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是由水中溶解物质、悬浮颗粒及浮游生物的存在形成。其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反映水色的主要原因。由于浮游生物中的诸多浮游植物,其体内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当其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时,池水就呈现不同的颜色与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天气的变化,以及水生浮游植物存活及世代交替,水生浮游植物的种群的种类和数量亦发生变化,水色也因之而发生变化。
水色_水色 -水质指标
概念
水色(water color),海洋、湖泊、河流等中的水在现场所呈现的颜色,即太阳光经水体散射后,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计监测到的散射光的颜色。
中文“水色”既可以代表水体的颜色,又可以代表海洋的颜色。
原理与方法
由于透入水中的光线受水中悬浮物以及水分子的选择吸收与选择色散的合并作用而呈现不同的颜色。测定水色常用特制的水色计与天然状态下的水色进行比较。水色计从蓝色到褐色共有21个标准色,编有号数。
在野外,水质的透明度有一个国际上常用的测量方法:拿一个直径30厘米的白色圆盘,沉到湖中,注视着它,直至看不见为止。这时圆盘下沉的深度,就是水体的透明度。而水色是指位于透明度的1/2深处,在圆盘上所显示的水体的颜色。一般用水色计1号(浅蓝色)至21号(棕色)表示。
海面向上光辐射的可见光的光谱分布所呈现的海洋表观颜色。太阳直射光和天空光经海面进入海中,受到水体的光谱吸收和多次散射,这种光传输过程由海洋辐射传递规律所决定,因此海面辐射的光谱分布和海色不仅与海水固有光学性质有关,且与海洋表观光学性质和海面受到的辐照度有关。
水体的光学特性可以分为互相独立的两类:固有的和表观的。固有光学特性(Inher-ent Optical Properties IOPs)是指只与水体成分有关而不随光照条件变化而变化的量,主要包括光谱吸收系数a)、散射系数b、光束衰减系数c。表观光学特性(Apparent Optical Properties AOPs) 是指不仅与水体成分有关而且随外界光照条件变化而变化的量,如Ed、Lu 、Rrs 和R等 。
水色三要素
浮游植物的叶绿素(chlorophyll)
无机的悬浮物(inorganic suspended matter)
有机的黄色物质(yellow substance或gelbstoff)
中国湖水的水色
湖水的某种美丽的颜色(如绿色)是溶解了某些矿物质所致,只有在透明度高的湖中,这种颜色才可能显现。湖水的颜色也受制于水深,因为深度只有超过5米以上,湖水才有可能吸收掉其他色谱的光,而只反射蓝色光。长江中下游的那些湖泊,由于水深平均不超过4米,因此在那些地方不能指望看到蓝色的湖。
我国湖水色彩最美的湖泊也在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的湖大多数水色呈青绿色和浅蓝色(水色号为3―9号)。玛旁雍错的水色最清,为碧蓝色;青海湖水呈浅蓝色;鄂陵湖、扎陵湖呈青绿色。
在新疆以及内蒙古高原,赛里木湖、新疆天池和内蒙古的岱海水色较清,湖水呈深绿色或淡蓝色(5―9号);博斯腾湖水呈浅绿色。云贵地区的湖泊以抚仙湖水色最清,为青绿色(5―8号);阳宗海和洱海呈深绿色(8―11号)。
长江及淮河中下游的湖泊,河湖相通,泥沙和悬浮物含量高,因此是中国最浑浊的湖区。大多数湖泊的湖水呈黄褐色(14―19号)。
水色_水色 -辨好水色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鱼类养殖的经济效益。水质好坏从两方面来判定:一是通过常规的水质化验来衡量水体的各项指标是否适合鱼类的生长;二是通过水色“看”水质。
好的水色
1、黄褐色水质(包括褐色水、褐绿色水) 此种颜色的水体中所含的藻类以硅藻门、绿藻门的藻类为主。硅藻是许多水生动物及其幼体的优质饵料。当硅藻大量繁殖时,水体的颜色呈黄褐色,该种水色是养鱼的上好水色。
2、黄绿色水、草绿色水 此种颜色的水体中所含的藻类主要以绿藻门的藻类为主,如球藻、新朋藻、多芒藻等藻类。一般情况下,生长绿藻的水体颜色呈黄绿色,绿藻繁殖较多时水色呈鲜绿色。绿藻可以大量吸收氮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所以以绿藻为主的水体是较稳定的,是养殖者所期望的水色。
以上两种水色的水质都比较好,水体中所含有的浮游植物一般都是鱼类易消化的种类,要注意保持。硅藻对水体变化的适应性弱,当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硅藻就会大量死亡,水色也随之变化。绿藻对水环境的变化适应性较强,但要注意水色太绿(如墨绿色)时则说明水色已老。这时,我们就需要及时换水或加注新水或者用氯制剂全池泼洒来控制池水中绿藻的数量。
不好的水色
1、黑绿色水 此种水色的水体在天气较热时,池塘的下风处常浮有一层绿膜,这说明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较多。水体中所生长的浮游植物以裸藻门的藻类(如双鞭藻、棘刺囊裸藻等)为主,这是鱼类不易消化的藻类品种。
2、红棕色水 池水在阳光照射下呈红棕色,且藻类在水中分布不均匀,成团成缕。此种颜色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甲藻门的藻类,如裸甲藻、多甲藻等。当它们大量繁殖时水色呈酱油色,是水质变坏的标志。
3、翠绿色水 当水体的颜色呈翠绿色时,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当水温升高时,在池塘四周(尤其在下风处)的水面上浮有一层翠绿色的浮膜。此种颜色的水体中常常含有大量的蓝藻(主要种类为铜绿微囊藻、不定微囊藻等藻类),该水色是水质老化的标志。
以上3种水色的水质都不好,因为水体中所含有的藻类多数是鱼类不易消化的种类。
当这些藻类大量繁殖时,到了晚上藻类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气,水体中的溶氧量降低,大量繁殖的藻类使得透明度也降低。当上述藻类大批死亡后,它们向水体中释放出藻毒素等有毒物质,麻痹鱼虾等水中生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时还会造成死亡。所以,当发现水体出现上述3种水色后,应立即用硫酸铜,化水后全池泼洒,使池水的硫酸铜浓度达到0.5微克/升,或根据实际情况在下风处用硫酸铜,使池水的硫酸铜浓度达到0.7微克/升,来杀死这些藻类,并将底层池水抽出,以免对鱼类造成危害。
此外,投喂不同饲料和肥料,由于水中溶解有机物的影响,水体也会出现不同的颜色。比如施放牛、马粪,池水呈红褐色;施放鸡粪,池水呈黄绿色;螺蛳投得多的池,水色呈油绿色;水草、陆草投得多的池,水色往往呈红褐色。加以水色还受天气、土壤和塘泥以及周围环境等影响,因此水色不能作为判断水质的惟一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