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城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石三角腹地,总面积314平方公里,辖五镇三乡、127个行政村。处于北京、天津、石家庄的中心位置,北邻北京,东依天津,南部石家庄。容城县服装加工业发达,2012年拥有服装企业920家,年生产能力达4.5亿多件。 容城境内有“磁山文化遗址”、“宋八王衣冠冢”、“杨六郎晾马台”、“明月禅寺”、“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名胜古迹。元初著名学者刘因、明朝名臣杨继盛、清初大儒孙奇逢被誉为容城“三贤”。同时也是狼牙山五壮士中胡德林、胡福才的故乡。
容城县_容城县 -建制沿革
秦朝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实行郡县制,始置县,属上谷郡。
西汉初分封诸侯,划分诸侯国,本县最初的侯国名为深泽。县治在今城子村一带。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封董渫(匈奴人)为成侯于深泽地。连袭两代。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在今昝村一带建易县。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匈奴降王徐卢封容城侯,始置容城侯国。王莽立新朝,恢复旧制,置深泽县。三国魏文帝黄初五年(公元224年),废容城入范阳国。晋武帝重置容城县,属范阳国。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废容城入范阳县。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范阳国为遒县,属上谷郡,辖容城地,治地在今城子村一带。
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契丹入侵,县民奋勇抵抗,县治城池得以保全,故御赐名全忠县,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仍为遒县。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24年),恢复容城县。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改容城属雄州。
五代,容城属契丹易州。
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宋收复容城境南,移县治于雄州境内,属雄州。契丹亦于拒马河以北新城境内,侨置容城县。形成南北两个容城。金灭辽、宋,南北容城归一,县治地仍在城子一带,属雄州。
至元世祖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容城属保定路雄州。
明初,容城隶属雄州。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复置容城县,属京师保定府。代宗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县治由城子村迁往现址。
清朝,容城隶属直隶省保定府。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容城属范阳道,次年范阳道改为保定府,仍属之。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容城直隶属河北省。
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和伪军冀东保安队侵占容城县城。同年9月,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冀中行署4专区领导。1940年8月,属晋察冀边区第十专区。1941年8月,成立容定新雄霸联合县。根据形势的需要,联合县多有变化。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联合县撤销,恢复容城县建制。
1949年,容城县属河北省保定专区。1958年,曾一部分划归定兴,一部分归雄县,同年又划归徐水县。1962年1月恢复容城建制。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容城县属保定地区。1994年,地、市合并容城县属保定市。
容城县_容城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容城县位于河北省中部,是京、津、石三角腹地,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全县总面积314平方公里。
容城县,东南西北分别与雄县、高阳、徐水、定兴接壤。北距首都北京110公里,东距经济中心天津100公里。
地质
容城县基底构造属于牛驼镇凸起的西南部分,为地震比较活跃区,裂度7度,但境内基底层未见断裂。
第四纪上厚约400-500米。地表以下18-147米,是亚沙土、亚粘土及沙层;地表以下254-430米,是粘土、亚粘土及沙层。以上诸土、沙层的水平构造,呈由西北而东南方向的不连续性条带状分布。从剖面看,土层和沙层的连续比较差。县境北部沙层厚达70米,南部在50米以下。
地形地貌
容城县境位于太行山东麓、 冀中平原中部、南拒马河下游南岸,在大清河水系冲积扇上,属太行山麓平原向冲积平原的过渡带。
全境西北较高,东南略低,海拔标高7-19米,自然纵坡千分之一左右,为缓倾平原,土层深厚,地形开阔,植被复盖率很低。
境内有多处古河道,多西北--东南走向,东南部有大片低洼地。受洪水冲积影响,形成了三条缓岗格状隆起,同时形成了大小不等的10个低洼区。即大碱厂、鸭子圈、龙王跑、大麦洼、天沟河(已填平)、午方洼、胡村洼、大河洼、李郎洼、郭村洼。10大洼地共计117000亩,占容城县总面积33.8%。其中龙王跑面积最大,约25000亩,李郎洼较小,约7000亩。
气候
容城县境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1.7℃,最高月(月)平均气温26℃,最低月(1月)平均气温―4.9℃;年日照268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551.5毫米,6至9月份占80%。无霜期185天左右。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气爽,冬寒少雪。全年平均气温11.9℃,极端最高气温40.9℃(1972年6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21.5℃(1970年1月5日),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6.1℃,全年无霜期191天,最长205天,最短180天,初霜日平均出现在10月19日,终霜日平均出现在4月12日。年日均气温0℃以上的持续时期273天。平均年降水量为522.9毫米,年极端降水量最大为1237.2毫米(1954年),年极端最小降水量207.3毫米(1975年)。全年以偏北风最多,年平均风速2.1米/秒。历史极端最大风速为20米/秒(1972年3月)。
水文
容城县三面环河,一面靠淀。北部有南拒马河,东部有大清河,白沟引河从东部南北穿过,南部靠白洋淀,西部有萍河。南拒马河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行洪流量4640立方米/秒,堤防安全超高2.0米;大清河设计行洪流量5000立方米/秒,安全超高2.0米;白沟引河全长12公里,设计流量500立方米/秒;萍河在容城县境内8公里,安全超高1.0米,设计流量208立方米/秒。
容城县_容城县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简介
容城县地图
容城县辖5个镇、3个乡:容城镇、小里镇、南张镇 、 晾马台镇、大河镇、八于乡、贾光乡、平王乡。
容城镇镇政府驻上坡村。面积75.9平方千米,人口6.36万。辖24个村委会:上坡、沟西、后营、城内、东关、南关、西关、北关、东庄、南庄、西庄、东牛、东牛北庄、东牛西庄、东牛东庄、东牛南庄、北城、白龙、王果庄、大楼堤、小楼堤、小白塔、马家庄、谷家庄、午方东庄、午方南庄、午方西庄、午方北庄。
南张镇镇政府驻南张村。面积53.8平方千米,人口4.42万。辖13个村委会:南张、北张、沙河、西牛、段庄、李茂、沙河营、野桥营、小野桥、西野桥、东野桥、苏李庄、小北张。
小里镇镇政府驻西小里村。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2.55万。辖10个村委会:西小里、东小里、新庄窠、河北庄、黑龙口、西牛营、胜利庄、许家园、王村、师庄。
大河镇镇政府驻大河村。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2.29万。辖15个村委会:大河、王路、西里、东里、张市、留村、胡村、北郑、南郑、西孙、东孙、河西、南文营、南文、罗河。
晾马台镇镇政府驻王家营村。面积33.8平方千米,人口2.25万。辖18个村委会:王家营、刘合庄、北王昝、南王昝、东王庄、西北阳、东北阳、复兴庄、崇明庄、猛通庄、晾马台、北剧、南剧、南阳、辛庄、张庄、东李家营、西李家营。
平王乡乡政府驻平王村。面积30.5平方千晾马台镇镇政府驻王家营村。面积33.8平方千米,人口2.25万。辖18个村委会:王家营、刘合庄、北王昝、南王昝、东王庄、西北阳、东北阳、复兴庄、崇明庄、猛通庄、晾马台、北剧、南剧、南阳、辛庄、张庄、东李家营、西李家营。米晾马台镇镇政府驻王家营村。面积33.8平方千米,人口2.25万。辖18个村委会:王家营、刘合庄、北王昝、南王昝、东王庄、西北阳、东北阳、复兴庄、崇明庄、猛通庄、晾马台、北剧、南剧、南阳、辛庄、张庄、东李家营、西李家营。,人口2.30万。辖14个村委会:平王、赵村、羊定、古贤、政府大楼李郎、郭村、留通、昝村、沙窝、大先王、小先王、高小王、李小王。
八于乡乡政府驻南八于村。面积29.2平方千米,人口2.09万。辖20个村委会:南八于、大八于、大张堡、南张堡、西张庄、大南头、小南头、北河照、南河照、东河、西河、西堑、李庄、朱庄、龚庄、薛庄、东陈杨庄、南陈杨庄、西陈杨庄、北陈杨庄。 贾光乡乡政府驻贾光村。面积23.8平方千米,人口2.42万。辖13个村委会:贾光、沟市、城子、西四庄、东四庄、张楚营、西张楚、东张楚、高家庄、刘家庄、王家庄、南后台、北后台。
容城县_容城县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容城县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951年,容城县耕地面积370022亩,人均耕地2.61亩;
1961年耕地面积353155亩,人均耕地2.42亩;
1971年耕地面积355646亩,人均耕地2.14亩;
1981年耕地面积346995亩,人均耕地1.86亩;
1991年耕地面积343800亩,人均耕地1.53亩;
1996年耕地面积334589亩,人均耕地1.42亩;
从1951年至1996年,容城县净减耕地面积达35433亩,平均每年减少耕地774亩。
1996年土地总面积310.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34589.2亩,耕地中包括水浇地288795.2亩,旱地45794亩,林地面积2972.1亩,园地面积11762亩,牧草地面积12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69059.2亩,交通用地11744.6亩,水域面积25224.3亩,未利用土地面积10748.3亩。未利用土地面积其中包含:可开垦的耕地面积2318.1亩,可开垦的林果地面积4756亩,可开垦草地面积2641.5亩。
矿产资源
容城县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两种:一是砖瓦制造用粘土;二是建筑用沙。两种均属于不可持续开采的矿种。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的有关规定,在耕地的使用和矿点的选择与开采方面都有较强的局限性,因此,储量无法计算。
水资源
容城县三面环河,一面靠淀。北有南拒马河,东有大清河,白沟引河从容城县东部南北穿过,南靠白洋淀,西有萍河流过容城县。南拒马河设计行洪流量4640立方米/秒,堤防安全超高2.0米,主堤长13.9公里。大清河设计行洪流量5000立方米/秒。
容城县水质良好,绝大部分都可以用来灌溉,本县属平原区地势平坦,无水能可以利用。境内没有大的河流穿过,地表水只有降水自产经流和引提水量。引提水主要是通过老里村闸坎拦蓄部分拒马河水引入本县渠道和留通机站取部分白洋淀水。引提水部分区多年平均值为964.4万立方米。降水自产经流通过多年平均计算结果为991.04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955.44万立方米。境内的地下水资源相对较丰富,地下水绝大部分是淡水,无重污染,矿化度为784,PH值为7.6,中性偏碱,宜于饮用和灌溉。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包括降雨入渗补给,地表渗入,灌渠田间入渗,地下经流流入。年平均的地下水资源量为6265.7万立方米,重复利用量为1999.6万立方米。由以上可得水资源总量为6213.54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70立方米。
容城县_容城县 -人口民族
1996年,容城县总人口为237288人。其中农业人口218488人、非农业人口18800人。市镇人口148558人、乡村人口88730人。汉族人口236214人、少数民族人口1074人。人口出生率8.77‰。人口死亡率4.35‰。人口自然增长率4.43‰。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44167人,其中:容城镇61639,小里镇24766,南张镇43197,大河镇23588,八于乡19533,贾光乡24056,晾马台乡24045,平王乡23343。
2014 年,容城县总人口26万人。
容城县_容城县 -交通运输
容城县的交通干线有京广铁路、京昆高速公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滨保高速公路、保沧高速公路、张石高速公路等。正在建设的京石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和津保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将实现到北京30分钟和到天津40分钟的公交化联络。
容城县境内交通以公路为主,有(天)津保(定)公路北线,即省级112国道,境内长22.7公里。容(城)雄(县)公路,容(城)固(城)公路,容(城)安(新)公路,容(城)贾(光)公路,为县级公路,总长56公里。容城县乡镇间均通公路。到1996年底90%的村通了简易公路。
容城县县城内街道为五横八纵,五横即奥威路、和平路、金台路、团结路、豪丹路;八纵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