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聍,读音:dīng níng,俗称耳屎、耳垢,英文叫耳蜡,是人类和一些其他哺乳动物外耳道内部内垢腺体分泌的蜡状物质和外耳道皮肤混合后的产物。主要作用是保持耳道清洁,防止昆虫和细菌侵入。正常情况下耵聍可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外耳道,称耵聍栓塞(impacted cerumen),俗称:铁耳屎。外耳道狭窄、瘢痕、肿瘤、异物存留等均可阻碍耵聍排出。因外耳道炎、湿疹、在灰尘较多的空气中工作、挖耳等使局部受刺激,致耵聍分泌过多。
耵聍_耵聍 -分类
耵聍
一般所知耵聍可分为干性和湿性。
湿性耵聍
耵聍属于显性遗传,同时因为腺体分泌较旺盛的关系,湿性耳垢体质的人比较容易有体臭。
中国人湿性耵聍约占人口数的4%-7%。然而大洋洲的原住民有60%-70%。高加索人(白人)高达90%。黑人则有99.5%的人口是湿性耵聍。
干性耳垢
耵聍属于隐性遗传。2006年1月29日、长崎大学的研究论文表示,耵聍的干湿性是由DNA排列的一个位置所决定的。而且这篇论文中进一阐明并没有“干性耵聍”,干性耵聍的人事实上是先天根本缺乏制造耵聍的机制,所谓的干性耵聍只是耳道的外皮代谢脱落的产物。
耵聍_耵聍 -构成
从物理性状看,耳屎通常呈淡黄色蜡样干片状物质,味苦,不溶于水、酒精或乙醚;溶于双氧水产生气泡。
从化学分析来看,耳屎含有油、硬脂、脂肪酸、蛋白质和黄色素,还有0.1%的水以及少许白垩和钾、钠等元素。
耵聍_耵聍 -作用
耵聍
正常的耵聍并不是废物,而且对保护听觉器官具有一定功能:
1、耵聍因富含油脂,可以滋润耳道皮肤上的细毛,这些细毛能阻挡由外界的尘埃颗粒和微生物,保持耳道的清洁,而且还能使耳道空腔稍稍变窄,对传入的声波起到滤波和缓冲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
2、耵聍和细毛还能防止昆虫等微生物对耳朵的侵害。偶然闯进来的小虫等碰上密茸茸的细毛,被挡住去路;耵聍味苦,当小虫尝到耵聍的苦味后,便会“知难而退”。
3、富含油脂的耵聍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尤其对耳道深处的鼓膜可使其不致干涸,从而使鼓膜经常处于最佳运动状态。
4、富含脂肪酸的耵聍,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有人证明,耵聍里的化学成分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耵聍_耵聍 -清除
必要性
下巴的张合运动可以自然的促进耵聍的清除。除非是过多的耵聍导致了健康问题,耳鼻喉医生不建议去清除耵聍。然而,过多的耵聍可能会妨碍声音在耳道中的传播,从而导致传导性听力减退。此外,大约有60%-80%的助听器故障是由过多的耵聍导致的。
清除方法
不建议使用棉花棒来清除耵聍,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把耵聍推进耳道深处,如果不小心的话,会导致鼓膜穿孔。
在东亚,使用挖耳勺是很常见的。大多数亚洲人属于干性耳垢,通常都是成块或干燥碎片状地掉出来,使用挖耳勺轻轻地刮能轻松地清除掉。改良型挖耳勺有保护措施,能有效避免挖耳勺插入太深。
耵聍_耵聍 -疾病
耵聍栓塞(Impact Cerumen),是外耳道内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使耵聍在外耳道内聚集成团,阻塞外耳道形成的一种疾病。耵聍栓塞形成后,可影响听力或诱发炎症,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
对不能取出的耵聍栓塞,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栓塞,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一次取出耵聍。
耵聍_耵聍 -禁忌
1、过去大人们常骗孩子们说:耳屎吃进去变成哑巴,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2、汉族还有关于耵聍(耳屎)的禁忌。以为自己的耳屎不可乱扔,让别人脚踏了对自己身体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