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是指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几乎整个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新现象:创记录的长期繁荣、高增长,甚至出现低通胀伴随着低失业率。2016年这一轮经济的转型升级,要面对的下岗范围较小,市场经济的容纳能力也远胜当年,而当前转型的劳动力分流,也正是激活市场要素重新分配的方式之一。
新经济时代_新经济时代 -时代产生
新经济时代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几乎整个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新现象:创记录的长期繁荣、高增长,甚至出现低通胀伴随着低失业率。人们似乎感到了一个不同于过去的经济形态的出现。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经济的胜利”的文章,对这种现象作了最早的回应。主编斯蒂芬・谢泼德指出,美国已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
《2001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所说:“新经济是指由技术、商业实践和经济政策的相互良性互动,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绩效。其具体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低失业率和适度通货膨胀。”这种理解在美国较为普遍。
徐志翰撰文指出,新经济时代是以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为标志。但新经济绝不是仅仅包括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真正的新经济时代应是传统产业与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全面结合。
新经济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新经济是基于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经济。新经济的基本特征是高技术化和全球化。新经济和传统经济有5个明显不同的特征:经济主体交往不同,新经济趋向全球一体化;交换方式不同,它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生产方式不同,它以集约型为主;增长动力不同,它以高科技、信息为增长原动力;资源是共享的,它对人类供给是无限的。新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新经济时代_新经济时代 -主要标志
与新经济的基本特征相对应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环境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标志有:
(1)信息化、网络的飞速发展。自上世纪以来,计算机、互联网和光纤的出现,使整个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了解到世界上在任何瞬间发生过的事件,实现“足不出户的沟通”和参与,且这种沟通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简洁透明;
(2)传统的交通运输业的长足进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得到了飞速发展,空中运输的日益普及,再也不是奢侈,实物传输的速度和规模大大地提升了;
(3)冷战结束,意识形态的竞争表象上让位于经济发展实力的竞争,各国把注意力重点放在了经济建设上;
(4)经济呈现全球一体化趋势。集中表现在市场全球化,即需求市场向全球的任何企业和自然人开放,且企业与自然人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自己的市场;资源配置全球化,即人们在选择配置资源时,再也不是只局限在自己的国家和地区,而是可以运用自己的实力和嗅觉,在全球范围内选配自己所认可的各类资源,从而提升自己的配置效率;竞争规则的国际化,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绝大多数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并承认和运用它的竞争规则。由子人们在抢夺市场、占有资源方面的能力不同,以及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实质性地位不同,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和集团带来的利益影响也不大相同:
(5)资源更加匮乏,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
(6)环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日益广泛关注的焦点。
新经济时代的出现,既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事实上,历次经济技术革命无一不在资源配置的手段、途径及效率上产生了重大变革,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新经济时代_新经济时代 -国内现象
2016年3月6日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针对社会上对化解过剩产能会否引起第二次下岗潮的质疑,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给予了否定的回应,“我觉得中国是不会出现下岗潮的。”
正如徐绍史在昨日的记者会上所说,就业问题确实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如何解决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职工分流下岗问题,成为了当前产能过剩问题中的硬币另一面。“第二次下岗潮”的担忧,使得国家发改委不得不在一月内屡屡回应“下岗潮”一说。
当前化解产能,确实会带来“下岗”之忧,但要形成社会性大规模“下岗潮”,很难。去产能所造成的下岗职工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国企中,而作为就业“主阵地”,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更大。徐绍史昨天也提到,我们2011年三产只占了42.2%,但是去年已经到了50.5%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经济下行,就业却出现增长。
正如李克强总理说的:“‘新经济’里面制造业和服务业常常是混在一块的,设计制造营销一条龙”“众创空间进一步打破了专业界限,以及工业和服务业等传统划分界限”。不能用老眼光看中国经济形态,用老眼光看“下岗”同样已不合时宜:很多传统意义上的“下岗”指涉面,只是就业新态的外延。
退一步说,上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的下岗潮,当时涉及范围更广,需要分流的劳动力也更多,但大规模劳动力从体制内解放恰恰激发市场活力。而这一轮经济的转型升级,要面对的下岗范围较小,市场经济的容纳能力也远胜当年,而当前转型的劳动力分流,也正是激活市场要素重新分配的方式之一。
说到底,“新一轮下岗潮”并无生长土壤。当然,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下岗”问题,有其待正视之处,这需要确保下岗职工能获得公平妥善的安置,是失业救济、再就业培训等社会保障服务的全面跟上,而不是鸵鸟式逃避、继续用财政资金维系僵尸企业生存。正如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昨日所说的,“与其养亏损的企业,不如养职工。职工生活有着落了,经过培训可以重新找到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