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成本计算公式 千人成本 千人成本-计算,千人成本-意义

千人成本是一种媒体或媒体排期表(SCHEDULING)送达1000人或"家庭"的成本计算单位。这可用于计算任何媒体,任何人口统计群体及任何总成本。它便利说明一种媒体与另一种媒体、一个媒体排期表与另一媒体排期表相对的成本。千人成本并非是广告主衡量媒体的唯一标准,只是为了对不同媒体进行衡量不得已而制定的一个相对指标。千人成本是指广告到达受众(千人)的广告额花费。在此“到达”二字值得强调,它的意思是送到眼前,或耳边,总之是可接触的范围,但此二字并非等同于“接触”。举户外广告为例,一个天桥广告每天面对其而过的人是十万,这十万人是到达数,并非接触数,接触数是无法统计的。假设十万人中有五千抬头看了广告,五千人中有人目光停留一秒,有人五秒,这都是接触。

千人成本_千人成本 -计算

CPM定义

网络广告收费最科学的办法是按照有多少人看到你的广告来收费。按访问人次收费已经成为网络广告的惯例。CPM(千人成本)指的是广告投放过程中,听到或者看到某广告的每一人平均分担到多少广告成本。传统媒介多采用这种计价方式。在网上广告,CPM取决于“印象”尺度,通常理解为一个人的眼睛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注视一个广告的次数。

千人成本是将一种媒体或媒体排期表送达1000人或"家庭"的成本计算单位,是衡量广告投入成本的实际效用的方法。

计算的公式如下:千人价格=(广告费用/到达人数)×1000,其中广告费用/到达人数通常以一个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在估算这个百分比时通常要考虑其广告投入是全国性的还是地域性的,通常这两者有较大的差别。

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这公认的公式里面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市场细分


金陵晚报

举例说明:

例:南京某晚报媒体发行量是50万份,通栏广告价格为:10400元,实际执行价为:5020元,传阅率为1000000人。那么它的千人成本为:5.02元。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一点:往往广告刊登后,并非有50万读者这个庞大基数后面的1%,哪怕是1%的读者咨询或参与,这就是读者中目标消费群体的概率。不同的媒体拥有不同的阅读人群,一般日报如南京本地的《现代快报》、《金陵晚报》的是面向大众群体,其中包含了各个阶层的人群。对于年轻人使用的商品,在此类报纸上刊登广告,年轻人的阅读总量并不可能是100%,可能是60%,也可能是50%。所以说,就会存在40%--50%的无效读者群。那么此时的千人成本就不再是5.02元,而可能是10.4元。

过于笼统

千人成本公式是一种平均公式,没有具体的媒体性质的参照标准,无论该媒体面对何种群体,都是同样一种结论。如果广告在某报刊刊登,那么该广告展露机会在所有读者群体中是100%,但是实际上根据读者阅读习惯和兴趣、需求,展露机会实际上并不可能有那么多,也可能是50%,也可能是0%,同时真正能够留下影像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所以千人成本在此情况下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忽略编辑

对于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栏目(或节目)性质、定位以及编辑水平等,可以将媒体分为若干种,可能甲媒体与乙媒体相比,甲媒体相对层次更高,读者群体的消费力更强,所带来广告效果可能就不一样。所以千人成本的计算公式就忽略该类问题,甚至无法体现该类问题。

针对性

在“千人成本”计算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平均计算的方法,但是在阅读人群中的潜在消费群体和该群体周围的消费群体并不在该计算公式范围之内。所以“千人成本”的计算无法对实际产生的影响进行评测,只能进行简单的经验积累和主观臆断。

同时多次在同一刊物上刊登广告,基本上面对的同一人群,只能加强在该人群中影响力,而无法拓展新的客户群体,所以“千人成本”的计算方法只能反映原有固定群体的宣传成本。

“有效千人成本”是在“千人成本”基础上的量化,能够直接反映出媒体的实际广告成本并且能够评测广告效果。

在“有效千人成本”概念中,引进“有效”概念,其中包含:有效消费群体的比例u%,实际版面阅读率v%。

“有效千人成本”B=A*u%*v%

其中:千人成本A=广告执行价X/总阅读人数Y*1000

总阅读人数Y=报刊发行量*传阅范围

(日报:传阅范围一般为2人,90年代周报传阅范围公认数据为6―8人,但是在目前情况下,周报的的传阅范围一般为4―5人)

有效阅读人数M=阅读总人数*目标群体所占比例2%

u%=有效阅读人数M/总阅读人数Y*100%

v%=实际版面阅读人数N/有效阅读人数M*100%

虽然按照逻辑思维讲,实际版面阅读人数应该包含在有效阅读群体人数之中,但是该类数据的统计难度很高,同时关心某版面群体的特性往往都有其共性,所以在实际版面阅读人数可以大致看作包含在有效阅读人数中。

千人成本_千人成本 -意义

千人成本计算公式 千人成本 千人成本-计算,千人成本-意义

千人成本只是一个辅助参考工具,千人成本并非是广告主衡量媒体的唯一标准,只是为了对不同媒体进行衡量不得已而制定的一个相对指标。它通过简单的定量化手段来描述很复杂的定性问题,就如同用一个简单的数据模型去描述变化多端的股票市场一样。在现实的运用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它虽然是广告主作出决策的参考数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参考依据,在综合决策过程中充其量只是一个辅助参考而已。

千人成本_千人成本 -谬解

移动电视VS传统电视千人成本


移动VS传统电视千人成本

“千人成本”经常被许多媒体人解释为:每1000个消费者看到在某媒体上投

放的广告所花费的费用,公式表示就是:(广告费用/到达人数)×1000。“千人成本”是媒体公司向广告主提供的用以评价自己媒体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其实这个“千人成本”并不是指广告主为在该媒体看到了自己广告的每1000个消费者而支付给媒体的费用,而是指广告主为还在收看/阅读该媒体的每1000个读者而支付给媒体的费用。为什么?因为媒体用来计算千人成本的公式中的“到达人数”实际上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真正看到过广告的消费者人数”,而通常采用的其实是“目前还在收看/阅读某媒体的消费者人数”。

世纪蓝图公司是专门做广告效果研究的市场研究公司,他们对于“广告到达人数”的解释是,所有消费者中记得自己在某媒体看过某支广告的消费者人数。这个定义中涉及到三个人群:所有消费者,看过某媒体的消费者,在该媒体上看到过某支广告的消费者。其中所有消费者人数>看过某媒体的消费者人数>在该媒体上看到过某支广告的消费者人数。广告到达人数应该是指在该媒体上看到过某支广告的消费者人数。

当不同的企业同时在某个媒体上投放广告的时候,譬如说同时有10家企业在《北京晚报》上刊登广告或者在央视“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前播出广告,很明显,不可能那么凑巧,看到这10个广告的消费者人数会完全一样,也就是说这10支同时投放在该媒体的广告的到达人数应该会有很大的差别,但媒体经常是用“目前还在收看/阅读某媒体的消费者人数”去替代“到达人数”,因此他们提供给不同的广告主的“千人成本”都是基于相同的分母计算出来的。

这并不是说媒体公司在谬解“千人成本”概念,其实是媒体公司与广告主相互所站的角度不同、理解不同造成的。媒体公司想要表现的是自己媒体与别的媒体的差异,即自己的媒体读者众多,投放广告后可能带来的广告认知度就会高;而对于广告主来说,他们想着的总是看广告的人越多,就可以付给更多的广告费用。结果是,媒体公司总是非常专业地、千篇一律地将“千人成本”解释为“我的媒体有优势”,而广告主总是一厢情愿地理解“你的媒体会有更多的读者看到我的广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10103/89095.html

更多阅读

毛利率怎么计算计算公式 菜品毛利率计算公式

毛利率怎么计算(计算公式)——简介毛利率(Profit margin),又称销售毛利率,是一个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在经济含义中,毛利率越高则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高,控制成本的能力越强。但是对于不同规模和行业的企业,毛利率的可比性

最科学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是什么 人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一、BMI体重指数计算法BMI是Body Mass Index 的缩写,BMI中文是“体质指数”的意思,是以你的身高体重计算出来的。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以BMI来对肥胖或超重进行定义。BMI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

养老金计算公式 2016养老金发放时间

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小王55岁退休,到退休时他已买了25年社保,他每月能领多少基本养老金?  养老金(pension)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养老金由政府、公司、金融机构等向因年老或疾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按月支付的

餐饮毛利率计算公式 成本毛利率计算公式

餐饮毛利率计算公式 酒店开业前的总体计划餐饮毛利率计算公式计算成本的公式是:成本=售价×(1—毛利率) 例:已知毛利率为36%,售价为126.36元,成本应是多少?解:成本=126.36×(1—36%)=80.85(元)计算毛利率的公式是:毛利率=(售价—成本)÷售价×100%

声明:《千人成本计算公式 千人成本 千人成本-计算,千人成本-意义》为网友特别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