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概况及历史沿革 黎川县 黎川县-县情概况,黎川县-历史沿革

黎川县,是抚州市的下辖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东,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与福建省的赣语区光泽、邵武、泰宁、建宁四县及同属抚州的南城、南丰、资溪三县毗邻,福银高速公路和向莆铁路穿境而过,是由赣入闽的东大门之一。2010年,黎川县面积1728平方公里,辖6镇、8乡、2个垦殖场,总人口25万人,基本上为江右民系。通用抚州赣语。自然分布可以概括为“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截至2014年,黎川县有耕地38万亩,林业用地190万余亩,森林复盖率达66%,宜渔水面7.5万亩。矿产资源以瓷土、花崮岩最为丰富,且品质优良,瓷土储量1200万吨,花岗岩储量300多万立方米,水能蕴藏量2.6万千瓦,每年可提供商品粮10万吨、木材8万立方米、生猪18万头、水产品1万余吨。

黎川_黎川县 -县情概况

黎川县位于江西省中偏东部,武夷山脉中段西麓(lù),与福建省的光泽、邵武、泰宁、建宁及本省的南城、南丰、资溪等七县(市)毗邻,福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由赣入闽的东大门之一。面积1728平方公里,辖

6镇、8乡、1个垦殖场,总人口24.6万人,基本上为江右民系。通用抚州赣语。其中县城人口7万余人。

黎川历史悠久,始建县于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黎川处于闽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黎川从事革命活动。1933年5月,中共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省军区在该县湖坊乡成立,黎川资源丰富,现有耕地38万亩,林业用地190万余亩,森林复盖率达66%,宜渔水面7.5万亩。矿产资源以瓷土、花崮岩最为丰富,且品质优良,瓷土储量1200万吨,花岗岩储量300多万立方米,水能蕴藏量2.6万千瓦。黎川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速生丰产林基地县”、“瘦肉型生猪基地县”、“优质水产基地县”、“食用菌生产基地县”,每年可提供商品粮10万吨、木材8万立方米、生猪18万头、水产品1万余吨。黎川风景秀丽,素有“钟灵毓秀,黎明山川”之誉。境内自然和人文景观奇特,岩泉国家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植物王国,动物天堂”;十里长街明清建筑保存完好;洲湖百年“船形古宅”国内罕见;福山寺、妙法寺、寿昌寺、喜山寺等福禄寿喜四大古寺和新丰桥、横港桥等景观建筑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旅游着力实施“突出一个重点(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实

现三大突破(工业化、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建设五大基地(承按闽台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盛地、日用陶瓷生产基地、服装鞋业生产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沿海发达地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确保财政收入三年翻番,五年翻两番,实现黎川在赣闽边际地区快速崛起的发展主战略,努力打造“实力黎川、活力黎川、魅力黎川、和谐黎川”,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财政总收入1.0968亿元,增长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9亿元,增长3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亿元,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3708.78元,比上年增加338.78元。工业经济迅猛发展。陶瓷、服装鞋业食品、木竹加工、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县工业园区作为省级园区,规划面积13000亩,按照“两轴六园”的格局发展产业集群,规划陶瓷、服装鞋业、食品、医药、机械制造、陶瓷工业是黎川的优势产业全行业年产值达2.8亿元,有“江西第二瓷都”之称。全县现有陶瓷企业16家,其中环球瓷业公司已成为全省陶瓷行业单个出口量最大的企业,康舒陶瓷公司生产的耐热瓷煲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九州陶瓷公司生产的卫生洁具填补了全省空白,近两年来,全县共引进制鞋企业12家,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安排就业上万人,年产值达5亿元。农业产业化进程步伐加快。种养殖业规模较大,以优质稻、烤烟、毛竹、食用菌、鳗鱼养殖为主的特色农业已具规模,尤其是烤烟生产从无到有,发展迅速,2007年,全县栽种烟叶14000余亩。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黎川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按照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全县正着力推进国安大型生态旅游开发、城市新区等重点工程建设,城市框架迅速拉大,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理,积极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连续四届获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县城”称号和首届“全省园林城市”称号。进入“十一五”时期的黎川,正在赣闽边际地区快速崛起。

黎川_黎川县 -历史沿革

据同治新城县志 同治十年(1871)刻本影印

沿革:秦革封建以郡县治天下废后沿之数多革之数少,盖分合统隶旨与时为推移焉,新城分于宋绍兴逾元及明悉沿而不革

国朝本书永分地不更名然一统志表列汉为端宗建废之故而改可控之宜不得以偏隅为可略也

1、汉:高帝五年颖险侯灌婴渡高定豫章郡,郡领县十八析境南为南城。和帝永元八年分南城西北境置临汝县

2、三国吴:太平二年以临汝县为临川郡,分南城县东南境为南丰、东兴、永城三县。南城县改为新南城俱属临川郡,永城县北三里城头东与先郡今东兴乡

3、晋:元康元年仍为临川郡领县新南城、南丰、东兴、永城属焉2

4、宋齐:宋初仍旧制顺帝时以县大小定封爵之差,南城、永兴为南爵、相东兴为侯爵、相南丰为()今皆属临川内吏;齐建元初徙临川郡治于南城东兴、永城制仍宋代

5、梁陈:梁徙临川郡复改治临汝仍置东兴、永城

6、隋:开皇九年平陈罢临川郡置抚州省南丰、永城、东兴复入南城,大业三年废抚州复称临川郡,南城属焉

7、唐:武德五年复为抚州析南城置永城、东兴七年省入南城

8、五代:属南唐

9、宋:开宝二年南唐以南城置建武军,绍兴八年(1138)从安抚使李纲,转运使逢汝霖、徐霖奏析南城东南五乡置新城县,辟黎滩镇为县治因别称黎川

10、元:元初仍宋制,顺帝至元十年改建昌军为路

11、明:太祖壬寅二月改建昌路为肇昌府,九月改称建昌府新城属焉

12、国朝(清):顺治二年乙酉七月大师定建昌新城归附,十月闽郑彩据新城,三年丙戌正月我是复定新城仍为县属建昌府

1985年3月15日,撤销宏村乡,设置宏村镇(赣府厅字160号)。

1993年1月3日,撤销洵口乡、熊村乡,设立洵口镇(赣民字1号批复)。

2000年,全县辖4个镇、13个乡:日峰镇、洵口镇、熊村镇、宏村镇、厚村乡、荷源乡、湖坊乡、中田乡、裘坊乡、潭溪乡、栗塘乡、坊坪乡、龙安乡、东堡乡、社苹乡、西城乡、樟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17914人;其中: 日峰镇 43802、 宏村镇 14176 、洵口镇 11477 、熊村镇 9668 、潭溪乡 17718 、栗塘乡 10586、 裘坊乡 8230 、荷源乡 9573 、厚村乡 9836、 坊坪乡 5936 、湖坊乡 8843 、龙安乡 10219 、东堡乡 3536、 中田乡 12303、 樟溪乡 7051 、西城乡 9700 、社苹乡 8621、 德胜关垦殖场虚拟乡 16639(人)。现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1年3月2日,撤销龙安乡,设立龙安镇;德胜关垦殖场改制,设立德胜镇(赣民字94号批复)。2001年11月8日,撤销栗塘乡、裘坊乡,划归日峰镇;撤销东堡乡,划归龙安镇;撤销坊坪乡,划归熊村镇(赣民字509号批复)。

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23.7万人。

2004年底,全县辖6镇8乡。

日峰镇2004年辖:东门居委会、日峰居委会、南门居委会、新街居委会、前步居委会、新华居委会、王府居委会、磨市街居委会、东方红居委会、水槽居委会、下桥村、回上村、篁竹村、五一村、新华村、燎源村、永兴村、新荣村、店前村、点山村、十里村、联盟村、连源村、八都村、十字村、光明村。

宏村镇辖:宏村镇居委会、中湖村、沙下村、光辉村、丁路村、孔洲村。

洵口镇辖:洵口居委会、洵口村、下寨村、白沙村、石莲村、皮边村、渠源村。

熊村镇辖:上街村、下街村、岭下村、洙岩村、际溪村、中站村、极高村、坊坪村、甘竹村、桃上村、邱源村、张家岭村。

龙安镇辖:龙安村、下村、宋洲村、柘园村、水尾村、井戈村、东堡村、院前村、下叶村、王沙坑村、桃口村。

德胜镇辖:德胜村、新店村、茅店村、东山村、黎明村。

潭溪乡辖:幸福村、大芸村、河溪村、三都村、长洋村、团村、文青村、河塘村、新庄村、五星村、芦陂村。

湖坊乡辖:湖坊村、水湖村、石陂村、营心村、大排村、枧源村、塘坊村。荷源乡辖:荷源村、畲上村、资福村、芦油村、陈家村。

厚村乡辖:厚村、大源村、飞源村、三源村。

社苹乡辖:社苹村、宏源村、团星村、前进村。

樟溪乡辖:店上村、中洲村、东港村、上源村。

西城乡辖:新桥村、河樟村、丰南村、樟源村、五通村、芦坑村、梅源村、余坑村。

中田乡辖:中田村、河东村、营前村、竹际村、公村、黄源村、会源村。

华山垦殖场辖:洲湖村、麻坑村、华联村。

黎川工业园区 江西黎川工业园区是江西省级工业园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地处江西中偏东部、武夷山脉中段西麓,福银高速公路的开通,我县成为由闽入赣第一县,工业园规划依托福银高速公路及丰杉线沿线展开,形成“二轴、二心、六园”的空间结构。“二轴”,即黎泰线、丰杉线;“二心”,即休闲娱乐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 “六园”即一、二期工业园(鞋材工业园)、陶瓷工业园、综合工业园(闽台工业园)、医药食品工业园、机械制造工业园、高新技术(电子)电子工业园,规划总面积9平方公里。

黎川_黎川县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黎川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

市东南部,地处武夷山西麓,抚河上游。介于北纬26°59′~27°35′,东经116°42′~117°10′之间。东与福建省的光泽县、邵武市毗邻,南与福建省的泰宁、建宁二县紧靠,西同本省的南丰县接壤,北同本省的南城、资溪二县相依。

地质地貌

地势南高北低,由东北部、东部和南部渐次向地势平缓的中部和西北部呈撮斗形倾斜。地貌可分为低山、高丘陵、中丘陵、低丘陵、冲积小平原等五种类型,低山区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北至东南为,高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向丘陵延伸的过渡地带,中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县境西部与县域中心腹地的夹带地区,低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腹地至西北洪门水库一带,而黎滩河、龙安河、资福河之中下游两岸则为冲积小平原。

气候

黎川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无霜期较长,具有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的特点。全县历年平均气温为18℃左右。极端最高气温为42.2℃(2003年8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2.3℃(1991年12月29日)。平均日照时数为1642.8小时,无霜期287天。年均降水量1800.8毫米,是江西省水份丰富的县之一。

土壤

黎川县土壤划为5个土类、8个亚类、14个土属、53个土种,土壤有较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海拔1200米以上为山地黄棕壤,800~1200米之间为山地黄壤,600~800米之间为黄红壤,600米以下多为红壤。水稻土是黎川县主要的耕作土壤,共有34.78万亩,60%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陵和小平原,39%分布在海拔200以上的中高丘陵地带。

水文

黎川县县共有大小河流84条,总长946千米,流域面积1553平方千米。解放后历年平均水径流总量18.3亿立方米。全县河流虽多,但河面狭窄,河道曲折,河床陡降,平常水浅,汛期暴涨,不能通航,只能浮运木排、竹排。主要河流为3条:黎滩河,发源于德胜镇眉毛峰北麓,全长47千米,流域范围6个乡17个村,流域面积678.7平方千米;龙安河,发源于德胜镇百家畲村,全长67.9千米,流域范围5个乡13个村,流域面积533.1平方千米;资福河,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县天子池,全长43千米,流域面积为343.5平方千米。三条主河均汇入洪门水库。

自然资源

黎川县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18种,其中金属矿产有金、铜、钨、铅、锌、钽铌等8种,非金属矿产有瓷土矿、高岭土、钾长石等10种。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鸟类动物95种(夏候鸟19种、留鸟55种、冬候鸟及旅鸟21种);兽类40种(包括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栖爬行动物51种(两栖23种、爬行28种),占江西省已知种类数112种的45.5%;小型昆虫536种,已定名的昆虫有10目90科512种;野生木本植物107科、256属661种,植物中列入国家级保护的有29种,重点可供开发的药用植物有近20种。

黎川_黎川县 -黎川风景名胜

红色旅游景观

湖坊乡闽赣省委、省革委旧址保存较完好,揭开第五次反围剿的团村、洵口、资福桥三大战役旧址依稀可见,县烈士公园纪念碑雄伟壮观、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我县的“红色革命教育旅游区”。闽赣省政府旧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闽赣省委、闽赣省革委和闽赣军区领导机关旧址,坐落在黎川县湖坊乡。闽赣省是中央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赣东北根据地的通道和纽带,是中央根据地的东北大门,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叶剑英、刘伯承、王稼祥、聂荣臻、罗荣桓、杨尚昆、顾作霖、谭震林、粟裕、黄克诚、罗瑞卿、肖劲光、邵式平等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功勋卓着。中央根据地反围剿的一些重大战斗发生于这个地区。在党的领导下,闽赣苏区广大军民,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他们的英勇业绩,永留青史。

绿色旅游景观

正在申报的岩泉国家森林公园方圆30平方公里,据调查拥有高等植物2000余种,其中国家级、省级保护树种54种;鸟类、兽类动物186种,其中国家级、省级保护动物8种;昆虫类动物536种。岩泉国家森林公园有直插云霄的会仙峰、千年古刹的洋岫奇洞及林荫石道、展坪飞渠四个奇特景点。龙头寨水库拦水大坝采用国内先进的“对数螺旋形双曲拱”技术,设计独特,坝高90.7米,坝面弧长132米,十分壮观,水库蜿蜒数十里,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尤如“高峡出平湖”。以岩泉国家森林公园、龙头寨水库为主的风景区建设项目已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申报AA级国家风景区。

岩泉省级自然保护区――岩泉自然保护区地处武夷山脉中段,坐落于江西省中部最东端的黎川县国有岩泉采育林场境内,其东南部分别与福建省建宁、泰宁两县相连。整个保护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分为核心区、缓冲区、生产区三个区域,有6个森林植被类型、22个群系,森林复盖率达到98%。区内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以常绿阔叶林为主而渗入不少落叶种类构成各种不同的森林群落。保护区共有木本植物107科、265属、661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树种29种,省级保护树种25种,且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始森林群落。707种动物中,有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云豹、豹、黑鹿、黄腹角鸡、蟒蛇等和猕猴、苏门羚、穿山甲等1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保护区内景色清新秀雅、悦目怡情,堪称武夷山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抚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得最好的地方之一。

会仙峰――海拔1355米的会仙峰,远望如一头雄狮昂首吼叫,故又名狮子峰,它耸立于群峰之中,直插云霄,有“势临武夷俯闽赣”之气势。山下林木郁郁葱葱,山上岩石嶙峋,绝壁悬崖,而随处可见石缝中生长的台湾松姿态婆娑,秀色横溢,山顶峭壁边依势建古庙,即会仙寺,坐于平台钦酒对弈,仙人般飘逸、洒脱,难怪明代地理学家黄仪、旅行家徐霞客游罢大为慨叹。

龙头寨风景区――岩泉自然保护区西面高峰之下,黎川人民依势建造了龙头寨水库,拦水大坝采用国内先进的“对数螺旋形双曲拱”技术,设计独特,坝高90.7米,坝面弧长132米,颇为壮观。水域绵长,峰回路转,蜿蜒数十里,水色清晰碧绿,两岸群山连绵,森林密布,泛舟顺流而下,赏美不胜收之景,怀怡然自乐之情,堪称“小三峡”之绝境。

洲湖温泉――位于华山垦殖场洲湖村一名为“暖水”的小村庄,村庄南侧小溪旁,有泉自地底冒出,水温约摄氏30余度,冬夏相差无几,并含硫质,村人以石砌池于其上,面积约10平方米,春夏季节,溪水暴涨,常淹小池,水退后,夏清见底,每届冬令,水气弥漫。

古色旅游景观

洲湖船宅――位于华山垦殖场洲湖村,始建于清代,整个住宅建筑面积约10亩,房屋高6米,砖木结构,一进三厅,每厅三层,共108间。

孔庙――位于黎川一中西面,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至清同治年间,已历30多次修建。主体分为大成门和大成殿两部分,占地面积2314平方米。上世纪40年代,孔庙曾是黎川县初级中学学校址。孔庙一侧原有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书写的“聪明泉”石碑。庙内古木参天,石柱挺立,四列十级台阶,分别通向东西南北房舍前长廊,天井东西两侧,分列树坛花圃。春来鸟笑花艳,秋到丹桂飘香。1999年10月进行了重修。修葺就一新的孔庙,既是黎川一大人文景观,更为教书育人发挥作用,它时刻启迪后人发扬先师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民清古街――虽说昔日的“十里”仅存三分之一,却仍为赣东地区现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古街。古城黎川曾经也是一座城墙围拢的围城,四面均有城门出入,但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老街不在城池内。从街口望去,两边竖立着长长的街楼,木质结构的廊道。房屋的上层供居住使用,底层是店铺。商铺沿袭 着古老的传统,基本都是前店后坊或下门面、上住房的格局。老街实实在在地让你回到了上世纪的中叶,是典型的“民清古街”。 “十里街”街衢仍有三里之长,许多明清时期的大宅院散落其间,街道商铺更是清一色的骑楼贯通。老街能存留至今,本来就是一个奇迹。更令人惊奇的是,街市自明清至今还一直保持着繁华的景象,实属罕见。漫步在老街,衡器店大大小小的秤杆秤砣一溜地挂在了店门口;酒店、汤圆店、糯糍店、米糖店等依旧飘着悠悠的清香。有“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从远处飘来,循声寻去,原来是铁匠铺的师傅们抡着大锤在打制铁器……这些手艺店同现代商业元素揉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古今交融的生活场景。

新丰桥――位于目峰镇篁竹街,明代始建,原为木桥,长88.8米,宽4.25米,桥上建有长廊式木柱瓦顶棚屋,两侧以雕木桥栏,中段建有亭宇,两端置店铺数间。

福山寺――位于社苹乡竹山村景观奇秀的福山之上,九叠谷四山交峙,怪石嶙峋,涧水环流,松竹掩映,历代文人纪纪游诗文甚多,誉之可与庐山九叠媲美,九叠谷正北建有双林寺,寺侧建武夷堂,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讲学于此,明末抗清名臣黄端伯也曾聚徒教授,并建有萧曲山亭,清代,双林寺增设精舍6幢,巍峨辉煌,为全县寺庙之冠。

妙法寺――址在湖坊乡妙法村,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后毁于火灾,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寺宇由大殿、方丈楼、僧房等部分组成,大殿面积约800平方米,僧房百余间。

寿昌寺――位于洵口镇香炉山村附近,始建于唐代咸通年间。包括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堂、僧众宿舍、膳房及斋堂等,总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这里青山环立,阡陌纵横,风景十分优美,它与福山寺、妙法寺构成黎川三大佛教胜地。

黎川_黎川县 -地方方言

赣语抚州片,或称之为抚广片、抚州南城片,主要分布在江西抚河流域和福建省西北部。包括抚州、临川、崇仁、宜黄、乐安、东乡、进贤、金溪、南城、黎川、资溪、南丰、广昌以及福建的建宁和泰宁等15个市县。同赣方言其它片相比,该片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一致性最强。

主要特点

该片声母的突出特点是透定二母今开口呼读为[h](金溪、乐安例外);知三章组字除乐安读zh ch sh(拼音),广昌、进贤读z c s j q x(拼音)以外,江西境内的市县都读[t th s ];来母细音读

分片

该片可分为临川、南城两个小片,范围大致同抚州府、建昌府旧域相当。

临川小片包括抚州市、临川、崇仁、宜黄、乐安、东乡、进贤、金溪。共同点是泥来洪音相混(东乡泥来洪细一般都不混),来母细音读

黎川_黎川县 -经济发展

全县以京福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为契机,实施“大改革、大开放、大招商”主战略,努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9.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财政总收入6289万元,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亿元,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3008元,比上年增加502元。

●工业

初步形成了以陶瓷、电子、化工建材、服装织造、出口型农林产品加工、小水电等六大支柱产业格局。县工业园区规划面积4500亩,二期千亩工业用地也正在进行“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县现有陶瓷企业10多家,年产值1亿多元,主要生产日用瓷、耐热瓷煲及工艺瓷、象牙瓷,有“江西第二瓷都”之称,康舒牌陶瓷分别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和“江西省名牌产品”。电子产品主要为永华骏业电子公司的语言电脑复读机、电话机、电子礼品系列等。化工产品主要有除草剂、杀虫杀菌系列、乙炔等,年生产能力1.5亿元。木竹加工主要产品有竹胶合板、根雕、家具、宠物小木屋等。通过招商,引进外资新上了30多座小水电站,到2006年预计可年发电1亿度。2004年,县财政来自工业的税收达到1500万元,其中,纳税上百万元的工业企业达到5户。工业通过改组改造,扶优扶强。确定支柱产业战略,逐渐形成了五大集团,即以开发航空瓷、耐热瓷为龙头的陶瓷集团,产值8000万元;以华港电子产品为龙头的电子工业集团,产值1亿元;以特钢曲轴为龙头的机械制造集团,产值1000万元;以藤茶制品为龙头的食品、木竹集团,产值1亿元;以鳗鱼养殖、加工为龙头的鳗业集团,产值1.2亿元。同时重点培植了十个产值达500万元。利税达50万元的骨干企业,

2009年由于县委、县政府把“主攻工业,决战园区”作为黎川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进一步加强了对工业的领导和支持力度,新型工业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90945万元,同比增长23.5%;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30.94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09万元,同比增长11.74%;集体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95万元,同比增长12.05%;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8723万元,增长16.58%。

轻重工业齐头并进,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完成总产值6.78亿元,增长49.57%;轻工业完成总产值24.15万元,增长6.77%。

工业经济效益再创新高。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7300万元,同比增长21.27%;实现利润11047万元,同比增长63.61%;实现利税20563万元,增长50.07%。

园区经济强劲增长。全年黎川县园区工业企业达到12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就达37家。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4.32亿元,同比增长24.6%;主营业务收入达34.1亿元,同比增长22%;利润总额5385万元,同比下降5.8%;税金总额9108万元,同比增长62.88%。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45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5%。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03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

●农业

重点发展“三高”农业和特色农业,在建设五大商品生产基地的同时,又自行发展起了鹅鸭、牛羊、果业、蔬菜、白莲、烟叶、药材、特种养殖等十个区域性小基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增长。黎川是农业大县,种养殖业规模较大,以优质稻、食用菌、烤烟、特种水产为主的特色农业已具规模。种植业以粮食为主,年产粮食17万吨左右;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白莲、西瓜、蔬菜等,近几年,以茶树菇、草菇、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2004年生产食用菌1.2亿袋,创产值1.5亿元。

●基础设施

依托京福高速公路建设,黎川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按照建设工贸型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全县重点抓好新区、水槽片区等“十大工程”建设,已连续三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县城”。

2010年概况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1.2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14.4%;三次产业比例由32∶36.7∶31.3调整优化为23.1∶49.9∶27;实现财政总收入4.8亿元,是2005年的6.4倍,年均增长44.7%,实现了每两年翻一番。2009年、2010年连续被评为全市目标管理考评综合先进县。

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52家,比2005年底增加38家,实现增加值10.9亿元,是2005年的5.7倍,年均增长30%,四年荣获“全省工业贡献奖”。陶瓷、鞋服、塑料包装等主导产业集聚效应初显,被评为江西省日用耐热陶瓷产业基地,鞋服企业达到34家。园区规模迅速壮大,建成面积8300亩,落户企业16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5亿元,是2005年的6.2倍,先后被评为省级工业园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省级民营科技园、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单位、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进展。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县拥有省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1家、无公害农产品8个,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6.2 亿元。烤烟、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江西省第三大产烟区和山东中烟公司优质烟叶供应基地,黎川茶树菇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乡镇发展能力增强,日峰镇财政收入超4000万元,潭溪、社苹、熊村、龙安、宏村、湖坊等6个乡镇财政收入超1000万元。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完成248个点的新农村建设、294个点的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任务,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2010年又被评为五年工作标兵县。大力实施各项林业重点工程,森林复盖率由64.8%提高到67.2%。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2010年完成47.3亿元,是2005年的5.6倍,年均增长41.1%。城市规划不断健全,完成了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第三、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制定了新城区东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框架不断扩大,老城区面貌明显改善,新城区基本建成并不断繁荣;县城建成区面积发展到8.91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40.56%,比2005年提高了9.16个百分点。城市管理不断规范,完善了作业、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环卫体制,形成了全日保洁、全城复盖的良好运行机制,城市运行秩序不断好转。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新增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8平方公里。

黎川_黎川县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2012年,日峰镇城市防洪工程主体基本竣工,2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改善灌溉面积5.84万亩,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惠及1.5万人口,修复60座水毁桥梁,丰德线、厚莲线、资洵线三条省道提升改造动工。

2013年,黎川县开工建设城市建设重点工程21个、基本竣工14个。顺利启动古城改造、古城改造安置房等一批群众关注的重大民生项目,基本完成双桥修缮、城区市政设施提升改造、党校新校区、新区小学(一期)、2012年保障性住房、公安消防第二中队营房等一批配套性工程,配套功能大幅提升。县城建成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9.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2%,被评为江西省园林县城。全力推进“两违”专项整治,依法拆除违法建筑23处、面积1.5万平方米,立案查处“两违”98起、占地2.3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13年,黎川县全年投入民生资金10.9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69.8%,城镇就业率97.04%,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8.7%,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7.9%、96.9%,新农合参合率96.46%,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水平高于省市标准,540套保障性住房投入使用。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突破,省领导定点联系帮扶黎川工作进展迅速,完成移民搬迁1180人,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1000户。

科教文卫

2012年,黎川县被评为“江西省油画之乡”、“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江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被列为首批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被评为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

;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加大,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7‰。

黎川_黎川县 -产业规划

●发展定位


黎川县

根据县所具有的自身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黎川未来发展定位为建设“五个基地”,即:承接闽台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基地、陶瓷产品出口基地、新兴制造业基地、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闽赣边际新兴的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1、承接闽台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基地。随着京福高速公路的贯通,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以及大陆与台湾经济交流的日益密切,黎川将成为内陆接轨闽台的前沿阵地,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积极把握闽台经济发展的新动向,承接福建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与福建沿海的全方位接轨。

哈尼族概况及历史沿革 黎川县 黎川县-县情概况,黎川县-历史沿革

2、陶瓷产品出口基地。县的陶瓷工业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大发展的条件已成熟。日益增长的国际陶瓷贸易为我县陶瓷工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要发挥制瓷资源丰富、陶瓷产品生产成本低的优势,运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陶瓷企业,打造出具有黎川品牌的中高档瓷,并逐步进入国际品牌行列,使我县成为陶瓷产品出口基地。

3、新兴制造业基地。京福高速公路的贯通,为黎川对接闽台经济,发挥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新的机遇。要围绕陶瓷、化工建材、服装制鞋、农林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及其配套企业,主动承接外地资本,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企业,形成特色产业群,建设成为新兴的加工制造基地。

4、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我县具有发展农业的深厚基础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拥有一定品种和声誉的优质农产品。我们要以普及高效农业为基础,建立高标准的示范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培养和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努力打造绿色或有机农产品名牌,进一步提高县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5、闽赣边际新兴的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充分把握县古建资源、森林生态资源、乡村休闲资源,做好“古色”、“绿色”和“红色”旅游开发文章,全力塑造“神秘黎川、休闲家园”旅游整体形象,把黎川建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山水相连的工贸型山水园林城市”。

●发展目标

(1)全县生产总值年递增13%,2010年达到2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400元,约比2000年翻一番多。财政收入年递增15%,2010年达到1.52亿元,财政收入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6.4%提高到7.2%。

(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预期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0∶46∶34。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6%。

(3)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年递增25%。实际利用国外、境外资金年递增10%,出口总额年递增20%,外向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4)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6%,2010年达到4,51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递增12%,2010年达到9.8亿元。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在8‰以内,2010年总人口数达到25万人左右。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电视人口复盖率达99%。儿童基础免疫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0%以上。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全民教育和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发展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较大的发展。城乡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黎川县

●重点工程

农业工程。主要包括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建设、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农村能源沼气工程建设和畜牧水产基地建设。

林业工程。主要包括竹业产业化建设工程、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日元贷款项目建设、森林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项目。

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县城防洪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燎源及其它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

交通工程。主要包括丰杉线和黎泰线升级改造、黎川至建宁公路改造和乡村公路建设等。

城市建设工程。主要包括新城广场工程、新城区扩建及功能配套工程、人工湖工程、县城自来水厂扩建工程等项目。

电力工程。主要包括南城至黎川220KV输变电工程,县城至熊村、洵口、宏村、德胜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

社会事业工程。主要包括优质高中工程、农村医疗卫生院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旅游开发工程。主要包括岩泉国家森林公园、日峰公园建设,洲湖船型屋和温泉开发,红色旅游开发。

环境治理工程。主要包括黎滩河流域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县城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建设项目。


黎川县

●发展措施

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产业和市场的转移,立足我县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产业。继续扶优扶强,把陶瓷、化工建材、出口型农林产品加工、服装鞋业、小水电等工业培育成为全县工业的主导产业。把改造传统产业同发展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整个工业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

加大技改力度。重点放在围绕降低原料加工电耗、优化窑炉和烧成燃料结构等项目上,加速陶瓷行业节能降耗技术的推广运用。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拉长产业链。日用瓷要从单件生产走向成套生产,改变单一以硬质瓷为主的局面,大力发展高石英瓷、高长石瓷、滑石瓷等高档瓷种产品。加强瓷土开采、经营的管理。要高度重视瓷土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瓷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工业集约化程度,发展壮大工业园区经济。努力提升产业层次。加强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推进深度加工,不断提高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产品水平、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在企业产品研制、生产、营销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普及应用。逐步发展在线购物及销售,适时建立“黎川县电子商务交易网络平台”。

调整种植结构,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烤烟、食用菌、无公害蔬菜、中药材、花卉等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预计到2010年,烤烟面积达到3万亩,食用菌达3亿筒,高效经济作物占种植业产值的65%以上。鼓励和扶持江西利康绿色公司等龙头企业,引进高效节能先进机械设备,加快推进工厂化生产食用菌进程。力争到2010年成为“全国食用菌之乡”和“优质烟叶示范基地县”。

黎川_黎川县 -地方特产

黎川陶瓷

黎川以江西“第二瓷都”名声远扬。到过黎川县的外乡人都不忘带些当地的杯杯碟碟回去。这里的日用瓷不仅洁白光亮,器形优美,且品种花色特多,中档茶杯的数量更是占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杯碟大批出口欧美和中东。

优质瓷土资源十分丰富,职工4000余人,全县陶瓷工业产值已过亿元。陶瓷工业已形成工业瓷、日用瓷、工艺瓷、航空瓷等生产体系,300多个品种,1200多种规格,其中数十个品种分别获部级、省级奖,陶瓷产品畅销北京、上海等地。技术进步为黎川陶瓷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每公斤瓷产品耗能5000大卡是轻工部“八五”攻关课题,1995年,这一技术难关被黎川陶瓷专家和技术人员率先攻克,并使每公斤瓷耗能从16000大卡降至4700大卡,产口烧成一、二级品合格率提高12个百分点,瓷器白度优于轻工部标准10个百分点,达到国内日用瓷炉窑先进水平。陶瓷老大景德镇市10家瓷厂的新老厂长专程来黎川考察取经。黎川窑炉水平并不因此停滞,1999年,大截面隧窑进一步节能30%,降至每公斤瓷耗3000大卡,窑内上下温差从20℃调至5℃,产品烧成合格率从60%提高到99%。

技术的进步有力促进了陶瓷产品的开发、更新换代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全县每年投资新品开发资金逾300万元,先后开发了50多个省优、部优日用瓷新优产品,新瓷种、新品种异彩纷呈。已拥有轻质瓷、象牙瓷、高白釉餐具、高强耐热瓷煲四大瓷种,18个系列,580个品种,3000多个花面,就有宇春杯碟、月亮杯碟、各种花面马克杯等60多个新品种应市。系列青瓷功夫茶具、红棕芥茉碗、低温砂锅、注册名牌康舒高强耐热系列瓷煲等名优产品畅销海内外。

锐意进取的黎川人,继1995年全县陶瓷企业全面实现从国有、集体所有制到股份合作为主体的改造之后,利用他们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沈阳、成都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的专营窗口,以强而有力的“联网”式销售,把黎川的日用瓷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黎川茶树菇

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公害,是优良的食药兼用绿色食品,国外将其视为蔬菜常年食用,尤其是香菇和茶薪菇,被视为菇中之王,属天然绿色营养佳品,其风味独特,香馥可口,并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成份。有滋阴、补肾、润肺、活血、健脑、养颜等功能,经常食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黎川原木香菇

香菇营养丰富,100克干品中含能量为896千焦,蛋白质21克,脂肪1.3克,粗纤维32克,碳水化合物29克,维生素A(胡萝卜素)20~120微克,维生素B10.19毫克,维生素B2 1.3毫克,尼克酸24.8毫克,维生素C5毫克,维生素E0.55~21.92毫克,钙35毫克,磷为289毫克,铁7.3毫克;还含有其他维生素、矿物质、30多种酶和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香菇多糖”能显着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甚至能使已生长的小肿瘤完全消失。“香菇素”对因胆固醇过高所引起的高血压、动脉硬化及急慢性肾炎、尿蛋白症、糖尿病、胆结石、肾孟肾炎等有一定治疗功效。香菇中的麦角醇,有利于防止佝偻病原菌和贫血。香菇中的多糖蛋白质及核糖酸对治疗艾滋病、肝炎与白血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常规烹调方法:香菇经清洗后,可以切成丁、条、片、丝状等,然后,可单独进行炒、煮、蒸、炸、烩、煨,也可与肉类、禽蛋、鱼虾和各种蔬菜搭配烹饪成各种美味的菜肴、鲜汤、点心、冷盆等,而且还可以作为火锅的最佳配料。

黎川草菇

黎川有三菇,分别是茶树菇、原木香菇、草菇。而这三菇里面,味道最为鲜美的应该是草菇。黎川人把草菇叫做“秆菇”。顾名思义,草菇是用稻秆做成的。

草菇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高,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它还具有解毒作用,如铅、砷、苯进入人体时,可与其结合,形成抗坏血元,随小便排出。草菇蛋白质中,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整齐、含量高,占氨基酸总量的38.2%。草菇还含有一种异种蛋白物质,有消灭人体癌细胞的作用。所含粗蛋白却超过香菇,其他营养成分与木质类食用菌也大体相当,同样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特别是对消化道肿瘤有辅助治疗作用,能加强肝肾的活力。它能够减慢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食品。草菇的一般烹饪方法。草菇可炒、熘、烩、烧、酿、蒸等,也可做汤,或作各种荤菜的配料。适于做汤或素炒,无论鲜品还是干品都不宜浸泡时间过长。

黎川县有200多年的草菇种植历史,而且美名远播。早在建国初期,黎川的草菇往往要进贡国家钓鱼台宾馆,以招待外宾。种植草菇的乡镇比较多,而种的有名的是潭溪乡。

黎川_黎川县 -风景名胜


黎川县

会仙峰是岩泉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主峰,为核心保护区,是珍稀动植物

的乐土。科考人员在会仙峰上发现多种珍贵的动植物,如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古老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香果树等。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于明崇祯九年十一月在会仙峰上下来回考察四次,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对会仙峰写下“自过脊至会仙,望之甚近,而连逾四峰皆峭削,其下乱壑纵横,汇水成潭,四下四上,又四里而登会仙绝顶,则东界大山俱出其下,为大山寥绝处。”此后,历朝公卿大夫和文人墨客慕名前来游览,留下许多诗句佳作。

钟贤古村(今中田村)位于黎川县西部,距县城约15公里,宋朝开始建村,距今已有1000多年。该村过去因为四周皆山,中间为农田,故名为“中田”。但在明清时期,特别是在清代,村中陈鲁两姓人家人才辈出,通过科举考试,考取举人、进士100多人,加上村中有条美丽的龙安河流过,两岸山水风光秀丽,该村因“钟灵毓秀,贤才辈出”而远近闻名,故称“钟贤”。经过岁月的洗涤,曾经辉煌过的古村即将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但当你走进古村,走过一排排老屋,一条条老巷,透过断瓦残垣,依然能感受到古村昔日的繁华。

黎川老街(四条桥梁)


黎川县

新丰桥建于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504年,已有500多年。史料记载

:此桥行旅如云,黄尘掩日,可见当年繁华景象。这座桥带动了两条重要商业街:黎河北岸的南津街以及南岸的篁竹街。它是县城沟通德胜直至福建的建宁、泰宁等县的重要纽带。

横港桥,建于清乾隆年间,坐落于新丰桥东南面,横跨于社苹河汇入黎河的入口处,与新丰桥几乎形成直角,因而有“双龙饮川”之说。这座三孔石拱廊桥,是新丰桥的重要补充,使县城东南方向直通社苹、宏村、樟溪、西城直至延伸到福建省的建宁,西北直通龙安、东堡以及南丰县。

菖蒲桥,位于陌市街头。因当年河滩长满菖蒲而得名。这座木质结构的桥梁,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被水冲跨。此后一直以浮桥的形式维系了多年,后因经费困难而浮桥中断,这桥当年也是一条繁忙的通道。它北通陌市街,南达潭溪乡的怀泉寺、三都、团村,直至德胜以至沟通福建泰宁、建宁等县。

李苑桥,也有人叫它鲤潭桥。据笔者调查,潭溪的荷塘聚居着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李觏的后代。李觏后人为了纪念显耀的祖先,建造了这座桥梁。它直通潭溪、荷塘、湖坊、熊村、坊坪;由湖坊、熊村、坊坪又可越过官道,直至福建的光泽和邵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20103/91551.html

更多阅读

哈尼族概况及历史沿革 基隆市 基隆市-概况,基隆市-历史沿革

基隆市位于台湾的东北角,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全市面积133平方公里,人口38.8万,为台湾北部重要的国际商港,加上境内岛屿、港湾、山陵兼具,繁华的港都则局促于山海之间,无论功能基隆市及型态上皆具香江风情,犹如一个“小香港”。基隆市的著名景

声明:《哈尼族概况及历史沿革 黎川县 黎川县-县情概况,黎川县-历史沿革》为网友溫度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