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白皮 椿白皮 椿白皮-基本简介,椿白皮-形态特征

椿白皮又名香椿皮,为楝科植物香椿树皮、根皮的韧皮部,气微,苦涩,凉。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湖北、贵州等地,含川糠素、甾醇、鞣质等化学成份。即可外用,也可内服。具有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的作用。 【考证】椿,《新修本草》始着录,谓:“椿、樗(臭椿)二树,形相似,樗木疏,椿木实。椿木皮细肌实而赤嫩,叶香甘可茹;樗木皮粗肌虚而白,其叶臭恶,歉年人或采食;栲木即樗之生山中者,木亦虚大,梓人亦或用之,然爪之如腐朽,故古人似为不材之木,不似椿木坚实可入栋梁也。

椿白皮_椿白皮 -基本简介

【椿白皮

的功效介绍】: 椿白皮 (《食疗本草》) 【异名】香椿皮(《经验方》),春颠皮(《分类草药性》)。 【考证】椿,《新修本草》始着录,谓:“椿、樗(臭椿)二树,形相似,樗木疏,椿木实。”《纲目》载:“椿、樗、栲,乃一木三种也。椿木皮细肌实而赤嫩,叶香甘可茹;樗木皮粗肌虚而白,其叶臭恶,歉年人或采食;栲木即樗之生山中者,木亦虚大,梓人亦或用之,然爪之如腐朽,故古人似为不材之木,不似椿木坚实可入栋梁也。”《植物名实图考》谓:“椿,即香椿。叶甘可茹,木理红实,俗名红椿。”综上记述,古代所谓的椿,即指现楝科植物香椿。 【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 【化学成分】树皮,含川糠素、甾醇、鞣质。 【性味】苦涩,凉。 ①《唐本草》:味苦,有毒。 ②《本草经疏》:苦,微寒。 ③《本经逢原》:甘,平,无毒。 ④《医林纂要》:苦甘涩,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足阳明经血分。 外用:煎水洗或熬膏涂。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宜忌】《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不可用,崩带属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之,以其徒燥故也。凡带下积气未尽者亦不宜遽用。

椿白皮_椿白皮 -形态特征

椿白皮 椿白皮 椿白皮-基本简介,椿白皮-形态特征

椿白皮图册

乔木,高达16米。树皮赭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幼时具柔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5~

50厘米,有特殊气味;具小叶10~22,对生或近对生,具短柄;长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8~15厘米,基部偏斜,圆或阔楔形,先端尖,全缘或有稀疏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色淡,叶脉或脉间有长束毛;叶柄红色,基部肥大。圆锥花序顶生;花萼短小,5裂;花瓣5,白色,卵状椭圆形;退化雄蕊5,与5枚发育雄蕊互生;子房上位,5室,花盘远较子房为短。蒴果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厘米,顶端开裂为5瓣。种子椭圆形有翅。花期5~6月。果期9月。

椿白皮_椿白皮 -主要价值

树皮,含川糠素、甾醇、鞣质。

椿白皮_椿白皮 -植物采集

全年均可采收,但以春季水分充足时最易剥离。干皮可径从树上剥下;根皮须先将树根挖出,刮去外面黑皮,以木棍轻捶之,使皮部与木质部松离,再行剥取;并宜仰面晒干,否则易发霉变黑。

椿白皮_椿白皮 -鉴别


椿白皮图册1

性状鉴别 本品呈半卷筒状或片状,厚0.2-0.6cm。外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纹及裂隙,有的可见圆形细小皮孔。内表面棕色,有细纵纹。质坚硬,断面纤维性,呈层状。有香气,味淡。

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木栓层细胞10余列,呈红棕色。皮层较薄,由数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组成,内侧散有成束的纤维,纤维壁增厚呈层纹状,微木化。韧皮部较宽,韧皮纤维数个成束,断续排列成环状,壁略呈层纹状增厚,木化;射线宽2-5列细胞。皮层和韧皮部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簇晶。

粉末特征 淡红棕色。①纤维甚多,直径10-40μm,壁厚,有的呈波浪形,木化;孔沟明显,层纹有的明显,有的与草酸钙方晶、簇晶形成晶纤维。②草酸钙方晶,直径5-35μm。③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5-37μm,存在于薄壁细胞内或散在。有的薄壁细胞内含点状红棕色物质。

椿白皮_椿白皮 -功用主治

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治久泻,久痢,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遣精,白浊,疳积,蛔虫,疮痹。 ①《雷公炮炙论》:利溺涩。 ②《唐本草》:主甘匿。 ③孟诜:女子血崩及产后血不止,月信来多,亦止赤带下;疗小儿疳痢。 ④《医林纂要》:泄肺逆,燥脾湿,去血中湿热。治泄泻、久痢、肠风,崩、带,小便赤数。 ⑤《分类草药性》:治下血,吐血;发表散寒,攻小儿痘疹。 ⑥《中国药植图鉴》:治痔疮,跌打损伤,接骨,消伤肿痛。 ⑦《四川常用中草药》:能发表,透麻疹。

椿白皮_椿白皮 -选方简介

①治休息痢,昼夜无度,腥臭不可近,脐腹撮痛,诸药不效:诃子五钱(去核梢),椿根白皮一两,母丁香三十个。上为细末,醋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陈米饭汤入醋少许送下,五更,三日三服。(《脾胃论》诃黎勒丸) ②治湿气下痢,大便血,白带,去脾胃陈积之疾:椿根皮四两,滑石二两。上为末,粥丸桐子大,空心白汤下一百丸。(《丹溪心法》) ③治小儿疳痢,渴瘦:椿木根(干,末之)、粟米(春粉),以蜜和作丸,服五丸至七丸、十丸,以瘥为度。 (《广济方》) ④治脏毒,赤白痢:香椿(净洗刷,剥取皮,日干)为末,饮下-钱。(《经验方》) ⑤治淋浊,白带:椿根白皮二两。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腹中痞块:香椿白皮二斤(切碎)。入锅内煎水,去渣熬成膏,摊布上,先以姜擦去腹皮垢腻,以火烘热药,贴痞块上,其初微痛,半日后即不痛,俟其自落。或加麝香少许,贴后,周围破烂出水。(《岭南采药录》) ⑦治胃溃疡出血:椿芽木皮烧存性、金银花藤八钱。水煎服。(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⑧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香椿树根皮六钱。水煎服。(徐州市《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椿白皮_椿白皮 -名家论述

①朱震亨:椿根白皮,性凉而能涩血。凡湿热为病,泻痢、浊带、精滑、梦遗诸证,无不用之。有燥下湿及去肺胃陈痰之功,治泄泻有除湿实肠之力,但痢疾滞气未尽者,不可遽用。宜入丸散,亦可煎服,不见有害。予每用炒研糊丸,看病作汤使,名固肠丸也。 ②《纲目》:椿皮色亦而香,樗皮色白而臭,多服微利人。盖椿皮入血分而性涩,樗皮入气分而性利,不可不辨。其主治之功虽同,而涩利之效则异,正如茯苓、芍药,赤白颇殊也。凡血分受病不足者,宜用椿皮,气分受病有郁者,宜用樗皮,此心得之微也。 ③《本草经疏》:椿,《本经》味苦,有毒。甄权言微热,震亨言凉而燥。然考其用,必是微寒苦燥之药。 《本经》主甘匿及洗疥疮风疽;藏器去口鼻疳虫疥匿者,因肠胃有湿热,故现是证,苦凉而燥,所以外治皆得也。藏器又主杀蛔虫蛊毒下血及赤白久痢;《日华子》治肠风泻血;萧炳云,得地榆主疳痢;孟诜云,止女子血崩及产后血不止,赤带,皆取其苦能燥湿,寒能除热,涩能收敛之功耳。 ④《本草汇言》:香椿,杀蛔虫、解蛊毒、止疳痢之药也。陈氏方云,此药甘香,温涩而燥,甘香能骤发新邪(谓发疮疥、风痍及疝气、脚气之类),涩燥能收敛陈气(谓除蛔虫、蛊毒、疳痢、胃噎、奔豚之类)。故孟氏方治妇人血崩或产后血行不止,并平常月信采多及赤白带下,取椿根煎汁服即止,则其性之止涩可知矣。 ⑤《本草求原》:椿根气平,色赤而香,樗根气寒,色白而臭,二者皆苦能燥湿泻热,涩能收阴实肠,治湿热为病,泻利、浊带、精滑梦遗、便数诸证,燥痰湿,去疳虫。但椿涩胜,久痢血伤者宜之;樗苦胜,暴痢气滞者宜之。按古方治带浊,下痢血痢,都是用椿皮者多,而樗皮少用。其功专在于燥以达阳,涩以收阴,使阳不陷于阴中,而诸证自除。凡患湿热,必病于血,正不以入气入血区分也。故肠风下血,有用臭椿皮同苍术、枳壳治者,此可见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30103/95451.html

更多阅读

白薷 白薷-基本资料,白薷-形态特征

白薷,幼枝被灰黄色绒毛,老时逐渐脱落,疏生微弯小皮刺,花枝具短腺毛。单叶,卵形、宽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400米至3,2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生亚热带地区的沟边杂木林中。薷_白薷 -基本

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白芷 白芷-?基本介绍,白芷-植物属性

性味: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根呈圆锥形,长10~20cm,直径2~2.5cm。表面灰棕色,有横向突起的皮孔,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布棕色油点。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

枣树皮 枣树皮 枣树皮-基本信息,枣树皮-植物信息

枣树皮,医学中药名称,具有收敛止泻,祛痰,镇咳,消炎,止血等疗效。枣树皮_枣树皮 -基本信息概述【拉丁名】Ziziphus jujuba Mill. Var.inermis (Bge.) Rehd.【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树皮,植物形态详大枣条。【性味归经】性温,无毒。〔《中

声明:《椿白皮 椿白皮 椿白皮-基本简介,椿白皮-形态特征》为网友往事随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