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乐乡位于沾益县驻地东北部,乡政府驻地距沾益县城58公里,到倒石岩公路为柏油路,与天宣高等级公路相接,交通方便。东与富源县毗邻,北与宣威市接壤,是省级革命老区。辖罗木、大海等10个村委会,6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686户,总人口33892人,其中农业人口32883人,有劳动力21738个。国土面积280.3平方公里,境内以高原丘陵地貌为主,最高海拔2484米,最低海拔1977米,平均海拔2100米,气候冷凉,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13℃左右,年均降雨量900毫米,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2007年全乡经济总收入148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8元,属于典型的农业山区乡,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播乐_播乐乡 -经济发展
播乐乡
2007年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44868万元,比2003年25910万元增18958增长73.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07元,比2003年1560元增547增长35.1%;粮食总产量达2530万公斤,比2003年1749万公斤增长44.6%,人均有粮740公斤,比2003年的542公斤增198公斤;畜牧业产值达9615万元,比2003年4780万元增4835增长10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剔出政策性减少因素)达883万元,比2003年520万元增363万元,增长69.8%。
播乐乡
2007年底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484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75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9%;林业收入7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5%;牧业收入4038万元,
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9.5%;第二、三产业收入44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9.6%;外出务工收入48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2%;渔业收入3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0.2%。农民人均纯收入210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
全乡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居住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播乐乡已有175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居住于砖木结构住房的农户228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4119户。2007年底全乡拥有汽车322辆,拖拉机327辆,摩托车1680辆。
播乐_播乐乡 -基础设施
播乐乡
播乐乡政府驻地到沾益县城公路为柏油路、水泥路,路面已很差,村乡公路多为土石路。2007年底,全乡61个自然村中,通公路的59个、通电的61个、通水的54个(其中自来水入户5823户)、通电话的60个(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698户)、通广播的37个、通有线电视的57个(已接通有线电视的农户数2503户)。建设有沼气池的农户数3259户,完成“一池三改”的农户数2223户,装有太阳能的农户数397户,建有小水窖412口,人畜分居的4450户,村内主干道已完成硬化22个自然村。
全乡还有7个自然村没有通自来水,有120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4个自然村没有通有线电视。全乡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3178亩,高稳产农田仅有10146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1亩。播乐乡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7年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全乡总收入为9793万元,占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6%。发展种植中药材、养山鸡、养野猪等特色产业,规划大力发展种植中药材特色产业,2007年全乡共种植中药材9000余亩,实现总产值1500多万元,2008年种植中药材面积达10000多亩,预计总产值将超过2000万元。拥有县级龙头企业1个;专业合作组织2个。
播乐_播乐乡 -特色产业
播乐乡
播乐乡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7年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全乡总收入为9793万元,占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6%。发展种植中药材、养山鸡、养野猪等特色产业,规划大力发展种植中药材特色产业,2007年全乡共种植中药材9000余亩,实现总产值1500多万元,2008年种植中药材面积达10000多亩,预计总产值将超过2000万元。拥有县级龙头企业1个;专业合作组织2个。 全乡在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时共有耕地38377亩(其中:水田7858亩、旱地30519亩),后来由于荒坡、荒山、荒地等的开发利用,现有耕地6万余亩,人均占有耕地1.8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烤烟、马铃薯等作物;拥有林地27338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419亩,主要种植花椒、核桃、萍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133亩,其中养殖面积195亩;草地21084亩;荒山荒地67825亩。有煤、铁矿、硼润土等矿产资源。
播乐_播乐乡 -教育卫生
播乐乡共有初级中学2所,完小10所、幼儿园3所。校舍建筑面积20431平方米。在校学生5685人,其中:中学生2213人、小学生3472人。教职工408人。中学升学率93.9%,小学升学率10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播乐中学创建了省级文明单位,中心学校创建了市级文明单位。已有多媒体教室,可进行远程教育。全乡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全乡建有文化活动室15个、图书室12个、业余文娱宣传队5个,创建农村文化活动户6户,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播乐乡
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排除中小学危房7246平方米,新建、扩建校舍9792平方米。按省定一类标准配齐了中小学校理化生、科学、体育等教学设施,建设好多媒体教室2个、计算机教室2个,校园教育网2个,卫星接收点12个,光碟播放点25个。设备日臻完善。立足发展的理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突出以教为本的校本教研,推进“一三五八”名师工程,加强教学研究,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强校战略,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创新德育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丰富大课间活动,以创建书香校园、安全文明校园为契机,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学校办学水平逐步提高,播乐中学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文明学校,罗木中学等3所学校被评为市级文明学校,奴革小学等8所学校被评为县级文明学校。乐利小学等3所学校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播乐中学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罗木中学等3所学校被评为市级绿色学校。
建有农民技术学校10个,加大科普工作力度,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培养了大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播乐乡现有农户8433户,乡村人口33698人,其中男性17690人,女性16008人。其中农业人口32883人,劳动力21738人。本乡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32986人,彝族602人,回族89人,其他民族21人。到2007年底,全乡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6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7685人,参合率84%;享受低保945人。全乡有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21名,村级卫生所9所,医护人员24名,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还设立计划生育服务所1个,医护人员4人。全乡建有公侧15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10个,全乡人畜混居的农户数3459户,占农户总数的41%。
2009年3月26日,市检查验收组对播乐乡创建“无文盲乡”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通过查看基地建设、查阅资料,受到验收组同志的一致好评,顺利通过验收。
自开展创“无文盲乡”工作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有力措施,明确各部门职责,签订目标责任书。各部门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各项工作成效显着。全乡累计脱盲753人,提高班给业498人,成人班结业423人,15―24周岁非文盲率达100%,15―50周岁非文盲率达99.9%。
播乐_播乐乡 -地理详情
播乐乡位于沾益县,沾益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中部,东经103°29′-104°14′,北纬25°31′-26°06′。其中农业人口356765人。为云南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分明,冬春干旱多风,夏秋雨量集中,气温具有垂直变化的特点。
沾益县辖3个镇、5个乡:西平镇、白水镇、盘江镇、炎方乡、播乐乡、大坡乡、菱角乡、德泽乡。
沾益县地处珠江源头,云南省东偏北部、曲靖市中部。位于东经103°29′~104°14′、北纬25°31′~26°06′之间,东与富源县相邻,南与麒麟区接壤,西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会泽县相连,北与宣威市交界。县政府驻西平镇,距省会昆明市148千米,距曲靖市区13千米。沾益县东西最大横距73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4千米。最东为播乐乡奴革大箐村,最南为白水镇岗路甘塘村,最西为大坡乡河尾鲁子背村,最北为德泽乡小柳树大田口子村。全县国土总面积2801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235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4.08%;坝区面积44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15.92%。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沾益县辖3个镇、5个乡:西平镇、白水镇、盘江镇、炎方乡、播乐乡、大坡乡、菱角乡、德泽乡。
沾益县地处珠江源头,云南省东偏北部、曲靖市中部。位于东经103°29′~104°14′、北纬25°31′~26°06′之间,东与富源县相邻,南与麒麟区接壤,西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会泽县相连,北与宣威市交界。县政府驻西平镇,距省会昆明市148千米,距曲靖市区13千米。沾益县东西最大横距73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4千米。最东为播乐乡奴革大箐村,最南为白水镇岗路甘塘村,最西为大坡乡河尾鲁子背村,最北为德泽乡小柳树大田口子村。全县国土总面积2801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235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4.08%;坝区面积44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15.92%。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沾益,自古便有“入滇锁钥”、“入滇门户”、“入滇第一州”之称,是一战略要地。
秦修五尺道即经沾益,境内有七八十公里。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主战场就在南盘江两岸。沾益城北九龙山深沟五尺道外一山石上,仍存诸葛亮所刻“毒水”二字。
唐置西平州,治今沾益。州志载:“西平废州在城东二里。”这西平州城即为沾益州城之始,仅存13年就改为盘州,西平州废。西平州城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其址已无从查考。
沾益老城系宋朝大理国磨弥部蛮蒙提所建,名易陬笼。至元,置沾益州,领交水县(今沾益县),治易陬笼,更名交水城。明天启三年(1623),选新址筑“城交水,以砖石。高一丈四尺,厚丈,周围六百丈,径一里三分,垛口一千二百零,雉堞高六尺,开四门,东曰太平,南曰河清,西曰觐华,北曰拱辰,城楼四,久圮。”此城池约0.4平方公里,曾于清雍正十年、嘉庆七年、道光二十年、同治三年和光绪二年修葺。民国年间,沾益交通渐发达,城池随之向西北延伸。1949年建国后,城墙被拆毁,今中街东端北侧存有城墙遗迹,东门街、西门街、中街、北门街、南门街仍有旧时风貌。
沾益县人民政府(人委会、革委会)一直驻沾益城(西平镇)中。1989年,原县级曲靖市人民政府为实现地名标准化,在原有16条街巷的基础上,又新命名街、巷(道)9条,更名1条。至1993年,沾益城内共有街、巷(道)28条,总长24926米,面积274511平方米。
抗日战争时期,由美国人修建的沾益军用机场位于沾益主城区外三公里处,曾经作为“驼峰航线”的卸货点之一,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目前该机场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备用的军用机场。
作为旧州地的沾益,城内土木建筑甚多。据《沾益州志》载,除州署、吏目署、学正署、训导署、巡检署、交水泛署等衙署和大量民居外,城内外还建有祠庙、寺观和书院60余座。这些建筑,早的始建于唐代,盛于明清两代,但建筑规模都不大。民国时期,城内还在原吴公祠地建西乎公园,在文庙旧址建中山堂。据记载,西平公园内,“西南凿月牙池,池旁建一六角亭,亭后设卫生院,将祠三间开高加楼……中间广场”。中山堂则由空军总站修建,成为各类纪念日举行典礼的场所,平时则可跳舞,放映电影,故又名俱乐部。中山堂前的空地,被当作体育场。这些建筑虽经历代修葺,但经年已久,至解放韧多已倒塌或被拆除。
新中国建立后,沾益城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从结构、材料使用、造型到建筑施工均有了大的发展与变化,从土木结构逐步过渡到了砖木、砖混结构,且有了5层、6层的建筑。到1993年,西平全镇房屋建筑面积已达93万平方米,城镇人口也有大的增加。
60年代初,随着贵昆铁路和昆柏铁路(盘西支线)的开通,沾益的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建起了汽车运输总站,毛纺厂、机械厂、磷肥厂、造纸厂、发电厂等企业也先后建成投产。至1983年,沾益城区面积扩大到5.14平方公里,人口至今已有7万人。至2010年,全县城镇人口接近20万,为今后升格为曲靖第二区立下基础。
历史上曾有三个沾益州城。元置沾益州治今宣威城东之河东营(东山下),此为第一个沾益州城。这个州城历时107年,至明初洪武十六年(1383)移至乌撤卫所所城(今宣威城)。明天启二年(1622),土妇设科陷州城,流官知州流亡至交水,于天启三年筑新交水城,并于天启五年正式移州治于此,这就是第三个沾益州城,即今沾益城,至今已370多年。
播乐_播乐乡 -人文历史
播乐乡
播乐中学是滇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策源地。播乐中学的创始人温培群。1937年夏,中共党员樊子诚带着建立革命据点的重任来到学校,与温培群共同努力,先后办起了初中,简易师范和农业职业学校。在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下,先后在沾益、宣威、平彝(今富源)、曲靖等县建立了40余个革命据点。1948年9月5日,播乐中学与附近农民武装一起,在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三支队的接应下,成功的举行了武装起义。之后,起义部队转战云南,为云南特别是为滇东北地区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49年9月6日播乐中学被国民党89军烧毁。1982年恢复重建了播乐中学。为了更好的发扬当年播乐中学的优良传统,建设德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培养人才起到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在“九.五”起义50周年和播中恢复重建16周年之际,建立纪念馆。