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乐是由铜管乐、木管乐、打击乐组成的,以集体合奏为主要表演形式(还有重奏、齐奏和独奏),气势恢弘壮观,乐曲浑厚流畅,给人以强烈感染和鼓舞的一种高雅音乐艺术。军乐艺术在欧洲各国和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许多国家每年举办军乐艺术节或军乐艺术盛典活动,英国爱丁堡军乐节已举办50多年。
军乐_军乐 -基本概述
新加坡武装部队中央乐团团长Johnson.Lee(右) 向记者介绍指挥棒
拼音:jūn lùe,通俗的称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的音乐,因为这类型的音乐在军队中常用,故称军乐。
基本解释:[martial(or military)music] 俗称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的音乐,因为军队中常用而得名
详细解释
1. 古代军中用的音乐。《后汉书・礼仪志中》“ 高祖 定 秦 之月,元年岁首也” 李贤 注引 汉 蔡邕 《礼乐志》:“其短箫、铙歌,军乐也。” 唐 韦应物《军中冬燕》诗:“兹邦实大藩,伐鼓军乐陈。”《辽史・乐志》:“鼓吹乐,一曰短箫铙歌乐,自 汉 有之谓之军乐……横吹亦军乐。”
2. 现代军乐,指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的音乐。因军中常用而得名。清秋瑾《警告我同胞》:“每到一个停车场,都有男女老幼,奏军乐的、举国旗的迎送。”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走在他前面的是新药商业四十个资方人员组成的军乐,吹着铜号,打着洋鼓,昂首阔步地走着。”
军乐_军乐 -文化传承
全国军乐艺术盛典是由中国大众音乐协会批准并与中国音协打击乐学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单簧管学会、中关村学院军乐艺术分院、沈阳军乐学校等单位共同主办,由北京金百灵艺术团、北京中关村学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着眼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规范化系列活动。其宗旨是:为广大青年少提供一个展示和提高的优质平台。具体做法是:结合党、国家和军队等重大节庆或有重大意义的项目活动,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广大青少年进行“展示交流、专家辅导、参观游览、实习演出”系列活动,推出一批批好苗子和优秀艺术人才,满足地方和部队文化生活的需求。
军乐
术节或军乐艺术盛典活动,英国爱丁堡军乐节已举办50多年。中国的军乐艺术已有百余年历史。从国庆大典规模化的军乐演奏到天安门升国旗例行仪式的军乐演奏,从城镇文艺舞台的演出到各种节庆和礼仪活动,从农民乐队到学校的校乐队,军乐已到处可见。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军乐艺术教育更是异军突起,近几年政府投资几百万元,购置万余支乐件,培训百余名教师,在中小学普及军乐艺术教育和开展演奏活动,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活跃社会文化生活,都收到了显著效果。湖南省不仅创办了打击乐学校,还兴办十几处打击乐培训中心,参加学习的青少年近千名,热情之高,发展之快,出人意料。蓬勃兴起的军乐艺术教育和各种各样的军乐艺术活动,虽然兴起时间不长,但发展趋势十分喜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有专业的军乐艺术团队上千支,半专业团队万余支,全国青少年学习铜管乐、木管乐、打击乐的人数已达数十万人,每年参加考级的有几万人。近些年来,军乐艺术作为新学科已正式纳入国家院校的中等和高等学历教育。十年前,在我国诞生了第一所军乐学校――沈阳军乐学校,随后在北京、云南、山东、黑龙江、湖南等地相继成立了多所军乐中等专业学校,2004年又在北京创办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军乐艺术大专班。十年来,军乐艺术教育为地方和部队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已经成为丰富节庆礼仪活动、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国际文化交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一支新军。研究大众军乐艺术和军乐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充分发挥军乐艺术在文化领域中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对于培养艺术人才、促进文化建设、建立和谐社会,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全国军乐艺术盛典将每年举办一次,由各地分选区和全国总选区分步组织实施。第二届全国军乐艺术盛典将于2008年3月启动,10月结束(详情见方案)。按照“高标准、高品位、高效果”的原则,使之成为广大青少年早日成才的广阔舞台,成为普及和提高军乐艺术教育的良好课堂,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又一新渠道。
军乐_军乐 -主要乐器
圆号
广泛使用于军乐队中的中音铜管乐器,又名法国号。细长的圆锥形管身卷成圆形,号嘴为漏斗形。现代最常用的是F调圆号,军乐队中常用降E调。较流行的还有F和降B双调圆号。这种圆号设有一个由左手拇指控制的降B附管的阀键,按下可从F调转入降B调。
军乐圆号起源于原始号角。古罗马号角科尔努卢尔(古代S形铜号)都是现代圆号的远祖,这些号角通常是在作战,狩猎和仪典中使用。圆号声音柔和,丰满,和铜管、木管、弦乐器的声音都能融合。为了变换音色和音量,在演奏中常用阻塞音和弱音器,阻塞音和弱音器使用后音量减小,弱奏时音色温柔,暗淡,有远距离效果,强奏时则发出粗犷破裂般音质。
小号
最初以兽角、海螺等作号,供传讯、祭祀、驱鬼、治病时用,为能吹出两个以上的泛音,将管身加长。随着工艺的发达,以金属管代之,开始为直筒式,后因演奏需要,将管身进一步加长,能演奏更多的泛音。由于管身太长,携带很不方便,遂将管身制成‘S’形。最后弯曲成扁环形似军号形状,称之为自然小号。以后,为能奏出半音阶,曾作过多次尝试。有的在管身上开孔,称‘康纳多’;有的在管身与号嘴连接处制成滑管,可自由伸缩以改变音高,称‘滑管小号’。巴赫在《康塔诺》一曲中曾使用过这种小号。有的在小号管身上临时插上所需调的弯管,所以也被称为‘接管小号’,还有一种在管壁上开孔的‘键孔小号’。海顿及J.N.胡梅尔的小号协奏曲均为键孔小号而作。1788年,C.克拉格特发明半音阶小号,将D调和E调的两支号管用一活瓣(阀键的前身)连在一个号嘴管上,以便转调,1815年由H.施特尔策尔和F.布吕默尔发明阀键,先制成两阀键小号,后增加至三阀键。这样,小号能演奏出完整的半音阶。以后又经不断改进,才使小号具有良好性能。小号除在军乐队中担任和声衬托加强乐队的气势和音量外,也担任独奏,它既能吹奏辉煌壮丽的乐句也能演奏抒情优美的曲调,被称为最具有阳刚之气的铜管乐器。
短号
短号的前身是邮号。它和军号一样,无阀键,只能吹出几个有限泛音,是旧时邮车卫兵作讯号用的乐器,在欧洲常制成圆圈形,负于肩上吹奏。
短号是军乐队中的高音乐器,在法国,尤其受到偏爱,它在吹奏上较小号灵活,象单簧管、长笛等乐器一样可以演奏快速华丽的乐句,使用梨形弱音器可以奏出遥远的回声效果。
长号
15世纪的一种自然小号装上伸缩管发展而成的。从15世纪后期绘画中,可以看出它已具备现代长号的全部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长号叫萨克布特,管位和喇叭口都比现代长号小,管壁较厚音色柔和,一直沿用到17世纪,这种长号在16世纪的军乐队中采用。
现代军乐队常用的长号有下列四种:
军乐
一、降B调次中音长号:这是长号中最常用的乐器。音色丰满,富有威力,可奏出刚劲、明快、柔和以及长号特有的滑音效果。
二、F调低音长号,音域比次中音长号低四度,虽然音色优美,但管身较长,伸缩管不易掌握,吹奏也费劲。今已让位于次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