上起飞的一架E14Y1型侦察机,飞临美设计图国西海岸俄勒冈州的森林,投掷了两颗小型燃烧弹。受这次成功的鼓舞,日本海军的“○五”造舰计划里加入了总数为18艘的伊-400型潜艇。
建造
1943年1月18日,伊-400号在吴县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伊-401号及伊-402号不久后在佐世保开工,伊-403号原定在川崎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后因故取消,伊-404号于1944年2月在吴县造船厂安放龙骨,后在盟军的猛烈空袭中沉没。1944年(昭和19年)1月18日,伊-400号下水,12月30日竣工。
服役
伊400号上举行的投降仪式
伊-400级潜艇最终仅有3艘投入了实战――伊-400号、伊-401号和伊-402号。
1945年4月,伊-401号艇奉命前往中国大连运载长途奔袭巴拿马运河所需的燃料,但因在濑户内海触雷受损而被迫返回。同年4月12日,接替伊-401号艇的伊-400号继续执行水下运油任务,最终得以顺利返回吴港。由于此时日军的战况日益恶化,盟军的舰队已在日本本土附近大量集结,巴拿马运河的攻击计划根本无力执行,于是被迫放弃。
1945年7月,新的作战计划诞生,为攻击位于乌利西环礁的美国海军航母基地,日本海军第一潜艇支队的伊-400、伊-401、伊-13和伊-14号潜艇共搭载10架M6A1“晴岚”从大凑出发经由4条不同的航线前往作战海域。
1945年7月16日,伊-13号遭遇美国海军驱逐舰“劳伦斯.泰勒”号(LawrenceC.Taylor)和护航航空母舰“安齐奥”号(U.S.S.Anzio),潜艇很快被美军飞机击沉。伊-401号也不顺利,潜艇由于遇到了强烈的风暴而受损,伊-400号则发生了一次由电子设备故障引起的火灾。在还没达到预定集结地点的途中,各艇接到日本战败投降的消息。作战于是被迫终止。伊-400号潜艇也于1945年8月28日在本州以东海面向美军投降。
8月29日于三陆被美国驱逐舰“蓝”号发现、捕获;8月30日归港横须贺港;9月15日除籍;10月回航佐世保。
1946年(昭和21年)1月佐世保于出港,并航向美国本土作技术调查;为不使先进技术落入苏联之手,美方于6月4日在夏威夷近海作为实舰标的击沉处分。
伊400_日本伊-400型大型载机潜水艇 -结构
主舰体
耐压机库的近照伊-400级的主舰体采用横向双筒结构,很象一副眼镜,这是为保障艇内弹药库和巨大燃料箱的安全而专门设计的。
设置在船尾的乘员舱室恢复为单筒,这种双筒设计使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艇首有两个鱼雷舱室,每舱有纵列的四具21英寸口径鱼雷发射管,共备雷二十条。
伊-400型的舰桥和指挥塔并不在潜艇正中,而偏离中线7英尺,为保持全艇得平衡,机库位置相应向反方向偏移2英尺。因为这种不对称的设计,在遇到紧急情况或发射鱼雷时,伊-400级在水下的操作较不稳定。
机库
在伊-400的甲板上设计有一个35米长,直径3.7米的密封机库,机库是这种庞大的“潜水航母”的核心部分,里面可以容纳3架折叠起来的爱知M6A1“晴岚”式水上飞机。机库口延伸出一条85英尺长的弹射滑索,战时这些水上飞机会从液压舱门里拖曳出来,在前甲板上组装好,加油挂弹,最后用前甲板的一部26米长的蒸汽弹射器发射升空。任务完成后,飞机会降落在潜艇附近的海面上,用艇上的大马力吊车回收入库。舱室
在机库下方右舷内外两层壳体间有一个特殊的工作舱室用于检修测试飞机发动机,旁边是机载弹药库,可储存4条航空鱼雷、15枚炸弹以及航炮用的炮弹。耐压壳体里面还有一个弹药库,装有更多的炮弹和潜艇自身使用的高射炮弹。这些舱室的上方都有厚实的装甲保护。
两个机舱各安装一台19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每条轴连接一台1200马力的发电机,提供潜艇下潜用的电力。实际运行中,潜艇达到了水上18.7节,水下6.5节的最高速度。
为了支持长达四个月的远洋作战,食物和补给品被塞进潜艇的每一个角落,狭窄的过道上也摆着食品箱,人只能弯着腰走在上面。
伊400_日本伊-400型大型载机潜水艇 -性能
日本投降时的伊-400伊-400采用双壳艇体,艇长122米,满载排水量6560吨,水上排水量3550吨,水下排水量6560吨,是二战期间建造的最大潜艇。
最大乘员220人。艇上安装4台7700马力柴油机和2台1764千瓦电动机。
伊-400的水面最大航速18.7节(水下最大航速6.5节),由于具有超大容量的燃油箱,该级艇在14节航速下最大航程可达37500海里,最大下潜深度也达到了100米,可持续作战四个月以上,作战半径可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使其可以攻击远在旧金山、巴拿马、华盛顿或纽约的目标。
伊-400级的下潜时间为56秒,吃水为23英尺。设计潜深400英尺,试航中潜到了328英尺。
伊400_日本伊-400型大型载机潜水艇 -装备
武器
M6A1“晴岚”式水上飞机武器包括艇尾的1门5.5英寸(140mm)50倍身管长甲板炮,艇首8具鱼雷发射管,指挥塔上1门25mm防空炮,机库上方3座三联装25mm防空炮,此外还有3架爱知造M6A1“晴岚”水上战斗/轰炸机。
“晴岚”是专门为搭载于潜艇上而开发的机种,机长35英尺,翼展40英尺,航程654英里,有效载荷1800磅。可携带800公斤炸弹或17.71英寸(450mm)直径的空投鱼雷。伊-400型的主甲板上有一座115英尺长,直径12英尺的机库,可容纳三架折叠的“晴岚”。
“晴岚”还可以搭载附加油箱和炸弹,执行“敢死”任务。“晴岚”由爱知公司制造,平时装载于艇上的耐压机库中,浮筒被拆开放置,机翼和尾翼可折叠。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可以在七分钟内装备好一架“晴岚”。
雷达
伊400级装有日本的早期预警雷达和雷达信号探测器,为了弥补雷达性能的不足,舰桥上还安有特大型的双筒潜望镜。另外,伊-400型还装有柴油机通气管工作装置。
乘员
伊-400级起初设计艇员为145人,后来增加为213人,实际作战中搭载220人。经过训练的艇员可在45分钟内完成“晴岚”的装配、加油、挂弹和弹射。
伊400_日本伊-400型大型载机潜水艇 -残骸
2013年12月,美国夏威夷大学海洋调查研究所宣布,该研究所的载人潜水艇在瓦胡岛西南近海约700米深的海底发现了“伊400”残骸。参与调查的美国国家大气和海洋管理局专家认为,就当时而言,这艘潜艇“拥有改变军事战略的攻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