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是广东省独立学院中拥有省级精品课程和获得教学成果奖的学校。坐落于中国最具魅力、最具经济活力的现代制造业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东莞,涵盖了工、理、文、法、经、商、艺等学科门类,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东莞理工学院、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按新机制运作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东莞城市学院_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学校简介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托母体保质量,面向市场谋创新,服务东莞求支持,追求卓越创品牌,科学发展作贡献”是我院办学的指导思想;“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努力将城市学院办成具有地方特色,省内一流,追求卓越的教学型本科独立学院”是学院的奋斗目标。
学院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400亩,校舍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4万册,中外报刊2000多种;建有标准田径场、游泳馆、能容纳1200多人的大礼堂、同时容纳5000人就餐的高标准学生食堂、现代化实验大楼、电子工艺生产线、金工实习工厂等设施;有校外实践基地27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316万元,固定资产达1.6亿元。
师资队伍精干,教学设备齐全,教学管理规范。专任教师中有副高以上职称者占教师总数的40.6%,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还有部分教师是出国留学、进修人员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学院现有本专科学生7000多人,2006年计划招收本专科学生2220人。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学院在专业设置上机制灵活,针对性强,具有超前意识。现已有本专科专业33个,涵盖了工、理、文、法、经、商、艺等学科门类。
城市学院按照广东省规定的相应本专科以及高职层次分批招生。学生毕业后,颁发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证和东莞理工学院学士学位证书,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
东莞城市学院_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学校领导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院长安少华教授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财务办公室、发展与联络中心。联系社科系。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朱志德
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分管组织(统战)、宣传、纪检监察、新闻中心和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联系财经系。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学术副院长程发良教授 博士
分管学院教学、教辅和科研等方面工作。分管的部门为:教务处、实验中心、图书信息中心、学报编辑部、各教学系。联系机电工程系,城市与环境科学系。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冰
分管学院党群、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等方面工作。分管的部门为:学生工作部(处)、党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工会(教代会)、团委。联系文学与艺术系。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行政副院长张林博士 副教授
分管学院行政后勤等方面工作,分管的部门为:学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处、总务处、采购办公室、计生办。联系管理系、体育教学部。
院督学林世俊教授
协助院长分管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工作。联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
东莞城市学院_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院系设置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是我院成立最早的系部之一。自建系以来,计算机系以教育为核心,实行对学生的教育和修养并重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学院“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系正逐步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系部。
我系现有计算机基础、软件、数学,电子信息等四个教研室。在完成本系专业的授课任务以外,还承担了全院的数学和计算机公共课程。目前,我系是全院教师最多的系部。我系专任教师中,拥有教授及副教授高级职称8人,高级工程师1人,博士1人,讲师和硕士18人,现已初步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学术梯队和研究团队,为学院的发展提供着坚实的人才储备。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现有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两个专科专业。2005年,有近1000名来自祖国各地学生在我系就读。在这里,他们将被培养成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机电工程系
机电工程系于2005年6月在原工程学科的基础上组建.工程学科部原设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贸易(方向);工业设计(家具设计)等专科专业(方向).机电工程系现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安全技术与管理等专科专业,并于2005年开始招生本专科学生.
财经系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财经系成立于 2004 年 9 月,前身为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经管部。 现设有会计、国际贸易两个教研室。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会计学三个本科专业;会计、会计电算化、金融管理与实务、工商管理(电子商务方向)、国际商务、国际贸易与实务六个专科专业。
管理系
管理系是我院成立最早的系部之一。自建系以来,管理系以教育为核心,实行对学生的教育和修养并重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学院“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系正逐步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系部。
文学与艺术系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文学与艺术系成立于 2005 年 7 月。目前共开设三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教育)、汉语言文学(影视表演)和四个专科专业:汉语(文秘)、音乐教育、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同时,本系还负责全院各专业大学英语和大学语文的教学,承担着全院数千名学生人文艺术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是城市学院向多科性、综合性独立学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全院努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性应用人才的重要载体。 本系目前下设三个教研室:英语教研室、汉语教研室和艺术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 32 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1人,硕士13人,归国留学人员 5人。
社会科学系
社会科学系现有法学和行政管理两个本科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行政管理、法律事务三个专科专业,同时承担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本系下设法学教研室和公共管理教研室,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合署办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下设5个教研室,分别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中国近代史纲要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社会科学系现有教职工30名,专任教师25名,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22人。 现有在校学生576人。
社会科学系下设东莞社情研究中心、东莞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两个科研机构,承担3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在国家、省部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88篇,主持或参与编撰著作22部。在教学方面,获得多种奖励,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获广东省高校优质建设课程奖,中国近代史纲要获广东省优秀教案三等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获广东省优秀教学片三等奖。
体育教学部
体育教学部是学院直属领导的教学单位,承担全院本、专科的体育课教学及体育竞赛、群体活动的工作。经过不断摸索与创新,体育教学部不论在教学、科研、运动训练、课外活动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现开设有足球、篮球,软式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手球、健美操、形体、健美、武术等课程,在学院体育场馆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还将陆陆续续开设新的项目,不断完善体育课程设置。
东莞城市学院_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精品教程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英文名称:Thoughts Morals Accomplishment & Basic of Lower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周学时:2
学分:3
开课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社会科学系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
开课对象:一年级本、专科学生
理论教学学时:36
实践教学学时:18
选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部社政司高等教育出版社
预修课程:无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组建以来,学院党政领导始终把对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积极探讨课堂教学规律,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教育学生的主渠道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是把胡锦涛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进课堂。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情况,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从课程的内容体系到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课堂教学到课外实践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改革情况
课程教学改革包括课程体系、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途径等多个层面,形成了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途径为辅助的综合性改革。
1、构建了课程教育教学内容体系的新模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本质讲是以教育性和思想性为特点的育人课程,这就决定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知、情、意、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教育过程“知”的要求与知识性、理论性教学内容,就需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的理论教学;教育过程“行”的要求与生活性、实践性教学内容,就需要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从“知”到“行”,从理论讲授到实践教学,就需要有针对性、现实性、主体性的认识中介,这就需要以专题讨论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因此,我们构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内容体系的新模块,即课堂讲授、专题讨论、实践教学三大模块。
2、实施专题讨论、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的“五步教学法”。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课前调研,叙述与解读、对话与讨论、评议与辨析、总结与思考。
3、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军事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