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语敲声》之
挑山的女人
文/金罂粟
这是发生在安徽一个偏僻山村女人身上的真实的故事。写下这篇文字的起因源于中国网络电视台的一则消息报道:一个将近五十岁的女人,挑着一两百斤的货物走三千级台阶,走了十七年,对她来说,这是一条歇不得的长路,因为肩上挑的是老人孩子的日子,家里炉膛的火不能熄,因为要靠它把一个家捂热。十七年,她抚育三个子女 成 人,培养出两个大学生,艰难生活里,她独自承受痛苦。
我想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朋友们听,讲给那些所有关心关注还在为生活奔波劳苦的人们的人们听。(文章阅读网:www.www.AihuAu.com.net )
一
“太阳歇歇吗?歇得呢。月亮歇歇吗?歇得呢。女人歇歇吗?歇不得。女的歇下来么,火塘会熄掉呢。”一个年近五十的乡村女人,头发有些凌乱,身穿看上去已经略显破旧的红色棉袄,肩上挑着近二百斤货物,嘴里哼着调调,艰难的,一步一步向三千多级台阶的山上挪去。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汪美红,一个风雨无阻,坚持十七年如一日的挑山女人。
平时提起“泰山挑夫”,人们无不为之感叹非常,当得知和理解这个挑山女人的辛酸和悲伤之后,我却是几度悲咽,无言以表了。
二
汪美红的家在安徽齐云山脚下的岩脚村。十七年前,这里还是个非常贫困落后的小山村。没有公路,没有拖拉机更没有汽车,于是肩挑手提便成了他们运送货物的唯一方式。
做挑山工之前,她只上过一次齐云山。“那次刚结婚不久,丈夫领我上山算度蜜月,爬了一天下来,累得我腿肚子直哆嗦,发誓再不上去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回忆着当年的情景。
“你就安心在家享福,一切有我那。”看着丈夫憨厚的笑脸,听着丈夫温馨的话语,她笑了,笑的很满足,也很甜蜜。
但令她和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多年后,为了生计,她却要每日挑着一百多斤的重担,上下攀登门前的这座大山。
多舛的命运,总是无情的眷顾那些本来就很不幸的人。1995年3月1日的傍晚,汪美红的命运在这一天发生了斗转。29岁的丈夫汪淑平在村口的横江打渔时,不幸失足溺亡。突然的变故,使这个失去了家庭中唯一一个劳动力和依靠肩膀的汪美红,顿时陷入了悲痛绝望的境地。
守着空房和两儿一女的汪美红,半年多没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守着几乎失明的大儿子和正需上学的小儿、小女,她无计可施。“只出不进”的家庭收支,迅速让这个刚刚从债务中走出的家庭再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迫。
三
谈起自己1 7年 前第一次挑货上山,汪美红至今还清晰记得一个数字:180斤!这对于一个农村山妇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她肩膀的力量,更是她那无奈的选择和生活的坚强。
当晚,汪美红攥着第一次挑货挣来的9元钱睡得特别沉,生活没有打垮这个女人,也就是这样男人都难以承受的扁担,又使她看到了生活下去的希望。第二天,顾不得歇脚的她,强忍着昨日磨破皮的肩痛,拖着浮肿双腿的身躯,又毅然决然的扛起扁担走向了三千台阶之上。
“挑的最重的一次是203斤,我都不相信自己能挑那么重”,汪美红说,“自己最羡慕的就是那些在家等丈夫挑山回来的妇女,而自己却要每日去挑,没法休息。”
是啊,为了挣钱,为了养家糊口,汪美红不仅不能休息,反而比其他挑山人更加勤力。她白天挑两趟,到了晚上,遇有散货,她就带着手电再去挑。深夜的齐云山孤寂而深邃,一个人孤零零的走在黑洞洞的山道上,令人毛骨悚然。汪美红为了给自己壮胆,就不停地唱歌,只有眼无四顾的一路小跑。
四
从1995年第一次挑山至今,汪美红在3500级台阶上来来回回攀爬了足足17年,山路走了数万公里。17年里,她磨坏了100多双解放鞋、扛坏了20多根扁担。
这个45岁的乡村女人,看上去肩宽膀圆、身材结实,尤其腿部肌肉特别发达粗壮。但较同龄人相比,却显黝黑了许多、苍老了许多。在她看似壮硕的外表下,由于常年过量负重,加上心理重压,实际上早已疾病缠身。身体多个部位劳损受伤,腿部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脊椎也已经弯曲变形,腰根本就弯不下去。她那负重的肩膀,被扁担磨破、结茧,再磨破再结茧。
五
在我们不停感叹岁月不饶人的同时,岁月的重担似乎对这位山村女人的折磨还没有完。
她无法停下了歇脚半刻,虽然她年岁渐高,虽然她病魔缠身。她必须咬牙坚持下去,坚持用自己日渐衰老的肩膀继续维系着这个家,支撑着实现毕生把孩子抚养成才的夙愿。
在这个偏远的农村,她只与有同等遭遇的女人往来,唯一倾诉的男人是自己的“丈夫”,每每受到委屈,每每心里难受,就是跑到他坟上去哭:“我今天做的是男人的活,是替你做的,你还没死,我需要你爱我疼我,更需要你安慰我帮助我。我需要你,咱们的孩子更需要你……我不需要表彰,也不需要鸡鸭鱼肉的富裕生活,我只是一个女人,一个能让孩子上得起学,让他们成为不受别人白眼和欺负的人,让你放心的人……”
无数次,这声音沁透了溪水,蔓延了山谷,无数次,撼动着三千多级台阶,剥蚀了所有善良人们的心。
六
这是记录在汪美红帐本上的数字:
“1月27日我又一次失去了我心爱的人”。
“1月28日,难受,难受”。
“1月29日,上山,十五块”。
……
就是这样一行行浸满汗水和泪水的文字,呈现的是一个女人的艰辛写照,记录的却是一个女人让人钻心的悲苦历程。
她说, “那天下着大雪,哪儿也没去”。然后,她拿起笔,在上面划了一下:“没有意义留下来,最好是忘掉吧,忘了算了……”
这一划,轻而又轻。她只能难受那一天,生活不给人时间痛苦。
七
故事写到这里,我实在写不下去了,语言视乎也变得有些语无伦次。也不是顾及到读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主要是我自己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最后告诉大家,结果是值得欣慰的:汪美红的两个孩子先后被送入了大学学习;她的家乡和她自己的生活状态在 政 府和社会各界的援助下得到了基本改善;修了路,车通了;这个挑山的女人终于再也不用挑山了……
*(此文故事情节取自于电视网络报道,
部分采访情节来源于媒体同行记述。
济南.金罂粟/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