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食品安全 双汇集团 双汇集团-双汇产品,双汇集团-食品安全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在全国18个省市建设了加工基地,集团旗下子公司有:肉制品加工、生物工程、化工包装、双汇物流、双汇养殖、双汇药业、双汇软件等,总资产约200多亿元,员工65000人,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0位,在2010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中,双汇品牌价值196.52亿元。2013年5月双汇拟71亿美元收购世界最大生猪养殖企业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的全部股份。使双汇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2014年双汇凭借一部《双汇大森林》荣获福布斯2014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排行榜22名,居大陆企业榜首。

双汇公司_双汇集团 -双汇产品


泡面拍档

冷鲜肉

双汇冷鲜肉,又名冷却肉、冰鲜肉,是指按照严格的兽医卫生检疫制度进行检疫检验的健康生猪,屠宰后进行迅速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以后腿肉中心为测量点)在24小时内降为0~4℃,并在0~4℃的低温条件下,经解僵、排酸、成熟等过程后,在10~15℃的车间内进行分割加工而制得的冷却猪肉。

冷鲜肉发展历程

热鲜肉时代:“一把刀杀猪、一口锅烫毛、一杆秤卖肉”作坊式产业,清晨宰杀、清早上市,肉温约为40~42℃,微生物易繁殖,保质期短,肉质坚韧、难咀嚼、难消化、不易吸收。

冷冻肉时代:-18℃以下的温度环境中冷冻,营养易流失,口感、口味平淡。

冷鲜肉时代:冷鲜肉克服了热鲜肉、冷冻肉在品质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始终处于0~4℃的低温控制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被抑制。另外,冷鲜肉经历了充分的成熟过程,因排酸和蛋白酶、钙激活酶等多种良性因素,产生氨基酸和风味物质,故而,冷鲜肉口感细腻、鲜嫩多汁、肉香浓郁,且充分保持了营养物质,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2010年,欧美等发达国家90%以上的消费者食用冷鲜肉。

双汇冷鲜肉

工业园区。

生产过程


双汇集团

生猪接收:生猪接收前严格检验三证和耳标,预检合格后与生猪交售客户签订《生猪交售承诺书》并接收生猪。

候宰:卸车后按照批次进行“瘦肉精”宰前抽检,抽检合格的生猪进行候宰,经过12-24小时的停食静养。

淋浴:生猪宰前要喷淋冲洗干净,体表不得有灰尘、泥污、粪污等。

麻电:采用全自动心脑麻电机对生猪进行心脑麻电,确保一次击晕,麻昏不致死。

双汇食品安全 双汇集团 双汇集团-双汇产品,双汇集团-食品安全

刺杀放血:采用刺杀放血刀进行刺杀放血,要求刺杀部位准确,放血充分。

预清洗:猪屠体在烫毛前首先进行清洗,以除去体表血污等污染物。

燎毛:采用脉冲感应自动燎毛烧去猪体表面残留猪毛及杀死体表微生物。

冲洗:内脏取出后,立即用一定压力的清水冲洗体腔,洗净腔内淤血、浮毛及污染物。

“瘦肉精”在线头头检验:用检测试纸进行逐头检验,初检疑似阳性的隔离生猪白条、副产品,并取肝样进行酶标仪复检,仍呈阳性的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最终检测不合格的上报动物检疫局(所),将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要求交送客户依据《生猪交售承诺书》进行不合格生猪两倍价值的赔偿。

摘三腺:依次摘下甲状腺、肾上腺、异常淋巴结。

修整:刀锋贴近皮面,修去体表伤斑、淤血、残毛等。

两端冷却:白条肉经-20℃以下快速冷却和0~4℃缓慢冷却两个阶段完成降温过程。

冷分割:根据市场销售的不同要求,在12℃以下的低温环境下将猪白条分割加工成符合标准的各种产品。

优势

1、严格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整个生产、加工、配送环节严格按照ISO9001和美国HACCP标准,从源头到终端产品,从硬件设施到软件管理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达到国内领先的水平。

2、先进的检测设备:

双汇集团投资数百万元从国外引进高效液相色谱仪、快速微生物检测仪等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从检测手段和监控能力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 、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把关:

生猪进厂后,由质检人员按照严格的生猪宰前检验规程,对生猪进行检验,严格把关,确保收购生猪必须是来自非疫区的;并严厉打击注水、掺假等不法行为,从而保证了收购生猪的质量。双汇集团的检验人员分布在生产车间的各个加工环节,肩负着质量卫士的重任,对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把关,生产过程中对“瘦肉精”实行在线头头检验,确保食品安全。

4、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

所有从事食品作业者必须按照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要求,每年都要进行健康检查。 工人进入车间必须经过风幕屏障、 一次更衣、 淋浴、手洗消毒、风淋、脚踏消毒等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有效控制了操作间与人员的卫生。


双汇物流

5、“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

为确保冷鲜肉冷链,双汇集团引进了先进的全封闭式升降对接平台,采用制冷运输车,确保冷鲜肉在装卸车时冷链不间断,真正实现了“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的全程冷链。

冷鲜保障

※ 三点式低压麻电:可以根据猪体自身电阻大小自动调节麻电电流,确保不同的猪只均能达到一致的麻电效果。

※ 立式蒸汽烫毛:采用吊挂式蒸汽隧道对猪体进行烫毛,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池烫工艺对肉质所造成的交叉污染;

※ 全自动打毛:猪屠体在打毛机内滚动式前进,清水自动冲淋,可以有效的减少猪毛、异物对肉质的污染。

※ 脉冲感应火焰燎毛:即起到燎毛的目的,又可达到瞬间高温杀菌的效果。

※ 同步检验线:彻底解决了传统的屠宰厂分段检验或个体户不检验,对肉质不能实现全面监控,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的弊端。

※ 两段冷却、冷分割工艺:有效的控制了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热分割加工微生物不易控制的缺点。

火腿肠

双汇集团,从第一支火腿肠走出厂门红遍全国到2010年,已经形成了以肉类加工为主、多业配套、优势互补的产业结构新格局。在肉类加工方面,初步形成了八大系列近五百个品种,分别是:以普通火腿肠、“王中王”特制火腿肠、力博肠、鱼肉肠、清真肠等为代表的高温灌肠系列;以精制火腿、汉堡火腿等为代表的高温火腿系列;以三明治火腿、香菇火腿、牛肉方腿、啤酒火腿、烟熏里脊、熏烤牛肉、熏烤圆火腿为代表的西式肉制品系列;以台式香肠、麻辣香肠、原味香肠、波兰熏香肠、哈尔滨香肠、上海大红肠、蒜蓉大红肠、啤酒肠为代表的低温灌肠系列;以广式香肠、迷你肉枣、双汇腊肠、水晶肴肉、肘花、五香卤猪蹄、双汇香肚为代表的中式特色肉制品系列;以汉堡肉饼、肉丸及鸡块为代表的速冻肉制品系列;以清蒸肉类罐头、清真类罐头、蔬菜、水果为代表的鲜冻制品系列等。这些产品具有中西兼顾、高低温结合、生熟互补、品种繁多、档次分明等特色,更大范围的满足了各个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双汇公司_双汇集团 -食品安全

行动之一:生猪逐头检验,确保100%安全

从3月16日起,双汇集团实施生猪屠宰“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旨在从源头上确保100%安全。

行动之二: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双汇集团与产品安全第三方检测机构,国内同行业最大的跨国公司曾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唯一的商品检测机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订食品安全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将对双汇集团的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内控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第三方监督审核和检测检验,并定期向企业和社会反馈结果,以期走出一条全新的食品安全监督模式,确保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

有关专业人士认为,双汇集团引入独立监督机构,建立产品安全第三方检测机制,不仅是对本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内控体系的一个完善,同时,对国内食品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也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行动之三:建立索赔机制 把好上游关


双汇肉制品加工标准

强化源头控制的索赔制度,制度规定,双汇集团生猪收购头头检验,原辅料进厂批批检查。供应商供应的生猪和原辅料要确保安全,供应前要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保证不采购有“瘦肉精”的猪,不交售有“瘦肉精”的猪,凡提供有毒有害等非食品原料的供应商,除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外,还要按“问题生猪”或“问题商品”价值的两倍进行索赔;供应商供应的各类物资,必须证件真实有效齐全,如弄虚作假,无论是供应商还是企业的职工,都要负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决不让一头“问题猪”和“问题原料”流入双汇。

行动之四:警钟长鸣 设立企业安全日

双汇集团将每年的3月15日设为“双汇食品安全日”,并同时成立“双汇集团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邀请肉类行业、食品行业、公共媒体、政府监管部门等外部专家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建立企业食品安全奖励基金,并于每年3月15日“双汇食品安全日”期间,对坚守食品安全的供应商、销售商进行表彰、奖励;设立举报制度,彻查、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和责任者。以此让“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的企业理念,植根于广大职工的脑海中,确保食品安全长治久安。

行动之五:发展养殖业,上下游联动保安全

“双汇集团将加快发展养殖业,进一步完善双汇产业链。在大力发展自有养殖业的同时,双汇集团宣布还将进一步调整采购渠道。采购重点要向规模化养殖场转移,与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同时签订生猪交售承诺书,保证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

双汇公司_双汇集团 -领导关怀


2012年3月温家宝来双汇考察

2012年3月17日至18日,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来到漯河市,考察了双汇集团。他说,一个企业,特别是关系群众健康与安全的食品企业,一定要讲安全、讲质量、讲诚信、讲责任。要严字当先,在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部位都要严格把关,为人民群众提供放心食品,为企业赢得信誉。

双汇公司_双汇集团 -质量问题

瘦肉精事件


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

201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饲喂有“瘦肉精”的生猪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一事,双汇集团3月16日在其网站上刊登声明称,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是双汇集团下属子公司,对此事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双汇集团深表歉意。

卷入此次瘦肉精事件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也是双汇发展(000895)正在实施的重大重组中的拟注入资产,双汇发展因此停牌。根据此前资料,济源双汇注册资本2亿元,双汇集团持有其100%股权,该公司于2009年投产,当年的生猪屠宰量为26万头,低温肉制品产量0.92万吨。截至2010年10月31日,公司净资产2.58亿元,营业收入13.24亿元,2009年前10月净利润为5684万元,评估值为24.2亿元。

GB/T 5009.192-2003 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GC-MS法优点是把色谱高效快速的分离效果和质谱高灵敏度的定性分析有机合起来,能在多种残留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某种特定的残留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而且具更高的检测极限。Fente C. A等用GC-MS法检测牛毛中CLB的残留,最低检测限为5ng/g;Pteer Batioens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对牛、羊、猪组织中的CLB含量进行检测,最低检测限为2ng/g;刘琪等用GC-MS法(EI离子源)检测猪尿中的CLB,检测限为0.5ng/mL;VanRhijin等用三甲基硅基或2-二甲基硅基吗啉衍生物检测尿提取物中的CLB,衍生物用电脉冲方式或化学离子化方式扫描,会产生更高的灵敏度。另外,GC-MS法与HPLC法相比,检测灵敏度更高,假阳性率更低。因此,我国将GC-MS法定为检测CL B的确证性方法(NY/T468~200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PLC适合测定热不稳定和强极性的β-激动剂及其代谢产物,而且,HPLC可以与柱前提取、纯化及柱后荧光衍生化反应和质谱(MS)等系统联用,容易实现分析过程的自动化。黄士新等(1995)应用紫外检测器,在λ=243nm,色谱柱:shimpackCLC-ODS150×6.0mn,流速:1mL/min,柱温:室温30℃的条件下检测猪肝脏和猪肉中的CLB残留,最低检测限可达2ng/g。国外有人应用HPLC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动物性食品中CLB残留,测得最低检测限为1.26ng/g,回收率达98.9%。2010年我国已将HPLC法作为检测CLB残留的半确证性方法,最低检测限范围为1~15ng/g,其优点是专属性好、选择性强、检测精确度较高,而且假阳性率低;缺点是样品处理时间长,检测过程烦琐、难于操作,需贵重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双汇肉制品销售

利用免疫学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通过化学方法将植物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克伦特罗(CL)结合,形成酶偶联克伦特罗。将固相载体上已包被的抗体(羊抗兔IgG抗体)与特异性的抗克伦特罗抗体结合,然后加入待测克伦特罗和酶偶联克伦特罗,它们竞争性与克伦特罗抗体结合,洗涤后加底物,根据有色物的变化计量待测克伦特罗量。若待测克伦特罗多,则被结合的酶偶联克伦特罗少,有色物量就少。用目测法或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的克伦特罗含量,比色的最佳波长为450 nm,参比波长应大于600 nm。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HPLC-MS/MS)

参见SN/T 1924―2007 进出口动物源食品中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肌肉和内脏中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残留量的检测。

试样中的药物残留采用pH5.2的乙酸铵缓冲液提取,同时加入β-盐酸葡萄糖醛甙酶-芳基硫酯酶进行酶解后,提取液经C18和SCX双SPE柱净化,液相色谱―质谱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

盐酸克伦特罗又叫瘦肉精、克伦特罗;是一种平喘药。该药物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而是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盐酸双氯醇胺;克喘素;氨哮素;氨必妥;氨双氯喘通;氨双氯醇胺。克伦特罗在家畜和人体内吸收好,而且与其它β-兴奋剂相比,它的生物利用度高,以至食用了含有克伦特罗的猪肉出现中毒。

消费者拒绝“双汇”

“双汇3・15曝光后,没人敢买了,现在大家都恐慌啊。”一位沃尔玛的销售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双汇肉制品销售

3月16日上午,记者随机走访了多家超市。部分超市仍将包括火腿肠和冷鲜肉的双汇品牌商品摆在货架显眼的位置,只是货架前无人问津。有部分超市已对双汇产品做出了下架封存的处理。家乐福销售人员表示,明显看出双汇食品销售情况很不好。

在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大型超市能看到双汇的身影,但记者却意外地发现,部分双汇食品开始降价促销,优惠起始时间为3月16日。几家大型超市的负责人均表示,还没有收到双汇产品的下架通知,但会密切关注此事。

长椿街附近的国华商场超市,记者发现所有双汇品牌的高温肉和低温肉制品已经全部下架,因高温肉仅售有双汇一个品牌,下架后,目前超市的高温肉货架已经空空如也。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如果有此前购买的高温肉产品,可以凭小票来登记退货。

记者也观察到,几家小型连锁超市已不见双汇的踪影。雨润和金锣也没有出现在货架上。

一位消费者称,这件事是攸关人性命的事,我认为公司对消费者应该有个合理的交代。

行业专家:产业链各环节难辞其咎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闯表示,此次事件短时间内肯定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会受到打击。事件会否引发市场上的连锁反应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协会目前正在准备做新一轮的倡议,在全行业内倡导诚信经营、严把质量关等等。出现这样的问题,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难辞其咎。

马闯也坦诚,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通过育种、饲养等其他技术手段的提高,当前生猪的瘦肉率已经从不足40%提高至60%以上,而瘦肉精事件可能使得行业多年的努力被抹杀,丧失消费者的信任最可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双汇、雨润、金锣三家都属于世界肉制品企业前15名之列,未来有希望较快的进入世界肉制品企业前10名,因此本次事件的影响已经不单单是对一个企业或是一个行业的影响了。


火腿肠吃出异物

而在监管方面,一位法律界人士也指出,目前国家对于猪肉瘦肉精的监管稍显混乱,“7部法律、8个部委”,缺乏集中的管理方式导致存在严重的多头监管和监管真空。国家对于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未来希望在监管上能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之道。

克伦特罗(瘦肉精)是一种β-兴奋剂,能提高家畜瘦肉率,由于用量大、使用时间长、代谢慢,所以在屠宰前到上市,在猪体内的残留量较大。食物中的残留会使人逐渐中毒,因此被禁用。

火腿肠吃出异物

石家庄市民赵女士在超市购买的双汇牌“骨汤风味”无淀粉火腿中,发现了一小截类似金属片的异物。“有点金属光泽,好像是个金属片什么的。”异物像是个铜片,质地很硬,周围的火腿颜色和其他部位的颜色也明显不同。

向双汇集团反映了后经过协调,最后双汇补偿赵女士500元损失费。

双汇公司_双汇集团 -收购交易

收购意愿


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

中国公司对美国公司最大的收购交易“突然”浮出。

2013年5月29日,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NYSE:SFD)联合发布公告称,双汇国际将以总价71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

根据协议条款,双汇国际将支付史密斯菲尔德47亿美元现金,并承担后者债务约24亿美元。双汇国际的收购价为每股34美元,较史密斯菲尔德5月28日收盘价25.97美元溢价31%。以5月28日收盘价估算,史密斯菲尔德市值约为36亿美元。 受收购消息影响,当地时间5月29日,史密斯菲尔德开盘价为32.55美元,较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大涨逾25%。

双汇国际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和中国最大的肉类上市公司双汇发展(000895)的控股股东,也是双汇发展第一大股东双汇集团的控股股东。史密斯菲尔德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也是美国最大的猪肉制品供应商之一。

一位接近双汇发展的知情人士称,“这是双汇国际化战略的一个信号,下一步双汇国际化的步伐可能就会加快。”

两公司早有接触

根据史密斯菲尔德网站2013年5月29日的新闻稿,双汇国际和史密斯菲尔德同意通过战略性合并,创造全球领先的猪肉生产企业。

双汇国际承诺,收购完成后将保持史密斯菲尔德的运营不变、管理层不变、品牌不变、总部不变,同时不裁减员工,不关闭工厂,并将与美国生产商、供应商、农场继续合作。

史密斯菲尔德在新闻稿中称:“合并后的公司,不但将有更多机会进入巨大且仍在成长的中国市场,同时还保有世界领先的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标准。”

路透社援引一位知情人士说,此次交易旨在将美国猪肉发送到中国。

双汇国际、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表示,此次收购是中美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内最大猪肉企业的结合,集中了最先进的科技、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互补,将形成世界最大的猪肉企业。


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

此项交易已获得双方董事会的一致批准,尚需获得史密斯菲尔德股东批准。

此外,该交易还需要接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批。在获得监管批准并满足例行成交条件后,两公司预计此项交易将于2013年下半年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有外媒2013年5月29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按照协议,如收购因监管原因流产,史密斯菲尔德将付给双汇“反向分手费”。

2005年,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曾对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发出逾185亿美元收购要约,这个当时中国企业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终因美国国内反对等原因告吹。

摩根士丹利和银行组成的银团将为此交易提供贷款,值得一提的是,两大公司此前早有接触。前述知情人士表示,早在两三年前,史密斯菲尔德的老板就来过双汇集团。史密斯菲尔德首席执行官Larry Pope说,该公司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试图与双汇达成交易。

两大肉企的联姻

官网资料显示,史密斯菲尔德于1936年成立于美国弗吉尼亚州,2010年12个国家拥有独立子公司或合资企业。史密斯菲尔德上世纪80年代获得较快发展,到1998年,成为美国排名第一的猪肉生产商。2010年该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

在生产能力方面,史密斯菲尔德有4个生猪场、85万头种猪、40家猪肉加工厂、1580万头猪的产量,产品不仅供应美国国内,还出口中国、日本、墨西哥等市场。

史密斯菲尔德2012年财年(截止到2012年4月29日)销售额为131亿美元,净收入为3.6亿美元。在营收中,猪肉部门贡献111亿美元、生猪生产部门贡献30.5亿美元,国际业务部门贡献14.7亿美元。截至2012年,该公司债务为16.4亿美元,资产负债率33%。

据双汇集团网站资料显示,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在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6位。


双汇集团建筑

双汇国际2010年股东实力雄厚。 双汇发展2012年年报显示,双汇国际的主要股东有:Heroic Zone Investments Limited(雄域公司)持股30.23%,鼎晖Shine、鼎晖Shine II、鼎晖Shine III、鼎晖Shine IV分别持股16.58%、9.20%、4.75%、3.17%,润峰投资持股10.57%,郭氏集团持股7.40%,运昌公司持股6%,高盛策略投资持股5.18%,Focus Chevalier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新天域)持股1.73%,Blue Air Holdings Limited(新天域)持股2.42%,淡马锡持股2.76%。

上述雄域公司由Rise Grand Group Ltd.(兴泰集团)100%控股。据报道,2007年10月,双汇集团及其关联企业的相关员工约300人首先通过信托方式在英属威尔京群岛设立了兴泰集团。

双汇国际化步伐加快

收购史密斯菲尔德被视为双汇发展国际化的第一步。

“双汇集团一直有在美国建厂的计划。”上述接近双汇发展的知情人士说,在国际上,论产量,双汇发展的肉类总产量,包括肉制品和冷鲜肉,2011年就已经超过史密斯菲尔德,但销售收入不及后者。

“双汇发展的定位就是肉类生产,股票市值已经超过一千个亿,与全球肉类企业比是最大的。现在双汇集团的业务基本上都在上市公司内,过去是母公司大,子公司小,现在是上市公司大,集团公司那边只有很少一部分业务没放进去,包括物流、商业和化工。”该人士称,双汇在三四年前就提出迈向国际化,自身定位不仅是国内最大的肉类企业,更要走向国际市场。

“双汇国际化提的很早,但步伐走得比较谨慎。”该人士说,此次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是一个走出去的信号,下一步国际化的步伐可能会加快。

一位生猪行业分析师表示,双汇集团近几年没有大的投资动作,“雨润这几年扩张很厉害,双汇则基本上原地踏步”,管理层收购完成后,管理层有时间和精力“应该去做些事情”。

在双汇国际化步伐中,双汇国际或担当着冲锋陷阵的角色。

据上述接知情人士透露,双汇国际下面有国际贸易部,2012年还计划成立产品研发部,慢慢把双汇国际发展成一个实体,“原来是虚的,现在慢慢做实,这可能都是为走向国际的一个谋划。”

获得许可

中国双汇国际公司与美国食品公司史密斯菲尔德6日晚联合宣布,两家公司之间的收购交易获得美国财政部牵头的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批准,竖起了继2012年万达收购AMC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又一里程碑。


双汇集团肉制品

双汇国际2013年5月29日宣布将以71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这笔交易将成为迄今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一次赴美投资。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批准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原因有三:首先,美国需要外国投资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当前,美国经济依然在低速复苏,失业率虽有下降,但仍居7.3%的高位。其次,农业并非敏感领域,如果连这笔交易也不批准,将大大削弱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市场的兴趣。最后,双汇承诺保留史密斯菲尔德管理层和员工,获得劳工组织和地方政府支持。

反观过去几年中,美国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频频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挠中国企业在美国并购,伤害了投资者的赴美热情。2005年,美国拒绝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2008年,美国叫停华为收购美国信息技术企业3Com;2012年,美国阻止三一集团关联公司罗尔斯在美收购风电场。美国国会在2012年下半年更是声称华为和中兴的通信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劝阻美国企业不要与这两家公司合作。

现阶段来看,美国政府的“绿灯”,预示着双汇与史密斯菲尔德的并购交易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也有助于缓解中国企业对赴美投资可能遇阻的疑虑。

美国咨询公司罗迪厄姆公司研究员蒂洛・哈内曼认为,中国如今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未来还有可能超过美国,而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才刚刚起步,预计今后还将有大量投资进入美国市场。

2012年,中国企业对美投资高达65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17%。然而,中国在美投资规模仅相当于西班牙,远低于英国、日本和法国,与美国一年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2500多亿美元相比,中国的份额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带去的不仅是资金,也有助于加深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认识,避免因受某些政客误导而产生偏见。两周前,中国大片《一代宗师》在AMC影院等诸多美国院线上映,观众评分与《速度与激情6》等美国大片不相伯仲。也许几年后,双汇火腿也将走上美国家庭的餐桌,一改美国人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刻板印象。


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肉制品

新华社华盛顿2013年9月6日专电(记者 高攀 王宗凯)美国食品公司史密斯菲尔德6日宣布,中国双汇国际71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交易已获得美国联邦政府批准。

史密斯菲尔德当天发表声明说,该项收购交易已获得美国财政部牵头的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的批准。

声明还说,完成这笔交易还需等待史密斯菲尔德公司股东批准,史密斯菲尔德将于2013年9月24日举行股东大会对此进行投票。

这是迄今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赴美投资案。为此,美国国会2013年7月10日专门举行了听证会,以评估该项收购是否符合美国利益。

史密斯菲尔德首席执行官拉里・波普当时在听证会上表示,该项收购旨在满足中国持续增长的猪肉需求,有助于美国向中国出口更多猪肉,也可帮助美国农业扩大生产和增加就业。美国政府的放行预示着这笔标志性的跨国并购交易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完成。

全球最大猪商股东批准双汇收购

2013年9月24日晚,双汇以71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猪商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

在股东大会上,有76%的普通股股东同意接受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首席执行官Larry Pope对于这个结果表示在并双汇收购后,公司的业务将正常开展。

最终完成交易于2013年9月26日完成,从交易所退市后将作为双汇国际的全资子公司。

史密斯菲尔德已有80年历史,在全球4个国家有员工4.6万人,在美国有400个猪场,和2000户猪农签署供应协议,双汇同意这些协议仍然有效,已达到美国猪肉向中国出口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

美国当地时间9月26日上午10时,由中国银行牵头的40亿美元银团贷款按时交割,标志着双汇并购案最重要的融资环节顺利完成,随后双汇国际与史密斯菲尔德正式签署并购交易生效协议。

双汇公司_双汇集团 -最新消息

公司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449.5亿元,同比增加13.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58亿元,同比增加33.72%;基本每股收益1.75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还将向股东每10股派现金14.5元,是公司历史上分红派现额最高的一次。


双汇集团

年报同时显示,2013年双汇发展生产高低温肉制品175万吨,同比增长12.9%;屠宰生猪1331万头,同比增长16.6%。公司称,报告期业绩实现较大增长的原因是,公司加强管理、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产销规模、主要原材料成本下降使单位产品盈利能力提高。

双汇发展2014年计划屠宰生猪1700万头,产销肉制品200万吨,计划投资各类项目共计40.7亿元。同时郑州双汇肉制品项目和南宁双汇项目今年也将陆续投产,推动产销上规模。对于今年猪肉价格的走势,民生证券近期的一份调研报告援引公司的说法:“预计2014年价格平稳,走势跟去年差不多,可能会先跌后涨,去年平均猪价为14.8元,按现在的生猪价格还能头均盈利100元,目前来看春节猪肉价格还下跌了,未来猪肉价格波动会越来越小,市场会更加理性。”

此次双汇发展继续保持了高额派现的传统。拟10股派现14.5元,是迄今为止公司公红派现最高的一次。记者统计发现,自双汇发展1998年上市以来,公司的年度派现额度逐步增加,2012年度的分红方案为10转增10股派13.5元。不过令市场稍感遗憾的是,双汇发展历年来的高派现与其大股东绝对的控股地位不无关联。年报显示,大股东双汇实业集团持股数为13.26亿股,持股比例为60.24%。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30103/94631.html

更多阅读

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目 录1、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2、食堂食品留样制度3、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4、食堂库房管理制度5、烹调加工管理制度6、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7、食堂原料采购索证制度8、面食制作管理制度9、餐具、用餐清洗消毒制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 恒天然否认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新西兰奶粉双氰胺残留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就此问题,恒天然大中华区及印度区总裁魏柯文(KelvinWickham)接受了时代周报的独家专访。在采访中,恒天然公司始终强调称:双氰胺不是食品安全事故,最多是贸易问题。  时代周报:

声明:《双汇食品安全 双汇集团 双汇集团-双汇产品,双汇集团-食品安全》为网友梦回尘间几寸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