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西厢记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西厢记

在杂剧曲词当中,有这样一本让人读着一旦投入便难以放手的剧本,这便是《西厢记》。

且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西厢记

做为北曲中成就最高的《西厢记》成于王实甫之手,这本书一共五本二十遮,这与当时流行的剧本唱词一本四折大不相同。《西厢记》每本前有楔子,结尾有题目正名,前者保留着剧本风貌,后者有小说章回色彩。出名的东西往往都是有争议的,切不说书中内容,单单作者问题在明朝时候就广有争议。有人说是关汉卿写的前四本,王实甫续写了最后一本;有人的说法正好相反。今天我们一般考证认为全书皆有王实甫所写,至于为什么最后一本艺术成就大大低于前四本就不得而知了。元代轻视文化,在当时有了做官的王实甫受到详细记载,而最为著名剧作者的王实甫则是只知道名德信,其它不祥。当然王实甫的生平如何都不影响《西厢记》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瑰宝。

和后来明代很多传世名著一样,《西厢记》的故事也不是王实甫独创。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元稹的《会真记》(《莺莺传》),据陈寅恪考证这部传奇小说其实是元稹的自传。故事中最后张生抛弃了崔莺莺,并且还认为当初是崔莺莺诱惑了张生,张生抛弃崔莺莺的行为是补救过失。结尾处还说:“时人多许张生为善补过者”。从这里结局的处理也可以看得出《会真记》中作者充分同情的张生也可能就是作者自己。这个故事到了宋代常常作为典故出现,比如晏殊的“劝君怜取眼前人”,苏轼的“诗人老去莺莺在”都来自张生莺莺的故事。到了毛滂、秦观写下歌舞曲词最早改掉了始乱终弃的结局。赵令时更是直接写出了《元微之蝶恋花诸宫调》,直接批评元稹。在王实甫之前又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剧中已经对王实甫的故事构出了原型。王实甫则在前人基础上加以吸纳创新,使《王西厢》艺术成就大大超过了以往作品,成为“六才子书”之一。

爱情本就是纯粹的,不应该是元稹所处中唐时候的功名至上的价值观,宋代以后人们就对元稹讲述故事中的莺莺鸣不平。王实甫更是直接从张生入手,不再是批评,而是给出了一个团圆的结局。

金圣叹评说《西厢记》全书都是围绕一个人来写,那就是莺莺。崔莺莺的确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性。剧本刚刚一开始,她看着暮春景色,不由得说道“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一个正直青春的女子对于自己大好青春被无端端浪费,很是伤心,很有愁绪,当然这也是一个古代女子总应该有的寂寞之情。在张生怯懦胆小把和小姐幽会的事透露给红娘时,莺莺也有了害羞,但她的害羞不是羞赧,而是一丝恼怒。后来老夫人背离契约,要张生和莺莺认作兄妹,“则为那兄妹排连,因此上鱼水难同”,莺莺更是含泪终日。后来老夫人逼迫张生去赶考,莺莺怀着双重担心去送张生。一方面她怕自己的母亲再次悔婚,另一方面她更怕的是张生有功名后抛弃自己。十里长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文章阅读网:www.www.AihuAu.com.net )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10103/8788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人弃我取 人取我与

原文地址: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作者:小熊维尼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语出《史记·货殖列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行业、哪个时代的商人,赚钱的方法最基本的真理,都不超出春秋时代

陈少林副教授不打人还能干什么? 陈少林 打人

陈少林副教授不打人还能干什么?作者:麻醉科普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a440a0100yr0j.html据报道,4月2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少林对同院的女教授林莉红大打出手,据林教授学生及多名老师介绍,陈打人原因是“没能评上教授职

不如怜取眼前人 不如怜取眼前人小说

今天听我们班的语文老师郑老师,在我们班上了一节全市的语文公开课:《走进古典诗人,记录真实声音》,来听的是全市各区的教研员和语文的十佳教师评选进入第二轮的青年语文教师,还有其他的有关人员,人很多,比学生还多很多,一百多人应该没问题

声明:《且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西厢记》为网友风度翩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