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植物分类学-历史和发展

植物分类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整个植物界的不同类群的起源,亲缘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也就是把纷繁复杂的植物界分门别类一直鉴别到种,并按系统排列起来,以便于人们认识和利用植物。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上升,科学发展,人们对植物的认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许多学者在指出18世纪前植物分类系统和分类方法的漏洞的基础上,努力寻求反映自然界客观植物类群的分类方法,从多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分类系统称为自然系统。

植物的分类_植物分类学 -基础知识

它的意义

1. 人类衣食住行的需要:

1.人类生存的需要

2.经济发展的需要

3.健康长寿的需要

2. 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

1. 植物分类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① 资源清查――植物志的编写

② 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

③ 探讨植物的起源和演化:

A、物种的实质及形成机制

B、各分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

2. 其他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

植物地理学

植物生态学

地植物学

植物遗传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化学

植物资源学

环境植物学

园林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

资源植物学

它的思想和方法

一 植物分类学思想

植物分类学思想的三次飞跃:人为分类,自然分类,系统分类

三种不同的分类系统:人为分类系统,自然系统,系统发育系统

分类学史三个时期:

人为分类系统时期(――1830) (李时珍、林奈)

进化论发表前的自然系统时期(1763――1920) (亚当森、裕苏、拉马克、德堪多、本瑟姆、虎克)

系统发育系统时期(1883――) (艾希勒、恩格勒、哈钦松、塔赫他间、克朗奎斯特、佐恩、诺・达格瑞、斯特宾斯、田村道夫)

四个最引人注目的系统:

1.Cronquist系统(1968,1979,1981)

2.Takhtajan系统(1953,1966,1969,1980)

3.Hutchison系统(1926,1934,1948,1959,1973)

4.田村道夫系统(1974)

哈钦松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将双子叶植物分为草本支和木本支,分别以木兰目和毛茛目为原始起点,平行进化。认为柔荑花序类植物比较进化,,认为单子叶植物较双子叶植物进化,起源于毛茛目。代表着被子植物起源学说中的真花学派。

二 植物分类学方法

1. 经典的方法 :标本室核对,文献资料,形态解剖学――形态学分类

2.现代实验分类学方法

1.栽培观察试验

2.细胞分类学(染色体分类学)Cytotaxonomy

3.化学分类学Chemotaxonomy

1. 直接可见物质

2. 植物本身的产物

①初生代谢物

②次生代谢物

③带信息分子(DNA、RNA、Protein)

1)protein taxonomy

① Serology (血清学)(1897)

② Electrophoresis (电泳)

③ Amino-acid sequencing(氨基酸顺序)

2)细胞色素C

3)DNA、RNA分子杂交

4. 数量分类学Numerical taxonomy:应用数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处理生物分类学问题的边沿学科。

1957年诞生(?),索卡尔和斯尼斯《数量分类学原理》(1963)为标志。

5. 分支分类学:以谱系学(geneology),即系统发育的分支式样为基础,旨在建立生物种系发生的谱系关系。

① 内类群比较法

② 外类群比较法

③ 分支图法

④ 数量分支分类法

植物分类的等级1. 基本等级

界、门(-phyta)、纲(-opsida,-phyceae)、目(-ales)、科(-aceae)、属、种

亚界(-bionta)、亚门(-phytina)、亚纲(-idea,-phycidae)、亚目(-ineae)、亚科(-oideae)、亚属、亚种

2. 完全等级

界、亚界、门、亚门、纲、亚纲、(超目)、目、亚目、科、亚科、族(-eae)、亚族(-inae)、属、亚属、组、亚组、系、亚系、种、亚种、变种、亚变种、变型、亚变型

植物界、有胚植物亚界、维管植物门、种子植物亚门、被子植物纲、双子叶植物亚纲、蔷薇超目、蔷薇目、蔷薇亚目、蔷薇科、蔷薇亚科、蔷薇族、蔷薇亚族、蔷薇属、犬蔷薇系、犬蔷薇亚系、犬蔷薇、黄花变种、黄毛柱变型

Plantae,Embryobionta,Tracheophyta,Spermatophytina,Angiospermopsida,Dicotyledonidae,Rosanea,Rosales,Rosineae,Rosaceae,Rosoideae,Roseae,Rosinae,Rosa,Caninae,Caninae,Canina,Lutetiana,Lasiostylis

例子:酸角分类

中文学名酸角:拉丁学名Tamarindus indica Linn.

别称:通血图、通血香、木罕、曼姆、罗望子、酸饺、酸豆、甜目坎。

二名法:酸角 Tamarindus indic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目:蔷薇目 Rosales

亚目:蔷薇亚目 Rosineae

科:豆科 Leguminosae

亚 科:云实亚科 Caesalpinioideae

族:璎珞木族 Trib. Amherstieae

属:酸豆属 Tamarindus

3. 种及种下分类群

1. Species(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它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的生物类群。同一种中的各个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而且彼此杂交可以产生能育后代,但与另一个种的个体杂交,在一般情况下,则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育)。种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

2. Population(种群):是物种的结构单元,一个物种是由若干个种群所组成,一个种群有由同种许多个体所组成,而各个种群总是不连续地分布于一定的区域内(即种的分布区域)。每一种群内即是一个集体,自成一个繁殖体系,个体之间进行有性繁殖,交流基因,维持种的繁衍。

3. Subspecies(亚种):一个种内的类群。形态上有差别,分布上或生态上或季节上有隔离,这样的类群称~

4. Variety(变种)。Varietas.是一个种内有形态变异,变异比较稳定,它分布的范围比亚种小得多。是一个种的地方宗(local race)

5. Form(变型):forma.有形态变异,但看不出有一定的分布区,而是零星分布的个体,这样的个体视为~

6. Cultivar(栽培品种):指为了农业和园艺上的目的,凡具有任何一种特征(形态学的、生理学的、细胞化学的或其他)的栽培个体的集合,且被繁殖后(无性的或有性的),仍能保持这种可资区别的特征。

(是可以认识的、具有不同性质的种下实体。如无性系,有花能孕的纯系,或以1-多个属性为其特征的异花受精的集合物(assemblages)。

4.确定种的四个主要准绳:

1. 各个体彼此间应有密切的相似性,易于将它们识别为该类群的的成员

2. 近缘种所表现出的变异谱之间有间隙(gaps)

3. 每个种占据一定的地理区域(或宽或窄),并证明对于他们所遇到的环境是适应的

4. 有性分类群各个体之间应该能互交繁育,很少甚至于不失去其能育性,与其它种杂交的水平或成功率应有所下降。

命名法规

International ca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ICSN)

1867年的巴黎会议由A.P.Decandono等拟定

1930年在英国召开的国际植物学会议修订

1975年列宁格勒第十二届国际植物学会议―第九版(1978)

1981年悉尼第十三届国际植物学会议―第十版

每五年修改一次

75条+无数辅则、注释和例证

追溯既往之效,规定:

1.苔藓植物和维管植物从1935年起

2.藻类植物从1958年起,凡新类群描述要用拉丁文。

1. 林奈的双名法(bionomial nomenclature)

J.Bauhin (1623)首创。Rivinus(1692)首创(?)。林奈将其完善化。故国际上公认林奈,为首创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 的学者并以其在1753年发表的Species Plantarum 一书所载的植物全用双名法为起点.凡此书已命名的植物均为有效名。

双名法:指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起名字。需用两个拉丁词来表达。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是种加词(即种名),第三个词为命名人。

如 Helianthus annuus L.向日葵

↓ ↓ ↓

太阳花 一年生的 林奈

2. 三名法.

亚种或变种 名称如不带亚种Subsp或变种(Var.)的缩写词.则为3个词。即属名+种加词+亚种或变种加词。即为 ~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japonicus (C.A.Mey) Hoo et Tseng

属名 种加词 种名命名人 变种缩写 变种加词 变种命名人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notoginseng (Burkill) Hoo et Tseng

Et: 合发表: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ng

郑万钧和匡可任

作者多于2人可用et al

Comb.nov. 新组合.(Combintio nova);

桃:Amygdalus persica L.后由Batsch.重新组合入李属.Prunus:成.Prunuspersica (L.)Batsch.现有的书仍用林奈的命名.而将后者作为异名. Amygdaluspersica L.(Punus persica Batsch.)

ex:代发表:Thhaloctrum squarrosum steph.ex willd. 歧序唐松草

此种根据Willenow发表文章为准

3. 法规要点.

(法规是国际植物分类学者命名共同遵循的文献和规章.)

①.每一种植物只有一个合法的拉丁学名.其它名只能作异名或废弃.(异名Synonym)

②.每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包括属名和种加词.另加命名人名.

③.一植物如已见有2个或以上的拉丁学名.应以了早发表的名称(不早于1753年林奈的>;一书的年代).并且是按"法规"正确命名的.方为合用名称.

④.一个植物合法有效的拉丁学名,必须为有效发表的拉丁文描写。

⑤.对于科或科以下各级新类群的发表,必须指明其命名的模式种.新种一模式标本。

历史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植物分类学-历史和发展

⑥.保留名(nomina conservwnda)是不合命名法规的名称.按理应不通用通行.但由 于历史上已习惯用久了.经公议可以保留.但这一部分数量不大.

如一些非-aceae 结尾的科 名:

Umbelliferae (Apiaceae) Labiatae (Lamiaceae)

Cruciferae (Bassicaceae) Leguminosae (Fabaceae)

Grramineae (Poaceae) Palmae (Arecaceae)

Compositce (Asterraceae) [Gutliferae (clusiaceae)

基本异名.(basionym):为异名之一.即一植物的属名已改.(如重新组合列入另一属.种加词不变.)种加词不改时,原来的拉丁学名为~

如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Regel的基本异名为

Anemine chinensis Bge .

4. 模式标本.(模式方法)

模式标本:即将种(或种以下分类学群) 拉丁学名与一个或一个以上选定植物标本相联系,这种选定的标本作为发表新种的依据,就叫~。

(命名模式:是分类单位性名称所永久依附 那个分子.element.而不论该名称正确或为异名.必须是某一分类单位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分子.

1..全模式标本.(正模式标本.主模式标本.模式标本.)holotype 简写type:由命名人指定的模式标本.用作新种的的描述.命名和绘图.

2..同号模式标本 istype (等模式)

为与全模式标本同一号码的标本.采集时同一号采有几枝同种植物.装订成几张标本.其中1-2张为主模式标本,其余的为~

3..合用模式标本.syntype (合模式)

当命 名人末指定模式标本时,或者有2号以上的标本被指定为模式标本时,(同雌.雄株..凡其引用的标本称为~

4..同举模式标本. paratype

命名者在原描述中,除模式标本外同时指出 标本.称为~

5..选定模式标本.(lectotype) (选模式.) (后选模式)

原来发表的文章或着作中,没有肯定哪一号标本为模式标本或主模式已丢失.或换切时.以后 学者在原始材料中选用一号标本为命名模式标本.(可为等模式or合模式及新模式.)

6..原产地模式(topotype)

当得 不到某种植物的模式标本时.根据记载该植物的模式标本产地采到同种植物 的标本.并选出一个标本代替模式标本.称为,~

7..新模式标本.neotype

当所有某一植物 的等模式.合模式以及任何原始资料标本都丧失时.重新选定标本作为模式标本.

模式的方法可用到属.科和目.

新组合的模式;为基原异名模式.新名称的模式是被替代名称的模式

5.合格发表(Valid publication)

①.合法名.是指符合国际植物学命名法规有关发表方面所有规则的名称.为某个分 类群的可接受的名称,是正确的名称,

②.为了合法名称必须:

1)合格发表即有效发表.印成材料.通过出售交换或赠送.在植物学界公开,

2)遵照名称形成 有关规则.

3)附有拉丁文特征摘要或引证前人有效发表的特征摘要,拉丁文标准不适用于化 石植物,但化石和藻类另外需要附以一幅说明其特征 的图.

4)标出命名模式.

5)明确指出它们所建属 的等级

③.当某一作者采用另一作者创立但尚未有效发表名称时,两个作者的名字都出现在 作者引证内,较先作者名+ex+较后作者名

④.完整引证还 需把所发表的地方引证在作者引证后.如.Ranuncuhus acris L.,Species plantarum,P554(1753)若发表在不完全被名称的作者所写着作里 就用"in"这个词.如:Ramatuella virens spruce ex Eichler in Martius, FloaBrasiliensis, 14 ⑵:100(1867) 新描述 分类群名称通常标以SP.nov.;gen nov cimb.nov. 一个新名称,即根据以前描述的分类群来定名.但所有的名称不同时,用.nom nov.

⑤.合格发表通常或是通过新分类群的描述.或者通过引证同一分类群以前曾合格发表的名称,而到达目的. 6优先律原则(the principle of priority)

①.采用人为最早的有效发表合法名称,(其它为异名)

②.不能早于林奈的>(1753.5.1)(泥炭藻科始于Hebwig>(1801.1.1)某些藻类所有真菌和化石植物除外)

③选择某个分类群最早的名称时,只有该等级的名称或加词才可考虑,其发表日期也是以该等级 发表日期为准 ,未必是名称或加词的最早发表日期.通常,当相应等级的最早加词只存在于一个不适用的组合里时.就另创这一个新的组合.

④.优先法规只适用于科和其下的各个等级.

⑤.属以下分类群的名称.按国际植物学 命名法规有规则.无论如何.改变某个属名以后.(如由于发现一个最早,的名称,)对于它所 包括的种必须创立很多新 的组合.为避免这种情况.对于一些根据国际植物学命名法规尽管发现是不正确的属名.但考以别的属名替换后会引起许多不便 的话,此时属名可以保留.而那些正确的属名却反而废弃.风车蕨属.√ Combrretum Loefl(1758) 有几百种 .

× Gislea L.(1753) (自林奈时代以来几乎就不使用了)

植物检索表编制和使用

~是鉴定植物的工具。常是运用植物形态比较方法,按划分类群(科.属.种等)的标准.和显着特征.选用一对明显不同的特征.将未知植物(已记载过的).一一区分开来,最后分出其科、属、种来。

1.类型:

一、提纲式检索表:

以简明的最少量识别特征对分类群作出排列,其排列顺序反映了它们假设的亲缘关系。是所有的识别特征可能是隐蔽的或者难于确定的,这种纲要编写成的检索表形式。

二.人为检索表

1)单道或连续性检索表 (二波式.R.Morison)

A.定距检索表.(锯齿式.内缩式)

B.平行检索表(阶层式)

2)多道检索表

A.刀仞穿孔检索表

B.主体穿孔检索表.

C.表格式检索表

D.侧面检索表.

2.编制和使用:

二歧分类法:将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为二 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根据~可将自然界 植物列成分类检索表.又名拉马克式二歧分类法(1744-1829) (其实应为R.Morison 在其Plantarum Umbelliferarum Distributio Nova(1072)中首次应用)

1).定距检索表(级次式检索表)

将每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分开编排在一定的距离处,标以相同的项号,每低一项号退后一字。

每一组特征写在右边一定 的距离处,前有号码1.2.....与之相对 的一组特征写在同样距离处,每分歧 下一级 一组相对性状则在上一级的稍后处开始,如此继续下去,描写愈来愈短。直到检索出某类或某种植物的名称为止。

优点:对照区别清楚,使用便当

缺点:种类较多时,左边空白太浪费篇幅,每组对句两边部分难翻书寻找。

2).平行检索表

将每一对互相区的特征编以同样的项号,并紧接并列,项号虽变但不退格,项未注明应查的下一项号或查到的分类等级。

与上共同之处在于每组相对特征紧紧相连易于比较 在一组特征叙述后,为一数字或名称。

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将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用两个不同的项号表示,其中后一项号加括弧,以表示它们是相对比的项目。

植物的分类_植物分类学 -历史和发展

公认自然界有40万种左右植物,它们形态各异,结构差别大,生活方式也各种各样,这些植物是在长期的地质历史过程中不断进化而形成的。为了认识并更好地利用植物,必须对植物进行分类。对植物进行分类与人类认识和利用植物的历史一样悠久。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对植物分类的出发点和方法也不同,出现了不同的分类系统。英国植物分类学家C. Jeffery(1982)在《植物分类学入门》一书中,将植物分类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

人为分类法

自远古时期至1830年左右,人们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是从用、食、药开始,给植物以俗名,这一阶段称为民间分类学或本草学阶段。

在我国,公元200年左右的药书《神农本草经》已记载了植物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为营养的和常服的药,共120种;中品为一般药,共120种,下品为专攻病、毒的药,共125种。这是我国最早的本草书。此后各个朝代都有本草书出版,但以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最为著名,该书共收集药物1892种,将1195种植物药分成草部、谷部、菜部、果部和木部,每部又分成若干类,如草部分成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和杂草。清代吴其浚的着作《植物名实图考》一书记载了我国1714种植物,分为谷、蔬、山草、湿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果、木等12类。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从应用角度和植物的生长环境出发,没有考虑到从植物自然形态特征的异同来划分种类,更看不到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在这一阶段,西方人同样采用适用的、本草学的思路对植物进行分门别类,如亚历士多德的学生Theophrastus在公元前370年至公元前285年着有《植物的历史》等书,记载了480种植物,并根据形状特征分为乔、灌、半灌、草本四类,并知道了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离瓣花和合瓣花之分,并注意到了子房的位置,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认识,后人称他为“植物学之父”。希腊军医Dioscorides在公元1世纪写成了《医学材料》一书,描述了近600种植物,被认为是最早的本草学书。13世纪,日耳曼人A. Magnus注意到了子叶的数目,创造了单子叶和双子叶两大类的分类法。15~16世纪,人为分类法取得快速发展,本草学者O. Brunfels第一个以花之有无将植物分为有花植物和无花植物两大类。C. Gesner指出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应该是花和果的特征,其次才是茎叶,并提出了“属”的见解。另一位学者C. de I’Eluse最初提出了“种”的见解。

人为分类法的特点是从人类需要和实用角度出发,通俗易懂,简单实用,便于指导生产。

自然分类法

(1)机械分类阶段

自17世纪以来,植物的形态解剖特征逐渐被认识并被作为分类的依据。在《物种起源》发表以前,人们认为物种是不变的,物种间不存在亲缘关系,当时的分类标准只考虑某种表面现象。

英国植物学家J. Ray(1703)在《植物的历史》一书中,首先认识到胚中有一片子叶和两片子叶之分,但没有认识到其分类意义,只将其放到次要的地位。他在着作《植物的分类方法》中,认为所有的形状对植物分类都是有用的,以一复杂的系统处理了18000种植物。

瑞典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林奈基于对大量植物的研究,于1735年写成《自然系统》一书,根据雄蕊的数目和离合情况将植物分为24纲,分别称为一雄蕊类、二雄蕊类等,结果将水稻和白菜定为同一纲(六雄蕊类)植物,实际上水稻和白菜的亲缘关系相差甚远。此后又写成了《植物种志》和《植物属志》,将约7700种植物归入1105个属,并首次使用了双名法。由于林奈对植物分类学的卓越贡献,后人称他为“分类学之父”。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从本草学向分类学过渡,但停留在植物的1~2个先定的形状,使用机械的思维方法。

(2)自然分类阶段

从18世纪末至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为自然分类阶段。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上升,科学发展,人们对植物的认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许多学者在指出18世纪前植物分类系统和分类方法的漏洞的基础上,努力寻求反映自然界客观植物类群的分类方法,从多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分类系统称为自然系统。法国植物学家A. L. Jussien于1789年在《植物属志》中发表了一个比较自然的系统,成为现代系统的奠基人,他将植物分成无子叶、单子叶、双子叶三大类,并认为单子叶植物是现代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比较有名的还有瑞士植物学家A. P. de Candolle(1813)的系统以及英国的Bentham和Hooker(1862~1863)的系统。后者虽然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之后,并支持达尔文的学说,但该系统和前两个系统具有继承性,总体上没有大的改变,仍归入自然系统。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从林奈的性系统到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诞生,植物学家的分类原则已经开始转向以植物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决定植物的亲缘关系和系统排列,有了自然的因素。

系统发育分类

在达尔文(1859)的进化论在《物种起源》上发表了之后,植物学家提出来植物分类要考虑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系统发育分类基于这样一种思想:现代的植物都是从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的,彼此间都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关系越近,则相似性越多,它能够较彻底地说明植物界发生发展的本质和进化上的顺序性。但是,由于古代植物早已灭绝,化石资料残缺不全,新的物种不断被发现等原因,使自然分类法里面也带进了不少人为因素。

从具体操作来说,目前采用的通常是比较形态分类,即通过比较组成植物的各器官的形态特征进行区分。花的特征是最主要的区分标志。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出现了数十个植物分类系统,比较著名的有恩格勒(Engler)系统和哈钦松(Hutsinson)系统,分别代表“假花”学派和真花学派。

恩格勒系统认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10103/89444.html

更多阅读

昆虫分类学基础知识一 昆虫分类学

昆虫分类学基础知识昆虫是自然界中最昌盛的动物类群,其种类及数量极多。据报道,全世界现有昆虫1000万种,已描述的昆虫种类约110万种,约占整个已知动物种类总数的60%以上,并且每年仍以7000种的速度增加。我国地域辽阔,环境复杂多样,生物资源

石榴皮的功效 石榴皮是什么 石榴皮的基础知识以及功效

石榴皮顾名思义就是石榴的果皮,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石榴皮都是扔掉的,但是其实石榴皮是有非茶多的价值以及功效的,是非常不错的食物。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石榴皮的基础知识,包括它的功效、作用、使用方法等等。目录1、石榴皮

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习题

  历史是公共基础知识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你对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习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习题一:  1.近代中国最早主张“断发易服”的派别是( )。

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也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内容。那么你对公共基础知识世界历史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世界历史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世界

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内容

  历史对于人类来说非常重要,记录着人类各种大小事情,因此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也包含着历史部分。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内容  1、 从匈奴

声明:《历史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植物分类学-历史和发展》为网友泣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