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嘴骂遍世人的李敖,在七十三岁生日之际推出三十六万字的言情色小说《虚拟的十七岁》,故事环绕一名头脑被植入芯片的十七岁高中女生,以及博学多闻深不可测的大师。为了解开少女脑中诸种百科经典的封印,大师理所当然地卖弄炫耀,肆无忌惮地探索少女的灵魂和肉体。纳米、人工智能、佛法、时间、快乐、梦境……小说中知识的交杂正符李敖炫学的本性,而大张旗鼓的情欲,则透露了李敖对女人的迷恋,以及对世俗道德观向来的轻蔑。
虚拟的十七岁_《虚拟的十七岁》 -简介
《虚拟的17岁》
这部新书是600页厚、36万字的长篇小说,故事内容叙述17岁美少女脑部被植入智能芯片,在67岁的智慧大师(李敖自己的化身)启发下,展开灵性与哲学的追寻。这个故事李敖前前后后写了5、6年,从67岁写到73岁,故事情节除了谈思想,当然也有李敖爱用的“限制级情节”。
虚拟的十七岁_《虚拟的十七岁》 -情节露骨
据李敖本人透露,今天(25日)将举办新书发表会。该书情节露骨,绝对让人脸红心跳。他也笑称,自己是过气人物,新书内容虽有“色情限制级内容”,恐怕仍是“很难卖”,但“老子有钱,不怕赔!”
李敖笑称,他的新书虽然没有“图文并茂”,不过36万字故事情节绝对让人脸红心跳。李敖形容,每5、6页就有高潮迭起的内容,有偷窥欲的人不会失望。他还将新书自动列为限制级,加了封套、贴上贴纸,规定不仅18岁以下不能看,80岁以上的也禁止观看,以免“看完想去偷买‘威而钢’(男性壮阳药)”。
虚拟的十七岁_《虚拟的十七岁》 -与《花妖》的比较
最近,网络上介绍了台湾学者作家李敖的长篇小说《虚拟的十七岁》的概要,大陆学者作家钱定平的《花妖》则早已在市场销售,上网也能读到小说原文。特别奇怪的是:一个大陆出版,一个台湾推出的两本小说居然在一系列方面极其相似――
《虚拟的十七岁》与《花妖》两书的十大相似点:
1)版式相似:一个读者无须细细阅读,两本书拿在手里翻阅,就会感觉样子相似,封面设计、小说版式、章节形式以及书中穿插着许多外文的特点等等,都非常相似;
2)故事相似:《虚拟的十七岁》描写青春少女与六十七岁的学术大师,他们之间发展出了最奇情的忘年之爱,有了最奇特的结局;《花妖》则描写另外一名青春少女与六十多岁的艺术大师,他们之间发展出了最奇情的忘年之爱,也有了最奇特的结局,两者难道不是极其相似么?
3)人物相似:《虚拟的十七岁》两主角:十七岁高中女生与六十七岁的博学大师;《花妖》的两主角:二十挂零的女郎与六十多岁的艺术大师,两者非常相似;
4)魔幻相似:《虚拟的十七岁》开始是女主角、十七岁高中女生的脑部被植入晶片(电子技术),使得她知识大增,但必须有人不断的开启她的智慧;《花妖》一开始是一部录象机(也是电子技术)自己放映出一部奇幻的故事,并隐藏了许多奥秘,等待读者去不断的开启智慧、获得解答,两者更是极其相似;
5)梦境相似:两部小说里都描写了主人公的大量梦境,以便烘托特殊的环境氛围,刻画人物的深层心理,甚至开启神秘事物的解开密码之门,两者也很是相似;
6)灵感相似:《虚拟的十七岁》的灵感来自法国画家伯纳・夏洛瓦(BernardCharoy),夏洛瓦很会画女孩子,可是他本人渐渐老了,前几年,他换了新的年轻的模特儿,画出来一幅名作;《花妖》的灵感同样来自一位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HenriMatisse),马蒂斯也很会画女孩子,可是他本人渐渐老了,后来他更换了新的年轻的模特儿,于是也画出来一幅名作,两者还是非常相似;
7)知识相似:两部小说都包含了古今中外的大量知识,从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直至涉及到自然科学,升天入地,上下求索,两者者又十分相似;
8)情爱相似:两部小说都有大量的性体验场景(虽然暴露程度与目的非常不同),性幻想就更多,又都是劳伦斯《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式的,两书在这点上也是非常相似的;
9)深度相似:两部小说都探讨社会、人生、爱情、艺术、人性与性欲望(尤其是老年男人的性意识)等等深层次的人间普遍问题,更是十分相似;
10)作者相似:两部小说的作者都学识渊博、著作等身而又丰富多彩,写作上也是特立独行而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士,激扬文字,行文酣畅淋漓;针砭时弊,笔端饱含感情,对于社会的、文化的、民族的、国家的多种问题,两位作家都喜欢发表标奇立异而出语惊人的意见,这一点居然也极其相似。
《虚拟的十七岁》出版在今年四月份,在后,而《花妖》出版在今年一月份,在前,难道李敖是“抄袭”了钱定平?或者,前者从后者获得了创作上的启发和灵感?或者至少是两位作者之间大有心灵感应么?
虚拟的十七岁_《虚拟的十七岁》 -作品解读
李敖在《北京法源寺》一书中,开始了自己“双面神”的探索,这次新书《虚拟的十七岁》,便是一部自由主义哲学观和小说演绎融合的“双面”作品。和萨特的《恶心》一样,李敖的《虚拟的十七岁》,也在力图将哲学思辨艰难的融合进文艺小说里面,哲学的逻辑思维,文学的形象思维,为哲学而文学,这是一个辛苦事!
当然,李敖不是萨特,《虚拟的十七岁》也不是《恶心》。萨特在《恶心》里面,选取了个人生活的琐碎和平庸的角度来入手,在《恶心》里面,萨特营造了一个让人几乎窒息的普通人无聊,琐碎,庸常的环境,而在《虚拟的十七岁》里面呢,李敖选择了“xing”这个角度,xing和哲学,首尾两端,但是,李敖倒是可以边“xing”边思辨,趣味盎然。
比如,为了说明“真理无处不在”这个命题,李敖为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还有一个设计的情节。
先看故事,讲古代赵州的一位和尚,是禅僧,有一次他对徒弟文远提议:“我们打个赌,谁能把自己比喻做最下贱的东西,谁就赢。”于是,这位大师就开始说“我是一头驴。”。弟子回答:“我是驴屁股。”赵州大师继续说“我是驴屁股里的大便。”弟子说“我是大便里的蛆。”赵州禅师问:“你在大便里干吗?”弟子悠然说“我在避暑乘凉啊。”这个故事,说明了佛门真谛,所谓,人置身下贱,却依然可以悠然自得,驴子,大便,蛆,都可以成为佛法和禅机。
庄子也说过,真理无处不在,庄子自己就说过,道在哪里呢?道,可以在任何地方,甚至可以在大便和小便里,所谓“道在尿溺”。
当然,小说毕竟不是哲学书,于是,李敖设计了一个阐述“真理何处”的引子――与女友的鸳鸯浴。女友说了一个谎,说自己在浴池水中小便了,李敖大骇,于是,从小便说起了庄子的“道在尿溺”,谈论庄子,佛学和禅机,与哲学有关,与淫荡无关。
佛学里面有屎尿用词,哲学里也有这样的词语,这就引出了李敖这本小说的第一个特点:字词很A,A片的A,“屎尿”用语多,比如第一章就是《与yinjing对话》,字词很A,并不意味着淫秽与肮脏,如果有这种逻辑关联,那么,医学院的生理学教材才是黄书之源。记得李敖在宣传自己的这本书的时候,极尽鼓吹暧昧色想之能事,撩动人心,其实,翻开书之后,相信会让大众发笑,记得,李敖在北京大学演讲中,说道:自己的书由于查禁,只能上书摊卖,得吸引人阅读,怎么办呢,只能用女人的屁股和大腿来做幌子,李敖风趣的说自己的读者里面有一部分是色情狂。
《虚拟的十七岁》,我们以为这里是《金瓶梅》的描写遍地,其实,是哲学,是自由主义的价值观,萨特的《恶心》从存在主义角度,铺陈个人生活的窒息和庸常,展示现实生活里的绝望和困顿。而自由主义的李敖,给我们做了一个写有“春宫”两个字的纸盒,里面却是自由主义,这本书即是如此。
哲学和文学的交合产物,哲学小说,当代最杰出的是萨特的《恶心》,李敖的这本书能否超越《恶心》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中国的作家基于自己的信仰,能够尝试走这样一条艺术创作的道路,很新鲜,也很有趣,我写几篇《虚拟的十七岁》读书札记,放到博客上,和大家分享哲学阅读的乐趣。
不过,不要以为哲学小说会和哲学书一样枯燥和严肃,读《恶心》,还是读《虚你的十七岁》,都是轻松的,因为哲学用文学小说的面目出现,让我们感到舒服和快意,她是双面的,我们能够读懂一“面”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