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花开茶靡,世上万物,相辅相克。许多人,许多事,许多未了的心愿、未尽的情愫、未解的杯葛、未完的异梦必将随着清明的霏霏细雨,沐春风一度,消弭于无形,飘散在阡陌依旧袅袅的幻化烟云深处。回首人生过往,当踏青在清明祭扫的叩拜祭祀中,随一杯土落下,皆回归了曾养育于自己的土地,宗嗣,化万千柔肠,润物于有形。
摊开农历志书记载,清明是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重要的八节之一,有阳历四月五日前十日后十日均属清明之说。何谓清明?皆因万物生长此时,清洁而明净,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追溯求源,沿着历史盘根错节的脉络,盘点长烟落日的尽头,追寻清明何时成为了人们沿袭下来的传统节日?众说纷纭,百口不一,史学家无从考证一时也很难厘清,寻找一个确切的年代和强有力的历史证据,引经据典的留给后人一个盖棺的定论。
传说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患逃亡在外,生活艰苦,一天重耳饿晕了过去,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了让他充饥。十九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不肯出山做官。
正当晋文公无计可施时,身边的谋臣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自己会从无火的一方走出来。晋文公心想介子推孝顺母亲,无奈之下只好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只待大火完全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只见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大哭稽首祭拜,安葬遗体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文章阅读网:www.www.AihuAu.com.net )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临走时,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亲帅群臣,素服徒步登上介山祭奠介子推。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十分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一枝柳条,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完毕,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寻寻觅觅,守得尘世不离愁,锁清秋,一朵清莲残花去,梦中旧景,醒来破惨风,一声笑,再别离,人鬼殊途,又岂能朝朝暮暮?
清明节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放荷花灯、孔明灯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达到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三月清明日,蜿蜒的山道上男女扫墓的人络绎不绝,担提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