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夫曼编码原理 哈夫曼编码 哈夫曼编码-原理,哈夫曼编码-定理

哈夫曼编码(Huffman Coding),又称霍夫曼编码,是一种编码方式,哈夫曼编码是可变字长编码(VLC)的一种。Huffman于1952年提出一种编码方法,该方法完全依据字符出现概率来构造异字头的平均长度最短的码字,有时称之为最佳编码,一般就叫做Huffman编码(有时也称为霍夫曼编码)。

哈夫曼编码_哈夫曼编码 -原理


图1 赫夫曼编码原理

设某信源产生有五种符号u1、u2、u3、u4和u5,对应概率P1=0.4,P2=0.1,P3=P4=0.2,P5=0.1。首先,将符号按照概率由大到小排队,如图所示。编码时,从最小概率的两个符号开始,可选其中一个支 路为0,另一支路为1。这里,我们选上支路为0,下支路为1。再将已编码的两支路的概率合并,并重新排队。多次重复使用上述方法直至合并概率归一时为止。从图(a)和(b)可以看出,两者虽平均码长相等,但同一符号可以有不同的码长,即编码方法并不唯一,其原因是两支路概率合并后重新排队时,可能出现几个支路概率相等,造成排队方法不唯一。一般,若将新合并后的支路排到等概率的最上支路,将有利于缩短码长方差,且编出的码更接近于等长码。这里图(a)的编码比(b)好。

赫夫曼码的码字(各符号的代码是异前置码字,即任一码字不会是另一码宇的前面部分,这使各码字可以连在一起传送,中间不需另加隔离符号,只要传送时不出错,收端仍可分离各个码字,不致混淆。

实际应用中,除采用定时清洗以消除误差扩散和采用缓冲存储以解决速率匹配以外,主要问题是解决小符号集合的统计匹配,例如黑(1)、白(0)传真信源的统计匹配,采用0和1不同长度游程组成扩大的符号集合信源。游程,指相同码元的长度(如二进码中连续的一串0或一串1的长度或个数)。按照CCITT标准,需要统计2×1728种游程(长度),这样,实现时的存储量太大。事实上长游程的概率很小,故CCITT还规定:若l表示游程长度,则l=64q+r。其中q称主码,r为基码。编码时,不小于64的游程长度由主码和基码组成。而当l为64的整数倍时,只用主码的代码,已不存在基码的代码。

长游程的主码和基码均用赫夫曼规则进行编码,这称为修正赫夫曼码,其结果有表可查。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文件传真机中。

哈夫曼编码_哈夫曼编码 -定理

在变字长编码中,如果码字长度严格按照对应符号出现的概率大小逆序排列,则其平 均码字长度为最小。

现在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上述定理的实现过程。设将信源符号按出现的概率大小顺序排列为 :

U: ( a1 a2 a3 a4 a5 a6 a7 )

0.20 0.19 0.18 0.17 0.15 0.10 0.01

给概率最小的两个符号a6与a7分别指定为“1”与“0”,然后将它们的概率相加再与原来的 a1~a5组合并重新排序成新的原为:

U′: ( a1 a2 a3 a4 a5 a6′ )

0.20 0.19 0.18 0.17 0.15 0.11

对a5与a′6分别指定“1”与“0”后,再作概率相加并重新按概率排序得

U″:(0.26 0.20 0.19 0.18 0.17)…

直到最后得 U″″:(0.61 0.39)

赫夫曼编码的具体方法:先按出现的概率大小排队,把两个最小的概率相加,作为新的概率 和剩余的概率重新排队,再把最小的两个概率相加,再重新排队,直到最后变成1。每次相 加时都将“0”和“1”赋与相加的两个概率,读出时由该符号开始一直走到最后的“1”, 将路线上所遇到的“0”和“1”按最低位到最高位的顺序排好,就是该符号的赫夫曼编码。

例如a7从左至右,由U至U″″,其码字为0000;

a6按践线将所遇到的“0”和“1”按最低位到最高位的顺序排好,其码字为0001…

用赫夫曼编码所得的平均比特率为:Σ码长×出现概率

上例为:0.2×2+0.19×2+0.18×3+0.17×3+0.15×3+0.1×4+0.01×4=2.72 bit

可以算出本例的信源熵为2.61bit,二者已经是很接近了。

哈夫曼编码_哈夫曼编码 -历史

1951年,

哈夫曼和他在

MIT

信息论的同学需要选择是完成学期报告还是期末

考试。导师Robert M. Fano给他们的学期报告的题目是,寻找最有效的

二进制编码。由于无法证明哪个已有编码是最有效的,哈夫曼放弃对已有编码的研究,转向新的探索,最终发现了基于有序频率

二叉树编码的想法,并很快证明了这个方法是最有效的。

由于这个算法,学生终于青出于蓝,超过了他那曾经和信息论创立者

香农共同研究过类似编码的导师。哈夫曼使用自底向上的方法构建二叉树,避免了次优算法Shannon-Fano编码的最大弊端──自顶向下构建树。

哈夫曼编码举例

哈夫曼树─即最优

二叉树,带权路径长度最小的二叉树,经常应用于

数据压缩。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

哈夫曼编码”是一种一致性编码法(又称“

熵编码法”),用于数据的无损耗压缩。这一术语是指使用一张特殊的编码表将源字符(例如某文件中的一个符号)进行编码。这张编码表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根据每一个源

字符出现的估算概率而建立起来的(出现概率高的字符使用较短的编码,反之出现概率低的则使用较长的编码,这便使编码之后的字符串的平均期望长度降低,从而达到

无损压缩数据的目的)。这种方法是由David.A.Huffman发展起来的。 例如,在英文中,e的出现概率很高,而z的出现概率则最低。当利用哈夫曼编码对一篇英文进行压缩时,e极有可能用一个位(bit)来表示,而z则可能花去25个位(不是26)。用普通的表示方法时,每个英文字母均占用一个字节(byte),即8个位。二者相比,e使用了一般编码的1/8的长度,z则使用了3倍多。倘若我们能实现对于英文中各个字母出现概率的较准确的估算,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无损压缩的比例。

本文描述在网上能够找到的最简单,最快速的哈夫曼编码。本方法不使用任何扩展动态库,比如STL或者组件。只使用简单的C

函数,比如:memset,

memmove,qsort,malloc,realloc和memcpy。

因此,大家都会发现,理解甚至修改这个编码都是很容易的。

哈夫曼编码_哈夫曼编码 -背景

哈夫曼压缩是个无损的压缩算法,一般用来压缩文本和

程序文件。哈夫曼压缩属于可变代码长度算法一族。意思是个体符号(例如,文本文件中的字符)用一个特定长度的位序列替代。因此,在文件中出现频率高的符号,使用短的位序列,而那些很少出现的符号,则用较长的位序列。

哈夫曼编码原理 哈夫曼编码 哈夫曼编码-原理,哈夫曼编码-定理

哈夫曼编码_哈夫曼编码 -编码使用

我用简单的C函数写这个编码是为了让它在任何地方使用都会比较方便。你可以将他们放到类中,或者直接使用这个函数。并且我使用了简单的格式,仅仅输入输出

缓冲区,而不象其它文章中那样,输入输出文件。

bool CompressHuffman(BYTE *pSrc, int nSrcLen, BYTE *&pDes, int &nDesLen);

bool DecompressHuffman(BYTE *pSrc, int nSrcLen, BYTE *&pDes, int &nDesLen);

哈夫曼编码_哈夫曼编码 -要点说明

速度

为了让它(huffman.cpp)快速运行,同时不使用任何动态库,比如STL或者MFC。它压缩1M数据少于100ms(P3处理器,主频1G)。

压缩

压缩代码非常简单,首先用ASCII值初始化511个

哈夫曼节点:

CHuffmanNode nodes;

for(int nCount = 0; nCount

nodes[nCount].byAscii = nCount;

其次,计算在输入

缓冲区数据中,每个ASCII码出现的频率:

for(nCount = 0; nCount

nodes[pSrc[nCount]].nFrequency++;

然后,根据频率进行排序:

qsort(nodes, 256, sizeof(CHuffmanNode), frequencyCompare);

现在,构造

哈夫曼树,获取每个ASCII码对应的位序列:

int nNodeCount = GetHuffmanTree(nodes);

构造哈夫曼树

构造

哈夫曼树非常简单,将所有的节点放到一个队列中,用一个节点替换两个频率最低的节点,新节点的频率就是这两个节点的频率之和。这样,新节点就是两个被替换节点的父节点了。如此循环,直到队列中只剩一个节点(树根)。

// parent node

pNode = &nodes[nParentNode++];

// pop first child

pNode->pLeft = PopNode(pNodes, nBackNode--, false);

// pop second child

pNode->pRight = PopNode(pNodes, nBackNode--, true);

// adjust parent of the two poped nodes

pNode->pLeft->pParent = pNode->pRight->pParent = pNode;

// adjust parent frequency

pNode->nFrequency = pNode->pLeft->nFrequency + pNode->pRight->nFrequency;

构造哈夫曼树注意事项

这里我用了一个好的诀窍来避免使用任何队列组件。我先前就知道ASCII码只有256个,但我分配了511个(CHuffmanNode nodes),前255个记录ASCII码,而用后255个记录

哈夫曼树中的父节点。并且在构造树的时候只使用一个

指针数组(ChuffmanNode *pNodes)来指向这些节点。同样使用两个

变量来操作队列索引(int nParentNode = nNodeCount;nBackNode = nNodeCount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20103/91910.html

更多阅读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

1 人物简介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出生于斯塔夫罗波尔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谢尔盖·安德烈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是一位联合收割机的操作员,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退役军人。母亲在集体农场工作。戈尔巴乔夫

C语言在K叉哈夫曼编码教学中的应用 c语言哈夫曼编码译码

摘 要:字符编码与信息压缩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研究课题,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文章简单分析了二叉哈夫曼树的构造及编码,通过比较三种构造三叉哈夫曼树的算法,提出了构造任意K叉哈夫曼树及K进制的最优前缀编码的算法,并

独家首发 哈曼卡顿公司历史简介 哈曼卡顿音响

你现在所看到的资料,是根据哈曼卡顿英文官方网站上的,关于哈曼卡顿的公司历史介绍进行的翻译,是目前国内最完善的关于哈曼卡顿公司历史的介绍,部分文字翻译不是很准确,还请谅解。  哈曼卡顿(HarmanKardon)是哈曼国际工业(NYSE:HAR)的一个

声明:《哈夫曼编码原理 哈夫曼编码 哈夫曼编码-原理,哈夫曼编码-定理》为网友深海夜未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