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概念 市民 市民-基本概念

市民,又称城市居民,通常是指具有城市有效户籍和常住在市区的合法公民。市民,首先是公民,在确立了公民社会的价值观念后,才谈得上现代市民的意义。随着城郊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以及乡镇企业和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郊结合部出现了亦工亦农、亦城亦乡的广大区域,城市周边和外省区农民大量涌入市区从事第三产为和其他服务业,第二、三产为已不再是市民的专属行为,从事农业劳动的市民也日益增多,城乡之间职业上的传统差别已逐渐消失,所以传统的市民概念尽管可以笼统地界定为非农业劳动者,但其职业特征已逐渐模糊,最终也将随着城乡差别的消失而消失。

市民_市民 -基本概念

农民工市民化概念 市民 市民-基本概念

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从其产生来看,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是和民主政治紧密相连的。在历史上,最早的具有制度性的民主政治,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和古罗马的城邦时期。在这个奴隶制时期,在民主政治的雏形的基础上,出现了“公民”的称呼,也叫“市民”。古罗马曾经颁布过“市民法”,也就是公民法,用以调整罗马市民之间的关系。欧洲封建制时期,奴隶制的民主共和形式消失了,公民的概念也就不再使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公民的概念被重新提出,各国宪法普遍地使用了公民的概念。从其性质上来看,公民具有自然属性和法律属性两个方面。公民的自然属性反映出公民首先是基于自然生理规律出生和存在的生命体。公民的法律属性是指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以一个国家的成员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应由国家法律加以规定。

词源

(一)汉荀悦 《申鉴・时事》:“皇民敦,秦民弊,时也;山民朴,市民玩,处也。”《宣和遗事》前集:“每岁冬至后即放灯,自东华 以北,并不禁夜,从市民行铺夹道以居,纵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10103/90165.html

更多阅读

武汉市民之家平面图 “市民化”刚需有其脆弱一面

      一项调查显示,60%以上的农民工想留在城市生活,而其中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在很多农村地区,结婚需要男方必须在县城拥有一套住宅以及一辆汽车,这已经成为社会约定俗成的事实,也就是说“市民化”近乎是一种刚需。新生代农民工显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 要重视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早退”

     日前,著名经济学家樊纲领衔的研究小组向媒体公布历时一年多完成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民工荒”是悖论,事实是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过早地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  民工数量不敷使用,这是确定的事实,但问题的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解密新生代农民工

 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劳动力的新生代劳动力群体、10多年不曾改变的经典制造业管理模式,二者之间的碰撞、矛盾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尹训宁|文  五连跳、六连跳……十二连跳!  23岁、18岁、22岁、24岁、21岁、19岁……  

2008年金融危机 受金融危机影响 农民工如何化危为机遇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这段时期以来,不少农民工受经济形势影响提前返乡或在城市暂时失业。作为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群体,他们如何主动调整心态度过困难?记者日前跟踪采访了几位农民工,他们对待危机的经历和态度,对于那些尚处于等待观

城市品牌化招标 城市开发与品牌化概念

前 言就品牌营销的角度来看, 城市下辖的每一个行政区域也可视为是“产品”, 并予以品牌化, 因为该行政区域提供了劳动力、土地、物业及基础建设给各个产业所使用, 同时也提供居民房屋租售服务、购物、休闲及其他能满足居民生活机

声明:《农民工市民化概念 市民 市民-基本概念》为网友梅幽香更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