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简介地理概况 沙市区 沙市区-基本简介,沙市区-地理概况

西沙群岛简介地理概况 沙市区 沙市区-基本简介,沙市区-地理概况

沙市区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全区南北最宽相距26千米,东西最长相距29.7千米,总面积492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37.77平方千米),总人口540633人(2004年末)。沙市历史悠久,已有三千多年的人文历史。沙市自古就是“三楚名镇”,有历经20个楚王、长达411年的楚都纪南古城,有位居全国十大博物馆之列的荆州博物馆,还有唐代建筑玄妙观、开元观、太晖观等大量人文景观。

沙市_沙市区 -基本简介


荆州沙市区地图

沙市区是湖北省荆州市的一个行政区,国土面积492平方公里,人口61.04万,有汉、回、满、蒙、苗、朝鲜、壮、土家、维吾尔等28个民族;地处长江荆江段北岸,全境跨东经112°13′~112°31′,北纬30°12′~30°25′,市区沿长江自西向东呈带状分布,地势平坦,西南高,东北低,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9℃~16.6℃;为长江中游良港。荆州市城区工业、商业、交通、邮政、电信、金融的主体分布在沙市区,是荆州市人流、物流和信息的中心。

早在五六千年前,沙市就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有“大溪文化”、“龙山文化”遗存,沙市的先民据此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沙市曾是楚国都城郢的外港,初称“津”,意即长江渡口。至唐代,始称沙头市,简称沙市,意为古长江与沮漳河、夏水之间三角洲顶端的市镇,是著名的鱼米市场。明中后期,沙市商业、手工业渐趋发达。《广阳杂记》称:“沙市明末极盛,列巷九十九条,每行占一巷,舟车辐辏,繁盛甲宇内。”号称 “三楚名镇”,已成为当时长江沿岸著名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全国十二大商业都会之一。咸丰年间,沙市为湖北中西部货物和粮、盐总汇,全国十余省、市的商人在沙市组织的行会有十五六个之多。

沙市_沙市区 -地理概况

沙市区南北最宽相距26公里,东西最长相距29.7 公里。沙市是长江古河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海拔高度一般在30至36米间。沙市处于江河湖网之中:北临长湖,最高水位 33.29米;南靠长江,最高水位45.22米。沙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1℃,年无霜期长达230-270天,年降雨量一般在958-1325毫米之间,平均相对湿度为80%。沙市一直是长江中游工商名城,川 湘 鄂 豫经济纽带。她依托江汉平原,经济腹地广阔,市场辐射面广,商品集散量大,物畅其流,商家云集。沙市地处湖北省经济“大三角”(武汉、黄石--襄樊、十堰--宜昌、三峡)主轴线的中心点,在全国对外开放由沿海、沿边向沿江及中西部推进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格局中,具有北下南上承东启西的地缘区位优势。

沙市_沙市区 -历史沿革


沙市街道

沙市发端于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21年)名为津、江津(长江渡口)、夏首等称谓,属于荆州南国楚郢领域。秦汉时期(公元前221~8年),沙市名曰津乡,由荆州临江郡,郢县管辖。魏晋南北期(公元220~581年),沙市称江津,为梁元帝(552年)梁都的外港,隶属于荆州南郡江陵县管辖。隋代(581~618年),沙市仍名曰江津,属于荆州总管的江陵县。

唐朝(618~907年),初见沙头、沙头市、沙市等称谓,属于山南东道南郡江陵府疆域,系荆州的外港。五代十国(907~960年),南平国王高季兴置沙头镇,属于南平国(又称荆南国)荆州江陵县所管。宋代(960~1279年),设监镇,筑沙市城,名为沙市镇,隶属于荆湖北路,荆南府江陵县管辖。

元代(1279~1369年),录事司和江陵县治设于沙市,名曰沙市司,属于山南江北道,中兴路江陵县所管。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置湖广分省于沙市,设荆南行署于沙市三清观。

明朝(1368~1644年),名曰沙市镇,属湖广省荆州府江陵县所管。明朝初期,沙市设巡检司,荆南行署仍设于沙市三清观、江陵县治亦立于沙市。

清朝(1644~1911年),称沙市镇、沙市司、沙市汛(汛为清朝建政乡制),荆州通判厅移驻沙市,设置沙市巡桥司署等行政机构。沙市由湖北布政司,荆州府江陵县管辖。

民国初期(1912年),称沙市、沙市镇、沙市汛,先后隶属于荆南道、湖北省第四和第七行政督察区江陵县管理。民国十九年(1930年),废汛团制,改为江陵县第二区,市区内置有博爱、和平、民权、建设四镇。民国21年(1932年),沙市属于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江陵县,镇内实行保、甲制度。日伪时期(1940~1945年),沙市属于江陵一区,市区内设置博爱、和平、建设、民权4个镇。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沙市光复后,市内分设复兴(后改为民族)、民权、建设(后改为民生)3个镇。属于江陵县第二区管辖,湖北省第四行政专员公署、江陵县政府迁驻沙市。

1949年4月,为迎接沙市解放,在随县双河组建了中共沙市市委,着手进城前的准备工作。5月底,在荆门十里铺大余家湾成立市委机关。7月15日,沙市解放。7月17日,沙市市委、沙市人民政府进城,同时宣布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沙市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对沙市实行军事管制。

1950年5月底,沙市废除保甲制度,各街道建立居民小组代表会。8月10日~9月5日,全市开展户口申报工作。共申报户口20660户,83579人(不包括郊区农村户口)。同时,结合民主建政,全市建立居民小组137个。

1951年10月,全市街道开展民主建政。1952年2月17日结束。全市建立48个居民委员会。

1953年2月,沙市市政府决定,在市区设立5个区公所,28个居委会。6月30日24时,全国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沙市共有22108户(1953年),87967人(1953年)。其中,郊区有816户(1953年),3422人(1953年)。

1955年11月11日,沙市市人委决定将市区4个区公所改为7个街道办事处(民主街、胜利街、梅台巷、中山横街、崇文街、解放路、通衢街道办事处),并将全市28个居委会划分为46个居委会(水上区和太师渊乡的建制未变)。

1962年11月28日,荆州专署将沙市民主公社全部、和平公社5个大队、荆江公社1个大队和机械农场3个分场划归江陵县。

1975年1月17日,江陵县的立新、杨场两个人民公社和周黄人民公社的竺桥、宿驾两个生产队划归沙市。3月18日,江陵黄潭堤和杨二月堤一段(450米)交沙市段管理,长湖库堤雷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20103/92830.html

更多阅读

告诉你怎么去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旅游怎么样

西沙群岛,被称为隔世秘境,深蓝的大海,白色的沙滩,红色的珊瑚,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海域,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旅行地,原来很多旅行者是私自租渔船前往,不过非常危险,而且也不合法,常常会被遣送会海南岛。今天,真正的合法的个人旅行已经开始了,终于

《富饶的西沙群岛》评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视频

《富饶的西沙群岛》评课刘小凤《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老课文。课文分别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景。从整篇课文来看,《富饶的西沙群岛》篇幅较长,许多语句描写优美。。通过

西沙十岛之中建岛 西沙群岛中建岛

 中建岛位于西沙永乐群岛的西南端,距离永兴岛95海里,是个台礁上的沙岛。岛长约1200米,宽约1000米,面积约1.5平方千米,高2.7米。岛面平坦,中部偏南有一礁湖,水深0.5米左右。    中建岛是为纪念1946年中国政府派往接收西沙群岛的“中建

声明:《西沙群岛简介地理概况 沙市区 沙市区-基本简介,沙市区-地理概况》为网友我叫坚强我不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