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报体”爆笑走红 、前辈们总结“坑爹”专业
目前,各省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考生开始进入填报志愿阶段。在微博上,有人发布“千万别报xx专业”的帖子,在微博中,前辈们总结了诸多自认为是“坑爹”的专业:
一位女毕业生调侃,“千万别报计算机,因为都是宅男,无从下手。”一位女生说,“千万别报国际贸易,因为听起来‘高大上’,结果还在国内混。”
在现实中,也的确有很多人都表示,非常后悔当初专业没有选好。
某高校数学专业的一位大二女生告诉记者,在读高中时,她的数学成绩非常好,也非常喜欢这门学科。但是,考上数学专业后,想法就完全变了,大学数学更抽象、艰深和晦涩,“一天做10道题,一道也做不出来,你会怎样?”
某高校的一位毕业生也说,如果10年前报考法律专业,毕业后可能分配到公检法部门,现在就不一样了,法律系的学生毕业后要么转行,要么继续考各种证书。
然而,也有网友表示,高考填报志愿还是不要那么功利为好,如果完全不顾兴趣只想着未来舒服,这个大学也上得太无味了。
北青报:“千万别报体”里的狂欢与落寞
“千万别报新闻学,因为一年到头没有假;千万别报学前教育,因为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千万别报医学,因为医生有风险……”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期间,网络舆论间衍生出一种新的文体――“千万别报体”,引爆网络造句的狂欢。
参与这场狂欢的,要么是在读的师兄师姐,要么是专业关联行业的职场人士,他们借助“千万别报体”,疯狂地吐槽“坑爹”的专业、坑人的行业,抱怨“现在流的汗和泪,都是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
冷静下来会发现,这不过是场群体性的无聊吐槽。每个吐槽者仿佛都被现实所欺骗,每个“好心人”都仿佛发现了生活的真相。可吐槽的另一面呢,又是不得不继续学下去、干下去,因为除了选择的专业和行业,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志趣在哪儿,该干点什么。
这是场无聊的吐槽,但并不无谓,甚至还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无力感,折射出行业及上升通道的窘境与狭窄。吐槽的狂欢中,隐藏着现实不如意的落寞。
在大学生就业“只有更难,没有最难”的情境下,恐怕任何一个专业学科,都得面对就业困局。那些社会发展侧重的行业趋于饱和,当初的热门专业,到了现在不好就业,而一些冷门的专业,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而这些困局,都是社会发展不平衡必然导致的困局,即所谓结构性的就业难。
当然,造成这种结局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如今的高校教育,离现实的人才需要太远,流水线化功利浮躁的人才模式,很难培养和发掘人才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教育与社会的脱节,便是症结所在。
而从整体局势来看,无论哪行哪业,一个人要成就自己的事业都很难。整个社会的机会和上升通道就这么多,借题发挥宣泄情绪也就成了潮流。
因此,大可不必将“千万别报体”当真,认真就输了。但是,也别忽视了这种吐槽背后的无力和窘迫。对专业和行业的抱怨和吐槽中,实际上投射的是这代人职场人生中的诸多困扰,而困扰的背后,深藏着社会发展的积弊和缺陷,更是民众持续低迷的幸福感,以及职场的体面感。习近平主席说,“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很显然,吐槽的背后,每个人都在等待着这样的机会。
医生劝考生不要学医,但当下社会却面临着医疗资源紧缺的现状;老师劝考生不要报师范院校,却没有看到,城市以外的师资力量依然匮乏;记者劝考生不要报考新闻学,但应知,在信息大潮狂涌的时代,依然离不开新闻从业者……靠吐槽让年轻人逃避现实和放弃理想不是办法,而是应该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这个社会将趋向于美好,每个人、每个专业在发展的大潮中,都有用武之地,通过努力收获出彩的人生。
别把“千万别报体”走红网络不当回事
眼下,互联网为每个人都提供了言论平台。所以,大家都是新闻爆料者;眼下,人们虽然对某种事情有意见,但是往往不愿意和有关部门费口舌。所以,五花八门的网络调侃体自我新闻比比皆是。在校和应届大学毕业生们的“千万别报体”新闻走红网络,正是以调侃的方式表达他们各自心中意见和怨言的自媒体网络与公众的对话。虽然,他们带着几分调侃,但他们表达的意思并非完全属于搞笑的恶作剧,而是其中有真意的调侃与讽刺。
据中国经济网6月28日报道,高考成绩出来后,一年一度的报专业时刻又要开始了,日前微博上发起的千万别报xx专业搜红网络,在微博中前辈们可谓是总结了坑爹专业集合,带你认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希望毕业生亲们可以远离苦海。而其中的理由绝对可以称得上奇葩:因为难就业/世界太逗比/木女生/被鄙视……千万别报考古,因为逗比的世界没人懂!千万别报管理,因为当不了老板很痛苦!千万别报国际贸易,听起来挺“高大上”大爷的!还在国内混!千万别报汉语言,因为白上四年学!千万别报学前教育,因为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千万别报保险精算,因为你学完也玩儿不过保险公司!如此等等的网络语言,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低头深思。
这些“千万别报体”的网络语言虽然有些过分渲染与夸张,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搞教育专业设置存在着“千篇一律”的现象。某些院校本来是一所很有专业特色的中专类职业技校,但经过专升本升格之后,学校一夜间变成了无所不能的万能学校,什么样的学科专业都有,简直是大而全的“百科全书”。所以,有人调侃和讽刺计算机专业设置是“是个砖瓦窑”都能开设计算机。可以说,为了追求大而全,所有高等学府都在相互模仿名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你有我有全都有;可以说,由于大而全的办校风气在不停地相互传播。于是,专升本的院校越来越多;于是,生源质量捉襟见肘,往往不尽人意;不少院校在师资力量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只好东拼西凑相应的专业课老师;于是,当学生们毕业后为就业而犯愁时,不免会怀疑自己当初所报专业有什么用;于是,当各种信息反馈到学校之后,在校和应届毕业生们就会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能不能实现就业持各种怀疑心态。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其中有的“千万别报体”纯属故弄玄虚,纯属在校不学无术,毕业后又不想吃苦耐劳、认真做事。然而,更多的问题是,从某些侧面暴露了我们的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的问题。比如,我们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有多少,每年需求量有多少?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经过科学论证做好顶层设计,而不是任由每所高校任意选择和设置专业。如果大多数高校都设置新闻专业,不出现供大于求才怪呢!
然而,更为突出的问题,仍然是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如果专家教授们都去搞自己升职评职称的课题研究论文,都不想到课堂给学生上课,仅凭几个讲师和辅导员老师给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那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需要的。如果说,我们的讲师和辅导员老师都能达到教授级水平,那我们还评什么教授?正因为讲课的质量和水平区别比较大,所以,大学生们都渴望教授级别的老师为自己多上几节课。但是,说实话,在现实中学生们的愿望只能是个愿望,在校学习几年有的连一个教授的影子也没见过。所以,我们的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率问题一直被社会所诟病和质疑。可以说,有不少院校的就业率是有水分的,根本不真实的;可以说,如果那些高校的就业率是真实的,我们的社会每年还会有那么多的失业大学生吗?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千万别报体”走红网络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所以,即便“千万别报体”存在着自娱自乐的调侃和搞笑,其中也不乏具有真实性的辛辣讽刺意味。因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别不把“千万别报体”的网络走红不当回事。而应当高度重视,认真反省我们的高等院校如何更科学地设置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而应当高度重视如何通过依法监管,确实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如何改革高等院校的监管体制和教育质量监督考核机制。决不能把大学生们的“千万别报体”走红网络,只当作茶余饭后的笑料和耳旁风。
《战国策・燕策》中曰:“多闻其过,不欲闻其善。”燕王向苏代问古代明主治政的经验,苏代的回答中有这句话。意思是:一定要想法使自己多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过失的批评,不要总想听别人对自己的夸奖。希望教育部能认真听得进大学生们的网络调侃与批评,加快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改革步伐。要使中国大学生成为我国和世界的人才资源,而不是让人悲催的人力资源。
“千万别报体”何以走红
高考成绩出来后,一年一度的报高考志愿又要开始了,微博上日前却有无数个千万别报××专业的举牌图热传。在微博中这些“前辈们”集合了各种坑爹专业,大有带新人们认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希望他们远离苦海之意。(6月28日新华网)
伴随着“上学四年,冷暖自知,前辈只能帮你到这儿了”之类的良心帖,“千万别报体”也开始流行:千万别报××,因为××。这样的流行范式,非常符合网络传播的欢乐跟风特征。
从总体上看,“千万别报体”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少专业的确存在着专业对口、就业前景、学术前途等方面的症结性问题,以至于让那些所谓的“前辈们”深感交了那么多学费、浪费了4年的光阴,太不值得。二是跟风吐槽。比如一些人说别报某专业的原因是该专业没女生,工作没有假、上了班会暴肥、宅男太多等等。三是因人而异而非针对专业的。专业其实是好专业,但不一定适合个人发展;或者专业是不错的专业,但是对某类刚出校门的学子来说,恐怕远远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学术准备。
正因如此,对于“前辈们”的所谓“千万别报体”,学子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不能轻易被恶搞吐槽之类所误导。比如江苏省理科第一名吴呈杰,就对北大新闻专业很感兴趣,但是几乎所有采访他的记者都不建议他考新闻,这条消息已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不乏网友戏称这些记者为“业界良心”。吴呈杰怀抱新闻理想,各路记者劝阻后亦不改其志,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