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规划 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区域介绍,皖江城市带-规划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也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点燃了助推器。

皖江城市带_皖江城市带 -区域介绍


皖江城市带

长江流经安徽400余公里,有“皖江”之称。舞活八百里“皖江龙”,是安徽人执着的追求。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浦东对外开放,安徽闻风而动,作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决策并付诸实施,逐步形成以芜湖为突破口、沿江城市全面跟进开发开放新格局。2006年,国家将皖江城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加速了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辐射转移。如今,安徽9个皖江城市利用省外资金已占全省的70%以上,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近60%。沿江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自主创新特色愈加鲜明,为设立国家级示范区奠定了基础。

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81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45%和66%。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皖江城市带处于中国人口密集、消费需求较大的最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覆盖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山东、安徽七省一市,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社会消费额,占全国的比重都接近1/2,皖江城市带无疑将是拓展国内市场、启动内需的关键区。

舞活八百里“皖江龙”,是安徽人执着的追求。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浦东对外开放,安徽闻风而动,作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决策并付诸实施,逐步形成以芜湖为突破口、沿江城市全面跟进开发开放新格局。

2006年,国家将皖江城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加速了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辐射转移。如今,安徽9个皖江城市利用省外资金已占全省的70%以上,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近60%。沿江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自主创新特色愈加鲜明,为设立国家级示范区奠定了基础。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示范区将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承担起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以及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重任。

皖江城市带_皖江城市带 -规划


皖江城市带示意图

2009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也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点燃了助推器。

《规划》确立了以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大力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真正在承接中调整产业结构,在转移中发挥示范作用。

《规划》要求,示范区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把承接产业转移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起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为代价;必须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为了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统筹规划产业承接园区建设,推进现有园区转型升级,并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依托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在皖江沿岸适宜地区规划建设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也为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扩大与珠三角、京津冀、海峡西岸等地区的联系,辐射带动安徽省其他地区包括扶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提供契机。

在体制机制上,国家赋予示范区先行先试权,允许皖江地区在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价格机制等方面实施更为灵活的政策。安徽将在《规划》基础上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建设任务和政策等,并将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市、县。

《规划》提出,到2015年,示范区经济总量大幅提高,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更加良好,长江、巢湖水质改善。到2020年,示范区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水平居全国前列,生态环境优美,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成为安徽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_皖江城市带 -历史背景


皖江城市带

地处沿江近海的安徽,对于皖江城市带的崛起有着太多的情愫和期盼。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家浦东开发战略刚一出台,当时的安徽省委、省政府立即作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 的战略决策,一时间,安徽大地春潮激荡,反响热烈。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任安徽省 计委综合处处长朱先发回忆说:“1991 年,当时的省委省政府正式 提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加快发展”,从那以后,开发皖江,加强和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联系,就成为带有标志性安徽发展战略的取向。”

此后,开发皖江一直成为安徽上下执着的追求,时至今日,可说是天时地利都已具备。近些年来,安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生产要素水平大大提升,而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2005 年党中央从全国发展战略出发,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东向发展战略”,皖江城市带列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第一方阵,再次引起世人瞩目。

尤其令安徽人民难忘的是, 2008 年 1 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冒雪视察安徽时指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 总书记的指示高瞻远瞩,情深意切,安徽发展由此迈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可以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用“紧锣密鼓”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从提出规划构想到调研考察再到立项报批,国家发改委和安徽省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所有的事项。2009 年 4 月,安徽省完成编制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安徽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5 月3 日,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进行讨论完善;5 月5 日,王三运省长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规划修改工作;5 月7 日到9 日,赴北京研究规划修改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方案 ……”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使安徽开发皖江从地方性战略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实现了新的飞跃。沈卫国:“设立示范区,不是仅仅为了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实现量的扩张,同时为东部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更好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

皖江新图绘就,大幕已经开启。在这块承载了太多人热望与使命的热土上,将燃起安徽乃至中部地区经济腾飞的新希望。

皖江城市带_皖江城市带 -意义

皖江城市带规划 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区域介绍,皖江城市带-规划

今日芜湖

在中国区域振兴战略的沿江一线,国家赋予先行先试权的探路者,先有浦东,后有成渝,再有武汉与长株潭。棋行中盘,落子无声。有人断言,在国家级的区域战略布局中,沿江不会再有一“子”。然而,800里皖江还是执着地等来了一份“国家使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从点题到破题,从酝酿到启动,从数易其稿到艰辛奔波……一个承载了太多猜想的“国字号”示范区,即将在各方的期待中大幕开启;从幕后到台前,从研究到决策,从安徽责任到国家战略……一个承载了太多使命的“国字号”示范区,即将在风起潮涌的皖江喷薄而出。

最近一段时期,在沪深股市盘整的基调中,安徽股票的走势却非常强劲。受到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即将出台利好消息的影响, “ 皖江板块 ” 脱颖而出,好几只股股价翻了番。国元证券分析师张成龙认为,规划的通过,赋予了安徽迎接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特定优势:从最近安徽股票个股的走势来看,这和皖江经济带有一定的关系。规划出来以后, 国家对安徽的规划都会出一些政策的,这些政策出台以后对相应的个股也会产生一些利好。资本市场都会提前反应这一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40103/100163.html

更多阅读

《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全文 山东省会城市经济圈

《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全文2013年8月前 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继续发挥济南优势,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做大做强”的

声明:《皖江城市带规划 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区域介绍,皖江城市带-规划》为网友怪人不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