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廷锴(1892年4月15日―1968年4月25日),广东省罗定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1932年任国民党十九路军军长兼副总指挥。1932年,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进犯上海。当时,驻守上海的中国军队为第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号召的影响和推动下,十九路军全体将士士气高昂,决心抗击日寇,保卫上海。军长蔡廷锴等致电行政院长孙科、军政部长何应钦表示:“职等为国家人格计,如该寇来犯,决在上海附近抵抗。即使牺牲全军,亦非所顾。”不出所料,入夜,日军以铁甲车为前导,兵分5路进攻闸北,十九路军奋勇抵抗,当即予以迎头痛击,著名的淞沪抗战由此开始。
蔡廷锴将军_蔡廷锴 -人物简介
蔡廷锴
蔡廷锴是民国陆军上将,出生于广东罗定。早年从军。曾任孙中山大本营补充团连长、营长,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北伐、讨伐桂军沈鸿英及东征讨伐陈炯明等战役。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的团长。北伐战争时期任第十一军新二十四师副师长。1927年宁汉分裂时任第十师师长。后任国民党军第六十师师长。1930年任第十九路军(即粤军)副总指挥、军长。1932年1月29日,驻锡国民党陆军某团赴沪参加“一・二八”抗战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驻军十九路军奋起抗战,“一・二八”事变爆发。1月29日,驻锡国民党陆军六六O师一二O旅五团奉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之令赴沪参战。无锡各界民众代表到火车站欢送。同蒋光鼐一起率十九路军进行一二八淞沪抗战。同年被蒋介石调往福建“剿共”,任十九路军总指挥、福建绥靖公署主任。
1933年11月,同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在福州成立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失败后流亡海外,宣传抗日救国。1935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大同盟,为最高负责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民党军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两广边境司令,在两广指挥作战。1940年因受蒋介石排挤而去职。1946年与李济深等在广州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1948年1月在香港参与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被推为中央常务委员、财务委员会主任。
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1964年12月至1968年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第一、二届中央常务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副主席。
蔡廷锴将军_蔡廷锴 -人物生平
裁缝从军
艰辛童年
1892年4月15日(清光绪十八年三月十九日)出生于广东罗定州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务农,兼做裁缝和兽医。蔡廷锴童年就帮农活,9岁,蔡廷锴到邻村的书馆入学读书。书馆内分甲、乙两班。甲班都是就读十年以上的大龄学生,每当上课,唐先生总是给他们释字义、讲句解。而蔡廷锴所在的乙班,只是读而背、背而默的初级学习。蔡廷锴不满足于乙班的学习,总是想方设法偷听甲班的课,听完后细细地领会,越学越有兴致。教书先生对蔡廷锴的学习能力大为惊异和赞赏,特地给他加快了学习进度。然而不幸的是,母亲突然去世,仅上了3年学的蔡廷锴被迫辍读。
13岁的蔡廷锴过早地担起生活的重担。忙时他和姐姐种地,闲时他和父亲学裁缝。生活的磨难,练就蔡廷锴倔犟的性格,健壮的体魄。随着年龄的增长,蔡廷锴的眼界越来越宽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欺侮,清政府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常使他愤恨不已。一本《三国演义》蔡廷锴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他相信自己有一天会像赵子龙那样驰骋疆场杀敌报国。 1908年9月,蔡廷锴与本地农家女彭惠芳结婚。
1910年,新军来到了罗定县,蔡廷锴瞒着父亲、妻子,以外出替人裁缝衣服为借口,加入新军。多年的夙愿一经实现,蔡廷锴格外振奋。出操训练一丝不苟,很得上级的赏识,前后仅两个月就由副兵升为正兵、上等兵。为了家计,在部队他还利用业余时间为人缝制衣服。从军生涯一开始并不顺利。时值辛亥革命前后,军队在急骤地分化、改组、易帜。蔡廷锴先后4次投军都时间不长就被迫离去,1918年到李耀汉肇军的陈铭枢营当排长。1919年肇军解体,陈铭枢营改属于护国军林虎部,蔡被选入护国第二军陆军讲武堂学习一年。
初露锋芒
蔡廷锴
1920年孙中山返广州重组护法军政府,派邓铿组建粤军第1师,陈铭枢部被编为粤军第1师第4团,蔡廷锴学成回到原部队,先任司令部上尉副官,部队改编为粤军第4团时,又为团部旗官。但是,为了试一试自己的所学,为了能直接领兵作战,蔡廷锴自愿降级,担任少尉排长。邓铿对粤军第一师训练甚严,对士兵进行现代军事技术、政治常识、社会知识和工业生产教育,蔡在该师受到熏陶和锻炼,并加入中国国民党,军事政治认识与日增进。1922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命粤军西上援桂讨伐沈鸿英。蔡廷锴领兵作战初试锋芒,就显示了他军事指挥的天赋。战斗一结束他就被升为上尉连长。
不久,孙中山在韶关督师北伐,在攻占信丰城的战斗中,蔡廷锴奉命星夜追击退却的敌人。他带领全连强行军一日100多里,突进袭击将敌军击溃缴械,北伐军顺利占领信丰城,蔡廷锴被记功一次。北伐军继续向赣州城发起攻击。敌军方本仁第9混成旅凭借黄八岭的坚固工事顽抗,激战10日,北伐军伤亡很大。粤军第1师挑选蔡廷锴担任敢死队队长。蔡廷锴率领100余人,于凌晨4时向敌薄弱之处冲击,很快将敌阵地突破。后继部队立即跟进,激战至晚敌人溃退。第二天,北伐军进占了三面皆水,易守难攻,有“铁城”之称的赣州城。
6月,陈炯明叛变,翌年1月蔡廷锴参加驱逐陈炯明,重占广州的战斗。4月,沈鸿英进攻广州,第1师奉命讨伐,5月,1师与友军合攻盘踞肇庆城的沈鸿英部黄镇邦、张希拭两个旅。围攻一星期,仍破不了城。蔡廷锴又被选为先锋队队长。先由爆破队在离城百米远的地方挖掘隧道,埋好炸药,蔡廷锴选150名勇士,在距爆炸点50米远的地方埋伏着,当城墙被炸出阔约1米的缺口时,蔡廷锴身先士卒,率先锋队向破口突击,与守城之敌展开肉搏战,很快占领附近城墙。敌军无险可守,略经巷战,便全部被歼。蔡廷锴以战功升少校连长。 蔡廷锴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一次,与桂军刘玉山、陈天太的战斗中,蔡廷锴把握战机,以一连新兵俘获敌军人、枪各四百余。战后,蔡廷锴升任营长。
1925年初,蔡廷锴营随补充团担任陈济棠2旅的后卫前往广西,援助李宗仁、黄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